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上第四单元易错环节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科学上第四单元易错环节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8.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11-01 10:33: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易错环节训练
1.[判断]能流动的一定是液体或气体。( )
2.[判断]观察不熟悉的液体时,我们都可以用看、听、摸、闻、尝的方法。( )
3.[判断]固体非常坚硬致密,同等体积的固体和液体相比,固体重。( )
4.[选择]下列关于液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都会流动 B.都是透明的 C.都没有固定的形状
5.[判断]食用油比水黏,所以往往比水要重 一此。( )
6.[选择]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水是透明的,食用油是不透明的
B.食用油摸起来比水黏
C.水具有各种形状,食用油不具有各种形状
7.[选择]影响液体流动速度快慢的因素是( )。
A.颜色 B.黏度 C.形状
8.[判断]量筒的刻度一般是不均匀的。( )
9.[判断]空气可以被压缩到0毫升。( )
10.[选择]下列仪器中,专门用来测量水的多少的仪器是( )。
A.烧杯 B.量筒 C.天平
11.[选择]用量筒测量水的多少时,正确的读数位置是( )。
12.[判断]水和空气都是白色的。( )
13.[判断]一定量的空气占据的空间是可以改变的。 ( )
14.[判断]空气可以被压缩,但水不容易被压缩。( )
15.[判断]空气是没有重量的。( )
16.[选择]玻璃瓶中有一瓶空气,现在抽出半瓶空气后,还有( )。
A.一瓶空气 B.半瓶空气 C.大半瓶空气
17.[选择]甲型H1N1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可以通过空气快速地传播,主要是因为空气( )。www-2-1-cnjy-com
A.可以流动 B.有重量 C.没有固定形状
18.[选择]排球里打了气才能弹起来,这是利用了空气( )的原理。
A.能被压缩 B.比较轻 C.不能流动
1.[判断]用手拍打墙面,可以听到声音,但没看到墙在振动,说明发声物体不一定都要振动。 ( )2-1-c-n-j-y
2.[判断]音叉上的字母代表的是音调。( )
3.[选择]学习了声音的有关知识后,下列说法中( )是正确的。
A.声音是生物的听觉所能感觉到的一种振动
B.有声音,就一定有振动物体
C.只要有物体的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4.[选择]关于声音的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阻止物体振动,物体就不会发声
C.声音是由于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产生的
5.[判断]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表示,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 )
6.[判断]对于同一发声物体而言,其声音的音量和音高都是可以控制的。( )
7.[判断]用同种材料制作的物体,粗细、松紧不一样时,所发出的声音却相同。( )
8.[选择]男高音唱到高音时,他的声带振动的速度( )。
A.慢 B.快 C.不快也不慢
9.[选择]下列3名同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说:“电影院里声音太大了,音高过大,听得耳朵很不舒服。”
B.小丽说:“通常情况下,男生声带的振动比女生声带的振动慢,所以男生说话的音量比女生大。”
C.小强说:“我在弹吉他时,不同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高低不同,这和琴弦振动的频率有关。”
10.[选择]下列物体中能发出高音的是( )。

11.[选择]一把钢尺,在下列几种情况下,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发出声音最高的是( )。

12.[判断]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最快,大约每秒钟340米。( )
13.[判断]声音只能向一个方向传播。( )
14.[判断]利用棉线和纸杯制作的“土电话”,声音主要是通过纸杯和空气从话筒传到听筒的。 (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5.[选择]在( )中声音不能传播。
A.固体 B.水 C.真空
16.[选择]声音是以( )的形式传播的。
A.粒子 B.直线 C.波
17.[判断]植树是通过控制声源达到降低噪声的目的。( )
18.[选择]在耳朵结构中,将声波转化为振动的是( )。
A.听小骨B.耳蜗 C.鼓膜
19.[选择]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不能对着同学耳朵大声说话
B.遇到过强的声音要捂住耳朵,张开嘴巴
C.耳屎堵住耳朵会影响听力,所以要经常掏耳朵

