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四节硫酸 硝酸和氨同步知识点针对性训练+综合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第四节硫酸 硝酸和氨同步知识点针对性训练+综合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11-03 10:57:09

文档简介

第四节 硫酸 硝酸和氨
知识点1:氨气
1.合成氨
(1)工业合成氨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德国化学家哈伯因在合成氨方面的巨大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2·1·c·n·j·y
(2)氮的固定
将________态的氮转变为氮的__________的过程。
2.物理性质
(1)NH3是______色、有______气味、极易__________的气体,常温时,1体积水大约溶解________体积的氨气。氨易______化,常作制冷剂。【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喷泉实验
实验装置
操作及现象
结论
①打开活塞,并挤压滴管的胶头
②烧杯中的溶液由玻璃管进入烧瓶,形成____,瓶内液体呈____色
氨________溶于水,水溶液呈____性
3.化学性质
(1)氨与水的反应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H3·H2O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氨水呈弱碱性,原因是(用电离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氨与酸的反应
蘸取浓氨水和浓盐酸的两支玻璃棒靠近时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教育网
(3)氨的催化氧化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1⑴】据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人民政府2009年8月6日介绍,赤峰制药集团氨气泄漏事件共有246名药厂工作人员、事故处理人员及周边群众到医院接受治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www-2-1-cnjy-com
A.压缩机中的氨是作为制冷剂
B.氨气泄漏时,消防人员可喷洒大量的水,减少氨气的扩散
C.氨气溶于水使其水溶液呈碱性
D.氨气溶于水的过程属于氮的固定
【答案】D
【解析】由NH3的物理性质可知,A、B两项正确;氨水呈弱碱性,C选项正确;氮的固定是游离态的氮变为化合态的过程,故D选项错误。2-1-c-n-j-y
【变式练习1⑴】如图所示,夹子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与气体B充分反应,打开夹子,可发现试管①内的水立刻沸腾了。则液体A和气体B的组合不可能是下列的(  )  21*cnjy*com
A.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
B.水、氨气
C.氢氧化钠溶液、一氧化氮
D.水、二氧化氮
【例题1⑵】氨水显弱碱性的主要原因是(  )
A.通常状况下,氨的溶解度不大
B.氨水中的NH3·H2O电离出少量的OH-
C.溶于水的氨分子只有少量电离
D.氨本身的碱性弱
【答案】B
【解析】氨气溶于水大部分与水结合生成一水合氨(NH3·H2O),NH3·H2O仅有少部分电离成NH和OH-,因此显弱碱性。【来源:21cnj*y.co*m】
【变式练习1⑵】在研究合成氨方法的历史上,不同的研究者曾3次获诺贝尔化学奖。合成氨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同时也是制取硝酸、炸药等的原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N2和H2在点燃或光照条件下可合成氨气
B.氨和HNO3都是电解质
C.氨气遇到浓硝酸会发生反应产生大量白烟
D.由NH3制HNO3的过程中,氮元素被还原
知识点2:铵盐
1.物理性质:铵盐都________于水。
2.化学性质
(1)铵盐受热易分解
NH4Cl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H4H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铵盐与碱反应
NaOH与NH4N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2】检验铵盐的方法是将待检物取出少量放入试管中,然后(  )
A.加热,用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检验
B.加水溶解,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C.加入碱溶液,加热,再滴入酚酞试液
D.加入苛性钠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检验
