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6张PPT。第一课时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思考与交流1.请举几个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实例,指出这类化学反应的分类标准是什么?CuO + H2 = Cu + H2O 中CuO失氧,发生还原反应;H2得氧,发生氧化反应。2CuO + C = 2Cu + CO2中CuO失氧,发生还原反应;C得氧,发生氧化反应。分类标准:得氧失氧2.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分别独立进行的吗?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总是同时进行的。思考与交流1.化学反应的分类:小结: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是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类别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来划分的。C+O2==CO2CaCO3==CaO+CO2↑C+2CuO==2Cu+CO2↑AgNO3+NaCl==AgCl↓+NaNO3(1)CuO+H2= Cu+H2O (2)H2SO4+Ba(OH)2=BaSO4+2H2O
(3)CO2+Cu+H2O=Cu(OH)2CO3
(4)NH4HCO3=NH3+H2O+CO2
请分析下面反应属于哪一类型?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3)
(4)
(1)
(2)属于上面四种类型中的哪种?Fe2O3 失氧,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CO 得氧,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一种物质被还原,另一种物质被氧化的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思考:温故:C得到氧,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还原剂。CuO失去氧,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氧化剂。CuO失去氧,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氧化剂。H2得到氧,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还原剂。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CuO + CO == Cu + CO2 1、从得氧失氧角度分析:得氧,被氧化,氧化反应失氧,被还原,还原反应加热同时发生思考与交流 分析下列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无变化,如何变化。Fe + CuSO4 = FeSO4 + CuZn + 2HCl = ZnCl2 + H2+20+20+6-2+6-200+2+1-1-1NaOH + HCl = NaCl + H2O-1-1+1+1+1+1+1-2-2+1钾钠氢与银;+2钙镁钡与锌;+3金属元素铝;+2、+3铁元素。Cl:-1、+1、+5、+7S:-2、+4、+6N:-3、+2、+4、+5Mn:+2、+4、+6、+7O:-2、-1一价氯氢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
三铝金,四硅五价磷;
二三铁,二四碳锡铅;
二四六硫都具全,二价铜汞最常见助记词思考:若从化合价变化来分,应怎样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一类是化合价有变化的反应
一类是化合价没有变化的反应+2 -2 0 0 +1 -2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化合价降低,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化合价升高,
0 +2 0+4 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2 -2 2、从化合价角度分析:0 +2 +2 00 +1 +2 0,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不仅有得失氧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只要化学反应前后化合价有变化的反应
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小结:1、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标志和判断依据)
2、化合价升高被氧化,该物质作还原剂;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该物质作氧化剂。
3、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高的总价数=化合价降低的总价数。
4、不仅能分析有得、失氧的反应,也能分析无得、失氧但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变化的反应。练习:1、判断下列反应是不是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是是不是是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CaCO3 + 2HCl == CaCl2 + CO2↑ + H2O
B. Na2O + H2O == 2NaOH
C.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D. MnO2 + 4HCl == MnCl2 + 2H2O + Cl2↑
E. 3Fe + 2O2 == Fe3O4
CuSO4·5H2O == CuSO4 + 5H2O
CDE课件17张PPT。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第三课时氧化还原反应中各概念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如下:氧化剂 + 还原剂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复习:氧化剂是指在反应中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也就是反应后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反应时本身被还原,其生成物为还原产物。
还原剂是指在反应中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也就是反应后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反应时本身被氧化,其生成物为氧化产物。 还原剂氧化剂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具有还原性具有氧化性本身被氧化本身被还原电子的给予体电子的接受体e-物质在反应中是作为氧化剂还是还原剂,
