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远古的传说
【教材分析】
本课讲述了起源于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的基本概况,包括黄帝其人及他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贡献、尧舜禹的“禅让”和原始社会走向终结的有关史实,为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远古传说时代的历史发展进程、尤其是中华文明的演进奠定了基础,并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
2、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搜集信息、获取历史知识、团结协作的能力及以古鉴今的学科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演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黄帝、炎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意识。
【重点和难点】
重点:黄帝对人类的贡献;夏朝的建立
难点:为什么说黄帝、炎帝是“人文始祖”?“禅让制”的含义
【教学方法】
合作交流、探究分析
【设计理念】
历史是一门充满人类怀旧情绪的课程,对古史的探秘欲望是学生走进历史的最大兴趣支点,而它以古鉴今的学科思想又成为指导自己规划人生、探索生命的理论起点。历史课堂应该给予学生畅所欲言的机会,让他们能在抚古追今中相互碰撞,相互激发,不断地丰富知识,达到深邃思想、升华情感的目的。这就是本节课设计的基本理念。
【课前准备】
1、课前根据预习学案,自主先学,分组探究
分组:全班分成9个大组——1-3组是战地记者组,4-6组是部落采访组,7-9组是会议报道组。
2、分组探究题目:
1-3组
[结合教材13—14页『炎黄战蚩尤』一目分析、讨论,最后将本组成果,以课件的形式呈现并汇报成果,选出中心发言人。]
1、说说有关炎黄战蚩尤的相关情况,包括时间、地点、交战双方、过程、结果。
2、华夏族是怎样形成的?
4-6组
[阅读教材14—15页『炎帝和黄帝』一目,思考、讨论,最后以课件的形式汇报成果,并选出中心发言人。]
1、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对后世分别有哪些贡献?
2、你如何评价炎帝和黄帝呢?
7-9组
1、选出演员,排练课本剧《部落联盟首领的产生》
2、结合教材内容,讨论:什么是禅让制?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3分)
1、在背景音乐《黄帝颂》中播放《祭黄大典》的视频。
2、看完后教师提出:巍巍华夏,历史悠悠。通过《祭黄大典》的视频,我们被万人祭奠的浩浩场面所震撼。作为我们祖先的黄帝为什么至今仍受到炎黄子孙如此的敬仰?让我们带着困惑与探究的欲望,穿越时空,去探索历史……
2、展示交流(20分)
(一)战地记者组
学生
1、首先请从涿鹿大战的战场上归来的战地记者组的中心发言人担任小老师,借助其小组课件,报道有关『炎黄战蚩尤』的战况。
2、然后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在1-3小组内补充、及4-9组的组外补充相结合下,逐步明晰、完善炎帝与黄帝在涿鹿大败蚩尤的概况。
教师
点拨或强调炎帝与黄帝被称为“人文始祖”的第一个因素——“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二)部落采访组
学生
1、首先请炎黄部落联盟归来的采访组的中心发言人,担任小老师,借助其小组课件,报道、讨论、争辩有关他们探究到的炎帝和黄帝对后世的贡献。
2、然后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在4-6小组内补充、及1-3、7-9组的组外补充相结合下,逐步明晰、完善炎帝和黄帝对后世的贡献。
教师
1、看《黄帝介绍》的视频,更深化学生理解黄帝的贡献对后世源远流长的影响及后人对其的敬仰。
2、教师点拨炎帝与黄帝被称为“人文始祖”的第二个因素——炎帝和黄帝对后世的重大贡献。
(三)会议报道组
学生
1、从部落联盟会议上归来的部落会议组,以课本剧的形式展他们的探究成果:
学生表演课本剧——《部落联盟首领的产生》。
2、采取组内同学、全班同学及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从历史的表现、人物的刻画等方面进行评价。
教师
1、在课本剧表演完毕后,教师顺势引导“这种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从而将本课难点——抽象的“禅让制”化为具体形象的感知。
2、教师点拨,随着社会生产发展,私有财产的增多,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人类告别传说时代,进入夏。
3、组内外评价(5分)
以组内评价、组外评价、及教师评价相结合的三种形式从小组活动参与程度,小组成果的达成方面进行评价。选出最佳表现小组,历史小博士。
4、迁移运用(10分)
1、台湾各党派首脑如连战、宋楚喻等到大陆访问时都拜谒黄帝陵,是因为
A.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
B.他自己打败的蚩尤?
C.他的部落形成华夏族的基础?