【答案】D
【解析】检验铵盐的方法是利用了铵盐与碱共热反应生成氨气及氨气的性质,把NaOH溶液加到某物质的固体或溶液里,加热后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就可以判断该物质是铵盐。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变式练习2】下列关于铵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有铵盐受热均可以分解,产物均有NH3
B.所有铵盐都易溶于水,所有铵盐中的氮均呈-3价
C.NH4Cl溶液中加入NaOH浓溶液共热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OH-NH3↑+H2O
D.NH4Cl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可用升华法分离
知识点3:氨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实验室中常用________与______共热的方法制取氨。如:2NH4Cl+Ca(O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cnjy.com
2.装置:固体与固体反应,加热。装置如下图。
3.收集方法:________________。
4.验满:常使用________________试纸或醮有____________的玻璃棒。
5.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1)收集装置和反应装置的试管和导管必须是干燥的;
(2)发生装置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3)由于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因此收集氨气时,导管应插入试管的底部;
(4)加热温度不宜过高,并用酒精灯外焰由前向后逐渐加热。
6.NH3的干燥
通常使用碱石灰,不能使用P2O5或浓H2SO4。
7.尾气处理
多余的氨要吸收掉以避免污染空气。但多余气体在尾气吸收时要防止倒吸。常采用的装置有:
【例题3】为了更简便地制取干燥的NH3,下列方法中适合的是(  )
A.N2+3H22NH3,用烧碱进行干燥
B.加热NH4HCO3,气体用五氧化二磷干燥
C.加热浓氨水,气体用碱石灰干燥
D.Mg3N2+6H2O===3Mg(OH)2↓+2NH3↑,气体用无水氯化钙干燥
【答案】C
【解析】A选项中方法是工业制取氨气的方法,不可选;B选项中P2O5是酸性干燥剂可以吸收NH3;D选项中CaCl2可以与NH3形成络合物,也不能选用,所以应选C项。
【变式练习3】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知识点4:硫酸的性质
1.物理性质
纯硫酸是无色、黏稠、难挥发的油状液体,稀释时________大量热。
2.稀H2SO4的化学性质
具有酸的通性,完成下列离子方程式:
——
3.浓硫酸的特性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蓝色晶体变成白色粉末
浓H2SO4具有________性
①蔗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品红溶液____
浓硫酸具有______性,且能氧化碳单质,本身被还原为________
①铜片逐渐____
②铜片表面有________产生;
③试管中溶液逐渐________;
④品红溶液____
浓硫酸具有__________性
(1)吸水性:浓硫酸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可用作__________。
(2)脱水性:浓硫酸按__________,夺取某些有机物中的________元素形成__________。
(3)强氧化性:
浓硫酸—
【例题4】区别浓硫酸和稀硫酸,既简单又可靠的方法是(  )
A.与铜片反应
B.与石蕊溶液反应
C.用玻璃棒各蘸少许涂在纸上
D.加入锌片看是否有气体生成
【答案】C
【解析】常温下浓H2SO4和稀H2SO4都不能与Cu反应;向两种酸中加入锌片二者都反应,浓H2SO4反应产生SO2,稀H2SO4产生H2,可以区别,但不是最简单、最好的方法;只有C利用了浓H2SO4的脱水性而稀H2SO4没有脱水性来区分,较简单。
【变式练习4】下列现象与用途和浓硫酸的脱水性有关的是(  )
A.浓硫酸可作氯气的干燥剂
B.浓硫酸加到蔗糖中,蔗糖变黑
C.浓硫酸加到胆矾上,蓝色晶体变成白色粉末
D.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可与铜等不活泼金属反应
知识点5:硝酸的性质
1.硝酸是一元强酸,具有酸的通性,但硝酸与金属反应一般不产生________。
2.强氧化性
(1)与金属的反应
浓HNO3与Cu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稀HNO3与Cu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非金属反应
浓HNO3与木炭加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温下,冷的浓硝酸能使__________钝化。
