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
知识点1:硫的存在与性质
1.硫的存在
(1)游离态: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里。
(2)化合态:
①主要以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存在。
②重要的化合物
名称
硫铁矿
芒硝
黄铜矿
石膏
化学式
FeS2
Na2SO4·10H2O
CuFeS2
CaSO4·2H2O
(3)硫还是组成某些__________的生命元素。
2.硫的性质
(1)物理性质
俗名
色态
溶解性
硫黄
黄色晶体
____溶于水,____溶于酒精,____溶于CS2
(2)化学性质
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1】关于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硫的非金属性较强,所以只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
B.分离黑火药中的硝酸钾、木炭和硫黄要用到二硫化碳、水及过滤操作
C.硫与金属或非金属反应时均作氧化剂
D.硫的两种单质之间的转化属于物理变化
【答案】B
【解析】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虽然与化学活泼性有关,但不能把非金属性强弱作为判断依据。如O、N、S非金属性较强,但自然界中有游离的O2、N2、S。黑火药成分中的硫黄溶于CS2后过滤,将滤液蒸发得到晶体硫,滤渣再加水溶解过滤,滤渣为炭粉,蒸发滤液,浓缩结晶得到硝酸钾。S单质显0价,属中间价态,遇到金属、H2时作氧化剂,遇到O2、F2等强氧化性非金属时作还原剂。硫的不同单质之间的转化属于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是化学变化。2·1·c·n·j·y
【变式练习1】关于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硫的非金属性较强,所以只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
B.分离黑火药中的硝酸钾、木炭和硫黄要用到二硫化碳、水及过滤操作
C.硫与金属或非金属反应时均作氧化剂
D.硫的两种单质之间的转化属于物理变化
知识点2:二氧化硫的性质
1.物理性质
______色,有__________气味的______毒气体,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__液化,______溶于水。www-2-1-cnjy-com
2.化学性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SO2的水溶性
试管中液面________
SO2____溶于水
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溶液颜色________
SO2的水溶液显
SO2的漂白性
溶液先____,振荡后____,再加热后,溶液颜色______________
SO2具有________性,但生成的无色化合物不稳定
(1)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①与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与碱反应:与NaOH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与碱性氧化物反应:CaO+SO2CaSO3
(2)漂白性
SO2与某些有色物质生成__________的无色物质,但这种无色物质易________而使有色物质恢复到原来的颜色。【出处:21教育名师】
(3)还原性
SO2中的硫元素为______价,处于硫元素的中间价态,既有________性又有________,一般表现为________性。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3.用途
(1)用于________纸浆、毛、丝、草帽辫等。
(2)用于____________。
【例题2⑴】二氧化硫能使下列溶液褪色,是利用二氧化硫漂白性的是( )
A.氯水 B.溴水
C.品红溶液 D.酸性KMnO4溶液
【答案】C
【解析】A.二氧化硫与氯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其褪色,体现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故A不选;B.二氧化硫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其褪色,体现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故B不选;C.二氧化硫与品红化合生成无色的物质,体现二氧化硫漂白性,故C选;D.二氧化硫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其褪色,体现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故D不选;故选Cwww.21-cn-jy.com
【变式练习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O2能使品红溶液、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均是因为SO2具有漂白性
B.SO2、Cl2都可用于漂白物质,将等物质的量的两种气体同时作用于潮湿的有色物质,可增强漂白效果
C.活性炭也能使有色物质褪色,是利用了碳单质具有还原性,使有色物质发生了还原反应