主要决定于元素的化合价。只能作还原剂只能作氧化剂既能作还原剂,也能作氧化剂 还原剂化合价升高 被氧化氧化剂化合价降低被还原练习: H+ , Cu , Mg2+ ,S2- , Zn ,O2 ,SO2 在化学反应
中能失去电子的有 ,表现 性;
能获得电子的有 ,表现 性;
在不同反应中,既能失电子有能得电子的有 ,
表现出 . H+ Mg2+ O2 SO2 Cu S2- Zn SO2SO2还原氧化还原性和氧化性常见的氧化剂有:
①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卤素单质 (X2)、 O2、S等。
②高价金属阳离子如:Fe3+、Cu2+等。
③高价或较高价含氧化合物如:MnO2、浓H2SO4、HNO3、酸化KMnO4。常见的还原剂有:
①活泼或较活泼的金属:如K、Na、Al、Fe等。
②一些非金属单质:如H2、C、Si等。
③较低态的化合物:CO、SO2、H2S等。 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双线桥法 这种用箭头表示同一元素原子的电子转移的情况的表示方法称 “双线桥法”。 方法: a 找出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
b 从反应物中被氧化(或被还原)的元素指向 产物中对应的价态变化的元素c 用e-表示电子,注明电子得失数 d 查得失电子数是否相等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失去2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得2e-0+1+20练习1:用双线桥表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并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表示电子转移的两种方法2.单线桥法:Cl2 + H2O = HCl + HClO 表示不同种元素的原子或离子间得失电子
的情况 箭号不跨过等号,
起点为失电子元素,终
点为得电子元素。 只标电子转移总
数,不标得与失。注 意2eMnO2 + 4 HCl = MnCl2 + Cl2 + 2H2O+4+2-100+1-1eCl- Cl + H2O = HCl + HClO小 结 用双线桥表示同种元素的电子得失。 双箭号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且起止为同一元素。注明得与失。用单线桥表示不同种元素的电子转移。 箭号起点为失电子元素,终点为得电子元素。不标得与失。两种方法都应注意:箭头、箭尾一定要对准
物质中的某元素。2. 填空:
(1)Fe→FeCl2 ,需加____剂,例如: 。
(2)CuO→Cu,需加____剂,例如: 。
(3)HCl→Cl2,需加____剂,例如: 。
(4)HCl→H2,需加____剂,例如: 。
(5)Fe3+→Fe,需加____剂,例如: 。课堂训练分析下列氧化还原反应,用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
的方向和数目,并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
物和还原产物。
(1)KClO3 +6HCl= KCl+3Cl2↑+3H2O
(2)5NH4NO3 4N2↑+2HNO3+9H2O
(3)Cl2+H2O= HCl +HClOKClO3 +6HCl= KCl+3Cl2↑+3H2O
氧化剂:KClO3 还原剂:HCl
氧化产物、还原产物都是Cl2(同种元素的不同价态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价态的
变化有何规律?)+5-10失5×1e-得1×5e-5NH4NO3 4N2↑+2HNO3+9H2O
氧化剂与还原剂为同种物质:NH4NO3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为同一种物质:N2(此 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在同一种物质中的不同价态元
素之间,称为自身氧化还原反应)-3+50得3×5e-失5×3e-Cl2+H2O= HCl +HClO
氧化剂与还原剂同为Cl2
氧化产物为HClO,还原产物为HCl(此反应电子转移发生在同一物质里同一价态的同一
元素原子上,为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的特殊形式,称为
歧化反应)0-1+1失e-得e-作 业1.用双线桥表示同种元素的电子得失。2.用单线桥表示不同种元素的电子转移。 Cl2 + 2 KI = 2 KCl + I2Fe +CuSO4 = FeSO4 + Cu课件16张PPT。第二课时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练习:判断下列哪些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1. HCl + NaOH = NaCl + H2O
2. Fe + CuSO4 = Cu + FeSO4
3. CO2 + Ca(OH)2= CaCO3↓+ H2O
4. 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化合价的变化总结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之间的重新组合,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情况,对物质的化学反应有非常大的影响。 我们说这个反应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那么为什么化合价会发生变化?0 0 +1 -1失电子,被氧化得电子,被还原(氧化剂)(还原剂)H:化合价升高,电子对偏离,
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Cl:化合价降低,电子对偏向,
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0 0 +1-1(氧化剂)(还原剂)思考:对于氧化还原反应,它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实质:有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特征:有化合价的升降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1、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2、氧化剂与还原剂:---指反应物氧化反应:反应物中的某元素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
化合价升高的反应过程。
还原反应:反应物中的某元素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
化合价降低的反应过程。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化学反应中,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
即化合价降低的物质.
