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逸夫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逸夫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1-02 00:08: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逸夫中学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50分)
1.隋炀帝时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这条运河以(  )
A.余杭为中心
B.涿郡为中心
C.洛阳为中心
D.长安为中心
2.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3.“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被唐太宗涂誉为“一面镜子”的著名谏臣是(  )
A.房玄龄
B.杜如晦
C.姚崇
D.魏征
4.“贞观之治”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重视纳谏
B.吸取隋亡教训
C.轻徭薄赋
D.任用姚崇为相
5.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
A.武则天
B.慈禧太后
C.肖太后
D.孝庄皇后
6.在旧金山纽约等地人们把华侨、华人聚居的地方称为“唐人街”,可见唐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
A.文景之治
B.开元盛世
C.开皇之治
D.贞观之治
7.下列遗址遗迹中最能体现国内民族团结友好的是(  )
A.秦兵马俑遗址
B.大昭寺会盟碑
C.唐招提寺鉴真坐像
D.敦煌莫高窟
8.“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这段话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两个民族之前的友好关系?(  )24
A.汉族与南诏
B.汉族与回纥
C.汉族与鲜卑
D.汉族与吐蕃M
9.在唐朝对外交往中,与“遣唐使”“鉴真东渡”等历史信息相关联的交往对象(国家)是(  )T
A.天竺
B.新罗
C.波斯
D.日本8
10.历经六次东渡,最终成功到达日本传播唐朝文化的是(  )7
A.张骞
B.玄奘
C.鉴真
D.戚继光M
11.他历时15年,行程5万里,西行印度求取佛经,带回佛经52筪、657部;回国后又潜心译经19年,翻译经书75部、1335卷.梁启超先生称其为“千古一人”;鲁迅先生曾高度赞扬其“舍身求法”的精神,尊其是“中国的脊梁”.他是(  )y
A.张骞
B.甘英
C.鉴真
D.玄奘I
12.一座古代石桥历经一千三百多年依然屹立在洨河上,“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宵”,这座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孔大石桥是隋朝的(  )/
A.赵州桥
B.玉带桥
C.宝带桥
D.泸定桥N
13.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王选因发明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被誉为“当代毕升”,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目前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I
A.《千金方》
B.《金刚经》
C.《齐民要术》
D.《伤寒杂病论》3
14.唐朝社会经济的繁荣和科举制度的完善,推动了文学艺术的发展.这一时期,处于发展的黄金时代的是(  )i
A.诗歌
B.散文
C.史学
D.戏曲h
15.有一首歌这样唱道:“…不知今宵是何时的云烟,也不知今夕是何夕的睡莲,只愿能够化作唐宋诗篇”,那么在“唐宋诗篇”中被称为“诗仙”的唐朝诗人是(  )B
A.李白
B.杜甫
C.自居易
D.苏轼i
16.隋唐书法和绘画艺术灿烂夺目.下列各项,属隋唐时期书法家的是(  )V
①阎立本
②颜真卿
③吴道子
④柳公权.V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
17.小华准备暑假到甘肃旅游,他可能看到的名胜古迹是(  )q
A.都江堰
B.秦始皇陵兵马俑4
C.莫高窟
D.龙门窟i
18.辽宋夏金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其中位于北方与北宋并立的民族政权是(  )A
A.西夏
B.金
C.辽
D.蒙古=
19.“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哪一项与此盟约无关(  )=
A.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
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
C.以后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D.宋辽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
20.民族政权并立是两宋时期的重要特征.与南宋对峙的女真族政权是(  )
A.辽
B.西夏
C.金
D.元
21.南宋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表明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发生了转移,其方向是(  )
A.从黄河流域转移到珠江流域
B.从长江流域转移到珠江流域
C.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D.从长江流域转移到黄河流域
22.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
A.美元
B.交子
C.人民币
D.欧元
23.被人们称为“诗圣”的诗人是(  )
A.李白
B.王维
C.杜甫
D.白居易
24.宋代重要的外贸港口不包括(  )
A.广州
B.明州
C.泉州
D.杭州
25.行省制度建立于(  )
A.唐朝
B.北宋
C.明朝
D.元朝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10分)
26.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了  ,还创造了新的灌溉工具  .
27.隋朝大运河北通  ,南达  ,全长2000多千米,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28.“房谋杜断”中,“房谋”是指  ;“杜断”是指  。
29.宋朝出现的专门娱乐场所叫  ,宋朝出现的插秧农具叫  。
30.蒙古政权的建立者是  ,元朝的建立者是  。
 
