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第七中学人教版必修三历史教案+课件-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第七中学人教版必修三历史教案+课件-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1-01 14:47:59

文档简介

课题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主备人
教学目标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并在此基础上探究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重点
重点:“师夷”与“制夷”的关系;“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在洋务运动中的作用;
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难点
分析每个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 ,它和列强侵华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密切相关,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教学方法
1、联系必修一、二的有关内容,讨论近代中国人思想解放的时代背景。   2、运用列举的方式,将学西方、寻变革的思想历程梳理清楚。
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新课导入】:播放幻灯:两种文明的碰撞:18—19世纪的世界与中国 18--19世纪的世界 18--19世纪的中国
图片1---瓦特发明的蒸汽机-----工业化 图片1---男耕女织----小农经济
图片2---文字狱- ---思想禁锢 图片2---启蒙思想影响扩展-----理性主义
图片3---军机处-- --君主专制 图片3---英国的议会大厦--------民主化
图片4---自我封闭---闭关锁国 图片4---殖民扩张示意图--------殖民扩张
乾隆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马嘎尔尼(英国):中国不过是一个泥足巨人,只要轻轻一抵就可以把他打倒在地。
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部分
个案部分
一、始识其“长” ———“开眼看世界”
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林则徐为什么能成为“第一人”?
主要贡献: ①设立译馆,翻译夷书;
②编译《四洲志》《各国律例》
魏源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含义是什么?影响?
材料1: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
兵练兵之法。? ——《海国图志》
材料2: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
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海国图志·叙》
“…魏源扮演了两大角色:他是黄昏时的猫头鹰,理性地预告了天黑后的凄凉;他是黎明前的云雀,清脆地预告了天亮后的雾霭。
??????????????????????? ——周兴旺
为什么会出现“墙内开花墙外香”?提示:请同学们从中日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分析!
二、初学其“长”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学者蒋廷黻[fú]痛惜地说:“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中华民族丧失了20年的宝贵光阴。”
(1)“中学”----- 封建制度、封建纲常伦理
(2)“西学”-----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3) 关系-----“中学”是根本,“西学”是补充
(4) 目的----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
列举洋务派活动:军事工业 1861年 安庆内军械所 曾国藩
(自强)1865年 江南制造总局 李鸿章
1866年 福州船政局 左宗棠
民用企业(求富) 轮船招商局 李鸿章
近代教育 同文馆
新式海军 北洋水师等
看材料,谈“中体西用”思想的影响
材料一 洋务运动中诞生的近代中国第一
1862年中国人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台蒸汽机在安庆内军械所
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北洋水师
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
材料二 第一批赴美留学幼童
  过渡:1、洋务运动30年有没有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甲午战争失败表明洋务运动没有将中国引上富强的道路,那是否意味洋务运动学西方技术错了?没有,但远远不够,请看材料:
“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体也。轮船、火炮、洋枪、火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意为:艰难勉强地跟着走),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以足恃欤?” —(早期维新派)郑观应《盛世危言》
请概括郑观应的观点?
“中体西用”不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必须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三、知其所以“长”——— 维新变法思想
结合材料,总结维新思想在19世纪末走向成熟的因素(三个方面)。
图片1---签订《马关条约》 图片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图片3---早期维新派
材料一 (康有为) “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宪法,开国会,行三足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 ——《康有为政论集》
材料二 (梁启超)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变则通,通则久。 ——《变法通议》
材料三 (严复)“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 ----《辟韩》
合作探究1:有人说:“康有为是跪着造反的。”如何理解这句话?他为什么要“跪着造反”?
合作探究2 :洋务派思想与维新思想的不同(提示:学习内容、阶级属性、根本目的)
虽然失败告终,但进行了思想启蒙,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并制度层次并付之于实践。
先进的中国人,继续探索:
图片1---《民报》 图片2---《新青年》 图片3---五四运动 图片4---开国大典
共同回顾: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无产阶级各自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依次从器物、制度和思想三个方面探索学习。
总结: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既是对中国现实的思考,又是对西方挑战的回应!
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有梦想,有奋斗,一切美好都是创造出来。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件39张PPT。——向西方学习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是什么?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怎样的一个过程?学造器物仿行制度提倡思想解放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伏尔泰卢梭康德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标要求: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一、开眼看世界什么时候开始开眼看世界?
为什么要开眼看世界?他们是如何开眼看世界的?哪些人在开眼看世界?◎ 18--19世纪的世界瓦特发明的蒸汽机殖民扩张示意图英国的议会大厦工业化民主化殖民扩张理性主义启蒙思想影响扩展◎ 18--19世纪的中国小农经济君主专制思想禁锢闭关锁国落后了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乾隆帝(1711年-1799年)1792年9月 出使中国 据统计:在鸦片战争两年多的时间里,中国调动了十多万大军,先后有一名总督(裕谦),两名提督(关天培、陈化成)七名总兵(张朝发、祥福、江继芸、郑国鸿、王锡朋、葛云飞、谢朝恩),两名都统(海龄、长喜)以及数千名士兵死于战争。但英国远征军的战死人数据英方统计却不足百人。 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使林则徐、魏源等清朝爱国官员,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他们开始开眼看世界,关注时局,探索新知,萌发了“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新思想。1.背景(19世纪40-50年代)
(1)国际:欧美崛起,侵略扩张
(2)国内:封建危机,妄自尊大
(3)直接:鸦片战争,惊醒志士一、开眼看世界(19世纪40年代)林则徐——近代中国
“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编写《海国图志》,
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2.表现:人物、活动材料1: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
兵练兵之法。? ——《海国图志》
材料2: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
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
而作。? ?——《海国图志·叙》 手段——向西方学习;
内容——军事科学技术;
目的——抵制侵略,维护统治。“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含义是什么?
