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第七中学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课件-2.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第七中学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课件-2.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11-01 22:30:01

文档简介

授课时间:
2016

9

24

主备人:
课 题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课 时
2
课 型
实验课
教学目标
知识
与技能
1、根据相关实验器材,设计实验并熟练操作。
2、会应用已学知识处理纸带,求各点瞬时速度。
3、会用表格法处理数据,并合理猜想。
4、巧用 图象处理数据,观察规律
5、掌握画图象的一般方法,并能用简洁语言进行阐述。
过程
与方法
1、初步学会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实验,完成某种规律的探究方法。
2、对打出的纸带,会用近似的方法得出各点的瞬时速度。
3、初步学会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猜想、探究、发现规律的探究方法。
4、认识数学化繁为简的工具作用,直观地运用物理图象展现规律,验证规律。
5、通过实验探究过程,进一步熟练打点计时器的应用,体验瞬时速度的求解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小车运动的设计,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并锻炼其思考的全面性、准确性与逻辑性。
2、通过对纸带的处理、实验数据的图象展现,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能使学生灵活地运用科学方法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创新意识。
3、在对实验数据的猜测过程中,提高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4、在对现象规律的语言阐述中,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体现了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可引申到各物体间的关联性,使自己融入社会。
5、通过经历实验探索过程,体验运动规律探索的方法。
重 点
1.图象法研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对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探究。
难 点
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规律的探究。
课程资源开发
及课前准备
实验器材、课件
高一物理集体备课教案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备注
一、知识回顾
1、打点计时器可以测量什么物理量?
2、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可以间接求什么物理量?
3、例1:下图为某次实验打出的一条纸带,请求出第二点、第四点的瞬时速度及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二、提出问题
物体的运动通常是比较复杂的。放眼所见,物体的运动规律各不相同。
我们如何探索物体运动所蕴含的规律呢?
要探究一个物体的运动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必须知道物体在不同时刻的速度,直接测量瞬时速度是比较困难的,我们可以借助打点计时器先记录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再通过对纸带的分析,计算得到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
三、学生自学教材
完成系统集成P16知识梳理部分
1、如何设计实验?
2、实验步骤是怎样的?
3、实验应该注意什么?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备注
四、要点探究
1、数据处理
问题一:怎样选取纸带上的点?
问题二:如何计算出所取点的瞬时速度?
问题三:如何处理计算出来的数据?
2、拓展提升
1.如何由实验得出的v-t图像进一步得出小车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我们可以从两条途径进行探究:一是通过直接分析图像的特点得到。小车运动的v-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那么当时间增加相同的值,速度也增加相同的值,也就得出结论: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或变化).
二是通过得出函数关系式进一步分析研究,既然小车的v-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那么v随t变化的函数关系式为v=kt+b,显然v与t成线性关系,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
五、巩固练习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课件16张PPT。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物理定律不能单靠“思维”来获得,还应致力于观察和实验。——普朗克知识回顾打点计时器可以测量什么物理量?位移、时间 (测量位移与时间的仪器)位移——用刻度尺测量
时间——两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可以间接求什么物理量?可以求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一点的瞬时速度→加速度知识回顾 例1:下图为某次实验打出的一条纸带,请求出第二点、第四点的瞬时速度及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一、提出问题 物体的运动通常是比较复杂的。放眼所见,物体的运动规律各不相同。
我们如何探索物体运动所蕴含的规律呢? 要探究一个物体的运动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必须知道物体在不同时刻的速度,直接测量瞬时速度是比较困难的,我们可以借助打点计时器先记录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再通过对纸带的分析,计算得到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一、提出问题 物体的运动通常是比较复杂的。放眼所见,物体的运动规律各不相同。
我们如何探索物体运动所蕴含的规律呢?二、设计实验需要哪些仪器?
打点计时器、学生电源、导线、试验小车、细绳、纸带、复写纸、带滑轮长木板三、实验步骤⑴木板平放,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连接好电路
⑵穿纸带;挂钩码。
⑶先接通电源,然后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完一条后立即关闭电源。
⑷换纸带,加钩码,再做二次.视频四、注意事项1.固定打点计时器时应让限位孔处在长 木板的中央位置。
2.滑轮不能过高,细绳应与木板平行.
3.小车应由紧靠打点计时器处开始释放,在撞击长木板末端前应让小车停止运动,防止小车从板上掉下来。
4.先接通电源,后让纸带运动。
5.打点结束后立即关闭电源。五、数据处理问题一:怎样选取纸带上的点? 开头过于密集的点舍掉,从清楚的点开始,每隔五个间隔取一个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是0.1s)。五、数据处理问题二:如何计算出所取点的瞬时速度? 用求平均速度的方法来代替(用计算较准确的平均速度来代替。平均速度 → 瞬时速度(如何测△x)五、数据处理问题三:如何处理计算出来的数据?1、将实验数据填入设计好的表格中。五、数据处理问题三:如何处理计算出来的数据?1、将实验数据填入设计好的表格中。2、根据所得数据,选择合适的标度建立坐标系(让图象尽量分布在坐标系平面的大部分面积)3、描点:观察和思考点的分布规律。4、拟合:从点的分布可以有很大把握地说这些点应该在一条直线上,用直线拟合,让尽可能多的点处在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应对称地分布在直线两侧。五、数据处理问题三:如何处理计算出来的数据?....①②③图像跟纵轴的交点表示什么?图像的倾斜程度表示什么?
三次实验在同一坐标纸上可以作出三条直线,为什么倾斜程度不同?思考例2: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瞬时速度如下 例3: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的操作有以下步骤
A.拉住纸带,将小车移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
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路
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适当重的钩码
D.取下纸带
E.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其中错误或遗漏的步骤有(遗漏步骤可编上序号G、H …)
将以上步骤完善后写出合理的步骤顺序。 解析:(1)A中应先通电,再放纸带。(2)D中取下纸带前应先断开电源。(3)补充步骤F:换上新纸带,重复三次。
步骤顺序为:BFCAD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