三.材料题(共计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第之设,草泽(普通百姓)望之起家,簪绂(世家大族)望继世”。
材料二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请问答:
(1)材料一中的“科第之设”是指的哪一制度的创立?它最早出现在哪一朝代?
(2)这种制度在唐朝的常设科目有哪两种?
(3)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简述“科第之设”的历史作用。
(4)这种制度直接导致唐朝哪一文学形式进入繁荣的黄金时代?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材料二
洁白的哈达、温驯的藏羚羊、雄伟的布达拉宫……这就是我们美丽而圣洁的西藏。虽然当前“藏独分子”猖獗,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自古以来,西藏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材料三
元朝时人分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地位最高。第二等是色目人,第三等是汉人,第四等是南人,地位最低
(1)根据材料一,唐朝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2)结合材料二,请出唐朝与西藏地区友好往来的两个事例。
(3)哪一朝代的中央政府开始对西藏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在西藏设置了什么机构?这个朝代形成了一个什么新民族?
(4)结合唐朝和元朝在处理民族问题上的不同方式,谈谈应如何处理民族关系?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材料二:两宋时期,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宋代手工业取得了巨大进步,商业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商标。
(1)结合材料一,该诗描绘了哪位皇帝统治时期的状况?他的统治前期被誉为什么?
(2)结合材料二,两宋时期,国家经济重心完全南移,请写出经济重心南移的两个史实。
(3)结合材料二“宋代手工业取得了巨大进步”表现在许多方面,试举两例。
(4)结合材料二,宋代商业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商标”,世界上最早的商标是什么?
 
2015-2016学年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逸夫中学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50分)
1.隋炀帝时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这条运河以(  )
A.余杭为中心
B.涿郡为中心
C.洛阳为中心
D.长安为中心
【考点】隋朝大运河.
【分析】本题考查了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中心.
【解答】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的大运河.
故选C.
 
2.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考点】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
【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隋朝科举制的认识.
【解答】根据材料,“国家取士,远法前代””,意思是说国家选拨人才,是效法前代的做法,即隋朝.隋朝时,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拨官员.到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标准着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故选B.
 
3.“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被唐太宗涂誉为“一面镜子”的著名谏臣是(  )
A.房玄龄
B.杜如晦
C.姚崇
D.魏征
【考点】唐太宗的纳谏和用人.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唐太宗与魏征的有关内容.
【解答】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他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魏征前后向他进谏二百多次,受到唐太宗的器重,魏征被唐太宗比作一面“知得失”的镜子.房玄龄和杜如晦是唐太宗时期的名臣,被称作“房谋杜断”,姚崇是唐玄宗时期的大臣.
故选D.
 
4.“贞观之治”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重视纳谏
B.吸取隋亡教训
C.轻徭薄赋
D.任用姚崇为相
【考点】贞观新政和贞观之治.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贞观之治,注意把握其形成原因.
【解答】唐太宗统治时期,重视用人,吸取秦亡教训,故出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出现治世局面“贞观之治”,这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故选D.
 
5.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
A.武则天
B.慈禧太后
C.肖太后
D.孝庄皇后
【考点】女皇武则天.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武则天的史实.
【解答】690年,武则天废唐睿宗,宣布改唐为周,自称皇帝,以洛阳为神都,改元天授.武则天是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故选A.
 
6.在旧金山纽约等地人们把华侨、华人聚居的地方称为“唐人街”,可见唐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
A.文景之治
B.开元盛世
C.开皇之治
D.贞观之治
【考点】开元盛世.
【分析】本题考查了唐玄宗与开元盛世.
【解答】题目直接设问考查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什么?唐玄宗统治前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被誉为“开元盛世”.
故选B.
 
7.下列遗址遗迹中最能体现国内民族团结友好的是(  )
A.秦兵马俑遗址
B.大昭寺会盟碑
C.唐招提寺鉴真坐像
D.敦煌莫高窟
【考点】唐朝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昭寺会盟碑是唐政府和西藏政府之间会盟的见证,现在藏汉一家.所以也最能体现国内民族友好团结.
故选B.
 
8.“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这段话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两个民族之前的友好关系?(  )
A.汉族与南诏
B.汉族与回纥
C.汉族与鲜卑
D.汉族与吐蕃
【考点】唐朝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朝与吐蕃之间的友好关系.
【解答】材料中“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出自吐蕃赞普尺带珠丹给唐朝皇帝的信.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所以唐朝皇帝是尺带珠丹的舅家.材料体现了吐蕃与唐朝的友好关系.
故选D.
 