参考答案
1.× 错因分析:一些颗粒较细的固体也能流动,如沙子。
2.× 错因分析:在观察不知名的物体时,应慎用“尝”的方法,以免发生危险。
3.× 错因分析:有很多固体的质地都较为疏松,同等体积下比水轻,如泡沫、塑料块等。
4.B 错因分析:液体的特点是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有很多液体是不透明或半透明的,如酱油、牛奶等。21教育网
5.× 错因分析:液体的黏度和轻重没有直接的关系。食用油的黏度比水大,但是在相同体积的情况下比水轻。21cnjy.com
6.B 错因分析:水是无色透明的,食用油是淡黄色半透明的。水和食用油都是液体,液体
的特点是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
7.B 错因分析:通过比较液体流速的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液体流动速度的快慢和液
体的黏度有关。黏度越大,流速越慢;黏度越小,流速越快。
8.× 错因分析:量筒是圆柱形的容器,上下一样粗。如果刻度是不均匀的,那么测量的数据就是不准的。
9.× 错因分析:空气可以被压缩,但是空气也占据空间,是不可能被无限压缩的,所以不可能被压缩到0毫升。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0.B 错因分析:量筒是专门用来测量水的多少的仪器,烧杯是用来盛装液体的器材,而天平则是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www.21-cn-jy.com
ll.C 错因分析:在读量筒的示数时,如果液面是凹形的,就要从凹面的最下端读数;如果液面是凸形的,就要从凸面的最上端读数。2·1·c·n·j·y
12.× 错因分析:水和空气的共同点是无色、无味,无固定形状,能流动。
13.√ 错因分析:空气可以被压缩,所以占据的空间是可以改变的。
14.√ 错因分析:物体是否容易被压缩,与它的粒子组成结构有关。空气是气体,粒子间的距离较大,有被压缩的空间,而固体和液体粒子间的距离较小,因此不容易被压缩。
15.× 错因分析:所有的物体都是有重量的,只不过有的物体比较重,如钢铁等,有的物体比较轻,如空气等。21·世纪*教育网
16.A 错因分析:空气占据的空间是可以改变的,不但可以被压缩,还可以被扩张。一瓶空气被抽出半瓶后,剩下的半瓶空气会向整个瓶子的中间扩张,最后占据整个瓶子,所以剩下的还是一瓶空气,只不过空气比原来稀薄了。  21*cnjy*com
17.A 错因分析:因为空气具有流动性,所以病毒可以随着空气向周围扩散。如果是在一个密闭的空间内,病毒就可能随着空气到达任何一个位置,这就是为什么经常开窗通风可以预防流感的原因。【来源:21cnj*y.co*m】
18.A 错因分析:空气占据的空间是可以发生变化的,被压缩后的空气有弹性,体育运动
3.× 错因分析:有很多固体的质地都较为疏松,同等体积下比水轻,如泡沫、塑料块等。
4.B 错因分析:液体的特点是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有很多液体是不透明或半透明的,
如酱油、牛奶等。
5.× 错因分析:液体的黏度和轻重没有直接的关系。食用油的黏度比水大,但是在相同
体积的情况下比水轻。
6.B 错因分析:水是无色透明的,食用油是淡黄色半透明的。水和食用油都是液体,液体
的特点是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
7.B 错因分析:通过比较液体流速的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液体流动速度的快慢和液
体的黏度有关。黏度越大,流速越慢;黏度越小,流速越快。
8.× 错因分析:量筒是圆柱形的容器,上下一样粗。如果刻度是不均匀的,那么测量的
数据就是不准的。
9.× 错因分析:空气可以被压缩,但是空气也占据空间,是不可能被无限压缩的,所以不可能被压缩到0毫升。【出处:21教育名师】
10.B 错因分析:量筒是专门用来测量水的多少的仪器,烧杯是用来盛装液体的器材,而天平则是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版权所有:21教育】
ll.C 错因分析:在读量筒的示数时,如果液面是凹形的,就要从凹面的最下端读数;如
果液面是凸形的,就要从凸面的最上端读数。
12.× 错因分析:水和空气的共同点是无色、无味,无固定形状,能流动。
13.√ 错因分析:空气可以被压缩,所以占据的空间是可以改变的。
14.√ 错因分析:物体是否容易被压缩,与它的粒子组成结构有关。空气是气体,粒子间的距离较大,有被压缩的空间,而固体和液体粒子间的距离较小,因此不容易被压缩。
15.× 错因分析:所有的物体都是有重量的,只不过有的物体比较重,如钢铁等,有的物体比较轻,如空气等。21·cn·jy·com
16.A 错因分析:空气占据的空间是可以改变的,不但可以被压缩,还可以被扩张。一瓶空气被抽出半瓶后,剩下的半瓶空气会向整个瓶子的中间扩张,最后占据整个瓶子,所以剩下的还是一瓶空气,只不过空气比原来稀薄了。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7.A 错因分析:因为空气具有流动性,所以病毒可以随着空气向周围扩散。如果是在一个密闭的空间内,病毒就可能随着空气到达任何一个位置,这就是为什么经常开窗通风可以预防流感的原因。21*cnjy*com
18.A 错因分析:空气占据的空间是可以发生变化的,被压缩后的空气有弹性,体育运动中所用的足球、篮球、排球等都是利用压缩空气的弹性才能正常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