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连州市北山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内战烽火》教学设计+课件 (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连州市北山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内战烽火》教学设计+课件 (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1-01 15:56:10

文档简介


第17课《内战烽火》教学设计
设计者姓名: 设计者单位:连州市北山中学 授课学科: 历史 授课年级: 八年级
课题名称
第17课 内战烽火
学习者知识结构分析
八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有表现自己的热情,思维积极性容易被激发出来。对中国历史概况有一定的了解。思维、判断能力比较强,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发现、分析有一定的深度、广度。具有一定的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探索精神比较强,做事有恒心,有干劲、有冲劲。但是对解放战争的了解比较零散,缺乏系统知识的框架。
教学目标(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以下基本史实: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形势;国民党和共产党重庆谈判的目的;、“双十协定”的签订;全面内战爆发;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2、通过思考“毛泽东为什么要去重庆谈判”,培养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3、引导学生认知本课历史图片,培养学生识别图画的基本职能,初步具备通过图画获取知识、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图画的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毛泽东应不应该去重庆参加谈判”组织讨论,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2、讨论蒋介石邀请毛泽东谈判的目的和毛泽东冒险去重庆谈判的原因,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问题。
3、探究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的原因,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进行斗争的史实,使学生感知和平民主来之不易,增强学生维护和平民主的自觉性和对党的热爱之情。
2、通过感知人民解放军为推翻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历尽艰辛、不畏牺牲的精神,使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坚强的意志。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使用的教学策略和达到的目标
资源及环境
1、抗战胜利后各方面的态度
教师分别列出四段历史材料,引导归纳抗战胜利后各方面的态度。
学生根据历史材料分别回答人民、共产党、国民党和美国对抗战胜利后中国前途的态度。
利用材料教学法、讨论分析法,引导学生得出:人民、共产党需要和平;国民党、美国坚持内战。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媒体展示历史材料和历史图片。
2、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
教师列出问题: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目的是什么?有何阴谋?
学生根据史料分析得出蒋介石是:假和平,真内战。阴谋:把内战的责任嫁祸给共产党。
利用史料,通过讨论分析,培养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多媒体展现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电报。
3、毛泽东为什么要去重庆谈判
教师列出问题:1、毛泽东赴重庆谈判能改变蒋介石发动内战的既定方针吗?为什么?
2、既然阻止不了内战的爆发,毛泽东还应不应该赴重庆谈判?冒风险去谈判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根据史料分析得出:不去:中蒋介石的圈套;去:向全国表明中共争取和平的愿望。目的:
1、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
2、为了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利用史料,通过讨论分析,培养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多媒体展现中共的态度。
4、重庆谈判
教师列出问题:时间、地点、中共代表、内容。
学生根据课本自主寻找答案。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归纳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媒体展现问题。
5、内战爆发
教师列出问题:时间、标志和中共的对策。
学生根据课本自主寻找答案。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归纳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媒体展现问题。
6、归纳小结
教师列出问题:西北人民解放军怎样粉碎敌人的进攻?
学生根据史料和课本知识归纳出答案。
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媒体展现历史资料和问题。
7、千里挺进大别山
教师列出问题:1、战略反攻的目标为什么要选定中原地区?
2、时间、领导人、军队、意义。
1、学生根据史料和课本知识归纳出答案。
2、学生根据课本自主寻找答案。
1、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归纳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媒体展现历史资料和问题。
8、本课总结
本课大事年表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归纳出答案。
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媒体展现问题。
9、思想情感教育
教师列出问题:毛泽东不顾危险到重庆谈判、转战陕北、千里挺进大别山这些历史事件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启发?
