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新课堂】2016-2017学年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通用版,课件+过关检测)专题十四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南方新课堂】2016-2017学年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通用版,课件+过关检测)专题十四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1-01 12:47:48

文档简介

专题十四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一、单项选择题Ⅰ(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西汉太中大夫东方朔撰文上书汉武帝,所用竹简需两人抬进宫,后来携书不方便现象得以改变首次得益于发明了(  )
A.造纸技术      B.雕版印刷
C.制墨技术 D.活字印刷
答案:A
2.(2016·茂名学考模拟)四大发明中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的是(  )
A.造纸术 B.指南针
C.印刷术 D.火药
答案:C
3.(2016·深圳学考模拟)中国古代成熟文字最早出现在下列哪一历史时期(  )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三国时期 D.商朝时期
答案:D
4.(2016·惠州学考模拟)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经历了自发和自觉两个阶段,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是在(  )
A.新石器时代 B.商周时期
C.秦汉时期 D.魏晋南北朝时期
答案:D
5.(2016·肇庆学考模拟)浙江绍兴每年都举办“中国兰亭书法节”,以纪念东晋时期的一位著名书法家。这位书法家是(  )
A.王羲之 B.颜真卿
C.柳公权 D.怀素
答案:A
6.“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以上诗文的文体是(  )
A.唐诗 B.汉赋
C.楚辞体 D.元曲
答案:C
7.(2016·茂名学考模拟)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汉赋是一种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
B.唐朝诗人李白被称为“诗圣”
C.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要形式
D.关汉卿的《窦娥冤》是元杂剧代表性作品
答案:B
8.(2016·汕头学考模拟)如果你是唐朝的贵族子弟,可能会(  )
A.接触到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
B.偷偷阅读到《金瓶梅》《聊斋志异》等小说
C.在街上购买到精美的年画
D.在勾栏瓦舍中观看到杂技和说书等表演
答案:A
9.(2016·肇庆学考模拟)明清时期兴盛的文学体裁是(  )
A.诗歌 B.散文
C.词赋 D.小说
答案:D
10.(2016·茂名学考模拟)郑燮的《墨竹图》,写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人感慨。这种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是什么绘画的特点(  )
A.原始岩画 B.汉代帛画
C.中国文人画 D.民间绘画
答案:C
11.京剧的“京”指的是下列哪个朝代的京城(  )
A.汉 B.唐
C.宋 D.清
答案:D
12.(2016·深圳学考模拟)下列各项成就属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是(  )
A.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
B.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D.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答案:A
13.(2016·茂名学考模拟)下列科技成就中,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是(  )
A.一箭多星技术的掌握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葛洲坝水利工程建成
D.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和推广
答案:D
14.(2016·惠州学考模拟)被誉为新中国“两弹元勋”的是(  )
A.钱学森 B.袁隆平
C.邓稼先 D.钱伟长
答案:C
15.2004年“感动中国”评委会有这样的评语:“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能,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这评述的是(  )
A.袁隆平 B.王选
C.邓稼先 D.杨利伟
答案:A
16.(2016·东莞学考模拟)宣告我国进入航天时代的标志性事件是(  )
A.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D.“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
答案:D
17.(2016·汕头学考模拟)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宣布:中国如期完成了向世界的庄严承诺。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是在(  )
A.20世纪80年代 B.20世纪90年代
C.20世纪末 D.21世纪初
答案:C
18.“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不包括(  )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B.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逐步发展
C.“共同纲领”“提倡文学艺术为人民服务”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答案:D
19.1956年,中共中央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百花齐放”主要针对(  )
A.政治领域 B.学术领域
C.艺术领域 D.经济领域
答案:C
20.新中国成立后,文学艺术创作出现了两个高峰,分别是(  )
A.20世纪50年代和改革开放后
B.“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后
C.20世纪50年代和“文化大革命”时期
D.全面建设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
答案:A
二、单项选择题Ⅱ(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21.(2016·深圳学考模拟)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二三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此项发明指的是(  )
A.火药 B.指南针
C.活字印刷术 D.造纸术
解析:材料中的“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说明该项发明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由此判断这项发明是活字印刷术。A、B、D三项都与印刷无关,故排除。只有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22.(2016·汕头学考模拟)创造性地提出了辨证施治的方法,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被称为“万世宝典”的是(  )
A.《本草纲目》 B.《伤寒杂病论》
C.《黄帝内经》 D.《授时历》
解析:《本草纲目》是中药学著作;《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伤寒杂病论》提出了辩证施治的方法,奠定了中医临床医学的理论基础,被誉为“万世宝典”。
