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颂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吕其明及其作品;初步了解管弦乐的构成;初步了解节奏、节拍、速度、力度、旋律等音乐要素对塑造音乐形象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视唱《红旗颂》的“歌唱性主题”;能感受,体验作品的音乐情绪,跟随作品展开想象和联想,并应用音乐要素及表情术语描述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演唱和欣赏,在音乐实践中感受、体会、表达爱国之情,热爱民族音乐文化。
2学情分析
1、这首欣赏曲的主要内容是学习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作品,有的深情、亲切,有的宏伟壮丽、热情奔放,从侧面调动感染学生的爱国热情,同时对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与鉴赏能力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2、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情地把握,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
3重点难点
重点:听赏《红旗颂》;能唱一唱“歌唱性红旗主题”;能分辨“歌唱性红旗主题”和“进行曲式红旗主题”的异同点。
难点:引导学生在听赏过程中展开想象和联想,增强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能区别相同主题不同体裁的表演风格特点。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
课前播放《五星红旗》(李媛媛演唱),创设课堂教学情景。
活动2【讲授】新课
1、听赏解放战争时期的《绣红旗》(江姐歌剧片段)。
2、听赏改革开放时期的《红旗飘飘》(孙楠演唱)。
3、区别对比两首歌曲听赏之后的感受。
从体裁、节奏、节拍、力度、速度、旋律、情感上区别。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详见后面表格)
4、听赏吕其明《红旗颂》(管弦乐曲):
①、简介吕其明及其代表作品。(师生共同交流)
②、简介管弦乐队构成。(弦乐组、铜管组、木管组、打击乐器组)
③、聆听号角主题片段。
思考:你听了《红旗颂》号角主题后有什么感受 它的旋律来源于哪一首歌曲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
感受:激动、振奋、具有强烈的号召力
来源:聂耳《义勇军进行曲》(国歌)
④、聆听红旗主题。
教师弹奏“歌唱性红旗主题”和“进行曲式红旗主题”。
思考:这两个主题有何异同点 能激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感受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
异同点:乐曲的节奏、旋律没有变,节拍、速度、力度、音乐情绪变了。
结论:节拍、速度、力度的变化会产生旋律的风格特点的变化。
歌唱性主题的感受:红旗迎着朝阳,烈烈招展;深情、眷恋、真挚赞颂的情绪。
进行曲式主题的感受:在红旗的指引下,无数的革命先辈们英勇战斗,奋勇前进的步伐;坚定有力、斗志昂扬的情绪。
⑤、分别用不同的节拍4/4和2/4,唱一唱两个主题,加强对作品的感受和体会。
⑥、完整听赏《红旗颂》。
活动3【活动】课堂小结
比较相同主题(红旗)不同体裁(歌曲、乐曲)的表演风格特点。
相同点:都能以真挚的情感打动人的心灵,引发内心的共鸣。
不同点:
歌曲——动听的旋律,动人的歌词,动情的演唱,使得歌曲在表达音乐情绪,刻画音乐形象上更容易让人理解和感受。
乐曲——丰富的和声,多层次的配器,大型的管弦乐队,使得乐曲在表达上更到位,更有层次,更感人肺腑,得到的感受更深刻难忘。
作品
体裁
节拍
速度
力度
主题
旋律/节奏
绣红旗
歌剧
4/4
较慢
中强
爱国体裁
平缓舒展、深情、期盼
红旗飘飘
通俗歌曲
4/4
中速
中强-强
爱国体裁
跌宕起伏、激动、有朝气
红旗颂
管弦乐曲
4/4、2/4
慢-快
弱---强
爱国体裁
疏密有致、激昂、有号召力
活动4【作业】作业
课后背唱红旗主题,尝试为红旗主题填上合适的歌词并演唱出来,下节课同学之间交流一下,比一比谁的创作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