(4)王水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混合物,体积比为________,能使不溶于硝酸的金、铂等溶解。www.21-cn-jy.com
【例题5】向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时,溶液的颜色变化应该是(  )
A.变浅 B.加深
C.不变 D.变棕黄色
【答案】D
【解析】在酸性条件下,NO将Fe2+氧化为Fe3+而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
【变式练习5】铜粉放入稀硫酸中,加热后也无明显现象。当加入一种盐后,铜粉质量减少,溶液呈蓝色,同时有气体逸出,该盐是(  )21·世纪*教育网
A.Fe2(SO4)3 B.Na2CO3
C.KNO3 D.FeSO4
参考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1
1、(1)N2+3H22NH3 (2)游离 化合物 
2.(1)无 刺激性 溶于水 700 液 (2)②喷泉 红 极易 碱 
(2)NaOH+NH4NO3NH3↑+NaNO3+H2O
【变式练习2】C
【解析】根据铵盐的有关知识逐一分析判断。选项A中,并不是所有铵盐受热都易分解,有的铵盐受热分解产生氨气(如NH4Cl);有的铵盐受热分解不产生氨气(如硝酸铵);选项B中,所有的铵盐都易溶于水,铵盐里除NH中的N呈-3价外,还可能含有其他价态的N元素(如NH4NO3中的N有-3、+5两种价态);选项C中,铵盐与碱反应时,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也不同,即加热时,生成NH3,不加热时,往往生成NH3·H2O;选项D中,可用加热法分离NH4Cl和某些固体(不分解、不升华的固体)的混合物,但其过程为先受热分解,再降温化合,而不是升华。21·cn·jy·com
知识点3
1.铵盐 碱 CaCl2+2NH3↑+2H2O 
3.向下排空气法 
4.湿润的红色石蕊 浓盐酸
【变式练习3】B
【解析】实验室制取氨气方法有:a.铵盐与碱共热制取氨气,常用NH4Cl与Ca(OH)2反应,固体与固体加热反应,试管口向下倾斜;b.在浓氨水中加碱,因为在氨水中存在下列平衡NH3+H2ONH3·H2ONH+OH-加入碱平衡向左移,同时又放热促进氨气挥发;c.加热浓氨水,加快氨气挥发。①错误,因为氯化铵分解生成的NH3与HCl,冷却后又生成NH4Cl,不能得到NH3。③项中试管口向上倾斜,反应时生成的水冷凝回流会炸裂试管。
知识点4
1.放出 
2.Zn+2H+===Zn2++H2↑ CuO+2H+===Cu2++H2O 
OH-+H+===H2O Ba2++SO===BaSO4↓ 
3.从左至右,从上至下:吸水 ①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的炭 
【解析】区别浓硫酸的脱水性和吸水性,要看原物质中是否直接含H2O,如:C6H12O66C+6H2O(脱水性) CuSO4·5H2OCuSO4+5H2O(吸水性)。
知识点5
1.氢气 
2.(1)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2)C+4HNO3(浓)CO2↑+4NO2↑+2H2O 
(3)Fe、Al 
(4)浓硝酸 浓盐酸 1∶3
【变式练习5】C
【解析】铜与稀硫酸不反应,但加入KNO3后,由于溶液中H+存在,故会发生:3Cu+8H++2NO===3Cu2++2NO↑+4H2O;加入Fe2(SO4)3也能使铜粉的质量减少,溶液变蓝色,但无气体逸出。
硫酸 硝酸和氨——综合检测题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
1.对于硫酸和硝酸的比较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浓硫酸和浓硝酸都是强酸,都能与金属反应放出H2
B.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脱水性和吸水性
C.稀硫酸和稀硝酸都具有强氧化性
D.硫酸和硝酸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2.下列操作不能用于检验NH3的是(  )
A. 气体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B. 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C. 气体与滴有酚酞的水作用变红
D. 气体与浓盐酸反应生成铵盐
3.接触法制硫酸和工业制硝酸分别经过以下的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变化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B.②③⑤⑥都是化合反应
C.两个过程中都有接触室装置 D.②④反应都要用催化剂
4.浓硫酸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在与含有水分的蔗糖作用的过程中不能显示的性质是(  )
A. 酸性 B. 脱水性 C. 强氧化性 D. 吸水性
