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巧用身边的材料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通过发现、巧用身边的材料进行设计实践,掌握设计制作立体装饰物的基本要素和技法,并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2、让学生感受不同材料的质感,以及所塑造的作品的艺术美,提高审美素质
3、培养学生美的感悟力和创造力,在提高审美情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都增强了。《巧用身边的材料》这一课是一节手工课, 活动中以“观察外形──生活联想──启发讨论──动手拼摆──设计制作──交流评”为主线,创设一定情境,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他们在音乐中轻松、愉快地通过想一想、拼一拼、摆一摆、说一说、做一做、评一评的形式来认识纸餐具不仅可以用来盛东西,还可以拼摆、剪贴成一定的趣味造型。在这个手工活动中,学生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充分体现了创造意识,富有一定的探索力。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发现身边材料的不同质感与美感,并在设计实践中巧妙运用。
教学难点:如何巧妙运用身边材料的不同质感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导入新课
(一)欣赏儿童歌曲《哈哈七巧七巧》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在小学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双手和大脑》不知同学们是否还有印象?“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今天,我们就用我们这双灵巧的双手和聪明的大脑来进行手工创造,利用身边的材料来美化我们的生活。教师揭示课题《巧用身边的材料》。
活动2【讲授】二、教学过程:
(一)作品欣赏:PPT展示不同性质的材料制作的作品。
引导学生欣赏图片,思考:这些作品都使用了哪些材料?
学生欣赏作品感受一下重新创造的魅力。
观察材料不同,以及不同使用方法制作出来的作品的特点。(材料可以切割使用成点、线、面的零件)体会材料的妙用。
师生共同总结:这些作品主要运用了橡胶、矿泉水瓶、易拉罐、电脑部件、五金元件、纸材、纺织品等
活动3【讲授】(二)深入教学
分析各种材质的特点,发现它们不同的美感和利用价值。
以金属为例:
铁:给人感觉比较冷峻、坚固。
铜:给人感觉比较温暖,有光泽。
铝:给人感觉有点冷、有光泽、易操作。
......
活动4【活动】小组讨论
那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我们身边有哪些废弃的材料呢?
(学生讨论、回答)
总结:
1、纸(报纸,杂志,纸巾,纸板......)
2、塑料(塑料袋,饮料瓶......)
3、金属(易拉罐.....)
4,、其他(木材,树叶,毛线,布料......)
(鼓励:同学们都说的很好,说明大家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
那么我们又应该运用哪些方法来让他们变废为宝呢?
活动5【练习】三、学生实践
学生用手中工具及材料,发挥想象力和动手能力,个人制作与小组协作相结合,制作出一件手工作品。
要求:1、妥善利用工具,注意安全。
2、互帮互助,小组协作。
活动6【活动】四、展评:
投影仪展示学生创意作品并点评鼓励。
活动7【作业】五、课后作业
课外多欣赏一些优秀的手工制作,开拓视野,提高欣赏能力。
课件29张PPT。1、通过欣赏、体验不同材料的质感,发现不同材料本身具有的美。
2、掌握基本的设计方法和制作技巧,设计制作生活装饰物。
3、培养学生对美的感悟能力以及动手创造能力和环保意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学生感受、发现身边不同材料的质感及美感 学生在设计中能够巧妙的利用身边的
材料,能体现出自己作品的创作特色。欣赏并思考:
这些作品都使用了哪些材料?被轧扁的猫欣赏作品欣赏作品欣赏作品海螺灯欣赏作品装饰作品装饰作品欣赏作品欣赏作品欣赏作品欣赏作品欣赏作品欣赏作品欣赏作品欣赏作品五谷杂粮拼图五谷杂粮拼图小结:刚才所欣赏到的这些艺术品主要运用了哪几类材料?废旧金属、塑料、橡胶、纸材、电脑部件、五金材料、纺织品等。根据所准备的材料、工具,和同学们交流一下你的构思、所使用的加工方法 以及注意事项等。
1.学具设计制作要有教学依据,既实用又美观。
2.安全:用刀具的安全、锋利的切口处小心触碰、强力胶不要碰到手和眼睛等。
3.制作方法:各种材料粘合后都要略做固定;切、刻不要直接在桌面上,要垫好厚报纸等。
4.相互协作:工具可以相互借用,相互给一些好的建议, 相互帮助。
5.教室卫生:制作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先集中放置,下课后及时清理掉。强调注意事项梵高 《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