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啦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上学啦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31 22:06: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上学啦
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通过观察图画,说出图片内容。
2.
通过口语交际练习,学会大方得体的问好、交朋结友。
3.
学习说标准普通话,树立自信心。
过程与方法:观察与口语活动相结合,激发学生口头表达的兴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校园环境的优美,感受老师、同学的亲切和友好,培养热爱学校、喜欢上学的情感。
2学情分析
一年级新生刚刚跨进学校,受识字不足、词汇缺乏的影响,常常出现“心中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的情形。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口语交际资源,联系学生实际,实行有目的、有步骤地指导和训练。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使学生能用标准的普通话清楚、明确的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想。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主动与老师、同学交流。
教学难点:懂得与人交往要热情大方,有礼貌。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口语交际 《上学啦》
一、激趣导入
教师活动:
(一)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祝贺你们成为一名小学生!老师欢迎你们的到来!看到你们有的活泼可爱,有的安静又透着灵气,有的大方机灵。老师不由得喜欢上了你们,真想快一点认识你们,你们能向老师介绍介绍自己吗
(三)开展游戏:“击鼓传花”。
1.
选一人拿一小物件为“花”,再选一人背着大家击桌子为“击鼓”,“鼓”响时众人开始依次传“花”,至“鼓”停为止。此时“花”在谁手中,谁就上台用普通话自我介绍。
2.师示范:我叫______,我家住在_____,我喜欢______……(出示课件)
3.学生上台自我介绍时,温馨提示其他学生注意倾听。学生讲完老师给予恰当的积极评价,并引导其他学生鼓掌以示鼓励。
预设学生行为:
参加游戏,向同学介绍自己。
设计意图:
寓教于乐,以游戏形式鼓励学生自我介绍,从而认识新同学、适应新集体。给予适当的句式提醒,使学生说话完整、条理清晰。低年级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所以把学会倾听、鼓励他人这样的好习惯也融入课堂。
二、合作探究
教师活动:
(一)导入:有一群小朋友和你们一样,第一天来到学校,你看!(出示课件)今天他们也上学啦!(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读出快乐的心情。
(二)观察图片,了解图意。
1.仔细看图片,思考:你在图画中看到了什么 逐步引导,指名回答。
(1)图中画的是什么地方 (通过操场、教学楼、图中人物等可知这是学校。)
(2)
图画中有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感受校园的热闹,和学生们的朝气蓬勃。)
2.师总结。
预设学生行为:
仔细观察图片,体会到“上学啦”的心情。
设计意图:
由图片着手让学生感受校园环境的优美,感受老师、同学的亲切和友好。消除“入学焦虑”。
三、创设情境
想一想,图中的人会说些什么话 扮演图中人物到讲台上对话。(教师扮演图中的教师,选取四位学生分别扮演戴红领巾的同学和三位新同学。)
点拨:1.老师和新同学是怎样见面问好的
2.老师带着几个同学边走边说什么
3.旁边系着红领巾的大哥哥笑容满面地看着新同学,会说什么
4.如果你是图中的新同学,你会怎样与新同学交朋友
(让学生畅所欲言,表述完整、合情合理即可。学习有礼貌地问好,感受老师与同学的亲切和友好,并学会结识新朋友。)
3.总结。师生共评,探究出如何大方得体地问好、交朋友。使用文明用语,例如:你好!请问…… 很高兴认识你!……(出示课件)
预设学生行为:
参加情景再现活动,学习如何大方得体地问好、交朋友。
设计意图:
利用低年级学生喜欢开展活动的心理特征,让他们模拟图中的情景来表演,产生情感共鸣。看同学表演,再对比自己来进行点评、总结。使学生掌握如何大方得体的问好、交朋友。
四、交际活动
教师活动:
开展交际活动:大大方方交朋友。(出示课件)
学习了如何交朋友,让我们马上来试一试吧吧!
1.小组内合作交流,互相认识。
2.教师巡视指导。
3.比一比:说出自己认识的新同学的名字,看谁说得多。
预设学生行为:
在交际活动中学以致用,认识坐在周围的新同学。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亲身实践,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口语表达能力。在认识新朋友中感受到快乐,爱上上学。
五、拓展延伸
教师活动:
(一)同学们在刚才的活动中表现十分好!下面老师来考一考同学们,看看你们是否指导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生。口语练习。听老师读题,把缺少内容口头补充完整。(出示课件)
上学路上,见到老师说:“___________”,见到同学说:
“___________”。
2.校园又大又漂亮,我的教室在__________。
我最喜欢学校的______(例如:教学楼、操场、音乐室……),因为____________。当我有困难需要找老师时,我知道老师的办公室在_____________。
3.“叮铃铃……”上课了,我提前把_______准备好。老师讲课了,我的(眼睛)_____(耳朵)______(小嘴巴)_____
(小小手)______。想要回答问题,我就_______,当别人回答问题时,我就_________。
4.放学了,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要_______,还要把桌椅_______,
和同学老师说__________。离开教室的人真多,我要_______。上下楼梯靠___边。到了校门口,爸爸妈妈还没来呢!我______________。
(二)老师带读:小学生行为规范儿歌。(出示课件)
小学生,爱学习,早晨起,不懒睡。
见同学,问声好,见老师,行个礼。
课堂上,专心听,勤于思,善动脑。
不唯书,不唯上,做笔记,细整理。
写作业,用心记,课堂外,多自习。
天文晓,地理知,好习惯,我第一。
预设学生行为:
完成老师布置的练习,齐读小学生行为规范儿歌。
设计意图:
除了观察图画的内容,还要展开思维,用具体的内容去让学生感受。学校环境是新的,学生不熟悉。上课了要怎样学习,下课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等等。希望通过这个练习让他们初步感受一下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小学生。用孩子喜欢的儿歌方式来巩固小学生行为规范。
六、课堂总结
教师活动:
(一)布置作业:同学们,非常高兴认识你们!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你们快乐地学习!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板书)回到家,向爸爸妈妈介绍介绍你的新学校还有新同学吧!
(二)结束新课:最后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上学歌》。
预设学生行为:
学生回顾本节课内容。
设计意图:
总结课堂内容,布置课后口语练习,让学生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最后合唱同学们耳熟能详的《上学歌》,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结束新课。
【板书设计】
上学啦
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