D.SO2使品红溶液褪色,将褪色后的溶液加热,溶液又重新变为红色
【例题2⑵】能够用于鉴别SO2和CO2的溶液是( )
A.澄清的石灰水 B.品红溶液
C.紫色石蕊试液 D.氯化钡溶液
【答案】B
【解析】SO2和CO2与H2O反应生成的酸均为弱酸;均与BaCl2不反应;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时现象相同。21*cnjy*com
【变式练习2⑵】检验SO2中是否混有CO2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
A.通过品红溶液
B.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
C.通过澄清石灰水
D.先通过酸性KMnO4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
知识点3:三氧化硫
SO3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1.与水反应生成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cnjy*com
2.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
SO3+CaO===___________________
3.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SO3+Ba(O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3】下列对于SO2和SO3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是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B.都是酸性氧化物,其水溶液都是强酸
C.都可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时红色又能再现
D.都能与碱溶液反应
【答案】D
【解析】S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SO3只有氧化性;SO3溶于水得强酸——H2SO4,SO2溶于水得H2SO3,不是强酸;SO2能使品红褪色,加热时红色重现,SO3不能;SO2、SO3都是酸性氧化物,都能与碱反应,故D项正确。【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变式练习3】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三氧化硫同时具备的性质是( )
A.都能使品红试液褪色
B.都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C.都有刺激性气味
D.常温下都是气体
知识点4: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1.氮气
氮气在空气中约占总体积的______。通常情况下,N2不与______反应。在一定条件下,N2能跟O2反应生成不溶于水、无色的______:
2.一氧化氮
NO常温下很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________:2NO+O2===________(红棕色气体)
3.二氧化氮
二氧化氮是__________、有________气味的________气体,密度比空气____,易________,____溶于水。
溶于水时生成________和________,工业上利用这一原理生产硝酸:3NO2+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4⑴】氮气能大量存在于空气中的根本原因是( )
A.氮气性质稳定,即使在高温下也很难跟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B.氮气比空气轻,且不溶于水
C.氮分子中两个氮原子结合很牢固,分子结构稳定
D.氮气无氧化性,也无还原性,不与其他物质反应
【答案】C
【解析】N2性质稳定,但高温下可与O2等物质反应,在反应中表现出氧化性或还原性;氮气比空气轻且不溶于水并不是N2能大量存在于空气中的根本原因。21·世纪*教育网
【变式练习4⑴】下列关于N2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通常情况下N2性质很稳定,所以N2可在电焊时作保护气
B.N2+O22NO,该反应是汽车尾气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C.N2在空气中约占总质量的
D.在反应:3Mg+N2Mg3N2中,N2作氧化剂
【例题4⑵】最新研究表明:NO吸收治疗法可快速改善SARS重症患者的缺氧状况,缓解病情。病毒学研究同时证实,NO对SARS病毒有直接抑制作用。下列关于NO的叙述正确的是( )2-1-c-n-j-y
A.NO是一种红棕色的气体
B.含等质量的氧元素的NO和CO的物质的量相等
C.常温常压下,NO不能与空气中的O2直接化合
D.NO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答案】B
【解析】NO是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可用排水法收集,常温常压下NO很容易与O2直接化合成NO2。
【变式练习4⑵】在体积为V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a mol NO和b mol O2,反应后容器内氮原子与氧原子个数之比为( )21cnjy.com
