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1-02 17:21: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次月考检测试题
八年级
语文
(检测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头子的身体往上蹿了一蹿,随着,那小船很厉害地仄(zè)歪了一下。
B.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dǎng);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定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C.
红军的偷袭企图一定把德国人吓坏了,他们老是用迫(pǎi)击炮轰击方场和附近的街道。
D.
只要有人提起南斯拉夫,我就想起克拉库耶伐次和那儿被敌人杀戮(lù)的那一刻,我就想起那里整个民族的英勇。
2.下列各句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蒋介石重视南阳,企图阻竭人民解放军向南发展的道路,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
B.
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厉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C.
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明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的地平线上憋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D.
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华张皇失措地跑到学校,累得上气不接下气。
B.
艺术家们通过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热情讴歌了建党92周年来的丰功伟绩。
C.
今年的春天天气变化异常,气温忽高忽低,让广大市民在穿衣方面显得手足无措。
D.
这次校园文化艺术节上,我们读到了新颖的散文和精美的诗歌,看到了逼真的素描和绚丽的水粉画,这些作品让大家赞叹不已。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学生食品是否安全,关系到我国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这是一个必须引起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B.今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大约里氏6.5级左右的地震。成都、乐山,重庆等多地有震感。
C.也许,青春本身就是一本成长的流水账,需要我们小心地记录,精心地收藏。
D.通过观看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节目,我了解到“大衣哥”朱之文是一个朴实平易的人。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共12分,每小题3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 http: / / www.21cnjy.com )。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现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5.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扶:顺着,沿着
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延:请,邀请
C.后遂无问津者
津:渡口
D.问所从来,具答之
具:全,都
6.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武陵人捕鱼为业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B.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C.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便扶向路
D.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复前行,欲穷其林
7.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或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武陵人/捕鱼为业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竟然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
D.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其余的人又各自延长时间到他们的家里)
8.下列对课文的解说和判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选中所说的桃花源似乎有实际根据,在今湖
( http: / / www.21cnjy.com )南桃源县西南沅江之滨的桃源山腰上,有一个长约一百米的山洞,有人认为就是桃花源。但课文所叙述的故事纯属虚构。
B.选文在写法上以“桃花”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线索,以空间地点的变化为顺序先写渔人发现桃花林,接着写渔人进入、停留、离开桃花源,最后写渔人再寻桃花源,层次结构非常清楚,可见作者深厚的写作功底。
C.这篇课文陶渊明成功地运用了虚实结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写法,使人感受到桃源仙境的存在,实中有虚,以“不复得路”“未果”等句写出仙境在恍惚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让人觉得如梦如幻,这其实是作者一种不满现实的精神寄托。
D.选文作者是东晋时期的陶渊明,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字元亮,一说名潜,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选文本是陶渊明<<桃花源诗>>前面的“序”,后被人们当作一篇独立的文章来读,并成为传诵千古的名篇佳作。
第Ⅱ卷(共76分)
三、默写(6分)
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2分)
①坐观垂钓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②少壮不努力, 。(汉乐府《长歌行》)
③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④东皋薄暮望, 。(王绩《野望》)
(2)在杜甫的《望岳》和《春望》中任选一首默写。(4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0—12题(10分)
①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
( http: / / www.21cnjy.com )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小火轮开得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十几个鬼子在水里泅着,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错。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从荷花淀里却撑出一只小船来。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
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
②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来的。不到白洋淀,哪里去吃这样新鲜的东西?来到白洋淀上几天了,鬼子们也还是望着荷花淀瞪眼。他们冲着那小船吆喝,叫他过来。
③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④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
( http: / / www.21cnjy.com )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⑤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⑥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⑦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⑧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散。
⑨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
10.老头子为什么选择在中午时分来报仇?第①段画线句子有何作用? (4分)
11.老头子让二菱看他这场“英雄的行为”原因何在?表现了老头子怎样的性格特点?(3分)
12.第⑧段画线的自然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3分)
五、作文(60分)
13.在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作文。
(1)越长大,越__________
(2)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等待。
( http: / / www.21cnjy.com )等待亲人的归来,等待朋友的问候,等待春天的到来,等待赞许的目光,等待假期的来临……等待是一种幸福,等待是一种希望,等待是一种无奈,等待也是……请以“等待”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在横线上填上一个词语,使标题完整,(2)文体不限;(除诗歌外) (3)不少于600字。
B卷(50分)
一、诗词赏析(4分)