答案:B
23.(2016·肇庆学考模拟)13世纪后期,阿拉伯书籍中有关“中国雪”的记载被译成拉丁文传入欧洲,(它)“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推动了近代社会的到来。“中国雪”是指(  )
A.指南针 B.造纸术
C.印刷术 D.火药
解析:“中国雪”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而在近代帮助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和骑士阶层的是火药。
答案:D
24.(2016·茂名学考模拟)1975年12月,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云梦县发掘了12座战国至秦汉的古墓。在第11号墓中出土了大量秦代竹简,其中一些竹简上刻着内容具体的《田律》。秦代竹简上的文字,应该是(  )
A.小篆 B.草书
C.楷书 D.行书
解析:小篆是秦朝官方统一字体。
答案:A
25.(2016·珠海学考模拟)有人看了古代一幅名画称:“恍然如入汴京,置身流水游龙间,但少尘土扑面耳。”这幅画是(  )
A.《送子天王图》 B.《清明上河图》
C.《货郎图》 D.《五子夺莲图》
解析:汴京,即北宋时期的首都东京。此图描述的是宋都东京的繁华景象,属于风俗画的范畴,故此画是《清明上河图》。
答案:B
26.(2016·深圳学考模拟)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极不寻常时期,当时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5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高瞻远瞩,果断地制定的决策是(  )
A.“科教兴国” B.“863计划”
C.载人航天工程 D.“两弹一星”
解析:解题关键要把握材料中的时间节点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材料“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可知是两弹一星的研制,由此选择D项。A项是1995年提出。B项是1986年提出。C项是21世纪以后的事情。
答案:D
27.(2016·肇庆学考模拟)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  )
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
B.“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
C.“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
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
解析:“双百”方针是1956年毛泽东提出的,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和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较好地体现了“双百”方针的内涵。
答案:D
28.(2016·茂名学考模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类文艺流派交相引领风潮,小说、戏剧、诗歌、影视等争奇斗艳,学术、科技领域不断创新发展,科学文化领域生机勃勃。这是因为我党(  )
A.制定了“星火计划”
B.重新贯彻了“双百”方针
C.制定了“科教兴国”战略
D.提出了“向现代科学进军”的号召
解析:“双百”方针是指导科技和文艺工作的方针,A、C、D三项都是发展和推广科学的方针。
答案:B
29.(2016·汕头学考模拟)从1952年开始,我国对高等院校进行大规模调整,新设了北京地质学院、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成都工学院、昆明工学院等学院,院校数量从201所减少到181所。这表明,当时调整的主要目的在于(  )
A.彻底改变原有的不合理区域布局
B.有计划地开始整顿和改造旧教育
C.实现教育为工农服务
D.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
解析:注意题干中“1952年”这个时间信息,当时新中国国民经济逐步恢复,大规模经济建设将要开始,需要大量的建设人才。
答案:D
30.(2016·清远学考模拟)“1978年春天,27万多青年学子白日放歌、青春作伴,跨入大学校门。”出现这一情景的前提是(  )
A.恢复中断10年的高考制度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解析:“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在教育战线全面拨乱反正,整顿教学秩序,恢复中断10年的高考制度,组织编写新教材,倡导尊师重教。因此A项正确。B项发生在1978年底,C项开始于1995年,D项是在1986年,均与题干时间不符。
答案:A
三、双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全选对得2分,只选一项且选对得1分,其余情况不得分。)
31.(2016·深圳学考模拟)在人类发展史上,直接促进文化传播交流、世代相传的科技有(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解析:材料信息强调的是对文化的直接影响,故A、B项正确。
答案:AB
32.(2016·江门学考模拟)屈原,以其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备受后人怀念和爱戴,同时他又为中国文学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其文学作品开创了我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传统
B.楚辞大都以南方方言为基础,抒发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
C.其作品奠定了我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传统
D.作品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语言丰富,内容古朴
解析:屈原的文学作品具有浪漫主义特征,A项错误;D项应是《诗经》的特点。
答案:BC
33.(2016·惠州学考模拟)下列关于京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京剧的形成是几代艺术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B.康熙年间是京剧的第一个繁盛期
C.京剧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D.京剧在我国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
解析:同治、光绪年间是京剧的第一个繁盛期,故B项错误,杂剧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的成熟,故C项错误。
答案:BC
34.(2016·茂名学考模拟)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其重大意义是(  )
A.增强了国防力量
B.打破了美、苏等国的核垄断
C.为中国称霸亚洲提供了条件
D.标志着中国科技已领先于世界水平
解析: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增强了国防力量,打破了美苏核垄断。
答案:AB
35.“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两个方针适用的领域分别为(  )
A.意识形态 B.思想领域
C.文学艺术 D.科学技术
解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繁荣文化事业的基本方针,简称“双百”方针,具体地说就是,在文艺创作上,允许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题材、不同手法的作品同时存在,自由发展;在学术理论上,提倡不同学派、不同观点互相争鸣,自由讨论。
答案:CD
课件109张PPT。专题十四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