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设置动作补间动画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学会制作动作补间动画。
(2)了解形状补间动画与动作补间动画之间的区别。
(3)掌握元件渐隐效果的设置。
(4)巩固元件操作的基本方法。
2学情分析
1.设计思想与内容结构
本课以
“秋游去”这一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入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践的探究过程中,掌握Flash软件另外一种制作动画的基本方法——动作补间。教材先通过“组织素材”这一环节,让学生进一步掌握Flash软件中准备素材的方法,巩固元件、库的有关知识;然后通过制作“秋游去”的动画,让学生理解动作补间动画的基本原理和制作方法;再通过形状和动作两种补间动画制作方法的比较,让学生进一步明白哪种类型的动画用什么样的制作方法较好,提升了学生动画制作的技能;最后通过制作渐隐效果动画,让学生学会设置元件属性的方法,巩固“文字”工具的使用方法,学习用不同方法制作文字效果的技巧。
本课主要的学习内容是制作动作补间动画。在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理解动作补间动画的原理与形状补间动画间的异同点;使学生掌握“文字”工具的使用方法,学会设置元件属性的方法。
3重点难点
重点:制作物体的动作补间动画和文字的动作补间动画。
难点:两种基础动画制作方法的异同,触类旁通制作其他动画。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引入新课
1.请学生欣赏翻页动画:“精彩的足球”,这种类型的动画属于我们学过的什么动画
2.欣赏“秋游去动画”,请学生说说:校车的变化有什么特点,可以用逐帧动画制作出来吗
3.像这样表现一个物体运动的动画,我们一般利用另一种补间动画——动作补间来实现。
活动2【讲授】组织素材
1.让学生观看教学视频。
思考:①导入到舞台与导入到库有什么区别 ②导入到库中的图片已经是元件了吗
活动3【活动】探究新知,理解原理
1.请学生观看“秋游去”动画制作视频,并提出问题:①这段动画有几个关键帧,各关键帧里分别有什么内容 ②各关键帧里的内容是分离的还是一个整体 ③其他帧是什么颜色,有什么特点
活动4【练习】探究新知,动手实践
1.请学生参照教材,动手制作“校车运动”的动画。
2.教师巡视指导。
3.请学生示范,要改变校车的速度,可以用几种方法
活动5【活动】自主探究,渐隐效果
1.请学生观看横幅广告的渐隐效果。
2.请学生仿照教材,制作一个文字边运动边渐隐的动画。
3.提示思考:①如何调整元件的Alpha值,Alpha值的大小决定了什么 ②什么情况下文字要分离,什么情况下文字要转换成元件
4.请学生对文字元件的颜色、大小、位置等加以改变,制作不同的效果。
5.教师巡视辅导
活动6【练习】扩展练习
1.提前完成文字渐隐效果的学生,可制作出校车运动得越来越近并越来越清晰的动作补间动画。
活动7【作业】课堂小结
展示学生作品成果,教师总结形状补间动画和动作补间动画的相同与不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