5.往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时,溶液的颜色变化应该是(  )
A. 颜色变浅 B. 逐渐变为红色
C. 没有改变 D. 变为棕黄色
6.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广州亚运会金牌中金属的成分提出猜想:甲认为该金牌是由纯金制成;乙认为该金牌是由金银合金制成;丙认为该金牌是由黄铜(铜锌合金)制成.为了验证他们的猜想,取制造这种金牌的材质粉末少量进行实验,加入下面一种试剂来验证甲、乙、丙猜想的正误,该试剂应是(  )21*cnjy*com
A.硫酸铜溶液 B.稀硝酸
C.盐酸 D.硝酸银溶液
7.试管中盛有少量白色固体,可能是铵盐,检验的方法是(  )
A.加水,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B.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C.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滴入酚酞试液
D.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滴入石蕊试液
8.下列关于浓HNO3和浓H2SO4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常温下二者都可用铁制容器贮存
B. 常温下二者都能与铜较快反应
C. 露置于空气中,溶液浓度均降低
D. 浓HNO3与浓H2SO4都具有强氧化性
9.下列可用浓H2SO4干燥的气体有(  )
①H2 ②SO2 ③H2S ④Cl2 ⑤NH3 ⑥HCl ⑦CO2 ⑧HBr ⑨CO
A. ①②④⑥⑧⑨ B. ①②④⑥⑦⑨
C. ①②④⑥⑦⑧ D. 全部
10.下列反应制取气体合理可行的是
A.Zn + 2HNO3(稀) = Zn(NO3)2 + H2↑
B.CaCO3 + H2SO4(稀) CaSO4 + H2O + CO2↑
C.NH4Cl(aq) + NaOH(aq) NaCl + H2O + NH3↑
D.MnO2 + 4HCl(浓) MnCl2 + Cl2↑+ 2H2O
11.关于氨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氨水的主要成分是NH3·H2O
B. 氨水可使酚酞指示剂变红
C. 氨水中含三种分子和两种离子
D. 氨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密度越小
12.在下列反应中,HNO3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
A. H2S+2HNO3S↓+2NO2↑+2H2O
B. CuO+2HNO3Cu(NO3)2+H2O
C.4HNO34NO2↑+O2↑+2H2O
D.3Cu+8HNO33Cu(NO3)2+2NO↑+4H2O
13.如右图装置可以用来发生、洗涤、干燥、收集(不考虑尾气处理)气体。该装置可用于
A.浓硝酸和铜反应制备NO2
B.浓氨水和生石灰反应制备氨气
C.锌和盐酸反应制备氢气
D.碳酸钙和盐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碳
14.已知Cu(NO3)2受热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u(NO3)22CuO+4NO2↑+O2↑,某人将少量的Cu(NO3)2固体放入试管中加热,然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入试管中,木条复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www.21-cn-jy.com
A.NO2能支持燃烧
B.NO2不能支持燃烧
C.木条复燃是因为硝酸铜分解产生了氧气的缘故
D.木条复燃是因为硝酸铜分解产生的CuO催化作用的结果
15.将NH4HCO3在试管中加热,使放出的气体依次通过盛有足量过氧化钠的干燥管、足量浓硫酸的洗气瓶,最后得到的气体是(  )21教育网
A. NH3 B. O2
C. H2O D. CO2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5分)
16.(6分)在浓硝酸中加入铜片:
(1)开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铜有剩余,则反应将要结束时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待反应停止后,再加入少量25%的稀硫酸,这时铜片上又有气泡产生,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c·n·j·y
17.(7分)非金属单质A经如图所示的过程转化为含氧酸D,已知D为强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在常温下为固体,B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
①D的化学式是________;
②在工业生产中B气体的大量排放被雨水吸收后形成了________而污染了环境.
(2)若A在常温下为气体,C是红棕色的气体.
①A、C的化学式分别是:A________;C________.
