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化学【优选资源】人教版选修5高二年级第一章 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三节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教学设计3

文档属性

名称 【整合】化学【优选资源】人教版选修5高二年级第一章 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三节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教学设计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11-02 15:40: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选修5高二年级第一章
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三节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教学设计3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1章第3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有机化合物的习惯命名法(即普通命名法)与系统命名法。掌握命名原则,命名简单的烃类化合物——烷烃、烯烃、炔烃与芳香烃等,了解烃类化合物的命名是有机化合物命名的基础。
有机化合物的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即使具有相同分子组成的有机化合物,仍有可能存在多种异构体。那么如何才能使有机化合物的名称能准确反映该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呢?
教学目标
.1.了解习惯命名法和系统命名法。
2.学会用系统命名法命名烷烃类物质。
3.初步了解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的命名方法。
烷烃的命名
1.烃基
(1)烃分子失去一个氢原子所剩余的原子团叫做烃基。烷烃失去一个氢原子剩余的原子团叫烷基。烷基组成的通式为—CnH2n+1。如甲基—CH3,乙基—CH2CH3
(2)特点:
①烃基中短线表示一个电子。
②烃基是电中性的,不能独立存在。
2.烷烃的命名
(1)习惯命名法
烷烃可以根据分子里所含的碳原子数目来命名,碳原子数在十以内的,从一到十依次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来表示;碳原子数在十以上的,就用数字来表示。当烷烃分子中碳原子数较少时,可用习惯命名法来命名,含碳原子数较多时,则用系统命名法来命名。
(2)系统命名法
以2,3 二甲基己烷为例,对一般烷烃的系统命名可图示如下:
H3—H—H—H2—H2—H3CH3CH3
3.
烷烃命名时,如何选主链?
【提示】 选择最长且支链数目最多的碳链为主链。
找主链:最长、最多定主链
(1)选择最长碳链作为主链。
应选含6个碳原子的碳链为主链,如虚线所示。
(2)当有几个不同的碳链时,选择含支链最多的一个作为主链。如下图所示,应选A为主链。
4.
烷烃命名时,对碳原子编号的原则是什么?
【提示】 “近”:离支链最近一端为起点;“简”:离两端同近的两个支链,从简单的支链一端为起点;“小”多个支链时,编号之和应最小。
(1)以离支链较近的主链一端为起点编号,即首先要考虑“近”。
(2)有两个不同的支链,且分别处于距主链两端同近的位置,则从较简单的支链一端开始编号。即同“近”时考虑“简”。
(3)若有两个相同的支链,且分别处于距主链两端同近的位置,而中间还有其他支链,从主链的两个方向编号,可得两种不同的编号系列,两系列中各位次和最小者即为正确的编号,即同“近”、同“简”,考虑“小”。
(4)写名称:按主链的碳原子数称为相应的某烷,在其前写出支链的位号和名称。原则是:先简后繁,相同合并,位号指明。阿拉伯数字之间用“,”相隔,汉字与阿拉伯数字之间用“?”连接。
(5)烷烃系统命名法口诀:
选主链,称某烷;编号位,定支链;取代基,写在前;标位置,短线连;不同基,简到繁;相同基,合并算。
二、烯烃和炔烃的命名
1.烯烃和炔烃的命名
烯烃和炔烃的命名可按如下步骤来完成:
a选主链,定某烯(炔);b定号位;c标位置。
例如:
(1)选主链:将含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并按主链中所含碳原子数称为“某烯”或“某炔”。
(2)编序号:
从距离双键或三键最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的碳原子依次编号,使双键或三键碳原子的编号为最小。如
(3)写名称:先用大写数字“二、三……”在烯或炔的名称前表示双键或三键的个数;然后在“某烯”或“某炔”前面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出双键或三键的位置(用双键或三键碳原子的最小编号表示),最后在前面写出支链的名称、个数和位置。
以(2)中所列物质为例
2.
烯烃、炔烃命名时,如何选主链?
【提示】 选择含有双键或三键的最长链为主链。
3.
烯炔、炔烃命名时,从离支链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吗?
【提示】 不是。从离双键或三键最近的一端给主链碳原子编号。
4.
与烷烃命名的不同点
(1)主链选择不同
烷烃命名时要求选择分子结构中的所有碳链中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而烯烃或炔烃要求选择含有碳碳双键或三键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也就是烯烃或炔烃选择的主链不一定是分子中的最长碳链。
(2)编号定位不同
编号时,烷烃要求离支链最近,即保证支链的位置尽可能的小,而烯烃或炔烃要求离双键或三键最近,保证双键或三键的位置最小。但如果两端离双键或三键的位置相同,则从距离取代基较近的一端开始编号。
(3)书写名称不同
必须在“某烯”或“某炔”前标明双键或三键的位置。
三、苯的同系物的命名
1.苯的同系物的命名是以苯作母体,苯环上的烃基为侧链进行命名。先读侧链,后读苯环。例如苯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甲基取代后生成甲苯,被乙基取代后生成乙苯,表示如下:
甲苯
乙苯
2.如果两个氢原子被两个甲基取代后,则生成的是二甲苯。由于取代基位置不同,二甲苯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它们之间的差别在于两个甲基在苯环上的相对位置不同,可分别用“邻”“间”和“对”来表示:
邻二甲苯
间二甲苯
对二甲苯
3.