9.在唐朝对外交往中,与“遣唐使”“鉴真东渡”等历史信息相关联的交往对象(国家)是(  )
A.天竺
B.新罗
C.波斯
D.日本
【考点】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唐朝对外友好往来的中日友好交往的史实.
【解答】分析题目,找到关键信息词句“与‘遣唐使’‘鉴真东渡’等历史信息相关的交往对象(国家)是”,鉴真是唐朝的和尚,他不畏艰险,东渡日本,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受到中日人民和佛学界的尊敬.日本也曾排除遣唐使来到中国,学习中国的文化,至今日本的某些建筑还有唐朝的风格.
故选D.
 
10.历经六次东渡,最终成功到达日本传播唐朝文化的是(  )
A.张骞
B.玄奘
C.鉴真
D.戚继光
【考点】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唐朝中日文化交流的相关知识.
【解答】唐玄宗时,鉴真应日本人邀请传播唐朝文化,东渡日本至第六次才成功.
故选C.
 
11.他历时15年,行程5万里,西行印度求取佛经,带回佛经52筪、657部;回国后又潜心译经19年,翻译经书75部、1335卷.梁启超先生称其为“千古一人”;鲁迅先生曾高度赞扬其“舍身求法”的精神,尊其是“中国的脊梁”.他是(  )
A.张骞
B.甘英
C.鉴真
D.玄奘
【考点】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玄奘.
【解答】由题干中“西行印度求取佛经”我们可知,题干中的他指的是玄奘.唐贞观初年,唐朝高僧西行天竺,求取佛法,是把印度佛经、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人.
故选D.
 
12.一座古代石桥历经一千三百多年依然屹立在洨河上,“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宵”,这座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孔大石桥是隋朝的(  )
A.赵州桥
B.玉带桥
C.宝带桥
D.泸定桥
【考点】隋唐时期的建筑水平.
【分析】本题考查了赵州桥的历史地位.
【解答】据题干“单孔大石桥”及“时间”得知:隋朝李春在河北赵县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被誉为“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后又有诗人赞它是“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
故选A.
 
13.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王选因发明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被誉为“当代毕升”,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目前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
A.《千金方》
B.《金刚经》
C.《齐民要术》
D.《伤寒杂病论》
【考点】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分析】本题考查了雕版印刷术的相关史实.
【解答】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隋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集等.唐朝868年印制的《金刚经》是现存的世界上最早的标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
故选B.
 
14.唐朝社会经济的繁荣和科举制度的完善,推动了文学艺术的发展.这一时期,处于发展的黄金时代的是(  )
A.诗歌
B.散文
C.史学
D.戏曲
【考点】光耀千古的唐诗.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光耀千古的唐诗,识记唐诗发展的原因.
【解答】唐朝社会经济的繁荣和科举制的完善,推动了文学艺术的发展,是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故选A.
 
15.有一首歌这样唱道:“…不知今宵是何时的云烟,也不知今夕是何夕的睡莲,只愿能够化作唐宋诗篇”,那么在“唐宋诗篇”中被称为“诗仙”的唐朝诗人是(  )
A.李白
B.杜甫
C.自居易
D.苏轼
【考点】光耀千古的唐诗.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光耀千古的唐诗,注意识记诗仙李白.
【解答】唐代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著名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其中李白被称为“诗仙”.故选A.
 
16.隋唐书法和绘画艺术灿烂夺目.下列各项,属隋唐时期书法家的是(  )
①阎立本
②颜真卿
③吴道子
④柳公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点】隋唐时期的书法和绘画艺术.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隋唐的书法,识记唐代的主要书法家.
【解答】本题主要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识记.隋唐书法,名家辈出,最著名是颜真卿和柳公权.
故选C.
 
17.小华准备暑假到甘肃旅游,他可能看到的名胜古迹是(  )
A.都江堰
B.秦始皇陵兵马俑
C.莫高窟
D.龙门窟
【考点】隋唐时期的石窟艺术.
【分析】本题考查莫高窟的位置.
【解答】位于甘肃省敦煌的莫高是窟隋唐时期石窟艺术的代表,莫高窟是绘画艺术、佛教、雕塑艺术的集中体现,石窟内有大量与佛教有关的泥塑和壁画,生动地展现出敦煌艺术的奇特神韵和无穷魅力,特别是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图案,被赞誉为“天衣飞扬,满壁风动”,成为敦煌壁画的象征.
故选C.
 
