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歌唱中咬字、吐字的基本方法:歌唱中的咬字,是指字头(声母)而言,即把字头的声母,按一定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予以咬准。吐字是指字腹和字尾(韵母)而言,即把字腹的韵母,按照不同的口形予以引长吐准,并收清字尾。歌唱中咬字吐字的一般规律是:1)字头要唱得短、轻、准 :汉字的发音,大多是以辅音开头的,字头就是指发音的开头部分,即我们常说的“五音”:唇、舌、牙、齿、喉。 唇音:b,p,m,f 舌音:d,t,n,l 牙音:j,q,x 齿音:z,c,s,zh,ch,sh,r 喉音:g,k,h 这五大类的发音时,用力部位要分明,出口不能含糊。唇音字用力部位在唇上,上下嘴唇喷口应有力清晰。舌音着力在舌尖,牙音字用力部位在牙,齿音字用力部位在上下齿间,喉音字用力部位在喉。我们应充分运用“咬”字的技巧,来加强歌曲的感染力。 2)引长字腹 :字腹(韵母)是字在歌唱发音中的引长部分,它占时值较长,歌唱时响度最大,是字的主体部分,与发声的关系最密切,它需要引长,也能够引长。它对歌唱的好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引长部分按照字腹中不同的韵母的口形要求,分为“齐,开,撮,合”四类,我们称“四呼”。 开口呼:a,o,e发音时要求口腔打开。 齐齿呼:ī或以ī为开头的韵母,发音时口呈扁平形,气息通过上下齿之间的空隙流出,用力在齿。 撮口呼:ü或以ü为开头的韵母,发音时上下唇微向前,用力在唇。 合口呼:u可以u为开头的韵母,发音时上下唇收拢呈圆形。 “四呼”在引长字腹时运用,口形决不能随曲调的变化而变化,应始终保持不变。歌唱中声音是否圆润、连贯主要取决于吐字发音的准确、连贯与流畅。 3)字尾收音要分明:字尾是指字的结尾部分。在歌唱发声中,凡是有字尾的字,都应把尾音收住,才算唱完整这个字,否则只算唱了半个字。单韵母的字是没有字尾的,不需要收音,只要元音发音完整不走形。复韵母的字,应很好地注意收音。如: 收ai,ei,uai,uei的韵尾时,应收i音。嘴角微向两边咧开。 收ao,ou,iao,iou的韵尾时,应收u音,双唇应向前微撮。 收n为字尾的音时,软腭下降,舌尖抵上齿龈,阻住口腔通路,放气流穿鼻而过,收向前的n音。 收ng为字尾的音时,软腭下降,舌根上升贴住软腭,阻住口腔通路,使气流穿鼻而过。 字尾收音时,要收得自然,要收得短、准、轻。且收尾的部位要准确,响度要适中,时值要做到收音即停。国我国的语言文字繁多,变化万千,收尾的部位也各不一样。在我国的传统演唱中,将汉语语音的韵尾归纳为十三个韵脚,也就是我们常在诗歌中遇到的押韵的意思,我们称它为“十三辙”。
练声曲的语音选择
??? 任何民族的声乐品种,都是以该民族的语言或者说一系列语音为其歌唱内容,并借由优美的歌声传达歌词文学意境的。即使是没有语义表达任务的练声曲,也要以某个或某些语音为其歌唱的内容。也就是说,语音是歌唱的内容,歌唱离不了语音。但每一种语言都是由很多语音构成的,如我们常用的汉语普通话就包含21个声母、38个韵母和415个音节,我们选择哪些语音作为练声曲中的歌唱内容呢?选择不同的语音会有什么样的不同呢?