D.他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2、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 《礼记·礼运》
请回答:
1、"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指什么制度?
2、你认为尧舜禹属于"选贤与能"中的贤人吗,为什么?
5、升华认识(5分)
穿越时空,回到我们的课堂上,对于我们现在的学习与生活,你从黄帝、尧、舜、禹身上,得到哪些启示呢?
学生发言
教师总结:几千年来,这些关于圣人的传说盛传不衰,吸引着我们的不仅是故事本身,而是他们的人格品质。他们的宽厚待人也好、严于律己也好,感染我们的是他们“先天下人为先”的社会责任感,这也正是他们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作为人,这难道不是我们必须要学习的内容吗?作为社会中人,我们更需要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
5、结束语(2分)
《礼记·礼运》中有一句话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为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
自古至今,人们追求理想,追求文明的脚步,一直没有止步。愿同学们在今后历史的学习中,做生活的智者,文明的使者。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1.通过古代传说故事、小组合作学习、开展班级故事会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先民的传说中所隐含的历史信息。
2.借助《距今四五千年的中原地区部落分布图》,学习阪泉之战和涿鹿之战,认识华夏族的形成过程和意义。
3.归纳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加深对“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的认识。
4.让学生学会讲述尧舜禹的禅让和大禹治水的故事,学习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时政联系法。每年的清明时节,海内外中华儿女都要在桥山聚首,公祭轩辕黄帝,共同缅怀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追念祖先功德,表达追思,这是民族亲情最醒目的凝聚点。我国每年举行公祭主要是为了纪念祖先,增强同宗同祖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这对传承中华文明、凝聚华夏儿女、共谋祖国统一等也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2.制作人物名片法。本课内容涉及黄帝、炎帝、蚩尤、尧、舜、禹等几位传说中的著名人物,关于他们的重要事迹与贡献,我们可以通过制作人物名片的方式整理出来,这样便于区分和记忆。
3.情景模拟法。教师通过编写有关禅让制的课本剧,让学生理解禅让制的基本特点;学生通过观看、编写、表演课本剧,进一步认识禅让制,加深对禅让制涉及的三个人物、选人的标准与方式、影响及作用的认识。
新闻导入
“三月三,拜轩辕。”2016年4月9日,农历三月初三,丙申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新郑市黄帝故里景区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的各界嘉宾亲临盛典,怀着崇敬的心情拜谒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共同祈愿和平、和睦、和谐,共建华夏儿女精神家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力量。
史料导入
史料一 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毛泽东
史料二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两则史料中,毛泽东和孙中山先生所敬仰的先人是谁?他建立了怎样的伟业?从“远古的传说”这一课中我们会找到答案。
问题导入
“听,这是华夏儿女的心声;看,这是炎黄子孙的旗帜!”我们经常在一些演讲词中听到把中华儿女称为华夏儿女、炎黄子孙,你知道这种称呼的由来吗?学习完这一课就会知晓答案。
知识点一 炎黄联盟(教材P12)
1.部落联盟时期
四五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活动着许多部落,炎帝和黄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在同炎帝和蚩尤作战时,曾训练熊、罴(pí)、貔(pí)、貅(xiū)、貙(chū)、虎六种野兽参加战斗。实际上,这是用六种野兽命名的六个氏族,他们组成一个部落联盟。黄帝为有熊氏,说明熊氏族在这个联盟中居于首领的地位。
2.部落联盟之间的战争
阪泉之战发生于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之间,通过这场战争,黄帝战胜了炎帝,炎帝归顺黄帝,从而形成了黄炎部落联盟,同时黄帝取代了炎帝在黄河流域各部落中盟主的地位。
传说,黄帝与蚩尤在涿鹿之野作战,蚩尤率72(一说81)氏族攻击黄帝部落,黄帝仅率以熊、罴、貔、貅、貙、虎为图腾的氏族及炎帝部落迎战。黄帝实力不及蚩尤,屡战不胜,乃与蚩尤长期周旋。传说黄帝令应龙蓄水以抗御蚩尤,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冲破应龙水阵,黄帝则请旱神女魃以止雨,利用晴朗天气击败蚩尤。又说蚩尤作大雾,弥漫三日,使黄帝部落皆迷茫,黄帝乃令风后作指南车以别四方,冲出迷雾重围,将蚩尤击败。还说黄帝陷于困境时,得九天玄女所授兵法,懂得在山林、川泽、平陆等各种地形上的布阵之术,并击夔鼓如雷鸣,吹号角如龙吟,乘蚩尤震慑之际而大败之。蚩尤战败南逃,黄帝乘胜追击,擒杀蚩尤。