A. B.
C. D.
【例题4⑶】实验室收集NO、NO2两种气体( )
A.均可用排水法
B.均可用向上排气法
C.NO用向上排气法,NO2用排水法
D.NO用排水法,NO2用向上排气法
【答案】D
【解析】NO易与空气中的O2反应,NO2与水反应,故前者不能用排气法收集,后者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变式练习4⑶】将盛有N2和NO2(无N2O4)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中,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试管内气体的体积缩小为原体积的一半,则原混合气体中氮气和二氧化氮的体积比是( )【来源:21cnj*y.co*m】
A.1∶1 B.1∶2
C.1∶3 D.3∶1
知识点5: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
1.SO2和NO2的主要来源
(1)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金属矿物的燃烧或冶炼;
(2)________尾气、硫酸厂、硝酸厂的尾气。
2.危害
(1)引起________污染,直接危害人体健康。(2)溶于水形成________。
3.酸雨
(1)概念:__________的降水称酸雨,主要是大气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溶于水后造成的。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形成原理
①H2SO4的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HNO3的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危害
①直接破坏农作物、森林、草原,使土壤、湖泊酸化。
②加速建筑物、桥梁、工业设备、运输工具及电信电缆的腐蚀。
4.防治措施
(1)调整____________,发展____________。
(2)研究煤的脱硫技术,改进燃烧技术,减少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排放。
(3)加强工厂废气的回收处理。
(4)改进汽车尾气的处理技术,控制汽车尾气排放标准。
【例题5】下列物质不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内容的是( )
A.二氧化硫 B.氮氧化物
C.二氧化碳 D.悬浮颗粒
【答案】C
【解析】A.二氧化硫为有害气体,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的物质,故A不选;B.氮氧化物为有害气体,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的物质,故B不选;C.二氧化碳无毒,不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的物质,故C选;D.悬浮颗粒危害人体的呼吸道,属于有害物质,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的物质,故D不选.故选C【版权所有:21教育】
【变式练习5】导致下列现象的主要原因与SO2的排放有关的是( )
A.酸雨 B.光化学烟雾
C.臭氧空洞 D.温室效应
参考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1
1.(1)火山喷口附近 地壳的岩层
(2)①硫化物和硫酸盐
(3)蛋白质
2.(1)不 微 易
(2)S+O2SO2
【变式练习1】A
【解析】硫不能溶于水。
知识点2
1.无 刺激性 有 大 易 易
2.从左至右,从上至下:上升 易 变红色 酸性 变红 褪色 恢复红色 漂白 (1)①H2O+SO2??H2SO3 ②2NaOH+SO2===Na2SO3+H2O NaOH+SO2===NaHSO3
沉淀;C项不管有没有CO2都会产生白色沉淀,均不能验证有无CO2;只有D项,酸性KMnO4溶液将SO2完全吸收,再通过澄清石灰水若有白色沉淀,说明一定有CO2;若无沉淀,则无CO2。21教育网
知识点3
1.SO3+H2O===H2SO4 2.CaSO4 3.BaSO4↓+H2O
【变式练习3】B
【解析】SO2、SO3、CO2均属于酸性氧化物,都能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B项正确;CO2为无色无味的气体,C项错误;三种氧化物中只有SO2具有漂白性,A项错误;SO3在常温下不是气体,D项错误。21·cn·jy·com
知识点4
1.4/5 O2 NO 2NO
2.NO2 2NO2
3.红棕色 刺激性 有毒 大 液化 易 HNO3 NO 2HNO3+NO
【变式练习4⑴】C
【解析】N2在空气中的体积含量约为。
【变式练习4⑵】C
【解析】在一个密闭容器中,通入a mol NO和b mol O2,根据两物质的分子结构可知容器内氮原子个数和氧原子个数之比是,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可知氮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不变.故其个数之比也不会变化,仍然为是。
【变式练习4⑶】C
【解析】将试管倒立于水中,只有NO2和H2O反应,生成的NO与不反应的N2为剩余气体。
(2)①SO2+H2O===H2SO3 2H2SO3+O2===2H2SO4 ②3NO2+H2O===2HNO3+NO
4.(1)能源结构 清洁能源
(2)SO2 氮的氧化物
【变式练习5】A
【解析】酸雨是因为空气中的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过多造成的,故A正确;
硫和氮的氧化物——综合检测题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
1.下列五种有色溶液与SO2作用,均能褪色,其实质相同的是( )
①品红溶液 ②酸性KMnO4溶液 ③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 ④溴水 ⑤淀粉碘溶液
A.①④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②④⑤
2.下列名词与氮元素无关的是( )
A. 光化学烟雾 B. 水体富营养化
C. 酸雨 D. 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3.空气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重要资源。为改善空气质量而启动的“蓝天工程”得到了全民的支持。下列措施不利于“蓝天工程”建设的是(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 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止SO2污染
B. 实施绿化工程,防治可吸附性颗粒污染
C. 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消除机动车尾气污染
D. 加大石油、煤的开采速度,增加化石燃料的供应量
4.下列关于SO2的叙述,正确的是
A.SO2既可以是含硫物质的氧化产物,又可以是含硫物质的还原产物
B.SO2是硫酸的酸酐
C.大气中SO2的主要来源是汽车排出的尾气
D.SO2具有漂白性,因而可以使石蕊试液褪色
5.碳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来源:21cnj*y.co*m】
A.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钡
B.在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无二氧化碳
