蓓蕾之歌 课件+教案+音频

文档属性

名称 蓓蕾之歌 课件+教案+音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11-02 06:06:32

文档简介

蓓蕾之歌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歌曲,体会歌曲真挚的感情和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的语言、媒体激情导入,在反复的对比欣赏以及讨论分析中理解歌曲内涵。
3、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歌曲表达的情绪、意境。并掌握相关的音乐知识。
2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生理,心理不够成熟,社会经验不足,法律意识薄弱,大部分学生家长包办过多过细,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很差,农民工子女集中的学校,因学生家庭环境等原因,安全隐患多。
七年级的学生对"意志"的 内涵可能认识并不深刻,有必要让学生对意志有更深刻的认识.另外,现在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相对比较优越,缺乏应有的锻炼,心理承受能力教弱,意志品质水平较低.因此,我们有必要引导学生认识意志和锻炼意志。
从年龄特点来看,七年级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应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生理上,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发挥学生的主动积极性。 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成长过程中,其情绪、情感、思维、意志、能力及性格还极不稳定和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易变性。同时,我校学生理论知识比较薄弱,但思维活跃,课堂敢于发言,素质整体上呈现多层次的特点。
3重点难点
重点: 深刻体会歌曲《蓓蕾之歌》的内涵。
难点: 了解歌曲《蓓蕾之歌》的词曲作者和创作背景及以歌曲《创世纪的新一代》为题材复习小学学习的音乐知识 。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歌曲导入  语言导入
1.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进行导入。
2.同学们,从蓓蕾成长为鲜花,从幼苗成长为大树,离不开园丁的辛勤劳动。老师就像园丁,精心培育着我们健康成长。让我们倾听一首唱给老师的歌!
活动2【讲授】作者简介 创作背景
1.李岚清简介:1932年5月生,江苏镇江人,1952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工作,复旦大学企业管理系毕业,大学文化。曾任中共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国务院副总理( 1998、3 -2003、3)。李岚清主要作品有《李岚清教育访谈录》、《李岚清音乐笔谈》、《李岚清中国近现代音乐笔谈》、《音乐·艺术·人生》、《原来篆刻这么有趣》、《李岚清篆刻艺术俄罗斯巡展作品集》、《突围:国门初开的岁月》等。
2.创作背景:《蓓蕾之歌》是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爷爷创作的,当时作为分管教育的中央领导,十年期间,他的足迹遍布全国各级院校,因而对工作在教育岗位上的园丁们有了更深层次地了解和认识,特别是了解到许多条件艰苦的地方,教师们仍能任劳任怨,爱岗敬业。为此,他深受感动。正是由于这个原因,1999年,他为第三届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期间举办的艺术歌曲音乐会,创作并谱写了这首歌曲。歌曲为二段体,歌词朗朗上口,表现了对人民教师的尊敬和赞扬。歌曲轻快活泼,充满朝气。
活动3【活动】有关老师的其他歌曲 赞美老师的歌曲: 《我爱米兰》 《老师你好吗 》《老师我总是想起你》 《校园春秋》 《教师礼赞》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谢谢老师》 《老师我想你》
活动4【测试】音乐知识
以歌曲《跨世纪的新一代》为内容,复习小学学的音乐知识。
活动5【作业】课后作业
1.深刻体会歌曲的内涵,并学习老师的品格。
2.认真复习小学学习的音乐知识。
课件12张PPT。1蓓蕾之歌复习歌曲《中学时代》
《中学时代》描绘了幸福、美好的中学时代,让我们再次重温那动听的旋律,歌唱自己的心声。(演唱时注意歌唱状态及情绪。)
歌唱要求:挺胸抬头微笑立腰;积极兴奋;吐字要清晰标准;对比要鲜明等。
歌曲的艺术处理: A段问句用领唱,答句用齐唱的形式,B段前两句分别用男女齐唱,之后用合唱的形式。 同学们,从蓓蕾成长为鲜花,从幼苗成长为大树,离不开园丁的辛勤劳动。老师就像园丁,精心培育着我们健康成长。让我们倾听一首唱给老师的歌!认真聆听歌曲,深刻感受歌曲的内涵。 李岚清简介:1932年5月生,江苏镇江人,1952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工作,复旦大学企业管理系毕业,大学文化。曾任中共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国务院副总理( 1998、3 -2003、3)。李岚清主要作品有《李岚清教育访谈录》、《李岚清音乐笔谈》、《李岚清中国近现代音乐笔谈》、《音乐·艺术·人生》、《原来篆刻这么有趣》、《李岚清篆刻艺术俄罗斯巡展作品集》、《突围:国门初开的岁月》等。 创作背景:《蓓蕾之歌》是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爷爷创作的,当时作为分管教育的中央领导,十年期间,他的足迹遍布全国各级院校,因而对工作在教育岗位上的园丁们有了更深层次地了解和认识,特别是了解到许多条件艰苦的地方,教师们仍能任劳任怨,爱岗敬业。为此,他深受感动。正是由于这个原因,1999年,他为第三届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期间举办的艺术歌曲音乐会,创作并谱写了这首歌曲。歌曲为二段体,歌词朗朗上口,表现了对人民教师的尊敬和赞扬。歌曲轻快活泼,充满朝气。聆听歌曲《蓓蕾之歌》,说说这首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这首歌曲将老师比喻成园丁,学生比喻成蓓蕾(小树苗)。歌曲情绪自信、充满朝气、亲切的。唱出了莘莘学子对老师的挚爱之情。
你还知道哪些赞美老师的歌曲呢?拓展延伸赞美老师的歌曲:
《我爱米兰》 《老师你好吗 》《老师我总是想起你》
《校园春秋》 《教师礼赞》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谢谢老师》 《老师我想你》
课外拓展聆听歌曲,并查看下面的谱例片段。你还记得我们在小学学过的音乐知识吗?聆听歌曲,并查看下面的谱例片段。你还记得我们在小学学过的音乐知识吗?课后小结 中学时代这个单元我们已经顺利学完了,我们不仅欣赏了两首赞美老师、表达师生之情的歌曲,还通过自己的歌声表现了青春洋溢、朝气蓬勃的中学时代。希望我们每一天都这样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在老师的谆谆教导下认真学习,在将来回想起自己的中学时光时充满了骄傲、感激、留念和美好,希望它成为我们青春岁月里最值得珍惜的回忆。再此,我也在即将到来的教师节,祝各位领导、老师、同仁教师节快乐!也希望各位领导、老师对本节课提出宝贵建议!
最后让我们在歌曲《老师我想你》的歌声中结束这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