战争的胜利者黄帝部落与东方夷人部落交融,并向南发展,与炎帝、共工及黄河流域的众多氏族部落融合,逐渐形成以黄、炎部落为核心的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黄帝和炎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知识点二 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教材P13)
1.传说中炎帝的发明
炎帝在历史上的名称很多,大部分神话传说中都称他为“神农氏”。他也是一位传说中对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有过不世功勋的人物。神话中讲得最多的是炎帝对我国农业耕作的贡献。《白虎通》中记载:“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炎帝还有一件伟大的功绩,即发明了医药。在神话传说中,他颇有些舍己为人、大公无私的精神。据西汉初年的古书《淮南子》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四川至今还流传着这个感人的神话传说。神农氏还教人们通商交换,史书记载:“神农氏以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这些传说都是后人对自己的祖先炎帝的神化,说明他和黄帝一样,也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2.传说中黄帝的发明
孙中山先生曾有一首颂扬黄帝功绩的词,有几句这样写道:“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轩辕就是黄帝,他对我国文明的发展有哪些贡献呢?古书里有许多记载:
从衣食住行说。《世本》说:“黄帝作旃冕。”《古史考》记载:“黄帝始蒸谷为饭,烹谷为粥。黄帝作瓦甑。”《白虎通》记载:“黄帝作宫室,以避寒暑。”《汉书》记载:“昔在黄帝,作舟车以济不通。”
对农工商的贡献。《路史》记载:“(黄帝)命西陵氏劝蚕稼。”《拾遗记》记黄帝伐蚩尤时“炼石为铜,铜色青而利”。
关于文字、图画、弓箭、音乐等的发明,则有“仓颉作书”“黄帝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黄帝作弩”“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等。
所以,有的学者根据上述历史记载,认为“昔在黄帝,不惟为中华民族之始祖,抑又为中国文化之创造者也”。
知识点三 尧舜禹的禅让(教材P15)
1.禅让制
禅让制,是指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民主推举首领的制度。相传尧为部落联盟首领时,四岳推举舜为继承人,尧对舜进行三年考核后,使帮助为事。尧死后,舜继位,舜采用同样的推举方式,把治水有功的禹作为继承人。这种部落联盟推举首领的制度,史称“禅让”。
2.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是古代的神话传说。大禹是黄帝的后代,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负责治水。
大禹率领民众,与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体现出他具有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曾“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
1.河南新郑轩辕故里(教材P14)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的陵墓,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城北桥山,号称“天下第一陵”。黄帝陵古称“桥陵”,为中国历代帝王和著名人士祭祀黄帝的场所。据记载,最早举行祭祀黄帝始于公元前442年。自唐大历五年(770年)建庙祀典以来,黄帝陵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的场所。
2.大禹治水像(教材P15)
这幅画像选自山东嘉祥武氏祠的画像石。禹因治水得到民众爱戴,做了首领。画像即为禹治水的形象,他头戴斗笠,右手执锸(翻土工具),左手做招呼状。身穿直裾短袍服,领口、袖口都饰有花纹,显示了他非同常人的地位。
中国人为什么被称为“龙的传人”
中国人称“龙的传人”,来源于古代的图腾和传说。
据说,黄帝统一中原以前是以“熊”为图腾的。战败蚩尤统一中原后,黄帝为了安抚归附的部落,使用了一种新图腾,这种新图腾就是“龙”。“龙”是由原来的“熊”图腾的头部和一种“蛇”图腾的身子组合而成的。“蛇”图腾是黄帝母族的图腾,黄帝母族为“乔(左边加虫)”即“蛇”,古又通“桥”。黄帝葬桥山,正说明黄帝对其母族图腾的崇奉。实际上,“龙”图腾是黄帝父族和母族图腾的形象结合。“龙”这一奇特形象的形成,反映着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和各民族交融的过程。
后来,这一象征着中华民族的“龙”的形象开始出现于各种图案之中,并逐渐形成文字。人们从殷商出土的甲骨文中可找到“龙”字,从出土的远古时代的陶器碎片上可找到“龙”的图案。考古工作者在辽宁阜新查海古遗址中就出土了两块龙纹陶片,一块为行龙,一块为盘龙,生动形象,“龙”的鳞纹清晰可见。
“龙”成了中华民族始祖的图腾,中华民族也就和“龙”联系在了一起。于是,围绕“龙”产生了“感天而生”的传说,说炎帝是一位叫登的女子感动上天的神龙而生,黄帝是附宝感动“北斗”而生,尧是庆都感动“赤龙”而生。既然中华民族的始祖是“龙”的传人,那么,中华民族的子孙当然都是龙的传人了。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教材P13)
[答案] 华夏民族是由多个民族交融而成的。
1.传说中炎帝和黄帝有很多发明创造,你认为这些发明创造反映出当时人们生活的哪些变化?你认为有关先民的传说是否有科学根据?(教材P14)
[答案] 变化: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有科学依据。近年来,大量的考古材料印证了我国原始社会晚期的社会发展水平,证实了我国古代这些远古时代的传说并非完全子虚乌有。