18.辽宋夏金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其中位于北方与北宋并立的民族政权是(  )
A.西夏
B.金
C.辽
D.蒙古
【考点】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
【分析】这道题主要考查了宋、辽、西夏的并立的知识,牢记与北宋并立的政权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与北宋并立的民族政权有西北方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和北方契丹族建立的辽国.
故选C.
 
19.“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哪一项与此盟约无关(  )
A.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
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
C.以后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D.宋辽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
【考点】南宋和金的对峙.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宋辽、宋金关系,注意把握相关的知识点.
【解答】题目材料叙述了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理解和记忆澶渊之盟的内容及影响.宋金达成和议,双方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南北对峙.
故选D.
 
20.民族政权并立是两宋时期的重要特征.与南宋对峙的女真族政权是(  )
A.辽
B.西夏
C.金
D.元
【考点】南宋的建立和岳飞抗金.
【分析】本题考查金的相关知识.
【解答】10世纪时,女真受到辽的控制和压迫,后来完颜部统一了女真各部.完颜阿骨打继任女真首领后,继续领导抗辽斗争,势力不断壮大.1115年,阿骨打称帝,建立金政权.
故选C.
 
21.南宋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表明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发生了转移,其方向是(  )
A.从黄河流域转移到珠江流域
B.从长江流域转移到珠江流域
C.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D.从长江流域转移到黄河流域
【考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原因.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知识点,应把握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方向.
【解答】依据题干信息“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发生转移的方向”,结合所学知识:唐朝后期开始,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逐渐南移到长江流域,到南宋后期最后完成.
故选C.
 
22.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
A.美元
B.交子
C.人民币
D.欧元
【考点】中国古代货币演变历程.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注意把握纸币的产生.
【解答】北宋前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故选B.
 
23.被人们称为“诗圣”的诗人是(  )
A.李白
B.王维
C.杜甫
D.白居易
【考点】光耀千古的唐诗.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光耀千古的唐诗.
【解答】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唐朝涌现许多著名的诗人.杜甫的诗有“三吏”“三别”,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杜甫被后人尊称为“诗圣”.
故选C.
 
24.宋代重要的外贸港口不包括(  )
A.广州
B.明州
C.泉州
D.杭州
【考点】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宋代重要的外贸港口.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的广州、明州、泉州等地都是著名的对外贸易港口,杭州不是此时期的外贸港口.
故选D.
 
25.行省制度建立于(  )
A.唐朝
B.北宋
C.明朝
D.元朝
【考点】元巩固统一的措施.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元朝巩固统一措施的知识点.
【解答】元朝时期为了加强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元政府实行了行省制度.我国省级行政区最早出现于元朝.
故选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10分)
26.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了 曲辕犁 ,还创造了新的灌溉工具 筒车 .
【考点】盛唐的社会气象.
【分析】本题考查了唐朝曲辕犁和筒车.
【解答】唐朝在农业方面,兴修水利工程,农耕技术提高,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新式灌溉工具筒车.
故答案为:
曲辕犁,筒车.
 
27.隋朝大运河北通 涿郡 ,南达 余杭 ,全长2000多千米,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考点】隋朝大运河.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隋朝大运河.
【解答】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时开凿了大运河.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达余杭,全长2000多千米,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故答案为:
涿郡,余杭.
 
28.“房谋杜断”中,“房谋”是指 房玄龄 ;“杜断”是指 杜如晦 。
【考点】唐太宗的纳谏和用人.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唐太宗善于用人的有关内容.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善于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他任命人称“房谋杜断”的房玄龄和杜如晦作宰相.
故答案为:
房玄龄;杜如晦.
 
29.宋朝出现的专门娱乐场所叫 瓦肆 ,宋朝出现的插秧农具叫 秧马 。
【考点】宋代的社会生活.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宋代的社会生活.
【解答】宋代城市中有专门的娱乐场所“瓦肆”,市民生活丰富多彩;宋朝时,发明了新农具秧马,大大提高了插秧速度.
故答案为:
瓦肆,秧马.
 
30.蒙古政权的建立者是 成吉思汗 ,元朝的建立者是 忽必烈 。
【考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蒙古国及元朝的建立.
【解答】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政权;成吉思汗死后,忽必烈继承汉位,于1271年建立元朝,定都大都,1276年灭南宋实现统一.
故答案为:
成吉思汗;忽必烈.
 
