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三位数加三位数(1)
【教学内容】
教材第36~37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掌握三位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能迁移、类推出万以内加法的计算法则。
2.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迁移、类推出万以内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自然条件复杂,湿地类型多样,分布面积广,因而孕育了丰富多样的野生动物。如丹顶鹤、蜥蜴、麋鹿和狐狸等都是我国湿地的珍惜野生动物。(课件出示第36页主题图和统计表)提问:1.从统计表中你得到些什么信息?2.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指名回答问题,提出问题,师选择主要的两个问题板书或课件出示:
(1)我国湿地鸟类和爬行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2)我国湿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你能列出算式吗?
学生说,教师板书:
271+22=
271+31=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1.合作探究。
试算第一题:271+122,小组内交流讨论,看看应该怎样算。
2.汇报交流。
(1)学生交流算法,说说你喜欢哪种算法。
(2)让学生看教材第37页例1的内容,指名学生说说教材中采用的是什么方法。
学生说算法,教师板书相应竖式,并作重点讲解。
先要把相同数位对齐,然后从个位加起。
3.计算271+31。
学生先试算,小组内交流。引导学生:十位上7+3=10,十位上满十在百位上进一,在十位上写0。
4.想一想:271+903,怎样计算?百位上相加满十怎么办?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再独立完成竖式。
【教师归纳】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相同的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三、巩固应用,发展能力
1.完成第37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名板演,最后集体订正。
2.练习八第2题。
指名说说你是怎样估的?然后小组分工合作完成,交流检查结果,然后集体订正。
3.练习八第1、3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检查。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计算万以内的加法要注意什么?
【教学反思】
本课在新授课时,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然后通过小组充分讨论,最后得出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估算和笔算的方法,充分展示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这节课是在教师的点拨指导下,通过主动探索,交流合作中学会的,而不是教师把知识强加给学生的。在这种活动中学生不仅获取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提升了能力,培养了主体参与意识。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39~40页练习八第3、5、7、9、10
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算加法的计算法则,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
2.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巩固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难点: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同学们,我知道你们前面已经熟练地掌握了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那么谁能说说计算三位数的加法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学生回答。
说得真好!可是呀,小马虎在计算时却出现了这样的一些问题,有谁能帮帮他吗?(教材第39页练习八第5题)
指名学生说明错误的原因并改正。
刚才我们共同改正了小马虎在计算时出现的错误,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二、基础练习
1.教材第39页练习八第3题。
教师可以把它设计为趣味游戏,让学生说一说有哪些方法来连线。
(1)可以列竖式来计算,然后再连一连。
(2)可以用估算的方法来试一试。
(3)也可以用计算个位数的方法来排除。
(4)还可以用计算最高位数的方法来排除。
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来解决问题。那么下面这道题你们有哪些办法来解决呢?
2.教材第40页练习八第7题。
方法同上,然后连一连。
三、巩固练习
看同学们学得真不错,接下来我们就要用学到的知识去帮一位小朋友解决一个难题,你们愿意吗?
1.课件出示教材第40页练习八第9题。
(1)小君要去寄信、买书、买食品,然后再回家。他有几条路线可以走?请你写出来,并在每条路线上标明该路线的总路程。
(2)你觉得走哪条路最近呢?说说你的理由。
让学生自己找到方案并解答出来,学生上台来汇报,教师来评判。
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要你多动脑就一定会成为一个做事讲效率的人!看你们这么聪明,那么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挑战呢?
2.课件出示教材第40页练习八第10
题。
先让学生说说他们对这道题的看法,然后组织学生讨论:
(1)题目要求用的数字是几?有没有限制用几个?
(2)你认为解答时应该从哪儿开始思考比较好?
(3)你认为所填的五个数中,位数会不会都相同?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派代表汇报,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又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三位数加法的练习课,本课的教学本质是: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计算学习的必要性,从而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精确计算中,通过多种思路和表现形式,使学生体验算法的多样性,并能进行正确的计算。本课注重让学生经历整个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合作意识、交流能力,强化模型思想。三位数加三位数(2)
【教学内容】
教材第38页例3。
【教学目标】
1.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万以内的加法。
2.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教育学生要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连续进位的算理,掌握加法验算的方法。
难点:能选择合适的方法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列竖式计算。
59+77=85+68=445+238=
1.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2.学生完成后,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方法及计算时要注意什么,然后集体订正。
二、探究新知
1.导入新课,教学例3。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出示例3。
(1)从题中你对我国的湿地又有什么认识?会列式解答题中的问题吗?
(2)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列出算式。
教师板书:445+298=。
2.计算。
教师:刚才445+238同学们都会计算,这道题你会算吗?试着算一算。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把例题中的两种算法用课件展示出来)
3.验算。
教师:这两种方法一种是口算,一种是列竖式计算,算得对不对呢?你会验算吗?想一想,该怎样验算?
4.归纳小结。
教师:比较445+238和445+298,两个算式的计算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在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时要注意什么?
小组内讨论交流后,由小组代表汇报。
【教师归纳】列竖式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时,不管哪一位上相加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1,验算时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
5.反馈练习。
教材第38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练习并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三、巩固应用,发展能力
1.练习八第4题。
学生独立练习,看谁计算得又准又快。
2.练习八第5题。
(1)小组内讨论交流,判断出对错,并说说错在哪里,然后学生独立改正。
(2)小组代表汇报判断结果。
3.练习八第6、7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第6题连线,然后讨论:哪两个数相加得1000?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得出“前位凑9,后位凑10”的规律)
4.练习八第9题。
走哪条路最近?小组内交流,说说理由。然后自己找到解决方案并解答。
指名汇报方法和结果,教师评判。
5.练习八第10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小组内讨论解答方法,然后检验等式是否成立。
指名说一说结果,师进行评判。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