C.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亚硫酸钡和碳酸钡
D.在Z导管的出口处会有红棕色气体出现
6.如图所示,试管中盛装的是红棕色气体,当倒扣在盛有水的水槽中时,试管内水面上升,但不能充满试管,当向试管内鼓入氧气后,可以观察到试管中水柱继续上升,经过多次重复后,试管被水充满,原来试管中盛装的气体是
A.肯定是NO2气体
B.肯定是O2与NO2的混和气体
C.肯定是NO气体
D.可能是NO与NO2的混和气体
7.某兴趣小组探究SO2气体还原Fe3+,他们使用的药品和装置如下图所示,其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 能表明I-的还原性弱于SO2的现象是B中蓝色溶液褪色
B. 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SO2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C.为了验证A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加入用稀盐酸酸化的BaCl2,产生白色沉淀
D.为了验证A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加入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
8.浓 H2SO4与下列物质作用时,只体现酸性的是(???)
A.氧化镁 B.碳粉 C.蔗糖 D.铜
9.下列关于SO2与NO2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
B.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C.都是引起光化学烟雾的大气污染物
D.工业制硫酸、硝酸时要用到它们
10.NO分子在人体内有独特功能,Murad等三位教授的研究荣获了1998年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关于NO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A.NO可以是某些含低价N物质氧化的产物;
B.NO属于一种大气污染物,易结合血红蛋白使人中毒;
C.NO是汽车尾气废气排放产生的污染之一;
D.NO是红棕色气体;
11.下列关于一氧化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气体
B. 一氧化氮是碱性氧化物
C. 常温常压下,一氧化氮不能与空气中的氧气直接化合
D. 一氧化氮可由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下直接化合得到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因为SO2具有漂白性,所以它能使品红溶液、溴水、KMnO4溶液、紫色石蕊试液褪色
B. 能使品红褪色的物质不一定是SO2
C. SO2、漂白粉、Na2O2都能使红墨水褪色,其原理相同
D. 盐酸能使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所以盐酸也有漂白性
13.将一定量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加入由稀硫酸和稀硝酸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金属粉末有剩余,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2-1-c-n-j-y
A.反应过程中不可能产生H2
B.剩余的金属粉末一定有铜
C.往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会变血红色
D.往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H2SO4,则金属粉末的质量一定会减少
14.氨水中所含有的分子和离子有( )
① ②H2O ③NH3 ④NH3·H2O ⑤H+ ⑥OH-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15.有关SO2说法错误的是( )
A.单质硫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SO2
B.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是因为它具漂白性,加热可恢复原本红色
C.SO2和Cl2都具有漂白作用,所以将两种气体等物质的量同时作用于潮湿有色物,可增强漂白作用
D.SO2能使加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是因为它能与NaOH反应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5分)
16.(6分)将盛有12 mL NO2 和 O2 的混合气体的量筒道理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还剩余2 mL 无色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O2的体积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7.(9分)有A、B两种常温下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将A(g)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变为无色;将B(g)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也变为无色;将A(g)和B(g)按1:1的体积比混合充分,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不褪色,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只变红不褪色。试回答下列问题:21cnjy.com
(1)写出A、B的化学式:____、____
(2)写出A和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写出B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4)加热通入A后变为无色的品红溶液,现象是____;加热通入B后变为无色的品红溶液,现象是_____。21·cn·jy·com
18.(10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SO2的性质及其有关实验.
(1)实验室用亚硫酸钠固体和一定浓度的硫酸反应制备SO2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别将SO2气体通入下列C溶液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少量S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继续通入过量SO2气体,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②SO2通入紫色KMnO4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过量SO2慢慢地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若C为双氧水,则通入SO2后,请大胆判断所得溶液是________(填溶质的化学式),若该同学制备的SO2气体中混有CO2气体,产生杂质的原因可能是亚硫酸钠固体中混有__________.
