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制作图形变形的形状补间动画 教学设计 (21)

文档属性

名称 1、制作图形变形的形状补间动画 教学设计 (2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6-11-01 16:28: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制作图形变形的形状补…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用Flash制作形状补间动画的基本操作方法。
(2).掌握用Flash
制作小球(圆形)变成星星(多角星形)的操作方法。
(3).掌握图形变成文字的动画的制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
以教师引导、讲解、演示,任务驱动为主要教学形式,通过个人思考,练习,制作,掌握用Flash制作形状补间动画的操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提高学生制作形状补间动画的能力。
(2).通过任务驱动,调动/提高学生积极参加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的探索精神。
(3).结合生活经验,锻炼学生的信息技术意识,感受学科的价值,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2学情分析
《信息技术》,海天出版社(中国·深圳),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制作Flash动画”,第6课“补间动画真便捷”。考虑到教材的前后衔接,将第6课划分为两个学时,第一个学时“制作动作补间动画”,第二个学时为“制作形状补间动画”,本课为第二课时。旨在让学生认识、制作简单的形状补间动画。
本节课的学习对象是六年级的学生,鉴于本节课是比赛课,具有“对学生的不了解”的特殊性,在设计学习流程和布置学习任务时,考虑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为主,让学生在学习与练习中掌握技能,得到提高。另外,了解到学生对于提交作业的操作不熟悉,在教学环节上初步设定不要求所有学生提交作业,由我帮助个别学生单独提交,评价则通过课上巡视了解方式进行。
3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形状补间动画运动原理。
(2).对图片、文字进行“分离”的作用与操作。
(3).用Flash
制作小球变星形以及图片变成文字的形状补间动画的方法。
2.教学难点
(1).对图形元件进行“分离”操作的作用。
(2).多个图层间的动画的制作与调试。
(3).形状补间动画运动原理的理解,触类旁通制作同类型动画。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引入环节
播放视频剪辑,由以下两个片段组合而成:1.数字形状渐变动画(由5-4-3-2-1-0);2.西游记中“孙悟空变形与二郎神激战片段。
提出问题:留意影片中,有哪一些的“形状”变化?
时间:2分钟。
设计意图:创设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活动2【讲授】明确学习内容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引导,总结出视频中的变化:
1.数字形状变化。
2.人物(图形)形状变化。
主要内容:制作形状补间动画(PPT)
时间:2分钟。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参与度,引出学习主题。
活动3【活动】探知新知(动画原理)
情境1:提供孙悟空七十二变的“招式”套路。通过小游戏让学生感受形状补间动画的原理。
设置小游戏:找一个同学上前,在第一帧、第25帧、第50帧插入空白关键帧,分别画上圆形、五边形、多角星形。(教师看学生掌握情况,随时给予指导)
2.教师实现变形:添加形状补间动画。
总结动画原理:(PPT板书)
制作形状补间动画
起始关键帧
→→→→→→
终止关键帧
形状补间
时间:3分钟。
设计意图:
互动学习,提交学生兴趣。
完成必要的知识准备。
活动4【活动】技能学习
任务1:制作小球变成五边形再变成七角星形的形状渐变动画。
提示:
工具(矩形、多角星形)
混色器(线性)——可不讲。
“形状”补间
(播放轻音乐,调节课堂氛围)
时间:4分钟。
设计意图:任务需求分析,分解任务。
活动5【活动】探究新知(分离)
情境2:通过“试误”,教师提供孙悟空七十二变口诀。
试误:如果不是自己画的图形,而是导入已有的图形元件(孙悟空图片)呢?
提供解决方法提示:“修改”→“分离”(快捷键:
Ctrl+B)。
完整PPT板书:
制作形状补间动画
起始关键帧→→→→→→→
终止关键帧

形状补间

分离的对象
(Ctrl+B)
分离的对象
口诀:头尾两个关键帧,图形分离要记住。
形状补间设中间,多字就要分两次。
找1-2个学生朗读一遍,加以解释、说明。
2.文字工具的使用,简单讲解。(分离)
3.插入普通帧,延长图形、文字的停留时间。
(播放轻音乐,调节课堂氛围)
时间:9分钟。
设计意图:提出新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法,完整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活动6【练习】巩固运用
任务2:制作孙悟空图片变成文字的动画。(三个气球分别变成“孙”、“悟”、“空”三字)
提出操作步骤要求:
1.先在一个图层上完成一个字变化。
2.讲解“图层”新建操作。
3.完成多个图层内容。(学生可以讨论)
(教师可以通过广播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录屏软件进行演示,本节课通过广播简单介绍。)
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学生的制作,对有问题的学生提供解决方法,对于大多数学生仍然反映的问题,则在课堂上加以说明、指导。
(巡视中教学生提交作品,帮学生提交作品)
时间:16分钟。
设计意图:学生动手实践,在实践中练习、巩固。
活动7【活动】展示评价
展示评价标准:完整性、准确性。参照这些标准,展示个别学生作品,并结合学生意见提出评价意见。
表扬优秀作品与积极发言学生,给予鼓励与赞扬。
时间:3分钟。
设计意图:
在评价中了解作品的优缺点,加深理解和知识的掌握。
表扬、拓展,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活动8【活动】小结延伸
提出新问题:上课前我们看到的视频中,数字形状变化,你现在能完成了吗?还有,你能利用给定的图片素材,完成悟空变成各种形状的动画吗?
时间:1分钟。
设计意图:设置课后问题,保证学习兴趣的持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