②D的浓溶液在常温下可与铜反应并生成C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18.(10分)A、B、C、D、E各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
(1)当A为气体单质时,A是 (写化学式)。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回答有关问题:
①A→B: ;
②E→C:      ;
(2)当A为固体单质时,A是 (写化学式)。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C→D: ;
②E与木炭反应: 。
19.(8分)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用如下三套实验装置及化学药品(其中碱石灰为固体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制取氨气。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三位同学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三位同学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其原因是 。
(3)三位同学用上述装置制取氨气时,其中有一位同学没有收集到氨(如果他们的实验操作都正确),你认为没有收集到氨气的同学是 填(“甲”、“乙”或“丙”),收集不到氨气的主要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简述操作方法、现象和结论) 。
(5)三位同学都认为他们的实验装置也可用于加热碳酸氢铵固体制取纯净的氨气,你判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___(填“甲”、“乙”或“丙”)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0.(11分)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利用以下装置制备氨气,并探究氨气的性质(部分仪器已略去)。
请回答:
(1)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干燥氨气常用的干燥剂是 。21·世纪*教育网
(2)收集氨气时,请你选择氨气的进气口 (填“a”或“b”),理由是 。www-2-1-cnjy-com
(3)若观察到装置B中的烧瓶内产生了红色喷泉,则说明氨气具有的性质是 。  21*cnjy*com
(4)为防止环境污染,以下装置(盛放的液体均为水)可用于吸收多余氨气的是
(填序号)。
(5)氨气在催化剂并且加热时会被空气氧化,这是工业制硝酸的第一步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来源:21cnj*y.co*m】
21.(13分)某同学用下列装置(固定、加热仪器和橡胶管略)进行有关氨气制取的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装置①制取NH3,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测定生成的NH3的体积,则必须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_(填装置序号),装置中所盛试剂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装置②制取并收集干燥的NH3,烧瓶内装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液漏斗中装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收集装置应选择________(填装置序号).
(3)若用下列各种试剂组合(其它条件相同)进行制取氨气的对比实验,测出氨气的体积(标准状况)如下表:21·cn·jy·com
试剂:6.0 g Ca(OH)2(s,过量),6.0 g CaO(s,过量),5.4 g NH4Cl(s),5.4 g (NH4)2SO4(s).
试剂组合
①Ca(OH)2 NH4Cl
②Ca(OH)2(NH4)2SO4
③CaO NH4Cl
④CaO(NH4)2SO4
NH3体积( mL)
1344
1364
1792
1753
从表中数据分析,实验室制氨气的产率(产率=×100%)最高的是________(填序号),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及解析
1.D
【解析】浓硫酸和浓硝酸都是强酸,都与金属反应没有氢气放出。A错误。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但是浓硫酸有脱水性、吸水性,浓硝酸没有。稀硫酸的氢离 氧化性,
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C 错误。
7.B
【解析】向固体中加入NaOH溶液,加热发生反应:,产生的气体若能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或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检验,冒白烟),则证明该白色固体是铵盐.21cnjy.com
8.B
【解析】常温下Fe与浓HNO3和浓H2SO4均发生钝化,都可用铁制容器贮存,A正确;Cu与浓HNO3在常温下就能反应,而Cu与浓H2SO4需加热才能反应,B错;二者露置在空气中,浓HNO3易挥发,溶质减少浓度降低,浓H2SO4吸收空气中水分,溶液质量增加,溶质质量不变,浓度降低,C正确;浓HNO3、浓H2SO4都是强氧化性酸,D正确。
