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分图层设置动作补间动画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图层的概念。
2.
掌握新建图层的方法。
3.
能根据需要进行图层的重命名、锁定、改变图层叠放次序。
4.
完成制作包含3-5个图层的动画。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自学探究、小组协作学习制作多图层动画的过程,理解图层的概念及作用,并学会多图层动画的制作方法。
2.
通过制作一个垃圾分类宣传动画作品,领会动画制作的一般过程,做到举一反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自主学习环节,提高利用微课及其他学习材料进行自学的能力
2.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环节,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并在教同伴的过程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自身的信息技术潜力。
3.
通过制作多图层动画的学习活动,提高环保意识,养成垃圾分类放置的良好习惯;
4.
通过制作垃圾分类宣传动画,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感受运用信息技术创作作品的乐趣。
2学情分析
本课的学习对象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学生通过前面6节课的学习,已经对Flash软件有了初步的认识,理解了Flash动画中的关键帧、元件以及舞台等知识,能够制作简单的形状、动作补间动画和逐帧动画。他们在制作简单动画的基础上,迫切想再添加符合自己需要的动画,渴望能创作出更复杂的动画。学生这种强烈的求知欲望成为了学习本课的强大动力,有利于本课教与学的展开。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较强的信息素养,对于问题的分析,自主探究及合作学习都有一定的经验。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插入图层;分层设置动画。
教学难点:图层的概念。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情境导入
(1)香蕉皮被丢弃在外面,你能把它送回家吗?
(2)通过视频创设环保主题“垃圾分类”的学习情境,并思考如何实现香蕉皮进入垃圾桶的动画。
活动2【活动】尝试发现
(1)在“试一试.fla”动画文件中尝试制作香蕉皮进入垃圾桶的动画。
(2)讨论尝试时出现的问题。
学生利用以前的知识制作动画时出现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思考如何解决。
活动3【讲授】学习新知
(1)原理分析
教师通过透明纸的实物演示,配合多媒体课件,讲解的原理。
(2)自主探究
提出学习任务:根据“学着做”视频和教材,在“帮垃圾分类回箱.fla”文件中制作两个图层的动画。任务包括四个目标:为图层命名、新建图层、图层锁定、分层设置动画。
(3)总结分析
评价自主学习情况。
找出有典型的错误的学生作品,请学生帮助分析。
总结技术要点。
活动4【练习】练习巩固
(1)小组合作探究
刚刚我们成功地将香蕉皮丢进了不可回收垃圾桶。看这个动画,让学生发现这个动画的不同,各个垃圾都回到了自己的家,有漂亮的背景,还有文字。
这种效果是如何实现的呢?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来探究。在原来作品的基础上添加更多的图层,实现想要的动画效果。
(2)交流总结
请学生上台展示背景添加的操作,复习图层的插入、重命名及图层动画的设置,强调图层的顺序及改变图层顺序的方法。
(3)提高完善
接下来同学们完善作品并提交。完成的同学可以走动位置去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当小老师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活动5【活动】展示评价
展示、交流、评价学生作品。
分享学生作品并进行赏析,让学生感受收获成果的喜悦,鼓励学生树立信心。
活动6【讲授】总结提高
(1)总结图层的概念。
(2)回顾多图层动画制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