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设置动作补间动画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制作补间动画的方法步骤;
(2)能够制作位置改变、大小变化和旋转角度改变的补间动画;
(3)能够制作效果多样的多段补间动画。
★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探究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学微课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利用难度不断提升的关联任务,锻炼学生知识迁移与扩展的思维能力;
(3)通过开展小组讨论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乐于交流的习惯。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完成分层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学、乐助的精神;
(2)通过鼓励和提示学生学习微课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的细心和耐心。
2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六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善于表现并且乐于表现,思维活跃,富有创造力,喜欢新鲜有趣的话题,乐于做课堂的主人。
六年级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已经三年有余,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非常熟悉,对互联网的应用也很熟悉,能够熟练地打开教学视频进行学习。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认识了Flash的窗口界面,能够利用工具箱的基本工具绘制简单的图形,也能够利用教师提供的素材图片制作逐帧动画,掌握了新建Flash文档、导入素材图片、选择时间轴上的帧、移动舞台中的图片等操作,具备一定的技术基础。
此外,六年级的学生具有比较好的阅读能力,也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应该能够比较好地自学微课,开展自主探究学习活动。
3重点难点
★
重点:理解并掌握制作补间动画的方法、步骤,进一步认识普通帧与关键帧。
★
难点:将导入舞台的图片转化为元件,能够制作效果多样的多段补间动画。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情境导入
【问一问】
1.通过提问学生关于“人类什么时候第一次登月?”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进入登月的话题中。
【看一看】
2.欣赏一段关于中国航天探月的视频,激发学生对登月的向往,并引出课题:利用Flash动画模拟火箭飞奔向月球,实现登月的梦想。
活动2【讲授】知识回顾
【知识回顾】
1.向学生展示小火箭飞奔向月球动画,请学生思考能否用上节课学习的逐帧动画完成。
2.展示用逐帧动画制作的火箭飞奔向月球的动画。并出示任务一:思考逐帧动画用了多少个关键帧、多少张图片,每张图片有什么不同?
3.向学生展示海鸥展翅,并思考动画每张图片有什么不同?进一步引导学生总结:逐帧动画更适合制作物体复杂的变形(如动物翅膀的煽动)。
4.讲述制作物体位置变化更适合用补间动画来完成,并向学生展示用补间动画完成的火箭奔月动画,引导学生发现补间动画的便捷性。引出本课的学习目标:利用补间动画模拟小火箭飞奔向月球。板书:初识补间动画
活动3【讲授】自学新知
1.介绍补间动画的微课,大概讲解一下在自学时需要注意的方法和技巧。
2.出示任务二:自学微课,并总结制作补间动画的步骤。(时间5分钟)
活动4【活动】归纳总结
1.请学生归纳总结补间动画的步骤,并要求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依次完成五个步骤。
板书:
制作补间动画的基本步骤
(1)导入图片;
(2)将图片转换为图形元件;
(3)确定最后一帧,插入关键帧;
(4)调整第一帧和最后一帧的状态;
(5)创建补间动画。
2.要求学生独自完成动画。(时间3分钟)对于先完成的学生,鼓励他们争当“小老师”,帮助同组学生。
3.教师巡堂,发现学生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讲解。比如,有些同学没有将图片转换为图形元件,致使动画没有实现火箭角度的变化;有些同学没有插入关键帧等。
4.要求学生完善动画。(时间3分钟)
活动5【活动】画龙点睛
1.引导学生再次观看火箭升空的视频,发现火箭升空的过程中,由近至远、由大变小。
2.引导学生能否试着改变最后一帧火箭的大小来实现效果,并请同学上台演示,其他同学仔细观察。随后,教师总结。
3.出示任务三:试着改变最后一帧小火箭的大小,使得火箭运动时,由大变小、由近至远,更加逼真。(时间2分钟)对于先完成的学生,鼓励他们争当“小老师”,帮助同组学生。
4.要求学生发布动画,并上传。
活动6【活动】指点迷经
选出巡堂过程中,发现做得比较好的同学的作品进行展示,探讨学生的制作思路和方法;并请同学对他的作品进行评价,教师最后做总结评价。
活动7【活动】回顾总结
本课学习了用补间动画实现火箭飞奔向月球。学生主要掌握了以下知识:
(1)制作补间动画的方法步骤;
(2)制作位置改变、大小变化和旋转角度改变的补间动画。
活动8【活动】开放提升
1.与小学科学相结合,启发学生在小火箭飞奔向月球时,考虑重力因素。结合完整的火箭奔月动画,发现火箭刚开始速度慢,随着上升高度的增大,速度越来越快。
2.布置课后作业,以小组为单位,查阅相关书籍或上网查找相关资料,探索实现火箭奔月时速度越来越快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