1)元音选择应由简到繁
基础练声曲首选单元音不失为明智之举。单元音是指具有单一音素的元音,如普通话语音中的“a、i、u”等,“ai、iou”等元音组合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素合成,被称为复合元音。单元音具有稳定的口型、腔体、声道形状,这一特点非常适合于声乐学习初期,用于建立不同元音的发声形态,以准确发出清晰的字音,并建立相对稳定的歌唱状态。我们知道,同一个人发出的音高、音量相同的两个声音“i”和“a”,之所以仍可被听者轻松分辨为两个不同的声音,是因为这两个声音具有不同的音色特征。“i”和“a”两个元音是由同一个人的同一对声带振动发出的,为什么会发出不同的色彩呢?究其原因,就不得不再次提及之前论述过的声道形状的调制作用,即“i”和“a”两个元音之所以能被区分,恰是因为发这两个音时声道的形状不同所致。其中,发“i”时舌面提起较高、声道较窄被称为高元音或者窄元音,发“a”时舌面较低、声道开放而被称为低元音或开元音。同时相对于发音位置靠后的“u”元音而言,“i”和“a”发音位置靠前,又被称为前元音。
上述元音在声道形态与发声位置上的种种特点,均可在具体声乐训练时加以利用。如体会声音高位置时多练“i”,纵向“打开”口咽腔练习时多练“a”,多练习“u”元音有利于建立声音的“管道”意识。
2)辅音选择要全面
??? 这些单元音较为稳定后,还要和不同的辅音相结合,组成不同的音节加以练习。当前的声乐训练中最为常用的辅音是鼻辅音“m”,“咪咪吗吗”成为声乐发声练习的代名词,正是这一现象的生动写照。虽然由于其具有声道通畅、可以延长的特点,唱词中的元音音素成为歌唱声得以呈现的主要载体,但一首声乐作品中的歌词,毕竟不是全部由元音构成。那些和元音结合在一起的辅音,不仅具有分割音节的作用,还发挥着区别语义的功能。同时,由于不同辅音具有不同的发音部位与发音方法,使得辅音阻塞发声与元音畅通延续之间形成一对矛盾,解决好这对矛盾,才可能解决好歌声连贯、字音清晰的协调问题。因此,我们在选择和元音结合的辅音时,不要仅仅练习有利于获得共鸣的鼻辅音,其他塞音、擦音、塞擦音等各类辅音都要全面加以练习,这样才能更好运用于实际声乐作品的演唱。
????练声曲的旋律选择
??? 在歌唱内容上,练声曲既可以简单到某一个音素,也可以是辅音、元音结合而成的单音节(如mi、ma等),也可以是多音节的综合体,如孔空练声曲直接以其音符的固定唱名作为演唱的语音内容(如do、re、mi、fa等)。常用的练声曲在旋律进行上,既有音阶上下行级进,也有琶音式的音程上下行跳进;既有连音式的连贯演唱,也有跳音、重音、顿音等的“不连贯”演唱。上述每一类不同难度、不同形式的练声曲都有其自身的特点,选用哪一类、什么难度的练声曲,应根据歌者的具体问题及其歌唱现状为依据,选择不同的练声曲。
声乐初学者,各元音的腔体状态、声道形状等歌唱控制均不稳定,这时适合用短小的音阶片段作为练声的旋律,如三、五度内的下行“mi、re、do”、绕行“do、re、mi、re、do”等。还有一点需要说明,上下行音阶对歌者具有不同的影响。演唱下行音阶时,歌者比较容易体会越来越松弛的感觉。由于上行音阶的音调逐渐升高,歌者在心理上会感觉到需要越老越努力才可发出这些音,容易使初学者越唱越紧。因此,对于初学者,多选择向下进行的音阶或琶音应是合适的。
随着中低声区歌唱状态的逐渐稳定,就可以对旋律的音高跨度做适当扩展,如一个八度内的下行、上行音阶、琶音等。在练习不同元音在相同发声位置的转换时,可在适当的音域范围内(不宜太高)选用同音重复(即平行音阶)、或平行加下行的方式进行。连续的跳音之间,虽然不用换气,但事实上每个跳音之后存在一个短小的停顿,这也就是说,每一个跳音都是一个重新起音的过程。因此,跳音练习对于起音的准确性以及声音的灵巧性的训练而言,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同时也要注意的是,对于喉咽和口咽放松状态不太稳定的歌者,跳音练习有破坏松弛状态,进而使发声通道越来越紧的风险。
????