19.(15分)已知A、B、C、D、E、F是含有同一种元素的化合物,其中F是能使红色湿润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
① A + H2O → B + C ② C + F → D ③ D + NaOH F + E + H2O
(1)写出它们的化学式:A 、B 、 D 、
E 、F ;
(2)写出各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指反应①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比。
① 、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比为:
② 。
③ 。
(3)工业生产C的过程中有如下一步反应,即F经催化氧化生成B和H2O,写出该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1教育网
20.(15分)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盐,现用下图所示仪器(夹持装置已省略)及药品,探究亚硝酸钠与硫酸反应及气体产物成分。
已知:①NO+NO2+2OH-=2NO2-+H2O
②气体液化的温度:NO2 21℃、NO -152℃
(1)为了检验装置A中生成的气体产物,仪器的连接顺序(按左→右连接):
A 、C、 、 、 。
(2)反应前应打开弹簧夹,先通入一段时间氮气,排除装置中的空气,目的是:
。
(3)在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入70%硫酸后,A中产生红棕色气体。
①确认A中产生的气体含有NO,依据的现象是 。
②装置E的作用是 。
(4)如果向D中通入过量O2,则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如果没有装置C,对实验结论造成的影响是 。2·1·c·n·j·y
(5)通过上述实验探究过程,可得出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参考答案及解析
1.C
【解析】SO2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SO2还具有还原性,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溴水或碘单质氧化;SO2溶于水生成亚硫酸,弱于溴酸性,中和氢氧化钠而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所以正确的答案选C。www.21-cn-jy.com
6.D
【解析】根据反应现象,可判断气体中一定含有NO2气体。因为NO2和水反应生成NO气体和H2O,气体的量减少,所以试管内水面上升,但不能充满试管;当通入氧气时NO和O2反应生成NO2,NO2又和水反应生成NO气体和H2O,反复充入氧气,气体减少至消失,所以一定含有NO2,也可能含有NO,所以选D。【来源:21·世纪·教育·网】
7.D
【解析】如果B中的蓝色溶液消失,则说明单质碘被SO2还原,因此I-的还原性弱于SO2的,A正确;SO2是大气污染物,需要尾气处理,B正确;氯化铁能把SO2氧化生成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C正确;由于SO2也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溶液褪色,不一定是生成的亚铁离子还原的,所以不能确定是否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D不正确,答案选D。www-2-1-cnjy-com
8.A
【解析】B、D项:体现浓H2SO4的强氧化性,故错;C项:体现浓H2SO4的脱水性,故错。故选A。
9.C21*cnjy*com
【解析】SO2是酸性氧化物,能够和NaOH溶液反应,NO2与NaOH反应生成NaNO2和NaNO3,A正确;SO2、NO2溶于水都能生成酸H2SO3、HNO3,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B正确;SO2不是引起光化学烟雾的大气污染物,C错;工业制硫酸时先生产SO2,再将SO2转化为SO3,SO3再与水反应生成H2SO4,工业制硝酸时,NH3氧化为NO,NO与O2反应生成NO2,NO2溶于水生成硝酸,D正确。
10.D
【解析】NO中N呈+2价,可以是某些低价含氮物质氧化的产物,如氮气与氧气放电生成NO,氨催化氧化生成NO和水,A正确;NO是无色气体,D错误;B、C均正确。
11.D
【解析】NO是一种无色气体,A错;NO不是碱性氧化物,B错;常温常压下NO与O2反应生成NO2,C错;NO可由N2和O2在放电条件下直接化合得到,D正确。
12.B
