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8张PPT。VIVE LA FRANCE!最 后 一 课都德法国现实主义作家都 德
(1840─1897)作者简介1866年 《磨坊文札》
1868年 《小东西》
1870年应征入伍。
1873年 《月曜故事集》 其中《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更由于具有深刻的爱国主义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而享有极高的声誉,成为世界短篇小说中的杰作。?掌握下列词语的音、形、义:gěngqídǎoàohuǐhǎosǒu郝叟 哽 懊悔 祈祷整体把握边默读课文,边回答下列问题。
1. 小弗朗士在那天看见了什么?
2. 今天和平时相比,出现了哪些异常现象?小弗朗士看见了什么?普鲁士兵在操练布告牌前有许多人韩麦尔先生
异常的打扮教室里有许多人贯串故事情节线索人物平时气氛
学生
老师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一切偏安安静静的,整个教室都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气氛。上课前,(学生们)开课桌啦啊,关课桌啦,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上课前,学生们已经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韩麦尔先生踱来踱去,胳膊底下挟着那怕人的铁戒尺。今天异 常 现 象异常的原因——要做亡国奴!! 1、找出文中写小弗朗士心理的句段。分析人物形象小 弗 朗 士转变的关键——知道这是最后一堂法语课天真贪玩、不爱学习无忧无虑的幼稚热爱法语热爱祖国害怕老师留恋、理解、同情、敬爱老师 2、找出文中写韩麦尔先生的
服饰、表情、动作和语言的句段,
并说说韩麦尔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分析人物形象韩麦尔先生服 饰
表 情
动 作
语 言穿上漂亮的礼服柔和 严肃 惨白 呆用尽全身力气书写“法兰西万岁”宣布这是最后一堂法语课。
“最后……最后……”
评论法国语言韩麦尔先生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一个普通人镇上的一位教师。平平常常工作了40年,课堂教学的管理水平不大高。有时还“玩忽职守”……一个可怜人最后一次上课。四十年来,他一直在这里,明天就要永远离开这个地方。一动也不动地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脸色惨白,话说不下去。教了一节课又一节课……一个爱国者普通人显示法国人民的爱国之情问 题 探 究一、如何理解“又出了什么事啦?”这句话? 1.“又”字写出了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战乱频频,变故迭起,人心惶惶。
2.通过孩子的疑惑的眼光,在小说以开始的时候就埋下了伏笔,预示着将要发生的一件大事。 二、“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
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
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句
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首先,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亡了国的人民,如果还说着自己的语言,保留着自己的文化,实际上就说明这个民族没有彻底灭亡,还在以自己的方式生存着。
其次,民族语言还能使民族内部产生凝聚力。如日本在东北、台湾的奴化教育、普鲁士在阿尔萨斯和洛林强迫推行德语。对一个民族的军事占领还不是真正的占领,只有通过语文文化的殖民化才能实现对一个民族真正的占领和征服。问 题 探 究奴化教育 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在东北沦陷区实行奴化教育。日语被列为各级学校的必修课程,教科书以“中日亲善”、“共存共荣”、大东亚新秩序”等谬论为基本内。中国历史将被人篡改,任何易于激发爱国感情的文字都被删除日本侵略者企图以此消磨和摧残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爱国,首先学好母语。 努力学习,祖国的明天才会更好。拓 展 作 业 以《下课以后》为题,以第一人称为小弗朗士
写一则不少于250的短文。
提示:
利用环境描写或心理描写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