2.从大禹治水的事迹中可以看到什么样的精神?(教材P15)
[答案] 吃苦耐劳、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公而忘私、无私奉献的精神,同时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智慧。
1.说说远古传说与真实历史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教材P16)
[答案] 远古传说不等于真实历史。远古传说是先民们对上古洪荒时代历史的一种夸张的记述,是经过人们整理、加工而成的,与真实历史有很大的出入。真实历史是真实可靠的,完全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两者之间存在着联系,远古传说在某些方面蕴含着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
2.黄帝陵位于陕西黄陵县城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的清明时节,都有来自海内外的炎黄子孙到这里拜祭。平日到这里来瞻仰的人络绎不绝,如果你来当黄帝陵的导游,你对游客如何介绍黄帝的事迹?(教材P16)
[提示] 主要从炎黄联盟战蚩尤的传说,“炎黄子孙”的由来,黄帝的发明创造,黄帝陵的建成、地位、影响等方面来解说。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教材分析】
本课的主题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炎帝和黄帝的传说,全面展现了炎帝、黄帝创造华夏文明的历史场景。首先,炎帝、黄帝和炎黄战蚩尤,为理解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其次,列举大量的远古传说,展现黄帝对中华文明的杰出贡献。同时,教材还介绍了禅让制和大禹治水。以“远古的传说”为主题显然符合这一时代的基本特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概况;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和尧舜禹的禅让;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能够对远古传说和真实历史进行初步的比较、判断和解释。
2.过程与方法
学生共同参与回答问题,并进一步探索新的问题;通过互相讨论、共同寻找答案的方式,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归纳线索,为今后的历史学习打下基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炎帝与黄帝事迹的学习,理解“我们都是炎黄子孙”的含义,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通过对“尧舜禹的禅让”的学习,培养以人为本、任人唯贤的美德;通过对“大禹治水”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奉献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黄帝对中华民族的贡献。
教学难点:远古传说和真实历史的区别与联系;尧舜禹禅让的实质。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因此,除了了解基本的知识点外,还要通过讨论、抽象归纳等方式,形成历史概念,整理出历史发展的线索,为今后的历史学习打下基础。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方法】
视频演示法、阅读讲解法、识图分析法、讨论法。
【教具】
导学提纲、历史图片、多媒体课件等。
【新课导入】
播放视频《祭黄大典》,黄帝为什么至今仍受到后人如此的敬仰?让我们带着困惑与探究的欲望,穿越时空,去探索历史。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就能找到答案。
一、炎黄联盟
教师讲述:在四五千年前,我国的黄河流域活动着许多部落。传说中有两位著名的部落首领,那就是黄帝和炎帝。在东方有强大的蚩尤部落,在南方还有苗蛮部落。相传蚩尤部落勇猛异常,曾经与炎黄部落发生了一场大战。这场大战发生在哪里?名称是什么?
学生回答:涿鹿。涿鹿之战。
教师讲述:(出示《距今四五千年的中原地区部落分布图》)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阪泉与炎帝展开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最后炎帝失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后来,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黄帝部落运用能辨明方向的指南车,在战鼓的激励下冲锋陷阵,最终打败蚩尤,势力和声望大增,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
教师提问:你怎么看待涿鹿之战?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涿鹿之战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教师过渡:炎帝和黄帝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炎帝和黄帝还有哪些历史贡献呢?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教师提问:炎帝有哪些伟大的发明?
学生回答:传说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教师提问:黄帝有哪些贡献呢?
学生回答:相传黄帝已能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
教师提问:学完了黄帝的贡献,请大家回答,为什么后人称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呢?
