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桥之美
年级
:八年级
学科:语文
课题:桥之美
课型:新授课
备课时间:
主备人:
学习目标:1、学会欣赏桥在不同的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和作用;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总的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3、品味本文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
教学流程
导航台
知识链接
自主探究环节1.了解作者。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煞( ) 纤( )细
驻( )足 前瞻( )后顾 点缀( )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这篇文章说明对象是什么?作者眼中桥美在何处? 4、为了说明桥之美,作者主要举了哪些例子?说说四幅图中你最喜欢哪一幅,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画面并说说为什么喜欢。5.本文在内容和写法上都与《中国石拱桥》这种说明文有很大区别,试具体说明。
对于生字,可结合课下注释或查字典。。1、读时要集中注意力,尽量做到不指读,不回读。 2. 结合问题进行有效朗读。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学习。需多读文中句子,在反复读中来体会桥之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
师提示:可以从两文的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及语言特征等角度进行比较、评析。
吴冠中,1919年出生,中国现代画家。1919年7月5日生于江苏省宜兴县一个乡村教师家庭。从无锡师范初中部毕业后,考入浙江大学代办省立高级工业职业学校。1936年转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从李超士、常书鸿及潘天寿等学习中、西绘画。作为美术教育家,吴冠中注重学生艺术个性的培育。作为善思考的艺术家,他又勤于著述,立论独特,而且文字生动流畅。其中关于抽象美、形式美、形式决定内容、生活与艺术要如风筝不断线等观点,曾引起美术界的争论。他的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鲁迅的故乡》等。1、 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写石桥与密密的苇丛相配合给人带来的特别感受。厚厚实实平面铺开的苇丛使空间显得狭窄拥挤,令人产生憋闷感;间或出现的石桥轮廓简单鲜明,能使空间陡然显得疏朗开阔,令人觉得神清气爽。) 2、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写石桥与细柳合作创造的动人景致。细弱的柳枝拂着桥身厚重坚硬的石块,这里有形体上的强与弱、轻与重之分,有动静之分,有颜色上的对比,还有变(柳枝年年发新芽)与不变(桥能历久不变)之别,这种种不同,归结起来,其实是阳刚与阴柔这两种美的类型的不同。差距之大而仍能和谐统一,可能就在于桥有着经过精心设计的轮廓吧。“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宋人柳永的名句,这里说“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是强调细柳与石桥构成的美景本身已够动人,不再需要别的东西来烘托了。 3、湖水苍茫,水天一色,在一片单纯明亮的背景前突然出现了一座长桥,卧龙一般,它有生命,而且往往有几百上千年的年龄。写长桥之美。长桥一般建在比较宽阔的水面上,打破了背景的单调感。同时,桥是人们劳动的成果,出现在苍茫水面上的长桥,是人类创造力的体现,他似乎也具有生命力。 4、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山区往往碰到风雨桥,桥面上盖成遮雨的廊和亭,那是古代山水画中点缀人物的理想位置。因桥下多半是急流,人们到此总要驻足欣赏飞瀑流泉,画家和摄影师们必然要在此展开一番搏斗。写形式比较独特的桥——风雨桥。桥面上盖有廊和亭的桥,给人安闲、自在的感觉,这种感觉恰好与险峻的山峰、桥下的急流给人的感觉形成对照。
合作交流环节
1、对上述4、5小题进行交流。2、品味本文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 3、 质疑解
惑
在理解本文的主要意思的基础上,生发开去,能够谈出自己的看法。
品析角度:重点字词,说明方法,体会蕴含的情味、作用,表达效果及你的感受等
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成形与色的乐曲。
(这句话的意思是,桥横跨在水面上,与桥下的流水在平面上形成交错;同时,桥的颜色与流水的颜色也相互映衬。桥与流水如一支乐曲一样是一个整体。 )
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他们寻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
(桥的美就是对桥的存在的一种大声宣告,桥的美也像乐曲一样有着和谐的韵律,这吸引着画家总是追寻着桥的身影。 )
展示点拨环节1、你喜欢哪幅图?你是从哪个角度进行品析的?2、比较本文与《中国石拱桥》写法上的
区别
。
对同一幅画面,由于欣赏的角度不一样,桥之美也表现在方方面面。先是组内交流,组长帮助组员理清后,全班交流竞赛。
可以从两文的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及语言特征等角度进行比较、评析。
展示方式有:书面展示(抄写)、口头展示(语言)、行为展示(表演)。书面展示,要求能将展示的内容条理化,能较好地反映问题的要点和逻辑关系,便于其他同学阅读和理解题意和解题过程;口头展示要求在讲解、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能用简洁、流利和通俗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能选择较好的切口阐述自己的观点;行为展示则是希望通过适当形式的表演,说明一些简单的道理,
了解问题的实质。
巩固达标环节阅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后回答下列问题:
1、本段的说明内容是什么?
2、作者在文中提到了桥下的湖水、急流,桥边的芦苇、柳丝,桥上的廊与亭,为什么?
3、“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说明内容’要抓住关键的词语或语句。1.(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烘托”实为中学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术语,故沿用这一称法,从渲染气氛、塑造人物形象和深化作品主题三个角度分析烘托手法在文学创作中的表达作用。一在修辞学中,烘托(衬托)指把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各方面放在一起,通过次要事物和次要方面的从旁衬托,使要表现的主要事物和主要方面更加鲜明突出。2.(这些都是桥的周围环境,正是在与这些事物的相映衬中,“桥之美”才表现出多样性。)
3.(拟人。把无生命的苇丛生命化、人格化,显得苇丛更有生机、更有活力。突出了石桥的作用。)
教学反思:《桥之美》是带说明性质的小品文,与《中国石拱桥》这篇规范的说明文不同。《中国石拱桥》从桥梁专家的角度说明中国石拱桥的形式、结构、成就、发展等,让学生获得知识。而《桥之美》从画家的角度发掘桥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美学效果。写作目的不同,采用的写法也不同。这篇美学小品文,作者吴冠中以画家的眼光品评了桥之美。课文先抓住说明对象总的特征,即“桥在不同的环境中,具有不同的美学效果”,然后通过具体丰富的例子验证了“桥之美”,文章语言画面感很强,极富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