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新课堂】2016-2017学年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通用版,课件+过关检测)专题十一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调整和创新、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南方新课堂】2016-2017学年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通用版,课件+过关检测)专题十一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调整和创新、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1-01 12:39:11

文档简介

专题十一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调整和创新、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一、单项选择题Ⅰ(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16·茂名学考模拟)下列哪项不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  )
A.工商业收归国有
B.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农民
C.取消一切市场贸易活动
D.对生活必需品由国家进行分配
答案:B
2.列宁认为,既然俄国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为此而采取的政策是(  )
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工业化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答案:A
3.下列对新经济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使苏联顺利实现社会主义
B.推动了苏联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C.使遭到破坏的工农联盟得到巩固和改善
D.是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采取的
答案:A
4.斯大林1931年曾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但这段距离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一主张(  )
A.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
B.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C.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
D.推动了高度集中体制的形成
答案:D
5.在苏联历史上,首次有力度地向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发动冲击的是(  )
A.新经济政策     B.两极格局下的“冷战”
C.赫鲁晓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答案:C
6.(2016·茂名学考模拟)赫鲁晓夫改革的最大功绩在于(  )
A.农民得到了一定的自留地,生活水平有所改善
B.通过推行“物质利益原则”,工人的收入有所提高
C.赫鲁晓夫执政时期,苏联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达10%以上
D.一定程度上冲击了高度集中的斯大林体制
答案:D
7.在罗斯福“新政”措施中,既直接提高就业率,又为经济发展开拓空间的措施是(  )
A.恢复银行信用 B.调整农业经济
C.规范企业行为 D.举办公共工程
答案:D
8.(2016·广州学考模拟)20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富兰克林·罗斯福的信中说:“我们把您任总统之日作为一个新的经济时代的开端。”这里“新的经济时代”是指(  )
A.“自由放任”经济的时代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C.“福利国家”发展的时代
D.发展“新经济”的时代
答案:B
9.(2016·惠州学考模拟)20世纪50—70年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变化主要是(  )
A.奉行“自由放任”政策 B.普遍实施政府干预
C.实行计划经济 D.倡导“新经济”
答案:B
10.英国人称“从摇篮到坟墓都可得到保护”是指(  )
A.经济发达,高枕无忧 B.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C.军队强大,无惧外敌 D.大规模国有化政策
答案:B
11.“斯大林模式”、罗斯福“新政”、二战后发达国家采取的经济调整,这三者相同之处在于(  )
A.充分发展市场经济体制
B.尽量扩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C.尽量适应社会化的趋向
D.运用国家政权力量干预经济
答案:D
12.20世纪40年代,美国先后倡导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其根本目的在于(  )
A.削弱以英镑为中心的传统货币体系
B.帮助战后的欧洲复兴经济
C.凭借经济实力控制世界市场
D.对抗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答案:C
13.(2016·茂名学考模拟)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本特征是(  )
A.美国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
B.美元取得高于其他国家货币的地位
C.美元与黄金挂钩,资本主义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
D.包括中国在内的44个国家共同签订的
答案:C
14.(2016·广州学考模拟)下列各项中,具有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的职能的国际组织是(  )
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亚太经合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A
15.(2016·惠州学考模拟)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由(  )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构成
B.布雷顿森林体系构成
C.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构成
D.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构成
答案:D
16.(2016·深圳学考模拟)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与欧盟相比,北美自由贸易区在经济全球化竞争中明显的劣势在于(  )
A.缺少高程度的经济合作
B.缺乏长远的规划
C.缺少成员国之间的沟通
D.涉及的国家太少
答案:A
17.(2016·汕头学考模拟)下列区域性国际组织中,以承认多样性,强调灵活性,遵循自主、自愿原则为特色的是(  )
A.欧洲联盟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亚太经合组织 D.东盟自由贸易区
答案:C
18.(2016·茂名学考模拟)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区域性经济集团是(  )
A.东盟 B.欧盟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C
19.“(这一国际组织)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如果大家要记清楚的话,基本上就干三件事。一个是制定规则,第二是开放市场,第三个是解决纠纷。”以上材料中龙永图所说的“这一国际组织”是指(  )
A.亚太经合组织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关贸总协定 D.世界银行
答案:C
20.(2016·深圳学考模拟)下列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
B.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受到挑战
C.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是对立的
D.与知识经济相互推动
答案:C
二、单项选择题Ⅱ(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21.(2016·湛江学考模拟)电影《列宁在1918》中有一个镜头:红军战士瓦西里在押送粮食回彼得格勒后,自己却因为饥饿昏倒了……针对这种情况,可知当时列宁(  )
A.领导了十月革命
B.采取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采取了新经济政策
D.领导了卫国战争
解析:材料中红军战士瓦西里因为饥饿昏倒,表明当时的粮食十分匮乏,为战胜国内外敌人,苏俄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答案:B
