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颂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红旗颂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11-02 06:36:36

文档简介

红旗颂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吕其明及其作品;初步了解管弦乐的构成;初步了解节奏、节拍、速度、力度、旋律等音乐要素对塑造音乐形象的作用。
2、能力目标;能视唱《红旗颂》的“歌唱性主题”;能感受,体验作品的音乐情绪,跟随作品展开想象和联想,并应用音乐要素及表情术语描述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内容。
3、情感目标:通过演唱和欣赏,在音乐实践中感受、体会、表达爱国之情,热爱民族音乐文化。
2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包括对作品的理解、对节奏的掌握。
3重点难点
重点:听赏《红旗颂》;能唱一唱“歌唱性红旗主题”;能分辨“歌唱性红
旗主题”和“进行曲式红旗主题”的异同点。
难点:引导学生在听赏过程中展开想象和联想,增强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能区别相同主题不同体裁的表演风格特点。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课前导入
课前播放《五星红旗》(李媛媛演唱),创设课堂教学情景。教师范唱儿歌《国旗、国旗,真美丽》,初步引起共鸣。
活动2【讲授】听赏歌曲
1、听赏解放战争时期的《绣红旗》(江姐歌剧片段)。
2、听赏改革开放时期的《红旗飘飘》(孙楠演唱)。
3、区别对比两首歌曲听赏之后的感受。从体裁、节奏、节拍、力度、速度、旋律、情感上区别。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
4、听赏吕其明《红旗颂》(管弦乐曲):
①、简介吕其明及其代表作品。(师生共同交流)
②、简介管弦乐队构成。(弦乐组、铜管组、木管组、打击乐器组)
③、聆听号角主题片段。
思考:你听了《红旗颂》号角主题后有什么感受?它的旋律来源于哪一首歌曲?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感受:激动、振奋、具有强烈的号召力
来源:聂耳《义勇军进行曲》(国歌)
④、聆听红旗主题。
教师弹奏“歌唱性红旗主题”和“进行曲式红旗主题”。
思考:这两个主题有何异同点?能激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感受?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
异同点:乐曲的节奏、旋律没有变,节拍、速度、力度、音乐情绪变了。
结论:节拍、速度、力度的变化会产生旋律的风格特点的变化。
歌唱性主题的感受:红旗迎着朝阳,烈烈招展;深情、眷恋、真挚赞颂的情
绪。
进行性主题的感受:在红旗的指引下,无数的革命先辈们英勇战斗,奋勇前进的步伐;坚定有力、斗志昂扬的情绪。
⑤、分别用不同的节拍4/4和2/4,唱一唱两个主题,加强对作品的感受和体会。
⑥、完整听赏《红旗颂》。
思考:你能感觉到音乐情绪发生变化了吗?请用手势示意。
请学生听辨出①号角主题、
②歌唱性主题、
③进行性主题,
并在聆听过程中
用手势示意,强化学习的目标,增强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活动3【作业】布置作业
课后唱背红旗主题,尝试为红旗主题填上合适的歌词并演唱出来,下节课同学之间交流一下,比一比谁的创作更精彩。
课件10张PPT。《红旗颂》


七年级音乐上册第四单元
(专题音乐欣赏课)标题
作者简介
乐理知识
分析乐曲
欣赏作品
教学程序红旗颂
作者:吕其明 吕其明,1930年出身于安徽,11岁参加新四军文工团,曾得到老一辈音乐家的精心指点。解放后任上海电影乐团团长,从事音乐创造,先后为《铁道游击队》、《南昌起义》等三十多部电影作曲,其中有不少插曲如《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谁不说俺家乡好》一直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流传至今,久唱不衰。此外,还创作了十多首大中型器乐曲,《红旗颂》就是其中的一首,作于1965年。 乐理知识拉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打击乐器红旗颂引子情绪:雄壮宏伟地《 国歌》音调A段(第一段)
主题旋律由弦乐组首先幸福地歌唱出赞美诗的主题,旋律优美生气盎然,接着这个主题提高一个大二度在D大凋上陈述音乐更加昂扬。 主题 抒情优美地 C大调 第二编转D大凋。 B段(第二段) 连续的三连音,使节奏富于动力,节奏紧缩,速度加快,歌颂的主题变成豪迈的进行曲,使人们的脑海里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中国人民在红旗指引下英勇战斗,昂首阔步地奋勇向前,这进行曲的节奏正是我们时代前进的步伐。 A段:(第三段) 再现部分 乐队合奏主题,又一次出现了我们熟悉的音调,音乐达到了高潮,以歌颂祖国,歌颂伟大的党。让我们高举红旗,奔向共产主义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