学生自由讨论。
教师归纳:黄帝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因为传说他发明了许多跟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东西,如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同时他生活的时代还出现了文字、音乐、养蚕缫丝等,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所以在中国人看来,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缔造者和中华早期文明的集大成者,在他身上凝聚着整个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三、尧舜禹的禅让
教师过渡:相传,黄帝最后乘龙归天,而在他之后,我国的黄河流域又相继出现了三位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他们就是尧、舜、禹。他们是通过什么方法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
学生回答:禅让制。
教师讲述:禅让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被推举的部落联盟首领没有特权。什么样的人才能被选为部落联盟首领呢?
学生自由讨论。
播放视频:《大禹治水的故事》。
探究问题:为什么大禹治水能够获得成功?
学生自由讨论。
教师归纳:禹接受治水的重任后,总结教训,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他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解除了水患。
【课堂小结】
本课讲述了炎黄联盟的形成以及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而在黄帝之后相继出现了三位部落联盟首领——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禅让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
【板书设计】
课件23张PPT。第3课《远古的传说》评比规则:分5个组,看各小组的表现得分,得分多者为优胜者。满分为100分,活动分为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 20分
第二环节 25分
第三环节 15分
第四环节 50分
“最佳团队”竞赛活动一、炎帝、黄帝和蚩尤二、尧舜的禅让详细阅读教材,15分钟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然后在小组内检查交流自学成果.
一、炎黄联盟
1、时间:距今约 。
2、战役: 之战。
3、结果: 和 结成联盟,形成 族。
4、后人尊奉 和 为该族的祖先。称 为人文初祖。
二、传说中炎帝、黄帝的发明
1.炎帝的发明:传说炎帝教民____开垦耕种__,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学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传说炎帝还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_____天文和立法知识知识。
快乐自学20分我的课堂 我的舞台!全部完成记20分,每少一个同学扣2分。第一环节4000多年涿鹿黄帝炎帝华夏黄帝炎帝黄帝1.尧和 、 是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
2. 的办法,历史上称为“禅让”。
2.黄帝及其部属的发明:相传黄帝已能建造宫室______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学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和__指南车____。相传在黄帝时期,_仓颉_创造文字,___伶伦_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黄帝的妻子嫘祖擅长纺织,并会缫丝。
3.考古发现:在河南、陕西、山西、甘肃、浙江等地遗址中,发掘出____水井遗迹________、蚕茧和____丝织品______、原始骨笛、船形陶壶等。这些发现,印证了我国原始社会晚期的社会发展水平。舜禹公共推举、首领让贤三、尧舜禹的禅让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有价值!经过上面的学习你还有什么问题,小组交流然后说给大家听听!能出一个问题或者答对一个问题得5分。我的问题:第二环节【我发现我解惑】25分(发现问题)!
在课堂上积极抢答小博士的问题。每抢到一题并答对记5分。第三环节(15分)我听讲我抢答!炎帝陵 “神农尝百草”的故事黄帝黄帝陵说说涿鹿之战交战的双方、情形及结果?
为什么黄帝被称为“人文初祖”?请同学们说一说为什么中国人称自己是“炎黄子孙:?【我探究我敢试】因为黄帝和他的部下有很多发明,他的妻子养蚕、创文字等。
炎帝和黄帝部落的联合,打败蚩尤部落联盟。之后炎帝和黄帝部落又结成联盟,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是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因此也可以说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尧帝舜帝因为他品德高尚、没有私心、任用唯贤、德才兼备的人为继承人。小结三位杰出的部落首领涿鹿之战黄帝:人文初祖禅让远古的传说小试身手40分组员全对记40分,每少一个同学扣5分。第四环节自主评价(课堂达标,一做就会)
一、选择题
1.我国历史上传说中的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生活在 ( )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珠江流域 D.淮河流域
2.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大败蚩尤部落是通过 ( )
A.牧野之战 B.巨鹿之战 C.涿鹿之战 D.赤壁之战
3.传说中发明养蚕缫丝技术的是 ( )
A.嫘祖 B.黄帝 C.仓颉 D.伶伦
4.下列传说中的历史人物因生活俭朴、克己爱民,受到百姓爱戴的是 ( )
A.黄帝 B.尧 C.舜 D.禹
5. 某台湾旅行团要来大陆拜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他们应该去 ( )
A黄帝陵 B大禹陵 C秦始皇陵 D孔庙
6. “涿鹿之战” 是历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战争,关于这次战争的描述,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次战争是由炎黄部落联盟与蚩尤部落对抗的战争。
B.战争中,蚩尤被擒杀,部分部落成员退到了南方。
C.炎黄联盟由西北发展到中原。
D.以炎黄联盟的失败而告终
7.传说他发明了船和车,他的史官仓颉(jié)创造了文字,他的妻子发明了养蚕缫(sāo)丝,后人称他为人文初祖。他是 ( )
A.黄帝 B.炎帝 C.蚩尤 D.黄帝和炎帝
8.“禅让”是一种更替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这种方法是 ( )
A.父传子 B.兄传弟 C.母传女 D.大家推选BCABADAD
下节课再见! 同学们知识巩固畅想天地自己动手 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能在
禅让制下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
领?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
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1.材料中的轩辕指的是传说中的哪个
部落?
