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第1课
夏商与西周的政治制度
【考纲解析】
1.了解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演变,认识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
2.准确掌握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及意义,分析两者之间互为表里的关系;
3.归纳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知识梳理并小组检测】
熟记商、周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特点及意义。
【自主检测】
1.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
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
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
)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2.
许倬云先生在其《西周史》中所说,“商周的封建,事实上是基层地方社群政治权
力的延续”。周初“封建”的实施主要基于
(
)
A.最高统治者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B.该制度可从根本上消除中央和地方的对立
C.周王室众星捧月般政治格局的形成
D.王权无力伸至诸侯所治理的共同体内部
3.
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
这表现在
(
)
A.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
B.皇位继承“立嫡不以长”
C.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
D.婚姻中的“门当户对”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考纲解析】
1.了解秦朝大一统历史局面的形成及其意义;
2.了解皇帝制度的创立及其内涵,认识皇权至上是皇帝制的基本核心;
3.熟悉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内容,掌握三公九卿的中央官制和郡县制的地方管理体制;
4.
用辩证的方法分析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知识梳理并小组检测】
1.整理并掌握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内容、特点及影响。
2.从地方官权力、与中央的关系、历史作用三方面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
【自主检测】
1.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
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
)
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
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统治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2.
许多学者认为,秦朝的建立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过去的贵族政治,根据所学知识判
断,“官僚政治”的最基本特点应该是
(
)
A.颁布《秦律》,依法治国
B.丞相掌握大权
C.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
D.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系统
3.
《吕氏春秋﹒用民》载:“当(夏)禹之时,天下万国,至于(商)汤三千余国。”
西周时,“天下诸侯之悉来进受命,于周而退见文武之师者,千七百七十三诸侯”。
经东周数百年战争后只剩下几个国家,最后都被秦所灭。材料表明
(
)
A.
夏商已经开始分封制
B.
中央集权趋向逐渐明显
C.
夏朝比商朝国力更强盛
D.
西周诸侯左右中央王权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考纲解析】
1.
准确区分和掌握中央集权制下的两对矛盾;
2.
概括整理并掌握从秦到清中央行政管理制度的变化,以及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变化;
3.
系统了解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历程,认识其演变的趋势。
【知识梳理并小组检测】
1.准确写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朝代的更替。
2.
概括从秦到清中央行政管理制度的变化。
3.从时间、制度名称、选拔依据三方面概括出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历程。
【自主检测】
1.《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
( http: / / www.21cnjy.com )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
)
A.体现三省分权制
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
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
D.分化相权加强皇权
2.科举制是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下列各项中,确切反映唐朝科举制情况的是(
)
A.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
B.采用八股考试方式
C.分进士等科目考试
D.要求应试士人熟读四书五经
3.
在谈到明朝内阁的作用时,有学者指出:“内阁成员犯不着为了皇帝去得罪其他文
官,事实上他们也没有这个权力。没有宰相的权力和地位,却要承担宰相的罪责,
去充当皇帝的挡箭牌、替罪羊,这是任何明智的人都不会去做的事情。”这意在说
明内阁的设立
(
)
A.不利于政府机构间的协调与督察
B.加强了对百官的监察
C.弥补了明太祖废丞相带来的弊端
D.直接导致了皇权削弱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考纲解析】
1.了解明清君主专制强化的相关史实;掌握其采取的措施;2.了解中国古代监察和谏议制度的发展历程,并准确对其进行评价;
2.
了解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及其特点。
【知识梳理并小组检测】
1.准确记忆明清君主专制强化的相关史实;指出其采取的措施及其背景。
2.分析内阁与军机处的职能;以及对皇权加强有何作用。
【自主检测】
1.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
(
)
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
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
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
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
2.
元朝行省的设置,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
河、南岭、太行山等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江西行省也同样
跨过南岭而有广东……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统治者这么划分
的主要意图是
(
)
A.
便于中央直接管理
B.
实行民族分化政策
C.
推行汉蒙二元统治
D.
防止出现地方割据
3.《明史》描述都察院:“职专纠劾百官,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
司。”据此判断,明朝时期都察院
(
)
A.职权与汉武帝时期十三州部刺史相同
B.中央监察机构,且为地方监察机构上级
C.可以风闻奏事,实现对社会舆论的监督
D.中央派驻地方的监察机构,为帝王耳目
右玉一中2017年度
高一历史预习案
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
第1课
1.
C
2、D
3、B
第2课
1.
C
2、C
3、B
第3课
1.
B
2、C
3、A
第4课
1.
A
2、D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