【解析】SO2使溴水、KMnO4溶液褪色是因为SO2具有还原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是其具有漂白性,SO2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褪色,A错;能使品红褪色的物质很多,如漂白粉、NaClO、氯水、Na2O2等,B正确;漂白粉、Na2O2是因其氧化性使红墨水褪色,其原理与SO2褪色原理不同,C错;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呈红色,加入盐酸,消耗NaOH,使溶液碱性变弱,是发生了酸碱中和反应,而不是盐酸的漂白性,D错。【版权所有:21教育】
13.B
【解析】由于金属性是铁大于铜,所以剩余的金属中一定含有金属铜,而溶液中就一定没有铁离子,剩余选项B正确,C不正确;如果硝酸不足,则则就有可能生成氢气,A不正确;铜和稀硫酸是不反应的,而溶液中不一定含有NO3-,所以再加入稀硫酸,金属不一定再溶解,D不正确,所以答案选B。
14.D
【解析】氨气溶于水生成一水合氨,是可逆反应。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电【解析】根据现象可判断,A和B都有漂白性。但二者按1:1的体积比混合后却没有漂白性,说明二者混合时发生了化学变化,生成物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显酸性。又因为二者都是常温下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所以A是二氧化硫,B是氯气。
(1)化学式分别是SO2、Cl2。
(2)SO2是酸性氧化物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方程式为2NaOH+SO2=Na2SO3+H2O。 21*cnjy*com
(3)氯气溶液氢氧化钠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方程式为2OH-+Cl2=Cl-+ClO-+H2O。
(3)SO2的漂白原理是和有色物质结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加热可以恢复原色。但氯气的的漂白是利用次氯酸的强氧化性,是不可逆的,加热不能在恢复原色。
18.(1)Na2SO3+H2SO4===Na2SO4+SO2↑+H2O
(2)①变红(1分) 不褪色或不明显
②颜色逐渐变淡或紫色消失 5SO2+2MnO+2H2O===5SO+2Mn2++4H+
③先变浑浊,后又变澄清
④H2SO4 碳酸盐或碳酸氢盐
【解析】(1)实验室制备SO2的方程式为:Na2SO3+H2SO4===Na2SO4+SO2↑+H2O
(2)①SO2虽然有漂白性,但是不能漂白石蕊,只能使石蕊变红不能褪色。
②SO2具有强还原性所以通入到KMnO4溶液中,KMnO4溶液紫色褪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SO2+2MnO+2H2O===5SO+2Mn2++4H+。
③CaSO3难溶Ca(HSO3)2可溶,所以S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产生沉淀,继续通入,沉淀溶解。
④H2O2具有氧化性,SO2具有还原性,所以将SO2通入到H2O2中能反应生成H2SO4。如果制得的SO2混有CO2杂质,说明Na2SO3中混有了Na2CO3或NaHCO3。
19.(15分)(1)A NO2 B NO D NH4NO3 E NaNO3 F NH3
(2)① 3NO2 + H2O = 2H+ + 2NO3— + NO 1:2
② H+ + NH3 = NH4+ ③NH4+ + OH— = NH3↑+ H2O
(3) ((1)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
【解析】⑴根据题意F是NH3,则D是铵盐, E 是钠盐,又由于A、B、C、D、E、F是含有同一种元素的化合物,即 E 含氮元素,知为NaNO3,进一步推知 C为HNO3、D为(2)空气中的氧气能氧化NO,所以必须先排尽空气,防止可能生成的NO被完全氧化成NO2,造成对A中反应气体产物检验不完全。【出处:21教育名师】
(3)①如果有NO,则经过装置E的冷却后,进入D中的气体,能和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气体,即现象是D中出现红棕色气体。
②装置E的作用是冷凝使NO2完全液化。
(4)氧气过量,则进入B装置的气体全部是NO2,所以反应的方程式为4NO2 + O2 + 4NaOH = 4NaNO3 +2 H2O。如果不干燥气体,则水蒸气存在,会与NO2反应产生NO,造成对NO来源于哪里的认识不清。
(5)根据现象可知,亚硝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物既有NO2,还有NO,所以方程式为2NaNO2 + H2SO4 = Na2SO4 + NO2↑ + NO↑+ 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