2.平定蚩尤乱指的是哪一次战役?
3. 材料表达了孙中山对“轩辕”的什么
感情?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查找有关远古传说的相关资料,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动手课件16张PPT。第3课 远古的传说知识预习一、炎黄联盟 第3课 远古的传说部落联盟阪泉涿鹿炎帝和黄帝炎黄子孙 第3课 远古的传说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开垦耕种天文和历法 第3课 远古的传说宫室指南车仓颉伶伦水井遗迹丝织品 第3课 远古的传说三、尧舜禹的禅让禅让制 第3课 远古的传说大禹疏导禹夏 第3课 远古的传说新知小测 快来检测学习效果,判断下列观点的正误吧!
(1)四五千年前,在长江流域发生了炎黄战蚩尤的故事。( )
(2)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
(3)传说,黄帝教民开垦耕种,仓颉创造文字。( )
(4)禹用堵截的方法,解除了水患。( )
(5)从黄帝开始,推举部落联盟首领是按禅让的办法进行。( )√×××× 第3课 远古的传说方法集锦 ·浓缩记忆·
一个民族:华夏族。
一种制度:禅让制(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两场战争:阪泉之战(黄帝与炎帝)、涿鹿之战(炎黄联合与蚩尤)。
三个杰出首领:尧、舜、禹。
·特别提示·
禅让制中能够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的标准:德才兼备,有高尚的品德,生活俭朴,克己爱民,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等。 第3课 远古的传说·歌谣巧记·
重回黄河四五千,部落联盟起烽烟。炎黄联手蚩尤败,逐渐形成华夏族。始祖尊称归炎黄,中华儿女现凝聚。炎帝教民会耕种,黄帝制出指南车。尧舜禹依次禅让,大禹治水功千古。 第3课 远古的传说情境探究 探究要点 先民的传说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第3课 远古的传说1.如何看待炎帝、黄帝时期的发明?
从古至今,任何一项重大的发明创造,都不可能是某一两个人的功劳,它凝聚了许多人,甚至是几代人的心血。尤其是在远古时期,人类的每一次进步,都是非常艰难的。但是,在炎黄时期,随着统一国家的雏形——部落联盟的出现,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被大大激发出来,从而出现了一些总结性、提高性的发明成果,这应该是可信的。重难点睛 第3课 远古的传说2.禅让制是一种怎样的制度?
禅让制是一种部落联盟首领的推选制度。主要涉及尧、舜、禹三个历史人物,采取的方式是召开部落联盟会议进行推选,推选的标准是德才兼备。禅让制推选出来的首领要接受公众的监督,只有被公众认同的推举人,才有可能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第3课 远古的传说第3课 远古的传说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和尧舜禹的“禅让”和原始社会走向终结的有关史实。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能够对古史传说和史实做出初步的比较,判断和解释。
过程与方法
学生共同参与回答问题,并进一步探索新的问题;通过互相讨论、共同寻找答案的方式,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归纳线索,为今后的历史学习打下基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炎帝与黄帝事迹的学习,理解“我们都是炎黄子孙”的含义,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认同感;对“尧舜禅让”的学习,培养以人为本,任人唯贤的美德;对“大禹治水”的学习,培养学生坚强意志和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黄帝对人类的贡献 夏朝的建立
教学难点:尧舜禹禅让的实质
教学方法:
多媒体师生互动教学,PPT演示,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 (播放视频《祭黄帝陵》)为什么祭拜黄帝陵那么隆重?我们华夏民族、炎黄子孙的根又在哪里呢?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就能找到答案。
一、炎黄战蚩尤
[教师讲述] 在四五千年前,我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就活动着许多部落。传说中有两位著名的部落首领,那就是黄帝和炎帝。在东方有强大的蚩尤部落,在南方还有苗蛮部落。(出示部落分布图)相传蚩尤部落勇猛异常,还曾经与黄帝部落发生了一场大战。这场大战在哪里发生?
