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解决问题的策略 3(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解决问题的策略 3(苏教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0-05-14 13:1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内容 第十册第88~89页的例1、例2和“练一练”,练习十六的第1、2题 共几课时 3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1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学会运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策略是解决问题的计策,学会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学难点:能根据具体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教学资源 学生经验:已学习列表、整理信息、画图等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前偶尔接触过适合用“倒推”策略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准备:挂图,预习单。
预习设计 一、果汁问题,书本P88页例1。1、甲、乙两杯果汁前后的数量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 有变的吗?想好后,填写书本上的表格中。2、根据表中的思路,列出相应的算式。二、邮票问题,书本P89页例2.1、按题意将信息进行整理。2、试着列式解答。3、想一想,怎样检验?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 学生交流,体会按原路倒回去走的策略。二、自主学习,建构模型(预设15分钟) A、1、全班交流例1的预习,介绍预习的思路。填写表格:甲杯/ml乙杯/ml现在200200原来200﹢40200﹣40交流算式:400÷2=200(ml) 200+40=240(ml)…甲杯 200-40=160(ml)…乙杯2、观察直观演示图,理解“倒推”的思路。3、回顾反思,初步体会“倒推”的策略B、1、小组交流例2的情况。2、全班交流:思路一:原用?张→又收集24张→送给小军30张→还剩52张或用符号表达:对应的算式:52+30-24=58(张)思路二:可以作线段图帮组学生理解。算法:52+(30-24)=58(张)比原来少了6张,现在有52张,原来应该有58张。3、学生辨析,理解和掌握检验的方法和过程。(可以根据答案和小明邮票张数的变化情况顺推过去,看看最后剩下的是否是52张。)4、回顾反思,对比深化。三、组织练习,完善认知.1、小游戏:猜猜我是几?一个数×3+1=7,这个数是几?你有什么依据?2、出示课本第89页“练一练”。学生解题后,组织交流,重点让学生说说推想的过程。展示学生整理的信息或摘录的条件。3、完成书本练习十六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4、完成书本练习十六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板块一】1、请一名同学说说你是怎样来上学的?依次说说在路上主要经过了哪几个地点?请一名没有去过该同学家的同学说说他回家会依次经过哪几个地点?你是怎样知道的?2、板书课题: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板块二】A、挂图呈现例1。1、组织学生交流例1预习情况。甲、乙两杯果汁前后的数量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 怎样填写表格?根据表格的思路怎样列式计算?为什么求甲杯的容量要用200+40表示,而乙杯用200-40表示 (板书倒推的思路)2、教师边演示图边讲解,突出从结果往前推想的思路。3、追问:刚才解决这个问题运用了什么策略?4、小结:倒过来推想就要从现在的数据出发,根据各自发生的变化往回推算出原来的数据,也可以简称倒推的策略。板书:倒推B、出示例2。1、大家课前已经作了预习,做了三步工作:① 按题意将信息进行整理。② 试着列式解答。③ 想一想,怎样检验?2、全班交流思路时,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的情况呈现出思路的过程。3、52-30+24=46这样列式对不对?引出检验的方法和过程。4、小结:解决上面这个问题,是这样运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的?你认为适合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的问题有什么特点?(某种数量经过一系列变化后,都是已知现在的结果,要求原来的数量,就可以用倒推的策略。先从结果出发,一步一步往前倒推,直到求出答案)。【板块三】1、这个数经过了两次变化得7,我们就从结果7开始一步一步往前推算。2、指名学生板演,说一说每步算出的是什么?3、思路可以不同,但讲评是教师要有意突出倒推的思路。4、说说你对“最迟”是怎么理解的。5、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运用倒推的策略解决问题,你是怎样理解倒推的策略的?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整理信息?(板书:列表格——摘录条件——画线段图)归纳:同样运用倒推的策略解决问题,但是整理信息的方法是多样的,不是唯一的,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作业设计 课堂作业:《补充习题》第65页。家庭作业:《一课一练》相关内容。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