学生回答:1、不怕困难。2、学习上要讲究方法、要灵活。3、学习、生活上要积极进取。
1、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
2、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多媒体展现问题。
10、作业布置
同步导学与优化训练第17课
教学评价
1、对本节课的评价主要用学习综合评价表进行对学生的综合评价。本评价量规主要指标有4项,每项有优、良、及格和不及格四个等级。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以本量规指导、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辅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根据量规评价,对优秀学习小组给予表扬、鼓励,要求他们保持干劲,更上一层楼。对中等学习小组注重引导,帮助他们总结经验,改进学习方法,争取更大的进步。对后进学习小组采取扶持措施,帮助他们先找出闪光点,以增强信心,再帮助他们改进方法、吸取别人成功经验,力争有所进步,有大进步。
2、学生学习综合评价表
等级
指标名称


及格
不及格
知识技能
完全能够了解、把握的基本历史知识;完全能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完全具有通过历史图片获取知识、处理历史信息和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能够了解、把握的基本历史知识;能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具有通过历史图片获取知识、处理历史信息和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基本能够了解、把握的基本历史知识;基本能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具有一定的通过历史图片获取知识、处理历史信息和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不能了解、把握的基本历史知识;不能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通过历史图片获取知识、处理历史信息和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差。
创新实践
完全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并有独到的见解。
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并有一定的独到见解。
基本能够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见解一般。
不能掌握所学的历史知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完全能够总结出本课的历史事件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启发和借鉴,并把总结出来的经验自觉用在自己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上。
能够总结出本课的历史事件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启发和借鉴,并把总结出来的经验自觉用在自己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上。
基本能够总结出本课的历史事件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启发和借鉴,基本上能够把总结出来的经验用在自己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上。
不能总结出本课的历史事件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启发和借鉴。
合作交流
完全能够关注、顾全大局,听从指挥,互相帮助。组织能力强,表述能力优秀;积极配合同学;善于听取和采纳同学意见和建议,积极与其他组的成员沟通、联系,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能够关注大局,听从指挥,互相帮助。组织能力强,表述能力好;能配合同学;听取和采纳同学意见和建议,能与其他组的成员沟通、联系,共同进步。
基本能关注大局,听从指挥。组织能力、表述能力一般。基本能配合同学;基本能听取和采纳同学意见和建议,不能与其他组的成员沟通、联系。
不能关注大局,不听从指挥,任性妄为。组织能力、表述能力差。不能配合同学;根本不能听取和采纳同学意见和建议,不能与其他组的成员沟通、联系。
板书设计
第17课 内战烽火
一、重庆谈判
1、背景
2、目的:国民党: 共产党:
3、时间、地点
4、中共代表
5、结果
二、转战陕北
1、全面内战爆发
2、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三、挺进大别山
1、时间
2、部队及领导人
3、经过
4、结果
5、意义

课件42张PPT。
第17课 这张图片表明什么历史问题?温故知新全国人民:美国:国民党:共产党:中国面临两种命运
的抉择!抗战胜利后各方面的态度善良的中国人民的愿望让我们把子弹做成口红把手雷做成花瓶 全国人民的愿望是?材料一 :
中国的老百姓,足足有三十多年没有享受过和平的日子,一面受敌人的侵略,一面不断内战,我们对于战后和平的期望,就象饥饿的人等饭吃那样的急迫……我们反对内战,不管用什么法律来解释,我们还是要反对,如果内战,全中国人民都要遭受无穷的损害 ……
------1945年8月《新华日报》读者来信 渴望和平、反对内战分析内战爆发前各方面的态度。阅读材料材料二:
战后,(中国)需要在广泛民主的基础上……成立……联合政府……领导解放后的全国人民,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统一、民主的新中国。
——1945年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成立一个联合政府,
建立真正的独立、自由、统一、民主的新中国。中共的主张是?
材料三:
“目前与奸党谈判,乃系窥测其要求与目的,以拖延时间……如彼不能……屈服,即以土匪清剿之”。
—— 1945年9 月20日,
蒋介石给各战区司令长官密电国民党的政策是?坚持内战和国民党一党专政。“今天的中心工作在于消灭共产党,日本是我们外部的敌人,中共是我们国内的敌人,只有在消灭中共才能完成我们的任务”!