[学生回答] 涿鹿
[教师讲述](出示形势图)相传蚩尤部落“铜头铁额”,骁勇非常,在涿鹿之战中,黄帝部落一度落于下风,后来与炎帝部落结成联盟,甚至要找来天女相助,还发明了指南车,才最终打败了蚩尤部落。
[板书]一、炎黄战蚩尤
著名战役:涿鹿之战
[教师提问]你怎么看涿鹿之战?
[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涿鹿之战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教师讲述](出示线索)炎帝和黄帝部落打败了蚩尤部落,并且结成部落联盟。而在炎帝和黄帝之后,又相继出现了尧、舜、禹三个杰出的部落联盟领袖。在长期的发展中,华夏民族形成了。因此,炎帝和黄帝被认为是华夏民族的祖先,我们也自豪的自称为“炎黄子孙”。
[教师过渡]而其中,黄帝更是被称为“人文初祖”,这又是为什么呢?
[板书]二、黄帝——“人文初祖”
[教师提问]黄帝和他身边的人有哪些发明?
[学生回答]黄帝:宫室、衣裳、挖井、指南车
嫘祖:养蚕缫丝;仓颉:文字;伶伦:制作音律
[教师提问]看完了黄帝的贡献,请大家回答刚才的问题,为什么后人称黄帝为“人文始祖”呢?
[学生讨论]……
[教师归纳] 黄帝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因为传说他发明了许多跟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东西,如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同时他生活的时代还出现了文字、音乐、养蚕等,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所以在中国人看来,“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缔造者和中华早期文明的集大成者,在他身上凝聚着整个民族的智慧和创造,他是族群的化身”。
三、尧舜禹的“禅让”
[教师过渡]相传最后黄帝乘龙归天,而在他之后,我国的黄河流域又相继出现了三位杰出的部落联盟领袖,他们就是尧、舜、禹。他们是通过什么方法称为部落联盟领袖的?
[学生回答]禅让
[板书]尧舜禹的“禅让”
[教师讲述](播放视频)禅让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被推选的部落联盟首领没有特权。什么样的人才能被选为部落联盟领袖呢?
[学生回答]学生再讲述大禹治水的故事……
[教师概括]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舜非常孝顺,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可见他们都是德才兼备,以身作则的人。
课堂小结
[教师讲述]本课讲述了炎黄部落联盟形成以及“人文始祖”黄帝的传说,而在黄帝之后相继出现了三位部落联盟领袖——尧、舜、禹——都是通过禅让制成为领袖的。禹继位后,扩大了夏后氏部落的影响,为后来禹建立夏王朝奠定了基础。
活动与探究:“议一议: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远古传说指的是在文字发明以前,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是先民们对上古洪荒时代历史的一种夸张的记述。不可否认这里有神话的成分,但不难发现这其中蕴含着某些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炎帝、黄帝时代的传说,不仅在《史记》中的《五帝本纪》有记载,而且已被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的考古发掘所证实。而历史事实则是指完全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因此,远古传说固然存在着夸张和理想化的成分,但是也包含着一些真实的历史情况。我们不能把传说等同于史实,但也要学会从传说中分辨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从而获得对历史更客观的认识。
板书设计
课件18张PPT。欢迎进入全品
历史课堂第3课 远古的传说黄陵县黄帝陵简介 黄帝陵坐落在陕西省延安市南部的黄陵县,是中华民族始 祖轩辕黄帝陵墓的所在地。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是著名 的游览胜地。 传说黄帝生于山东寿丘,逝世于河南荆山,葬在陕西桥 山。桥山位于黄陵县城东1公里。陵冢在桥山之巅桥山有沮水环 绕,群山环抱,古柏参天,有大路可通山顶直至陵前。山顶立 一石碑,名为下马石,上“文武百官至此下马”字样。古代凡 祭陵者,均须在此下马,步行至陵前,陵前有一祭亭,亭中立 一高大石碑,上有郭沫若题“黄帝陵”三个大字。祭亭后面又 有一块石碑,上书“桥山龙驭”四字。 黄帝陵冢在山顶平台的中央,陵冢高3.6米,周长48米,有 砖砌花护围。四周古柏成林,幽静深邃。历代政府对保护黄陵 古柏都很重视,宋、元、明、清都有保护黄帝陵的指示或通令。 据黄陵县志记载,桥山柏林约4平方公里,共86000余株。 一、炎黄联盟黄帝为什么叫“黄”帝呢?