(手段、内容、目的)引导国人关注世界
开阔眼界
启迪思想“…魏源扮演了两大角色:他是黄昏时的猫头鹰,理性地预告了天黑后的凄凉;他是黎明前的云雀,清脆地预告了天亮后的雾霭。
??????????????????????? ——周兴旺影响: 《海国图志》在1853年流入日本,一度成为日本追求海外知识的必读书。 ……《海国图志》在日本一共印刷了15版,价钱一路走高。
——《大国崛起?日本》 在中国《海国图志》问世后却很少有人问津。然而,许多守旧的朝廷官吏的骂声却扑面而来…最终在国内的印刷数仅有千册左右。
—— 《〈海国图志〉出版记 》 《海国图志》:墙内开花墙外香 为什么会出现“墙内开花墙外香”? 1852年版提示:请从中日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分析!历史的悲剧,在第一次袭来的时候,人们往往蓦然麻木,当再次袭来的时候,人们才会感到切肤之痛…… 学者蒋廷黻[fú]痛惜地说:“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中华民族丧失了20年的宝贵光阴。” 二、初学其“长”——“中体西用” —地主阶级洋务派—19世纪60—90年代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必要性:内忧外患加剧,危及清政府
统治;
可能性:西学逐步传播。1.背景: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中学”(2)“西学”(3) 关系 (4) 目的 封建制度、封建纲常伦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中学”是根本,“西学”是补充维护清朝封建统治师夷长技以自强。(自强、求富)对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的正确理解是
A、以“自强”和“求富”为基本出发点??
B、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客观评价
C、借助西方科技维护中国的传统封建制度
D、用“中学”来对抗“西学”的传播(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创办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兴办民用工业。(70年代中期开始)筹划海防,建立近代海军。(60年代开始)开创近代教育制度。洋务运动的内容中体西用 的实践:洋务运动看材料,谈“中体西用”思想的影响
材料一 洋务运动中诞生的近代中国第一
1862年中国人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台蒸汽机在安庆内军械所
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北洋水师
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材料二第一批赴美留学幼童(1)将“师夷长技”思想付诸实践
(2)推动洋务运动开展,迈开了中国经济、教育、军事近代化的第一步。
(3)促进西学传播,推动思想解放评价“中体西用”思想进步性局限性单纯学习西方技术,末变革封建制度 “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体也。轮船、火炮、洋枪、火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意为:艰难勉强地跟着走),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以足恃欤?”
—(早期维新派)郑观应《盛世危言》请概括郑观应的观点? “中体西用”不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必须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1.早期维新思想①洋务运动展开,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出现一批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
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王韬、郑观应 等三、维新变法思想(2)代表人物(3)主张:西方思想文化的传入(1)产生原因①经济:②文化:③政治:19世纪六七十年代(1) 背景:2、维新变法思想三、维新变法思想 1、早期维新思想看图片材料,结合19世纪90年代初的政治、经济史实,归纳维新变法思想产生的背景图一 签订《马关条约》结合材料,总结维新思想在19世纪末走向成熟的因素。图三 早期维新派 图二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三、知其所以“长”——维新变法思想 王韬(1) 背景:2、维新变法思想①政治上: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加深②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初步发展③思想上: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和西方思想文化的传入。三、维新变法思想 1、早期维新思想看图片材料,结合19世纪90年代初的政治、经济史实,归纳维新变法思想产生的背景思想主张:向西方学习,立宪法,开国会, 君主立宪制 ; 救国图强。 “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宪法,开国会,行三足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
——《康有为政论集》材料分析1
康有为材料分析2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变则通,通则久。
——《变法通议》思想主张:变法图存 “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
----《辟韩》思想主张: 严 复材料分析3
主权在民 进化论思想:
优胜劣汰,生存竞争共同点: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
经济上: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有人说:“康有为是跪着造反的。”如何理解这句话?他为什么要“跪着造反”?1、理解:(1)借助孔子(2)保留、依靠皇帝
?????? (3)宣传反封建专制的维新变法思想
2、原因:①封建势力强大②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低,资产阶级力量较弱,没有自己鲜明的旗帜。③中国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影响深远,借助它可以为变法减少阻力④康有为的出身、经历、地位。洋务派思想与维新思想的不同(提示:学习内容、阶级属性、根本目的)材料1: 康有为思想引起极大震动,成为“思想界一大飓风”, 梁启超喻为“火山大喷火也,其大地震也。”
--沈渭滨《百年戊戌变法研究回顾》
材料2 :一批一批的中国人接受了进化论;一批一批的传统士人在洗了脑子之后转化为或多或少具有近代意识的知识分子。就其历史意义而言,这种场面,要比千军万马的厮杀更加惊心动魄。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3 :据统计,1895年以前全国报刊只有15家,但戊戌时代三年之间,据初步统计,数量跃至64家。 1898年,学会、学堂、报馆合计达300所以上 。《时务报》发行最高达到一万七千份,成为中国第一大报。三则材料分别说明维新思想的范围之广,冲击之大,理论之新,构成了近代中国启蒙、觉醒、思想解放潮流。维新思想产生的社会影响材料4: “这些年来中国国民觉些甚么呢?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
----1923年,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中国的民族意识、民主意识逐步增强。 思想: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民族的觉醒。形成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政治:推动戊戌变法,促进政治民主化
经济: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维新思想产生的社会影响勇敢的中国人仍在继续...在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上课堂小结 地主阶级
林则徐、魏源地主阶级
洋务派 康、梁、严
资产阶级维新派 师夷长技
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思想启迪国人近代化起步思想启蒙 学造器物学建制度
有梦想,有奋斗,一切美好都是创造出来。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我的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