——蒋介石1945年在国民党六大上的讲话材料四:
(美国)在中国所追求的长远目标是推动建立 一个稳定、统一的亲美政府,而短期目标首先是“帮助蒋介石,阻止共产党,完全控制中国”。
———《美国外交文集》“扶蒋反共” 美国对华政策是?美国帮蒋介石训练军队美国帮蒋介石运送军队到前线思考: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
目的是什么?有何阴谋?二是欺骗人民;一是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 万急,延安
毛泽东先生勋鉴: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蒋中正八月十四日阴谋:把内战的责任推给共产党。这副漫画说明蒋介石玩弄什么伎俩? 假和平,真内战。《磨好刀再杀》
1、毛泽东赴重庆谈判能改变蒋介石发动内战
的既定方针吗?为什么? 不能。 国民党政府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的政权,为维护其阶级利益,他们必然要反共反人民,坚持独裁内战,不可能改变既定方针。 想一想
2、既然阻止不了内战的爆发,毛泽东还应不应该赴重庆谈判?冒风险去谈判的目的是什么? (1)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
(2)为了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不去中蒋介石的圈套去向全国表明中共争取和平的愿望
赴重庆谈判目的:
1、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目的是( )
A. 商谈和平问题 B. 赢得准备时间,欺骗人民
C. 建立民主政府 D. 实现中国的富强民主自由
2、1945年8月,毛泽东冒险去重庆谈判的目的是( )
A.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
B.深入虎穴获取敌人的信息
C.组织领导国统区的反内战运动
D.联合蒋介石,完成中国统一大业
BA毛泽东等赴重庆谈判

重庆各界人士热烈欢迎毛泽东到达
时间1945年8月地点重庆中共代表毛泽东
周恩来
王若飞重庆谈判重庆谈判的结果——《双十协定》的原稿影印件签订《双十协定》内容:《双十协定》(又称会谈纪要)坚决避免内战,在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基础上,建设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 全面内战爆发 国民党进攻
中原解放区爆发时间1946年6月爆发标志这个仗该怎么打?战争初期国共双方实力对比1947年3月国民党大举进攻陕甘宁解放区。 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
1947年 3月,蒋介石命二十三万兵力向陕甘宁边区进行进攻。我西北野战军在贺龙、彭德怀的指挥下,采用“蘑菇”战术,取得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歼敌三万余人,终于粉碎了国民党的进攻。
西北人民解放军怎样粉碎敌人的进攻? 对策:
战术:
结果: 主动撤离——保存实力;“蘑菇”战术——拖垮敌人;引进“口袋”——全歼敌军。
归纳
3、美蒋发动全面内战开始于( )
A、1945年8月 B、1946年6月
C、1947年3月 D、1947年夏
B4、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 )
A、重庆谈判
B、“双十协定”的签订
C、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
D、挺近大别山C130万人430万人1946年6月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国民党军队: 1947年夏国共双方兵力变化195万人373万人 头一年里,战争进行的地区和战争的结果如何? 头一年里,战场主要在解放区内,战略上,敌人进攻,我方防守。但是我军在正确作战方针指导下,大量歼灭敌军,粉碎了敌军的进攻。战争形势的变化,使人民解放军具备了转向全国性战略反攻的条件。战略反攻时机成熟 蒋介石把他的主要兵力集中于陕北、
山东,搞“重点进攻”,好比两个拳头一张,胸膛就露出来了。这样的兵力部署很像一个哑铃,两头粗,中间细,两头力量强,
还有攻势,中间力量弱,处于防御。我们
就攻其薄弱部分,从中央突破,像一把尖
刀,插入敌人胸膛。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
战略反攻的目标为什么要选定中原地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陕北武汉大别山南京 山东时间:领导人:军队:意义:1947年夏刘伯承 邓小平
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1)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
(2)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开始
  为什么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开始?想想看,他们谁说的对? 因为威胁到了国民党的统治中心。这个作用可真不小! 不对!是因为解放军开始向国民党统治区大举进攻了。   他们是分别从不同角度认识这个问题的。