这在古书里是有解释的。《淮南子》一书说:“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帮助)后土(管土的神),执绳(法)而制四方”。这是说因为黄帝是管理四方的中央的首领,他专管土地,而土是黄色,故名“黄帝”。
黄帝为什么又名轩辕氏呢?
根据史料记载,黄帝曾发明一种车战法,打仗的时候,将士都站在战车上;停战休息时,将战车连接起来,围成一圈,指挥员在中间,只留一个空当作为出入的门,起到了保护指挥员的作用。古人把带有布幕的战车叫“轩”,把两辆战车中间的空当叫做“辕”,因为黄帝是这种车战法的发明者,所以后人便又把黄帝叫做轩辕氏。炎黄战蚩尤形势示意图涿鹿之战 场面黄帝战蚩尤(画像砖)仓颉造字养蚕织布造船制造指南车观察出天文星座建造宫室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发明纺织,学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动脑筋你对黄帝的发明有什么看法?认为
哪些是可信的?哪些带有神话色彩?
怎样看更科学?三、尧舜禹的“禅让”尧是接
黄帝的位吗?这是哪里?由谁建立都城?阳城,禹尧帝像尧是怎样的一个部落首领?《韩非子》载:“尧之王天
下也,冬日鹿裘,夏日布,
茅茨不翦,采椽不 ,粝粢之
食,藜藿之羹,虽监门之养
不敌于此矣。”山西临汾的尧庙说明尧生活俭朴,
克己爱民舜是怎样的一个部落首领?
《史记》载:“舜耕历山,
历山之人皆让畔;渔晋泽
,雷泽之人皆让居;陶河
滨,河滨器不苦窳。一年
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
三年成都。”说明舜宽厚待人,
以身作则谦让的品德
对周围人产生好的影响大禹治水像禹王治水 版画 禹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在外13年,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禹是怎样的一个人?尧舜禅位图“禅让”是怎么回事?
读教材进行说明。“禅让”的实质——
原始社会时期的
一种民主推选部落
首领导的制度。“禅让”表现为:1、通过部落联盟会议民主推选出来;2、首领没有特权谈一谈什么样的人
才能被选为部落首领?问题探究历史故事会你还听过哪些有关
炎帝、黄帝、蚩尤
和尧舜禹的传说?炎帝黄帝蚩尤尧帝舜帝大禹夏炎黄华夏形成过程华夏民族“炎黄子孙”原始社会的终结生产发展剩余产品出现私有财产出现贫富分化氏族贵族早期奴隶主战俘、犯罪
的平民早期奴隶约前2070年,进入奴隶社会第3课 远古的传说
1、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反映了我们经常讲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从下面哪一人物开始?( )
A.黄帝 B.炎帝 C.舜 D.禹
2、传说中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建造宫室、车船,制作兵器、衣裳B.让部下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律
C.妻子嫘子发明养蚕缫丝技术D.中华原始医药学的创始人
3、桂林的虞山公园有一座石山,相传远古时代舜帝(史称虞舜)曾南巡到此,故名虞山。请指出舜是通过什么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领袖的?( )
A.世袭制 B.武力夺取 C.禅让制 D.民主选举制
4、如何治水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下列哪一人物最早治理过黄河?( )
禹 B.李冰 C.王景 D.郦道元
5、在古希腊神话中,众神经常参加人间战争。传说在中国古代,也有一场“风伯御风,雨师行雨”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炎帝、黄帝部落大败蚩尤部落。该战役发生在( )
A.牧野 B.涿鹿 C.长平 D.城濮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孙中山
(1)材料中的“轩辕”被尊称为什么?
(2)材料中的“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与哪场战役有关?参与这一战役的还有哪位部落联盟首领?
(3)材料反映了人们对这个人物什么样的情感?
7.材料解析:
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
——《吕氏春秋》
请回答:
(1)文中所提到的事迹是何人所做?
(2)他所采取的方法是什么?
(3)他最典型的故事是什么?
参考答案:1-5 A DC A B
6、(1)人文初祖(2)涿鹿之战;炎帝(3)表达了对黄帝的尊敬(景仰)之情。
7、(1)大禹(2)疏导(3)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