醇的命名
(1)通常选取其中包含羟基官能团的最长的碳链为主链,从距羟基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如果官能团相距两端一样近,则从支链较近的一端开始编号。
(2)其它规则同烷烃的命名。
4,5-二甲基-2-己醇
4.
醚与酯的命名
(1)醚的命名取决于生成醚的两种醇的名称。简单的写在前面,复杂的放在后面。如果两种醇相同,则将醇改为醚
即可。
乙醚
甲乙醚
(2)酯的命名取决于生成酯的酸和醇的名称,先写酸后写醇,并将醇改写为酯
即可。
CH3COOCH3
HCOOCH2CH2CH3
乙酸甲酯
甲酸丙酯
四、检测题
1.
某烷烃的结构简式为,它的正确命名应是(  )
A.2—甲基—3—丙基戊烷
B.3—异丙基己烷
C.2—甲基—3—乙基己烷
D.5—甲基—4—乙基己烷
2.
“辛烷值”用来表示汽油的质量,汽油中异辛烷的爆震程度最小,将其辛烷值标定为100,如图是异辛烷的球棍模型,则异辛烷的系统命名为(  )
A.1,1,3,3—四甲基丁烷
B.2—甲基庚烷
C.2,4,4—三甲基戊烷
D.2,2,4—三甲基戊烷
3.
有机物的正确命名为(  )
A.2—乙基—3,3—二甲基戊烷
B.3,3—二甲基—4—乙基戊烷
C.3,3,4—三甲基己烷
D.3,4,4—三甲基己烷
4.
某烯烃与H2加成后得到2,2 二甲基丁烷,该烯烃的名称是(  )
A.2,2 二甲基 3 丁烯
B.2,2 二甲基 2 丁烯
C.2,2 二甲基 1 丁烯
D.3,3 二甲基 1 丁烯
5.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下所示,其名称正确的是(  )
A.5-乙基-2-己烯
B.3-甲基庚烯
C.3-甲基-5-庚烯
D.5-甲基-2-庚烯
6.
下列各组物质不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
A.2,2 二甲基丙醇和2 甲基丁醇
B.邻氯甲苯和对氯甲苯
C.2 甲基丁烷和戊烷
D.乙醇和丙醇
7.
下列关于(CH3CH2)2CHCH3的系统命名正确的是(  )
A.2?乙基丁烷      
B.2?甲基戊烷
C.3?甲基戊烷
D.3?乙基丁烷
8.
下列系统命名法正确的是(  )
A.2 甲基 4 乙基戊烷
B.2,3 二乙基 1 戊烯
C.2 甲基 3 丁炔
D.对二甲苯
9.
(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有机物。
(2)画出4 甲基 2 乙基 1戊烯的键线式:________,该有机物与足量氢气加成后得到的烃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3)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按碳的骨架分类,它属于________类,因虚框外的原子团异构形成的异构体有________种。
10.
(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物质:
(2)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
①2 甲基 1 戊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子式为C8H10的芳香烃,苯环上的一溴取代物只有一种________。
(3)A、B、C、D四种化合物有的是药物,有的是香料。它们的结构简式如下所示:
①A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1
mol
D最多能与________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②B、C、D三种化合物中与A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填字母)。
参考答案
1.
【答案】C
2.
【答案】D
3.
【答案】C
4.
【答案】D
5.
【解析】 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展开为:
从离双键最近的一端编号,其名称为5-甲基-2-庚烯。
【答案】 D
6.
解析:选项A中两种物质的分子式均为C5H12O;选项B中两种物质的分子式均为C7H7Cl;选项C中两种物质的分子式均为C5H512;选项D中两种物质的分子式分别为:C2H2O和C3H8O.
【答案】D
7.
【解析】 将(CH3CH2)2CHCH3变形为,由此可见该有机化合物的主链碳原子为5个。因此其系统命名为3?甲基戊烷。
【答案】 C
8.【解析】 先根据各项名称写出相应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再重新命名。A项,CH3CHCH2CHCH3CH3C2H5主链选错,应命名为2,4 二甲基己烷;B项,CCH2CH—CH2CH3C2H5C2H5正确;C项,CHCH3CH3CCH应为3 甲基 1 丁炔;D项,对二甲苯为习惯命名法。
【答案】 B
9.
【解析】 
【答案】(1)①2,3,4,6 四甲基 3 乙基辛烷
②1,2,4 三甲苯 (2) 
2,4 二甲基己烷
(3)酯基 芳香化合物 10
10.
【答案】(1)①2 甲基戊烷 ②3 甲基 1 丁烯
(2)①CH2===C(CH3)CH2CH2CH3
② (3)①羟基、羧基 4 ②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