22.(2016·汕头学考模拟)1921年3月俄共(布)通过如下决议:“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自己全权处理,可以用来改善和巩固自己的经济,也可以用来提高个人的消费,用来交换工业品、手工业品和农产品。”这表明苏俄将(  )
A.征收所有余粮 B.废除各种农业税
C.允许商品买卖 D.取消自由贸易
解析:“农民可以自己全权处理”“可以用来改善和巩固自己的经济,也可以用来提高个人的消费,用来交换工业品、手工业品和农产品”说明当时允许商品买卖。
答案:C
23.(2016·汕头学考模拟)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经济之初,大都照搬苏联经济模式。这种模式存在的问题之一是(  )
A.片面发展重工业
B.偏重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
C.企业自主权过大
D.地方工业管理权过大
解析:“斯大林模式”重点发展重工业,牺牲农业,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衡。
答案:A
24.(2016·广州学考模拟)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把重点放在农业方面
B.把重点放在工业方面
C.没有改变原有的经济体制
D.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
解析:没有改变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是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
答案:C
25.(2016·江门学考模拟)面对几年来被大萧条折磨得精疲力竭的美国前总统,一位雕塑家说:“如果你放一朵玫瑰花在胡佛手里,它就会枯萎。”导致如此恶局的原因是(  )
A.胡佛个人能力不足
B.胡佛坚持“自由放任”政策
C.国际环境影响
D.胡佛灰心绝望的情绪
解析:关键信息是“面对几年来被大萧条折磨得精疲力竭的前总统”。联系当时面对危机胡佛政府的作为和结果就可以推测出这样的语言是对胡佛政府的一种讽刺。
答案:B
26.(2016·深圳学考模拟)罗斯福推行“新政”的根本目的是(  )
A.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B.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C.为美国夺取势力范围和世界霸权
D.缓和阶级矛盾,改善人民生活状况
解析:从罗斯福代表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这一阶级立场分析即可。
答案:B
27.为了克服经济的“滞胀”状态,美国和英国都对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其调整的手段是(  )
A.强化干预 B.减少干预
C.放弃干预 D.自由竞争
解析:经济“滞胀”局面的出现,迫使西方国家开始思考怎样在国家干预和市场调节中找到一个平衡点,于是纷纷减少干预。
答案:B
28.(2016·汕头学考模拟)20世纪中期,美国财政部部长福勒之所以得意地宣称“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是源于(  )
A.《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署
B.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C.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解析:“各国货币围绕美元转”说明以美元为中心,这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确立的。
答案:D
29.(2016·肇庆学考模拟)关于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重新确立,下列评价不正确的是(  )
A.美国拥有特殊地位,我们要彻底否定
B.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值得肯定
C.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方向发展,值得肯定
D.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向着制度化方向发展,值得肯定
解析:尽管在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美国拥有特殊地位,但是它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答案:A
30.(2016·湛江学考模拟)1989年,亚太地区建立了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1992年,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建立了北美自由贸易区;1993年欧共体12国宣告欧洲联盟成立。这些表明(  )
A.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减弱
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D.世界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
解析:材料反映了三个区域性经济组织的成立,这体现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答案:B
三、双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全选对得2分,只选一项且选对得1分,其余情况不得分。)
31.(2016·清远学考模拟)下列措施中属于苏俄新经济政策的是(  )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
C.商品自由贸易
D.征收粮食税
解析:A、B两项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
答案:CD
32.(2016·潮州学考模拟)“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在经济上的主要表现不包括(  )
A.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造成企业生产经济效益低
C.高度集权,破坏民主集中制
D.迅速走上苏联工业化之路
解析:A、B、C三个选项都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但A、B项是在经济上的表现,C项是在政治上的表现,D项不是弊端,故C、D两项符合题意。
答案:CD
33.(2016·珠海学考模拟)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征是(  )
A.利用国家政权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干预
B.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C.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D.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解析:罗斯福“新政”主要新在放弃“自由放任”,全面干预经济,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调整,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故A、C两项正确,B、D两项错误。
答案:AC
34.(2016·肇庆学考模拟)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一整套自我调节的机制,主要表现在(  )
A.推行较为广泛的社会福利制度
B.变革社会制度
C.实行计划经济
D.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宏观管理
解析:资本主义国家的自我调节机制不可能改变社会制度,工业革命后出现的自由资本主义使资本主义国家不可能实施计划经济,只是使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具有一定的干涉性,但不是实行计划经济,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B、C两项不正确。
答案:AD
35.(2016·茂名学考模拟)下面关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中国、美国等国家于1944年签署
B.宗旨是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
C.客观上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国际环境
D.确立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金融体系
解析:《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中国、美国等国家在1947年签署的,故A项错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确立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贸易体系,D错误。
答案:AD
课件158张PPT。专题十一 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调整和创新、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