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新课堂】2016-2017学年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专题总复习生物(课件+过关检测,全国通用)-专题十三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南方新课堂】2016-2017学年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专题总复习生物(课件+过关检测,全国通用)-专题十三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6-11-01 11:04:07

文档简介

专题十三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一、单项选择题Ⅰ(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题1分)
1.相对于体液调节,神经调节所具有的特点是(  )
A.反应慢、范围广   B.反应慢、定位准
C.反应快、范围广 D.反应快、定位准
答案:D
2.下列选项中,不同于其他三项含义的是(  )
A.内环境 B.血浆、组织液、淋巴
C.细胞外液 D.细胞内液
答案:D
3.人体的肌肉细胞直接从下列哪种细胞外液中吸收葡萄糖(  )
A.血浆 B.淋巴
C.组织液 D.以上都可以
答案:C
4.二次免疫中能直接产生大量抗体的细胞是(  )
A.吞噬细胞 B.记忆细胞
C.效应T细胞 D.效应B细胞(浆细胞)
答案:D
5.夏天使用空调可以帮助你摆脱酷热的煎熬,但是长时间使用容易引起“空调病”。空调病的原因是(  )
A.破坏了人体的内环境
B.待得太久了
C.长时间饥饿
D.感冒了
答案:A
6.医生在给病人注射青霉素前总要进行皮试。皮试时药液进入了病人的(  )
A.胃内 B.消化道中
C.内环境中 D.血液中
答案:C
7.在“寒冷刺激→→→→甲状腺激素”的生理活动中,乙所代表的是(  )
A.大脑皮层 B.下丘脑
C.垂体 D.甲状腺
答案:C
8.内环境的稳态是一种(  )
A.凝固的状态
B.绝对不变的状态
C.相对稳定的状态
D.随外界环境改变而变化的状态
答案:C
9.对维持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起主要作用的器官是(  )
A.汗腺 B.肾
C.大肠 D.肺
答案:B
10.构成人体的各种液体中能够相互渗透转变的是(  )
A.血液和淋巴 B.血浆和淋巴
C.血浆和组织液 D.淋巴和组织液
答案:C
11.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这属于(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激素调节 D.内分泌调节
答案:B
12.雌性毒蛾释放的性外激素会引诱雄性毒蛾前来交尾,毒蛾完成此行为是(  )
A.神经调节的结果
B.体液调节的结果
C.基因直接控制的结果
D.神经和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答案:D
13.依靠抗体的免疫是(  )
A.非特异性免疫 B.细胞免疫
C.特异性免疫 D.体液免疫
答案:D
14.下列不属于人体免疫器官的是(  )
A.骨髓 B.胸腺
C.脾脏 D.小脑
答案:D
15.(2012年6月·广东学考)日常生活现象中,属于过敏反应的是(  )
A.喝冰汽水打嗝 B.中暑晕倒
C.接触花粉引起皮疹 D.运动过度肌肉痉挛
答案:C
二、单项选择题Ⅱ(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题2分)
16.给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后,小白鼠进入休克状态,要使其及时苏醒,应注射适量(  )
A.甲状腺激素 B.生理盐水
C.性激素 D.葡萄糖液
解析: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后,小白鼠进入休克状态,是因为此时血糖太低,所以要注射适量葡萄糖液。
答案:D
17.免疫是机体的一种重要的保护性功能。下列不属于免疫过程的(  )
A.花粉引起体内毛细血管扩张
B.移植的器官被排斥
C.抗SARS病毒的抗体清除SARS病毒
D.青霉素消灭肺炎双球菌
解析:免疫是机体的一种重要的保护性功能,青霉素消灭肺炎双球菌的过程并不是人体正常的调节机制(青霉素不是人体产生的)。
答案:D
18.动物学家为了确定下丘脑在体温调节中的作用,做了如下实验:刺激下丘脑的前部,发现实验动物有出汗现象,而刺激下丘脑后部,实验动物则出现寒战现象。据此科学家得出下丘脑在体温调节中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下丘脑是调节体温相对稳定的唯一中枢
B.下丘脑前部是产热中枢所在地,下丘脑后部是散热中枢所在地
C.下丘脑前部是散热中枢所在地,下丘脑后部是产热中枢所在地
D.下丘脑和大脑皮层共同调节人体体温
答案:C
19.当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  )
A.肾上腺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C.肾上腺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解析:当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血糖有下降的趋势,这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都能使血糖浓度上升。
答案:B
20.当一个人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会导致(  )
A.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B.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
C.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减少
