九年级历史学科学讲案
课题:第21课 日本明治维新 使用周次: 课时: 编者:张允江
学习目标
1、归纳、概括幕府统治的危机;概述装倒幕运动。记住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2、分析明治维新的性质和作用。认识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要坚持改革与开放。
二、学习过程
(一)导入 日本历史上曾借助两次成功的改革,实现了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古代日本通过大化改新,日本向中国学习,完成了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近代日本又借助明治维新,日本向西方学习,由封建社会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那么,明治维新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主要有哪些措施?对日本社会产生哪些影响?我们今天和大家一起探究。
(二)自学任务(独立完成)展示自学成果
1、活动方案一 阅读教材完成幕府统治的危机的相关知识点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132—133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倒幕派的主要力量有哪些?
武装倒幕的经过如何?倒幕的结果怎样?
活动方案二 阅读教材完成明治维新的相关知识点
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废藩置县”,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经济上兴办____________,引进___________,允许土地____________;文化教育上采用______学制,实行____________,发展中等和高等教育;社会生活上____________,提倡____________,穿______,吃______;军事上废除____________,实行____________,建立效忠天皇的“______”。
(三)小组讨论,展示讨论成果 (组长检查完成情况,个别辅导,共性讨论,问题完善)
1、活动方案三
(1)指导学生粗读教材,了解19世纪中叶日本的基本情况,想一想幕府统治的危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依据是什么?【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议一议:指导学生回顾英国的新生、法国大革命、美国的独立战争等的根本原因,议一议明治维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1·世纪*教育网
(3)牛刀小试:①最先敲开日本大门的国家是 ( )
A.美国 B.俄国 C.英国 D.法国
②日本明治维新前,与下列哪个国家的处境相似 ( )
A.印度 B.中国 C.美国 D.英国
2、活动方案四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33页内容,找出明治维新开始的时间和口号。
①开始时间:______________
②口 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富国强兵”就是要国家独立,“殖产兴业”就是要经济工业化,“文明开化”就是要文化、生活西方化。在这样的口号下,日本政府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呢?指导学生按照下表要求阅读教材第134页内容,并完成表格的填写。www-2-1-cnjy-com
项 目
内 容
作 用
政 治
经 济
文化教育
社会生活
军 事
(四)质疑拓展 展示思辨成果(小组自问、互问,师生互问)
1、活动方案五 同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为何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了,中国的戊戌变法却失败了?以此为基点探究武装倒幕与明治维新的关系。2-1-c-n-j-y
2、活动方案六 各小组结合所学,提出怀疑和困惑,小组之间、师生之间共同解决。组员分别提出,组长召集论证,展示价值问题,小组相互提问解决。 21*cnjy*com
(五)课堂检测(可以根据小组序号,布置全部或部分学生完成的作业任务)
1、日本明治维新最主要的作用是 ( )
A.改变了日本闭关锁国的政策 B.使日本逐渐成为资本主义国家
C.加强了日本政府的中央集权 D.使日本保留了不少封建残余
2、日本明治维新的措施中,最能体现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是 (? )
A. 废藩置县?? B.废除行会制度,引进西方技术
C.实行义务教育? ?D.实行征兵制,建立“皇军”
3、右图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哪一方面改革后出现的现象? ( )
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B.引进西方技术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采用欧美学制,设立新式学校 D.提倡欧美生活方式
4、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谈到日中关系时说“我觉得春天已经到来,并希望尽可能地让这个春天长久持续下去。”回首中日关系: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可谓是“同是天涯沦落人”,但到19世纪后期,两国“相逢之时”已经“不曾相识”。这是因为日本 ( )
A. 沦为半殖民地 B.开始受到西方的侵略C.走上资本主义道路D.彻底铲除了封建制度
5、明治元勋大久保利通说:“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决定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这段话体现的治国思想是 ( )
A.学习西方 B.鼓励人民富起来 C.工业立国 D.对外掠夺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打破疆界,重划全国行政区。全国划分为3府72县,由中央政府任命府县知
事管理,完全取消大名的封建领主权。大名离开藩国,迁居东京,从国家领取俸禄。
材料二 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
文明带入国内。东西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自相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历数千百年之久,
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该骤然强搬硬套。
材料三 见右图 日本的小学课堂
请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了近代史上哪一重大的历史事件?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在这一事件实施过程中有远见的措施有哪些?21教育网
(2)这一事件对该国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从促进国家的发展来看,它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六)课堂小结(学生反思所学,教师反思所教) 展示总结反思能力
答 案
二、学习过程
(二)自学任务(独立完成)展示自学成果
1、(1)中下级武士、商人、资本家和新兴地主。
(2)①形成改革力量→拥立明治天皇→发布讨幕冤诏→幕府挑起战争→鸟羽、伏见战役打败幕府军→幕府统治被推翻→明治政府迁都东京→消灭残余势力。②幕府统治推翻后,建立了以明治天皇为首的地主和资产阶级的联合政权。
2、工商业 西方技术 自由买卖 欧美 小学义务教育 革除旧习 欧美生活方式 西服 西餐 武士制 征兵制 皇军21cnjy.com
(三)小组讨论,展示讨论成果
1、(1)①国内危机:社会矛盾尖锐。依据:幕府封建统治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和下级武士要求改变现状,农民和市民不堪忍受剥削不断起义。②民族危机:西方列强的入侵。依据:1853年,美国舰队入侵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俄、英、法等也沿例炮制,日本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危险。
(2)幕府的封建统治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3)A、B。
2、(1)①1868年。②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
(2)
项 目
内 容
作 用
政 治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为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经 济
兴办工商业,引进西方技术,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文化教育
采用欧美学制,设立新式学校,实行小学义务教育,发展中等和高等教育
发展了近代教育、培养了资本主义的建设人才。
社会生活
革除旧习,提倡欧美生活方式,穿西服、吃两餐
革除了旧习,减轻了改革的阻力。
军 事
废除武士制,实行征兵制,建立效忠天皇的“皇军”
增强了日本的军事力量,并导致了对外侵略扩张。
质疑拓展 展示思辨成果
1、(1)从国际环境上:列强对日本的侵略尚不深入,而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2)从改革阻力上:日本阻碍改革的幕府统治在改革前已被推翻;而中国玩固派掌握着国家实权,力量强大。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从群众基础上:日本重视、利用人民力量,社会基础坚实;而中国维新派没有发动人民群众,脱离了群众,社会基础薄弱。21·cn·jy·com
(4)从领导力量上:日本倒幕实力派领袖进入了政权核心,握有实权;而中国维新派则把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限皇帝身上。www.21-cn-jy.com
课堂检测
1、B;2、B;3、D;4、C;5、C;
6、(1)①明治维新。②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革除旧习,提倡欧美生活方式,穿西服、吃两餐;采用欧美学制,设立新式学校,实行小学义务教育,发展中等和高等教育。2·1·c·n·j·y
(2)①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②中国应继续推进和深化改革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