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制作文字变形的形状补…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制作文字变形的形状补间动画。
2.初步掌握“文字”工具的使用。
3.进一步理解关键帧的意义以及如何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
1.文字动画的引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对flash课程的进一步喜爱
2.通过学习文字变形的形状补间动画,掌握文字操作的一些基本方法,加深对形状补间动画制作的了解,特别是对象的分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
2.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促进相互学习与合作精神。
2学情分析
本课程是在学习图形变形的形状补间动画的基础上学习文字变形的形状补间动画,有了前面的基础来学习文字编辑工具就显得简单多了,教材着重解决文字形状补间动画制作要进行两次分离的难点。让学生真正掌握形状补间动画的知识点。
3重点难点
重点:制作文字变形的形状补间动画。
难点:形状补间动画原理的理解,学会分离对象的方法。
4教学过程
4.1
神奇的变化——制作形状补间动画
4.1.1教学内容
一、课前导入
(约2分钟)
演示“文字形状.fla”动画,并向同学们提问题“联系前面学过的内容,知道怎么做出这样的效果出来吗 ”同学们对这样的动画倍感兴趣,跃跃欲试。
教师进入文字形变动画的教学。
二、什么是形状补间动画
(约3分钟)
补间动画是Flash软件的一大特点,它需要建立两个关键帧,然后再两个关键帧之间插入若干普通帧,动画效果由关键帧决定。Flash会自动根据两个关键帧之间的图像差别和关键帧之间的普通帧数量,计算生成过渡的动画效果。
补间动画分为:形状补间动画和动作补间动画。
形状补间动画也叫“变形动画”,它的作用是生成一个形态到另一个形态的变化,这个形态可以包括形状、大小、位置、颜色。
三、操作步骤
(约12分钟)
采用边讲授边演示
步骤一:
①新建Flash文档
②单击文字工具,在第一帧输入文字“welcome”
③设置字体、字号、颜色等
④在20帧出插入一个关键帧,修改文字为“欢迎你”
步骤二:
①选中对象,按“修改”菜单中的“分离”选项(也可单击对象,鼠标右击选择“分离”选项)
②第一次分离后,词组分离成单个的汉字
③第二分离后文字转换成图形
步骤三:
①单击帧面板的“属性”按钮
②在“补间”栏下拉框中选择“形状”
③最后文件另存为“文字变形.fla”,按+组合键测试动画影片,仔细观察文字变化效果。
四、强调注意事项
(约2分钟)
⑴补间动画的对象最好是绘制的图形,如果要使用图形文件、按钮或文字作为变形的对象,则必须进行“分离”操作,也叫“打散”。
㈡元件和文字被打散后就变成图形了。
㈢第一次分离后,词组分离成单个的文字,要经过第二财分离才能换成图形。
第一次分离
第二次分离
㈣如果在设置补间的时候出现虚线表示动画设置失败,必须找出原因。
五、+组合键测试播放作品“文字形变.fla”。
(约1分钟)
六、教师布置课堂作业,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创造性制作作品,最后命名“文字形变+学号.fla”并提交。
(约18分钟)
七、教师小结并对学生上交的作品进行点评。
(约2分钟)
4.1.2教学活动
活动1【练习】课堂练习
根据这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创造性制作文字形变,最后命名“文字形变+学号.fla”并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