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7张PPT。
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中国国旗是五星红旗。你知道这五颗星分别象征了什么,国旗有什么历史意义?颂歌:用于对祖国、领袖、英雄人物的歌颂、赞美等。
曲调特点:庄严、雄伟、宽广、壮丽、热情洋溢、气势磅礴作曲家简介吕其明 (1930.5-)
作曲家,代表作品有:管弦乐序曲《红旗颂》,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谁不说俺家乡好》等。为《铁道游击队》《红日》《白求恩大夫》《霓虹灯下的哨兵》《庐山恋》《城南旧事》等几十部电影作曲。吕其明的红旗情缘 1945年9月抗战胜利后,新四军全部由皖江地区向山东撤离,由于叛徒出卖,吕其明的父亲吕惠生身份暴露,不幸被捕。狱中面对威逼利诱,他坚贞不屈,牺牲在敌人刺刀下,就义时年仅43岁。
在红旗下长大、在战火中成长的吕其明,对红旗的深厚感情,非常人能比。红旗,是革命象征,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的。面对红旗,父亲的形象,如电影般一幕幕浮现在吕其明眼前。
父亲流淌的鲜血与其代表的共产主义信念,成为日后包括《红旗颂》在内许多经典音乐的基因。创作背景 管弦乐序曲《红旗颂》以宏伟的歌唱性旋律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时第一面国旗升起的情景,表现了中国人民在五星红旗指引下英勇顽强、奋发向上的革命气概。
该曲创作于1965年,创作首演距今已有40多年了。
《红旗颂》的问世,在“上海之春”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从1960年举办"上海之春"以来,新人辈出,新作品不断涌现,已经成为具有国内外重大影响的音乐盛会。 拍: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四拍。拍指挥图示:乐曲结构作品采用了带再现的三部结构A+B+A引子情绪:雄壮宏伟地《 国歌》音调A段(第一段) 乐曲的引子部分,嘹亮的小号奏出高亢嘹亮的号角音调,经圆号反复后,由弦乐队奏出歌颂红旗的主题,宽广辉煌的旋律把人们带到幸福激荡的回想之中: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站在宏伟庄严的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告:“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雄伟庄严的天安门前冉冉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B段(第二段)这部分再现了主题旋律
连续的三连音,使节奏富于动力,节奏紧缩,速度加快,歌颂的主题变成豪迈的进行曲,使人们的脑海里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中国人民在红旗指引下英勇战斗,昂首阔步地奋勇向前,这进行曲的节奏正是我们时代前进的步伐。
气势磅礴的乐曲尽情歌颂了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党;展现了中国人民在迎风招展的红旗下,满怀豪情,奋发前进!尾声的号角雄伟嘹亮,气壮山河:让我们高举红旗,奔向祖国的明天。 A段:(第三段)再现部分
这部分再现了主题旋律
乐队合奏主题,又一次出现了我们熟悉的音调,音乐达到了高潮,以歌颂祖国,歌颂伟大的党;展现了中国人民在迎风招展的红旗下,满怀豪情,奋发前进!尾声的号角雄伟嘹亮,气壮山河:让我们高举红旗,奔向祖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