9.B
【解析】浓H2SO4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NH3,也不能干燥还原性气体如H2S、HBr等。
10.D
【解析】硝酸属于氧化性酸,和金属反应不能生成氢气。实验室制取CO2,不能使用硫酸,因为生成物硫酸钙微溶,会附着在碳酸钙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实验室制取氨气不能在稀溶液中进行,而是利用熟石灰和氯化铵加热来制取。所以选项D是正确的,答案选D。
11.C
【解析】氨水的主要成分是NH3·H2O,溶质为NH3;由于NH3与水反应
NH3+H2ONH3·H2ONH+OH-,所以显碱性;氨水中含有NH3、H2O、NH3·H2O三种分子,NH、OH-、H+三种离子;氨水的密度小于1,所以氨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密度越小。【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2.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硝酸的化学性质。有硝酸盐生成,则表现出酸性;若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表现出氧化性。选项A中没有硝酸盐生成,只表现氧化性;选项B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没有降低,只表现酸性;选项C属于分解反应,硝酸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不符合题意;选项D中既有硝酸盐生成,又有NO生成,因而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
13.C
【解析】NO2溶于水与水反应,不能通入水中。氨气极易溶于水,也不能通入水中,更不能用浓硫酸干燥。CO2的收集应用向上排气法,所以正确的答案是C。
14.A
【解析】由Cu(NO3)2受热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产生的气体是NO2和O2,且二者的体积比是4︰1,这说明氧气的含量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相当。但在空气中木条却不能复燃,因此使木条复燃的应是NO2气体,故选项A正确2-1-c-n-j-y
15.B
【解析】此过程涉及反应有NH4HCO3NH3↑+H2O↑+CO2↑,H2O、CO2分别与Na2O2反应产生O2,NH3被浓H2SO4吸收,故最后剩余气体为O2。【出处:21教育名师】
16.(1)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2)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3Cu+8H++2NO===3Cu2++2NO↑+4H2O
【解析】铜与浓硝酸生成NO2气体,随着反应的进行,硝酸的浓度逐渐减小,还原产物变成了NO,同时生成硝酸铜溶液;【版权所有:21教育】
当反应结束时,溶液中含有NO,如果加入稀硫酸,提供H+可提高其氧化性,可继续氧化铜:
3Cu+8H++2NO===3Cu2++2NO↑+4H2O
17.(1)①H2SO4 ②酸雨
(2)①NH3或N2 NO2
②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属于
【解析】依据图示中的“连续氧化”转化关系和“D为含氧酸、强酸”,可确定D为H2SO4或
【解析】本题属于无机框图题。本题的突破点是A、C、D、E这四种物质,因为ACDE均是通过氧气和水实现的,而能满足这种转换的常见物质有:
①N2NONO2HNO3;②SSO2SO3H2SO4;
③NH3NONO2HNO3;④H2SSO2SO3H2SO4;因为A是单质,所以A只能是氮气或硫。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9.(1) 2NH4Cl+Ca(OH)2====CaCl2+2NH3 +2H2O
(2) NH3的密度小于空气
(3) 乙 , 2NH3+H2SO4===(NH4)2SO4
(4)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管口,若试纸变蓝,则说明已收集满
(或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若有白烟产生,则证明已收集满)。
(5)丙
【解析】(5)NH4NO3 = NH3 + HNO3,丙中碱石灰吸收掉HNO3,所以能收集到NH3
A、B中NH4NO3分解后,又会NH3 + HNO3 = NH4NO3
20.(1)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碱石灰
(2)进气口 a (填“a”或“b”),因为氨气的密度比空气轻,a口进是向下排气
(3)极易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碱
(4)②④⑤
(5 4NH3+5O24NO+6H2O
(2)CaO或NaOH或碱石灰 浓氨水或浓NH4Cl溶液[注:用Ca(OH)2溶液不给分] ⑥
(3)④ 因为NH4Cl受热易分解,生成的部分NH3和HCl又重新结合生成NH4Cl;而用Ca(OH)2反应产生的水较多,吸收的NH3较多,所以用CaO和(NH4)2SO4反应产率最高
【解析】(3)①与③比较,排除①;②与④比较,排除②;5.4 g NH4Cl为0.101 mol,理论上可生成0.101 mol氨气,产率(③)==79.2%;5.4 g(NH4)2SO4为0.041 mol,可生成气体0.082 mol,产率(④)==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