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来的花瓣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飞来的花瓣》,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歌曲所表现的学生对恩师充满感激的真挚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听、诵、唱、动等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音乐特点和丰富的音乐表现力。
3.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体验,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不同的表现和演唱形式以及混声合唱和谐的和声效果,从而帮助学生初步树立“合唱概念”,进而激发学生对合唱艺术的喜爱之情。
2学情分析
《飞来的花瓣》旋律优美,语言纯朴,感情真挚,寓意深刻。
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真挚谢意及无比崇敬之情,其和声效果使音乐的意境更富于诗意。歌曲为两段体结构。第一乐段的旋律中,休止符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生动地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给予的谆谆教导的感激之情,形成了一种声断情不断的艺术效果。第二乐段采用了混声合唱的形式,逐渐进入高潮,也表达了学生对老师深深的依恋之情。最后把歌曲的情感进一步深化,令人感动,令人遐想。
3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丰富的音乐表现力和合唱作品和谐的和声效果。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本课以“飞来的花瓣”导入开始,以“我们的花瓣”结束升华,整堂课始终围绕“花瓣”展开,以情感体验和表现为主线,借用视、听、唱、写等各种手段,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引导学生品味歌曲所表现的对恩师的感激之情。通过品味学唱,感受师生之情的细腻与深厚;通过对比欣赏,了解(混声)合唱歌曲丰富的音乐表现力,进而激发学生对合唱艺术的兴趣。
活动2【讲授】新课
一、创设情境
1.师生问好。
师:“大家好,我是来自镇海的陈老师。很高兴,今天能有机会和大家一起来欣赏音乐,享受音乐。……大家都喜欢听歌吗 今天,我也给大家带来了一首特殊的歌曲。歌唱家饱含深情地演唱了这首歌,以至于唱到高潮部分时,他已经泣不成声,到底是为了什么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2.欣赏廖昌永《老师,我总是想起你》(视频)
(1)问:“作品是要送给谁的 为什么歌唱家唱歌时会泣不成声 他当时的情绪是怎样的 他是为了要表达…… 表达了歌唱家怎样的心情(感情) ”
(老师;感激)
(2)师:“这位是硕士学位毕业,多年来不断荣获国际声乐大奖,有着“亚洲第一男中音”美誉的廖昌永。当年,因为家境贫穷,他是光着脚走进上海音乐学院大门;因为穷,在校期间,他只有在第二天有演出或者比赛时才为自己买上一份能看见肉的菜;因为穷,别人失窃时第一个怀疑的总是他,因为他就连吃饭的碗也是学校门卫伯伯给的;自卑的他只有躲开同学自己刻苦学习。而就在这时,他的导师,被人称为“中国声乐之母”周小燕教授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不仅在学业上给了他巨大的帮助,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上给了他像妈妈一样的关怀。亲如母子的悉心照顾和精心培育,让廖昌永即使是站在世界最高领奖台上的时候,充满他内心的仍然是对恩师的一片感激之情。像他这样走出校园的学子们为了报答老师对自己的培育之恩,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用汗水灌溉着属于自己的百花园。如今,花儿绽放,微风吹来,花瓣飘洒……”
活动3【活动】学唱
情感体验
(一)完整欣赏(出示歌名,范唱、原唱)
师:“看,飘飘洒洒间,花瓣飞进了我们的课堂,听听,它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感受 (你觉得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
(深情地;对老师的思念,感谢,赞美,……)
(二)欣赏作品A段
1.朗读小诗(歌词)
师:“看,花瓣还飘落到了我的手上,谁想知道上面有什么秘密呢 你也能深情
地把它读出来吗 你是带着怎样的感情(心情)在朗读的呢 当然,我们也可以用不同的语气来朗读。那又是表现一种怎样的情绪(心情)呢 ”(深情地、亲切地、喜悦地、骄傲地、感激地、依恋地……)
2.选择旋律线
(1)师:“原来啊,这些都是已经毕业的学生写给老师的信。他们有的为了报
喜,有的为了问候,有的为了表达思念……听见大家那么动情地朗读,他们也想到现场来表现一下,听,他们用了怎样的方式 (演唱)(他们的演唱很整齐)确切的说,这是一种怎样的演唱方式
(齐唱)
师:“那请再听其中的一部分,你能为歌声选择旋律线吗 ”
(范唱)
“为什么选这条 (这两条旋律线最大的区别在于 )这么平稳的旋律像是学生在对老师…… ”(旋律平稳;像在向老师倾诉,说悄悄话,表达思念之情…)
(2)跟琴用“呜”演唱。(注意起拍明显)
师:“让我们通过唱‘呜’来细细体会这种平稳倾诉,思念的音乐感觉。”
“口型再圆些,像开火车一样,把眉毛扬起来……”(可以先从没有音高的练习开始)
“你也可以闭上眼睛,静静地,一边想象,一边哼唱,一边体会。”
3.品味休止符
(1)发现
师:“那是一种怎样的倾诉和思念呀 接下来,你从我的歌声和旋律线中又发现了什么 ”
(旋律线断了……)
“在音乐记谱中,表现停顿或间断的音乐记号是……”(出示“休止符”)
(2)品味
①品味
师:“休止符在这儿有什么作用呢 ”
“那么深情、平稳的歌唱,为什么要断断续续的呢 让我们从歌声中来体验。”
(以下答案都可以)
A.像激动时的抽泣。
师:“我们在什么时候跟老师说话会(像廖昌永刚才一样)断断续续呢
B.像花瓣一片、一片纷纷扬扬飘落下来。(教师以手势模仿提示。)
C.与后面连贯的旋律形成对比。(教师手画旋律线。)
②对比
师:“请对比聆听两种效果的演唱,有与没有休止符对于情感表达所起的作用是一样的吗 ”
(情更切,意更浓。)
③品味(表现)
师:“在这儿,歌声虽然间断了,但情感的表达间断了吗 ”
(声断而情不断)
“让我们也来试试。”
(注意提醒学生不同状态的“停顿”,从而引导学生动情的演唱;注意指挥手势)
4、完整欣赏A段
师:“让我们再次跟随音乐演唱,细细体会音乐中对老师的倾诉,思念之情。”
活动4【活动】学唱
完整欣赏作品(视频)
1.第一段
师:“这首《飞来的花瓣》由望安作词,由曾经为我们创作过《听妈妈将那过
去的事情》的我国著名的女作曲家瞿希贤作曲。通过刚才的欣赏,我们知道歌曲的演唱形式由齐唱转为了混声合唱;情绪由平稳的倾诉转为了激动的表达,所以我们知道,作品可以分为…… 作品以真挚的情感,如诗的意境感动了无数的人们,作为经典曲目,它成为了许多合唱比赛和音乐会的保留歌曲而广为传唱。让我们随着合唱队的现场演唱再一次完整感受这份对老师的浓浓深情。”
2.第二段
师:“让我们也跟随合唱队一起演唱,特别回顾一下刚才我们参与过的几个片段,
也用歌声来抒发我们对老师感激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