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锣鼓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丰收锣鼓 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11-01 21:49: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丰收锣鼓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聆听音乐,感受农民庆祝丰收的喜悦之情,热爱生活,使学生了解民族音乐并逐渐喜爱。
2、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实践活动,感受团队合作的愉快。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乐曲欣赏,了解民族管弦乐队及民族乐器的常识。
2、通过对乐曲音乐要素的分析,感受音乐所表达的庆丰收的喜悦气氛。
3、通过课堂即兴参与农村地区最熟悉的扭秧歌活动,培养打击乐合奏能力,并配合打击乐扭秧歌,进一步体会庆丰收的喜庆气氛。
三、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民族管弦乐队及民族乐器的常识。
2、能够听辨主奏乐器的音色。
3、了解曲作者。
4、能够按节奏准确的进行锣鼓合奏,并参与扭秧歌音乐实践活动。
2学情分析
音乐学习基础较弱,但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创造力强,敢于质疑、挑战老师,表现欲强,部分学生自我学习、合作学习能力强。但也有部分同学不能主动的去学习,懒于动脑,懒于动手,学习被动。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分辨音乐结构,体验音乐要素在表现秋天美景及庆丰收时的作用。
教学难点:分辨不同民族乐器的音色变化;进行打击乐合奏训练和扭秧歌。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
学生随钢琴曲《秋日私语》进教室,屏幕同时播放秋天图片的flash,学生一进教室就被音乐和秋天美景和丰硕果实的图片吸引住了。
教师:图片中展示了的哪个季节的景象?(秋天)秋天是怎样的?(美的、丰收的、喜悦的、浪漫的、萧瑟的……)如果我们把秋天的美划分为两种,大家觉得可以怎么分?(景色美和收获美)这节课我们来欣赏一首表现秋天收获美、劳动美的乐曲——《丰收锣鼓》
活动2【讲授】初听音乐 感受体验
初听音乐
教师:请大家欣赏音乐的同时思考两个问题:
乐曲表现了什么场景?
乐曲是由哪些乐器演奏的?
(播放音乐《丰收锣鼓》视频。学生聆听音乐并思考问题。)
回答问题
(1)表达了农民庆丰收的画面
(2)演奏乐器:唢呐、笛子、二胡等。
活动3【活动】分组讨论 了解乐器
教师:乐曲中使用的这些乐器按演奏方法来分,可以分为四类,你觉得可以怎样分类?
学生分小组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
拉弦乐器组:二胡、高胡、中胡、低胡、板胡、京胡等
拨(击)弦乐器组:琵琶、柳琴、筝、古琴、阮、三弦、冬不拉、扬琴等
打击乐器组:堂鼓、唢呐、锣、排鼓、镲、木鱼、云锣、碰鈡等
吹管乐器组:箫、笛子、唢呐、笙等
这些乐器都是我国的民族传统乐器,由这些乐器组成的乐队叫民族管弦乐队。乐队指挥在最前面中间位置,指挥左手边是弓弦乐器组,右手边是拨(击)弦乐器组,中间偏后是吹管乐器组,最后一排是打击乐器组。
活动4【测试】分析乐曲 自我检测
教师:整首乐曲是由五个小乐段组成的,现在我们就来听一听、唱一唱这几个小段。
(1)分别出示a、b两个小乐段的谱例,引领同学们视唱。
(2)自我测评
欣赏乐曲引子和第一部分,请边听音响边写出第一部分的结构,在空格里填上恰当的字母标记。并说一说第一部分的速度、力度、节奏、情绪有什么特点。
引子第一部分
大鼓唢呐ab(
b)(
a)过渡段锣鼓段
合奏二胡主奏唢呐领奏合奏十面锣
(3)再出示c、d、e三个小乐段的谱例,引领同学们视唱。
(4)自我测评
欣赏乐曲第二、三、四部分,请边听音响边验证乐曲的结构,在空格里填上恰当的字母标记。并说一说这一部分的速度、力度、节奏、情绪有什么特点。
第二部分
过渡段c

c

过渡段de过渡段
唢呐二胡弹拨乐器
第三部分

a
)过渡段歌唱性旋律描绘性段落
(田园风光)(波光粼粼)
笛子
云锣
第四部分

a
)(
b

(
a

打击乐华彩段b尾声
音乐要素速度力度节奏情绪
第一部分快强明快热烈欢腾
第二部分中速轻快轻快歌唱喜悦
第三部分慢弱散板优美抒情
第四部分很快很强紧张急促激动沸腾
活动5【活动】展开联想 加深印象
教师:老师准备了四幅绘画作品,分别可以代表乐曲四个部分所表达的场景,(出示四幅图片)请大家结合乐曲的速度、力度、节奏、情绪变化来为四幅画排列顺序,请大家分小组讨论,然后由小组长回答,并说一说为什么。
分组讨论
小组长回答问题。
第一部分:是热烈欢腾的表现了你追我赶收割劳动的场景。
第二部分:是歌唱性的旋律,表现了歌唱生活,欢快欣喜的场景。
第三部分:是优美抒情的,表现了秋天的美景。
第四部分:是激情沸腾的,表现了农民敲锣打鼓欢庆丰收的场景。
活动6【讲授】介绍作者
教师:这首富有浓郁山东风格的民族管弦乐曲作者是彭修文和蔡惠泉合作完成的。请大家仔细阅读两位作者的简介。(出示彭修文和蔡惠泉的介绍)
彭修文(1931-1996)中国民族音乐作曲家、指挥家,彭修文自幼深受中国传统音乐的文化的熏陶,先后学习二胡、琵琶等多种民族乐器,1953年着手创建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担任该团的指挥和作曲。彭先生创作、改编的主要作品有《步步高》、《彩云追月》、《瑶族舞曲》、《月儿高》、《丰收锣鼓》等。
蔡惠泉(1925-1990)昆曲鼓师,中国广播民族乐团一级演奏员,主攻板鼓等打击乐器,由于技艺精湛,被人尊称为“鼓王”其演奏艺术特点是:奔放洒脱,节奏明快,音色清晰,音质淳厚,富有旋律的流动感。蔡惠泉在苏州乐器厂的协助下与杨竟明合作研制了一种新型的打击乐器——排鼓。
活动7【活动】综合实践 欢庆丰收
教师:我们农村最常见的庆丰收的艺术形式是什么呢?(学生回答:扭秧歌)就让我们以自己的方式来庆祝丰收吧!扭秧歌不可缺少锣鼓伴奏,老师这里有一份锣鼓谱,我们先熟悉一下。
出示锣鼓谱
分别读出鼓、镲、锣的节奏。
请学生上台合奏锣鼓伴奏。
请学生到教室前边或围着教室扭秧歌。
活动8【讲授】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中国民族音乐,感受了民族音乐的魅力,希望大家以后更多的欣赏民族音乐,为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