三.材料题(共计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第之设,草泽(普通百姓)望之起家,簪绂(世家大族)望继世”。
材料二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请问答:
(1)材料一中的“科第之设”是指的哪一制度的创立?它最早出现在哪一朝代?
(2)这种制度在唐朝的常设科目有哪两种?
(3)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简述“科第之设”的历史作用。
(4)这种制度直接导致唐朝哪一文学形式进入繁荣的黄金时代?
【考点】材料解析题;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光耀千古的唐诗;阐述见解题.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度创立的知识点.
(2)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度完善的知识点.
(3)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度作用的知识点.
(4)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度发展的知识点.
【解答】(1)由材料“科第之设,草泽(普通百姓)望之起家,簪绂(世家大族)望继世”.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科举制度,隋炀帝时期,进士科的设立,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诞生.
(2)唐朝时期科举制度逐渐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明经两科最重要.
(3)由材料“科第之设,草泽(普通百姓)望之起家,簪绂(世家大族)望继世”.可知科举制度打破了门第的限制,改善了用人制度,给一般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做官参政的机会.由材料“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可知科举制度笼络了人才,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有利于封建统治的巩固.科举制度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
(4)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大大促进了唐诗的繁荣.
故答案为:
(1)科举制;隋朝.
(2)明经科;进士科.
(3)打破了门第的限制,给一般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做官参政的机会;为统治者吸收人才拓宽了道路;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
(4)唐诗.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材料二
洁白的哈达、温驯的藏羚羊、雄伟的布达拉宫……这就是我们美丽而圣洁的西藏。虽然当前“藏独分子”猖獗,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自古以来,西藏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材料三
元朝时人分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地位最高。第二等是色目人,第三等是汉人,第四等是南人,地位最低
(1)根据材料一,唐朝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2)结合材料二,请出唐朝与西藏地区友好往来的两个事例。
(3)哪一朝代的中央政府开始对西藏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在西藏设置了什么机构?这个朝代形成了一个什么新民族?
(4)结合唐朝和元朝在处理民族问题上的不同方式,谈谈应如何处理民族关系?
【考点】材料解析题;唐朝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元巩固统一的措施;民族分化政策与民族融合;历史开放性问题.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唐太宗开明民族政策的知识点.
(2)本题考查的是唐朝和吐蕃关系的知识点.
(3)本题考查的是元朝民族关系的知识点.
(4)本题的是开放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
【解答】(1)材料“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的意思是:自古以来的统治者都重视中原地区的汉族,轻视少数民族,我对他们一视同仁,因此各少数民族都以我为父母.反映的是唐太宗时期实行的开明的民族政策.
(2)由材料“洁白的哈达、温驯的藏羚羊、雄伟的布达拉宫…这就是我们美丽而圣洁的西藏.”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西藏.唐朝时期,文成公主入吐蕃和金城公主入吐蕃,加强了汉藏之间友好关系,密切了唐朝和吐蕃的经济文化交流.
(3)元朝时期,元政府在中央设宣政院,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是统治区域.元朝时期,原先在中国定居的阿拉伯人等,与当地的汉、蒙、畏兀儿等族互通婚姻,长期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4)本题的是开放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例如:要尊重不同的民族,实行民族平等的政策等.
故答案为:
(1)开明.
(2)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等.
(3)元朝;宣政院;回族.
(4)要尊重不同的民族,实行民族平等的政策.(言之有理即可)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材料二:两宋时期,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宋代手工业取得了巨大进步,商业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商标。
(1)结合材料一,该诗描绘了哪位皇帝统治时期的状况?他的统治前期被誉为什么?
(2)结合材料二,两宋时期,国家经济重心完全南移,请写出经济重心南移的两个史实。
(3)结合材料二“宋代手工业取得了巨大进步”表现在许多方面,试举两例。
(4)结合材料二,宋代商业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商标”,世界上最早的商标是什么?
【考点】材料解析题;开元盛世;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阐述见解题.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开元盛世的知识点.
(2)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知识点.
(3)本题考查的是宋朝手工业发展的知识点.
(4)本题考查的是宋朝商业发展的知识点.
【解答】(1)由材料“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历史.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2)由材料“两宋时期,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宋代手工业取得了巨大进步,商业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商标.”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农业得到发展,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国家的财政收入百分之80来自南方等.
(3)宋代手工业取得了巨大发展,北宋时期,南方的丝织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从海南岛兴起的棉织业,南宋时已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宋朝造船技术领先世界,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
(4)宋朝时期,商业繁荣发展,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商标.世界上最早的商标是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商标.
故答案为:
(1)唐玄宗;开元盛世.
(2)国家的财政收入百分之80来自南方;“苏湖熟,天下足”等.
(3)造船技术领先世界;棉纺织业发展快等.(任意两点即可)
(4)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商标.
 
2016年11月1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