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化学反应中,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
即化合价升高的物质。3、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指产物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后被氧化
形成的生成物称为氧化产物;
氧化剂在反应中结合电子(化合价降低)后被还原
形成的生成物称为还原产物。化合价升高氧化反应还
原
剂氧
化
产
物产物反应反应物化合价降低还原反应氧
化
剂还
原
产
物产物反应反应物小结本质失电子(偏离)得电子(偏向)特征化合价升高化合价降低概念被氧化还原剂被还原氧化剂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总结:氧化还原反应中各概念之间 的关系可以表示如下:氧化剂 + 还原剂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记忆方法:得--降--还--氧剂 还原产物;
失--升--氧--还剂 氧化产物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1)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产生的分解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应(2)置换反应全部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Zn+2HCl ZnCl2+H2(3)全部复分解反应都不是氧化还 原反应 CuSO4+ BaCl2 CuCl2+ BaSO4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的关系:小结:(1)氧化剂和还原剂分别是不同的物质(2)氧化剂和还原剂都是同一种物质(3)氧化剂和还原剂都是同一种物质,而且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都是相同价态的同种元素(4)反应物参加反应的总量中仅有一部分为氧化剂,另一部分为反应介质[练习1]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CaCO3+2HCl=CaCl2+H2O+CO2↑
B、CaCO3 CaO+CO2↑
C、Na2O+H2O=2NaOH
D、Mg+2HCl=MgCl2+H2↑ D[练习2] 在反应MnO2+4HCl=MnCl2+2H2O+Cl2↑中,
元素化合价升高,被 (填“氧化”或“还原”),
发生 (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元素化合价
降低,被 (填“氧化”或“还原”),发生 (填
“氧化”或“还原”)反应。 +4 -1 +2 0氯氧化氧化锰还原 还原 课件23张PPT。第五课时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中各概念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如下:氧化剂 + 还原剂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练习一标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的
方向和数目,并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 ↑+8H2O氧化剂:KMnO4
还原剂:HCl +7 -1 +2 0Fe+2FeCl3=3FeCl2氧化剂:FeCl3还原剂:Fe二 配平步骤1.标变价
2.列变化
3.求总数
4.配系数
5.细检查
标变价标出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化合价,不变不标。0 +5 +2 +2
列出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即某元素一个原子化合价升高或降低的绝对值。列变化求总数 求化合价升降的最小公倍数,使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总数相等。×3×2配系数 先配变价元素,再用观察法配平其它元素原子的系数。3 3 2 284细检查1.等号两边各种元素的原子总数是否相等。2.离子反应的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0 +5 +4 +4×1×4 4 42三、配平原则1. 质量守恒原则
即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
2.电子守恒原则
反应中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总数与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总数相等(即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
3.电荷守恒原则
即在离子反应中,反应前后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总数相等练习二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重点回顾依据:步骤: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1.标变价2.列变化3.求总数4.配系数5.细检查
作业:(1) H2S+ Cl2—— HCl+ S↓
(2) HBr+ H2SO4(浓)——Br2+SO2↑+H2O
(3) Fe2O3+ CO—— Fe+ CO2
(4) Cl2+ KOH—— KCl+ KClO3+ H2O
(5) CuS+ HNO3——Cu(NO3)2+ H2SO4+ NO2↑课件11张PPT。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第四课时复习:氧化剂是指在反应中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也就是反应后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反应时本身被还原,其生成物为还原产物。
