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的光单元测试(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多彩的光单元测试(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11-02 13:29: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物理试卷
《多彩的光》单元测试
班级: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号码:___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①水中的鱼,②中午树荫下的亮斑,③岸边的树在水中的倒影,④自己在阳光下的影子,⑤潭清疑水浅,⑥池水映明月。在上述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_______;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_______;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如图所示,光在水和空气两种物质界面发生反射和折射时的现象.其中______是折射角,物质I是______。
3、舞台上绿色追光灯照到穿白色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上衣呈______色,裙子呈___________色。
4、放电影的银幕用粗糙的白布做成,这是利用光的________使影院里的观众均能看到画面,并且白布能反射_________颜色的光,使观众能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
5、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被摄景物应在镜头2倍焦距外的距离,才能在胶片上得到一个__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拍摄远景时,照相机镜头应_______(选填“前伸”或“后缩”),使镜头离胶片______ 一些(选填“远”或“近”).
6、小明同学在玩放大镜时,当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时,会看到放大的、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_____(选填“实”或“虚”)像;若想使观察到手指的像更大,手指应稍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放大镜.
7、在各种不同色光中,_______、绿、蓝叫做三原色光。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将发光体放在离透镜25厘米的主光轴上,所称的像是倒立、__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像到透镜的距离_______20厘米(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二、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30分)
1、关于生活中常见的和“影”字有关的物理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太阳光下的“树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 岸边的人在水中所成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 “摄影”用的照相机是根据凹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
  D. 放电影时,屏幕上的“影像”能被所有观众看到,是光在屏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2、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
 
B.
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蜡烛的像向上移动
 
C.
为了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
 
D.
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需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3、看起来清澈见底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小明跳下去就出现了危险,幸好有同学及时相救.小明在岸上看池水比实际浅的原因是(  )
 
A.
从池底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反射
 
B.
小明的眼睛产生的错觉
 
C.
从池底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
 
D.
从空气射入水中的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
4、如图所示,有一圆柱体PQ,放在凸透镜前图示的位置,它所成像P′Q′的形状应该是下列图中的(  )
 
A.
B.
C.
D.
5、同学们在学习光现象过程中有许多说法,我们从中选出四种:①光年是一个非常大的时间单位;②“坐井观天,所见甚小”隐含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③平静湖面上的“倒影”,说明平面镜成“与物等大正立的像”的规律不成立;④透过书桌上的玻璃板看玻璃板下面的字,看到的是字的虚像。对这些说法正误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④都正确 B.①②④正确,③错误
C.②③正确,①④错误 D.②④正确,①③错误
6、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人容器中,在P处形成一光斑,在向容器里逐渐加满水的过程中,光斑将( ) A .向左移动后静止 B .向右移动后静止 C .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动 D .仍在原来位置
7、小新同学对着平面镜检查仪容,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 ( )
A.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B.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
C.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 D.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8、图是有关近视眼、远视眼及其矫正的示意图,其中表示近视眼矫正的是( )
9、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26㎝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大于13㎝
B.只将凸透镜向左移,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
C.只将蜡烛和光屏互换,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
D.将蜡烛远离凸透镜时,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10、实验室备有甲、乙、丙三个凸透镜,三个实验小组分别用这三个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都为12cm时,甲、乙、丙三透镜分别成缩小的实像、放大的虚像、放大的实像,则这三个透镜的焦距f甲、f乙、f丙的大小关系为(  )
A.f甲>f乙>f丙 B.f乙>f丙>f甲 C.f乙>f甲>f丙 D.f丙>f乙>f甲
三、作图题:(共14分)
1、如下图所示,A、B两点在平面镜前,现在要使A点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B点,试用作图法求出光线射到平面镜上的入射点与光线。
2、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3、画出透镜对应的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
4、有一凸透镜成像情况如图所示,其中AC是从物点A发出的一条射到凸透镜上的光线.
(1)请做出这条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2)请你通过作图作出凸透镜的左焦点
5、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玻璃砖AB面垂直射入,折射后从玻璃砖AC面射出, 请画出这束光在AC面发生折射的光路图。
6、如图所示,在平静的湖边有一盏路灯标记为S,潜水爱好者在水下E处看到路灯的像为S′.请画出水下E处的人看到路灯S的光路图.
四、实验探究题:(共36分)
1、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各一,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还缺少的器材是 ___________ ,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后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 ____ (选填“前”或“后”)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若蜡烛B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点燃的蜡烛在某个位置固定,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发现像距等于物距,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像与蜡烛的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⑴实验时让光贴着纸板入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小明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他应如何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为了得到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关系的普遍规律,应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首先按图所示完成仪器装配,图中H点是2倍焦距处.完成下列各题:
(1)实验之前,首先要知道或测出凸透镜的 。
(2)实验开始时,要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 ______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若发现光屏上的像偏上,为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蜡烛应向__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若移动凸透镜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应向__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
(4)再把蜡烛移到B点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像,是因为此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_______像,要想看到这个像,小芳观察的方法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小明用不透明的纸挡住透镜上半部分,则光屏上所成的像___________.(选填“完整”或“不完整')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