女同学说对了一个方面:刘邓大军挺进中原,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作用相当大。
男同学说对了另一方面:解放军其他各战场同时也转入进攻,解放战争进入了新阶段。
综上所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军转人战略进攻的开始。  
5、率部千里挺进大别山的领导人是( )
A.毛泽东、周恩来 B.朱德、陈毅
C.彭德怀、贺龙 D.刘伯承、邓小平

6、1947年,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 ( )
A.转战陕北 B.淮海战役
C.辽沈战役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D本课大事年表国:蒋介石
共:毛泽东、周恩来等重庆谈判蒋介石全面内战
开始毛泽东等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签订“双十协定”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开始标志:蒋介石进攻中原解放区人民解放军战略防御阶段1、【08重庆中考】1945年8月,人们的目光聚焦重庆。此时此地发生的大事是
A.国民政府迁都重庆
B.国共两党重庆谈判
C.政治协商会议开幕
D.人民解放军解放重庆
2、【2011·黄冈】毛泽东和蒋介石在重庆曾经有过一张历史性的合影,曾使无数国人充满希望。当时,全国人民普遍希望
A 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B打倒列强,铲除军阀
C 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D团结民主,和平建国BD3、【2011·十堰】下列人物中既参加了西安事变的和谈,又参加了重庆谈判的中共领导人是
A、毛泽东 B、彭德怀
C、周恩来 D、叶挺
4、【2010·铜仁】某部小说的故事梗概如下:1945年10月10日,国民党同中国共产党正式签署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也就是著名的《双十协定》。下列适合做这部小说书名的是
A、《开启思想大解放的大门——新文化运动》
B、《我眼中的西安事变》
C、《鸦片战争的烽烟》
D、《艰难的较量——重庆谈判》
CD5、【09孝感中考】如果让你穿越时空隧道,回到民国34年,你一定会知道在这一年发生的一件历史大事
A、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人民解放军 战略反攻序幕
B、重庆人民庆祝《双十协定》的签订
C、国民党军队围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D、中国军民在抗日战场上开始局部反攻
6、【2011鸡西中考】如果请你写一篇关于重庆谈判的小论文,你应该查找的相关历史资料是
A、《共同纲领》 B、《二十一条》
C、《双十协定》 D、《论联合政府》BC7、【2011遵义中考】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两者的相同点有
①张学良都直接参与其中
②中国共产党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③都初步出现了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局面
④都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D8、[2011·南充]1945年10月国共两党通过重庆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对此,下列评论正确的是
A、内战从此结束和平正式开始
B、内战前夕出现了短暂和平
C、内战在谈判中已经全面爆发
D、国共两党实现了再次合作
B 9、【2011·怀化】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
A.千里跃进大别山 B.百万雄师过大江
C.挺进大西南 D.会师大西北
10、[2011·龙岩]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这支“大军”是
A.八路军 B.新四军
C.西北解放军 D.晋冀鲁豫解放军
AD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承派周恩来先生来渝洽商,至为欣慰。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能与恩来先生惠然偕临,则重要问题方得迅速解定,国家前途实利赖之。——蒋介石
材料二:鄙人勇愿与先生会见,共商和平建国大计,俟飞机到,恩来同志立即赴渝进谒,弟亦准备随即赴渝。——毛泽东
①材料一是蒋介石于? 年发给毛泽东的电文,材料中的“渝”是指??????? 市。
②蒋介石要毛泽东赴渝的真实用意是什么?
③材料二中,毛泽东为什么会接受蒋介石的邀请?
④这次会晤史称什么事件?取得了什么结果?1945重庆赢得内战时间,欺骗人民争取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会谈纪要)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