唱歌发声基础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领会老师所教的内容,提高歌唱能力。
2.激发学生对唱歌兴趣。
3.培养学生理解分析作品的能力,较好地演唱作品。
4.加强学生歌唱的听觉训练,逐步树立正确的声乐概念,使学生能科学地进行演唱。
2学情分析
学生为七年级的学生,没有接受过科学的发声训练,音乐基础薄弱。
3重点难点
1. 掌握发声方法,并把练声时掌握的发声方法运用到歌曲演唱上;
2. 气息的控制。
4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发声原理
发声三个因素:动力,震动体和共鸣体。歌唱动力为气息,震动体为声带,共鸣体为胸腔,咽腔,口腔,鼻腔等。
活动2【练习】呼吸练习
腹式呼吸
1.慢吸慢呼 2.慢吸快呼 3.快吸快呼 4.快吸慢呼
活动3【练习】发声练习
闭口音MI开口音MA结合练习
活动4【活动】分组展示
呼吸与发音结合,分小组展示。
课件8张PPT。唱歌发声基础 发 声 原 理声音的产生是气息运动和声带振动所形成的物理现象。
声带位于喉头的中间,是两片呈水平状左右并列的、对称的又富有弹性的白色韧带,性质非常坚实。声带的中间又称声门,声带是靠喉头内的软骨和肌肉得到调节的。吸气时两声带分离,声门开启,吸入气息;发声时,两声带靠拢闭合发生声音。声带在不发出声音的时候是放松并张开的,以便使气息顺利通过。声带发声,一部分是自身机能,一部分是依靠声带周边的肌肉群协助进行发声运动。 歌唱呼吸训练呼吸名称 方式 分析?
锁骨式呼吸 吸气时肩膀抬高,呼气是肩膀放下 肺部上小下大,所以吸气量较小,说话时用此方式呼吸较无效率?腹式呼吸 吸气时腹部会向下向外推,而呼气时,腹部会向上向内收。这是一种利用腹部肌肉的收缩而加压的一种深呼吸 可使吸气量大,呼吸深度高。腹部肌肉收缩,加大腹压,腹压使膈肌向上推移,增加胸腔压力,从而使肺脏中空气呼出有力?胸式呼吸 吸气时胸部向外扩张,呼气时胸部向内收缩 吸气量居中?胸腹式呼吸 就是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相结合 胸肺部和腹部间有横膈膜,若吸气时能使用到横膈膜,可使吸气量更大,气的运用较灵活。 歌唱呼吸训练练习呼吸的步骤:?1)练习应在舒适及放松的状态下进行,如果练习时觉得头昏应停止,并及时询问是否练习的正确?2)刚开始可躺着练习,一手置胸前,另一手置腹前。鼻子缓慢吸气,感觉胸腹部的涨大,再由嘴部慢慢吐气,同时控制腹部慢慢缩小?3)同上,但鼻子吸气速度较快,吐气还是缓慢进行?4)改成坐着或站着练习步骤2及3?5)同上,但吐气时发出“嘶……”的声音,重复练习?6)同上,但吐气时数数,循序渐进,逐步加长练习?7)每天坚持练习?歌唱呼吸训练训练吸气肌肉群的方法:?1)憋气的方法 做法是先吸一大口气,吸足气后,把气憋住,不要呼出,憋气的时间越长越好。慢慢地可以锻炼出长时间憋气的能力,也就是胸廓固定的能力。?2)数数的方法 做法是先吸一大口气,吸足气后,把胸廓固定;然后用很轻很细的、仅仅自己能听到的声音数数1、2、3、4、5、6、7、8、9、10……一直数到不能再数为止;然后,吸一口气再来,如此反复训练。这样数的数字会越来越多,时间会越来越长。最好能一口气数到50以上。 歌唱发声训练基本元音
A E I O U歌唱发声训练分组练习,展示,互评。