还原剂是指在反应中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也就是反应后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反应时本身被氧化,其生成物为氧化产物。 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相对强弱的判断规律(1)根据金属活动顺序判断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单质失电子能力减弱,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减弱K+、Ca2+、Na+、Mg2+、Al3+、Zn2+、Fe2+、Sn2+、Pb2+、(H+)、Cu2+、Fe3+、Hg2+、Ag+、Pt2+、Au3+离子得电子能力增强,氧化性逐渐增强F2、Cl2、O2、Br2、I2、S单质得电子能力减弱,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2)根据非金属活动顺序判断1、根据活动性顺序判断F—、Cl—、O2—、Br—、Ⅰ—、S2—离子失电子能力增强,还原性逐渐增强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一般有如下规律:氧化性:(强)氧化剂(反应物)>氧化产物(产物)(弱氧化剂)还原性:(强)还原剂(反应物)>还原产物(产物)(弱还原剂)结论:氧化性:CuO > H2O
还原性: H2 > Cu0+1+20还原剂如: H2 + CuO Cu + H2O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氧化剂1、已知有如下反应:①2BrO3-+Cl2==Br2+2ClO3-,
②ClO3-+5Cl-+6H+==3Cl2+3H2O,
③2FeCl3+2KI==2FeCl2+2KCl+I2,④2FeCl2+Cl2==2FeCl3
下列各微粒氧化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
A. ClO3->BrO3->Cl2>Fe3+>I2 B. BrO3->Cl2>ClO3->I2>Fe3+
C. BrO3->ClO3->Cl2>Fe3+>I2 D. BrO3->ClO3->Fe3+>Cl2>I2
2、今有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
①2FeCl3+2KI==2FeCl2+2KCl+I2 ②2FeCl2+Cl2==2FeCl3
③2KMnO4+16HCl==2KCl+2MnCl2+8H2O+5Cl2↑
若某溶液中有Fe2+和I-共存,要氧化除去I-而又不影响Fe2+和 Cl-,可加入的试剂是 ( )
A. Cl2 B. KMnO4 C. FeCl3 D. HCl练习:CC① 一种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只能得到电子显氧化性;
② 当处于最低价态时,只能失去电子显还原性;
③ 当处于中间价态时,既能得到电子又能失去电子,
故既显氧化性又显还原性如:S -2 0 +4 +63、同种元素的不同价态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判断低价到高价,氧化性渐增,还原性渐减高价到低价,氧化性渐减,还原性渐增4、根据被氧化或被还原的程度判断如:2Fe+3Cl2 2FeCl3
Fe + S FeS 由于Cl2把Fe从0价氧化到+3价,S把Fe从0价氧化到+2价,因此,
氧化性:Cl2 > S0+30+2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1、守恒规律:化合价有升必有降,电子有得必有失。对于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价升高总数与降低总数相等,失电子总数与得电子总数相等。应用: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及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例1、以知某物质的XO(OH)2+与Na2SO3反应时,XO(OH)2+作氧化剂,Na2SO3被氧化为Na2SO4。经测得2分子XO(OH)2+与5分子的Na2SO3恰好完全作用。试问XO(OH)2+还原后X的最终价态是( )(A)、3 (B)、4 (C)、5 (D)、0分析与解答:先分析各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设X最终价态为:a)根据氧化剂、还原剂得失电子的物质的总数相等,则有等式:
2X(5—a)=5X(6—4) 解得:a=02、价态规律: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只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是主要呈现一种性质。若某物质由多种元素组成,其性质由这些元素性质的综合体现。应用:判断元素或物质有无氧化性、还原性例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含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具有氧化性;B、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C、失电子越多、还原性越强,失电子越少还原性越弱;D、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不一定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3、强弱规律:较强的氧化剂和较强的还原剂反应,生成弱还原性的还原产物和弱氧化性的氧化产物。应用:在适宜的条件下,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制备氧化性较弱的物质,或用还原性较强的物质制备还原性较弱的物质;亦可用于比较物质间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电解B注释:关于归中反应与歧化反应的介绍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结果是两种价态只能相互靠近或最多达到相同的价态,而决不会出现高价态变低、低价态变高的交叉现象。——归中反应规律处于中间价态的化合物,其某一部分转化为较低价态,一部分转变为较高价态的反应,称之为歧化反应应用:分析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能否发生。5、难易规律:越易失电子的物质,失后就越难得电子,越易得电子的物质,得后就难失电子。一种氧化剂同时和几种还原剂相遇时,还原性最强的优先发生反应;同理,一种氧化剂遇多种氧化剂时,氧化性最强的优先发生反应。应用:判断物质的稳定性及反应顺序。(注意:难失电子的物质不一定易得电子!你能句举个例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