D.垂体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解析:当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由垂体释放,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而渗透压感受器位于下丘脑而不是垂体。
答案:B
21.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通过握手传播
B.艾滋病是细菌感染引起的病症
C.B淋巴细胞被破坏导致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能
D.艾滋病是一类免疫缺陷综合征的总称
解析:艾滋病传播途径有:性传播、血液传播及母婴传播,握手不会传播;艾滋病是由HIV病毒感染引起的,艾滋病病毒攻击人体T细胞,使T细胞大量死亡。
答案:D
22.(2012年1月·广东学考)人体的免疫系统可以清除体内的(  )
①衰老细胞 ②正常白细胞 ③正常红细胞 ④畸变细胞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人体的免疫系统可以清除体内的衰老细胞和畸变细胞。
答案:C
23.下图为水平衡调节机理,请据图判断A、B、C依次为(  )
A.抗利尿激素、渴觉中枢、肾小管
B.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
C.抗利尿激素、肾小管、渴觉中枢
D.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
答案:C
24.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有利于人体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
B.循环系统对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有重要作用
C.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就是使血液成分保持不变
D.当人体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时可能会生病
解析:稳态是一定范围内的动态平衡,包括理化性质和各种成分,而不是保持不变。
答案:C
25.下列有关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死亡细胞被吞噬细胞清除属于细胞免疫
B.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可直接转变为效应T细胞
C.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不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
D.细菌感染后人体产生的抗毒素属于抗体
解析:通过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清除死亡细胞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A错误。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B错误。T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淋巴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C错误。细菌感染后人体通过体液免疫反应产生了抗毒素,抗毒素属于抗体,D正确。
答案:D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有2至3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未选、错选不得分,少选得1分)
26.下列各项属于影响稳态的因素是(  )
A.温度 B.酶
C.pH D.渗透压
解析:内环境的稳态主要指温度、pH和渗透压等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酶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答案:ACD
27.(2015年6月·广东学考)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免疫细胞有(  )
A.吞噬细胞 B.T细胞
C.记忆细胞 D.B细胞
解析: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但没有特异性,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有B细胞、T细胞和记忆细胞。
答案:BCD
28.免疫系统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一旦失调或遭到破坏,将导致人体产生疾病,如艾滋病。下列疾病中,与免疫相关的是(  )
A.巨人症 B.过敏性鼻炎
C.高度近视 D.系统性红斑狼疮
解析:巨人症是由于生长激素分泌过多造成的,A错误;过敏性鼻炎是一种过敏反应,属于人体免疫失调病,B正确;高度近视不属于免疫疾病,C错误;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病,属于人体免疫失调病,D正确。
答案:BD
29.病原体进入人体后,机体会对其作出非特异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反应。下列选项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吞噬细胞吞噬病原菌
B.皮肤出现荨麻疹
C.B淋巴细胞转化为浆细胞
D.体液中的溶菌酶杀死病原菌
解析:非特异性免疫是先天就有的,不具有特异性;特异性免疫是后天接触病原体之后获得的,具有特异性。
答案:BC
30.大多数人注射乙肝疫苗(抗原)后,引起体内产生(  )
A.相应抗体 B.生长激素
C.记忆B细胞 D.乙肝病毒
解析:大多数人注射乙肝疫苗后,能引起体内产生相应抗体和记忆B细胞。
答案:AC
课件83张PPT。学业水平测试(生物)专题十三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食物中的糖类0.8~
1.2 g/L 氧化分解 肝糖原、肌糖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