*自由选择书中学过的歌曲进行练习。课后作业1.晨起,睡前进行四种基础呼吸训练。
2.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朗读,歌唱歌词。不同的呼吸方式,会让各个腔体的形状产生不同,也就会带来不同的展现效果。而我们训练呼吸的方法,目的是为了让腔体基本保持不变,气息能够平稳的输送到声带。? 下表列出了常见的几种呼吸方式。? 呼吸名称 方式 分析?锁骨式呼吸 吸气时肩膀抬高,呼气是肩膀放下 肺部上小下大,所以吸气量较小,说话时用此方式呼吸较无效率?腹式呼吸 吸气时腹部会向下向外推,而呼气时,腹部会向上向内收。这是一种利用腹部肌肉的收缩而加压的一种深呼吸 可使吸气量大,呼吸深度高。腹部肌肉收缩,加大腹压,腹压使膈肌向上推移,增加胸腔压力,从而使肺脏中空气呼出有力?胸式呼吸 吸气时胸部向外扩张,呼气时胸部向内收缩 吸气量居中?胸腹式呼吸 就是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相结合 胸肺部和腹部间有横膈膜,若吸气时能使用到横膈膜,可使吸气量更大,气的运用较灵活,我比较推荐用这种呼吸方式? 练习呼吸的步骤:?1),练习应在舒适及放松的状态下进行,如果练习时觉得头昏应停止,并及时询问是否练习的正确?2),刚开始可躺着练习,一手置胸前,另一手置腹前。鼻子缓慢吸气,感觉胸腹部的涨大,再由嘴部慢慢吐气,同时控制腹部慢慢缩小?3),同上,但鼻子吸气速度较快,吐气还是缓慢进行?4),改成坐着或站着练习步骤2及3?5),同上,但吐气时发出“嘶……”的声音,重复练习?6),同上,但吐气时数数,循序渐进,逐步加长练习?7),每天坚持练习? 而呼气的练习,也有一些科学的方法,下面两个方法是常见的方法:? 1),“弹唇”(也叫打“嘟嘟”)练习: 双唇闭合,即用气息冲击嘴唇, 使它发出“嘟嘟”的声音, 一定要使双唇颤动, 更要使唇声响亮。?“弹唇”练习应体会的内容是:?( 用小腹肌慢收缩的感觉压迫气息冲击双唇;?( 使气息自始至终均匀流动, 不能一会儿气多, 一会儿气少, 均匀是最关键的;?( 体会你的“弹唇”练习, 一口气能弹多长时间, 这也是控制气息的关键练习。另外,“弹唇练习”也可以作为一个声带按摩练习, 帮助已疲劳的嗓音尽快恢复健康。?2),“哼鸣”练习: 是指用鼻腔共鸣, 是为了将来发出较高声音做准备, 为高低音的上下连结做搭桥工作的。有了“哼鸣”我们的声音才有光彩。“哼鸣”练习是闭口哼唱, 闭口时要感觉口中含一小口水, 鼻腔竖起, 然后深吸气、哼唱。同样要求气息均匀有动感。鼻腔共鸣, 不是鼻音共鸣, 它是指通过鼻窦、鼻腔、腭窦产生共鸣, 而鼻音则是把声音直接送到鼻子里。切记“哼鸣”时, 声音是在鼻腔后上方, 眉心处发出, 每天可用一个单音延长练习, 直到眉心产生振动。当我们做好这些练习, 就可进行简单的发声练习。? 训练吸气肌肉群的方法:?1),憋气的方法 做法是先吸一大口气,吸足气后,把气憋住,不要呼出,憋气的时间越长越好。慢慢地可以锻炼出长时间憋气的能力,也就是胸廓固定的能力。?2),数数的方法 做法是先吸一大口气,吸足气后,把胸廓固定;然后用很轻很细的、仅仅自己能听到的声音数数1、2、3、4、5、6、7、8、9、10……一直数到不能再数为止;然后,吸一口气再来,如此反复训练。这样数的数字会越来越多,时间会越来越长。最好能一口气数到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