【宋】翁卷
一天秋色冷晴湾①,无数峰峦远近间。
闲上山来看野水, 忽于水底见青山。
【注释】①湾:水流湾曲的地方。
1.这首诗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2分)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2分)
江南巡抚大臣,惟周文襄公忱最有名。盖
( http: / / www.21cnjy.com )公才识固优于人,其留心公事,亦非人所能及。闻公①有一册历②,自记日行事,纤悉不遗。每日阴晴风雨,亦必详记。如云某日午前晴,午后阴,某日东风,某日西风,某日昼夜雨。人初不知其故。 一日,民有告粮船失风③者,公诘其失船为何日?午前午后?东风西风?其人不能知而妄对,公一一语其实。其人惊服,诈遂不得行。于是知公之风雨必记,盖亦公事,非谩④书也。
【注】①公:文中指周忱,明朝官员。②册历:记事簿。 ③失风:行船遇恶风失事。 ④谩:随便。
3.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
(1)亦非人所能及(
) (2)公诘其失船为何日(

(3)人初不知其故(
) (4)诈遂不得行(

4.请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自记日行事,纤悉不遗。
(2)于是知公之风雨必记,盖亦公事,非谩书也。
5.根据本文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周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
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22分)
(一)名著阅读(4分)
6.(1)《 》是鲁迅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其中揭示封建孝道“尊老废幼”的虚伪残酷的散文是《 》,该文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菜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不过,中国古代孝道既有愚弄人的地方,亦有合理的因素。
(2)《五猖会》记叙了作者和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 ,含蓄地批判了 的不合理。
(二)现代文阅读(18分)
没有发芽的种子
邱海泉
①散步的时候,心情总是松弛着
( http: / / www.21cnjy.com ),洒脱如脱线的风筝,一任世界上的一切像毫无意义的微风似的从眼前滑过。而从前所有的不快早都遥远得成了另一个世界的事。时不时,眼前一亮,也说不定有什么东西让人心头一动。比方说一只小狗十分顽皮地向你撒娇吠叫,比方说一滴挂在枝头上的晶莹剔透的小露珠向你暗送的秋波……那天,我却被一大片开得如火如荼的喇叭花吸引住了。
②我不知何时已经信马由缰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走到郊外了。在一个农家的门口,我就呆在了那一片开满鲜花的墙头前。花是喇叭花,开得那个热闹……但我之所以如此迷恋它的原因,不全是因为那小精灵冰清玉洁的可爱姿容,而是因为我在这里不期而遇了我的故人旧友。
③那是几十年前的事了。那时我还是个村童毛孩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天早上跟父亲下地锄草,就在一个土壕里看见了那片开得正艳正好的花儿。我禁不住诱惑,跑下壕去,蹲在地边,手摩挲起花儿,半天不想起来。父亲却早在我身后喊了起来:别踩坏花儿,那是你大伯家种的二丑。我这才知道这一地可爱的花儿原来是一味中药材。
④那一霎,伫立在那儿,我眼里看的是盛开的花儿
( http: / / www.21cnjy.com ),心里纷飞的却是打开了尘封的往事。久久地流连盘旋在那儿,我突然看见二丑花成熟后洒落在地上的种子。我小心翼翼地捡拾着,心里想,待到来年开春,我要把它种到阳台上去,这样我们就可以形影不离地天天厮守在一起了。
⑤在我的期盼和浇灌中,喇叭花的幼苗一天天长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它的枝蔓那么快就爬满了阳台,真令人惊讶!它的花不只开满了我的花园和阳台,而且也弥漫浸透了我生命的空间——我一有空就站在花蔓下,一任那落英像春雨一样洒在我的头上。邻居们也都来欣赏参观我的花儿,而且连连称赞说:真好看真好看哟。有个朋友还拿起照相机拍了照片,刊登在了当地的报纸上……
⑥一天,女儿突然从抽屉里翻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小信封说:这里面是什么,没用的话我扔了?我一看,说:那是没种完的喇叭花种子,放下,扔什么。她说:今年已经有新种子了,还要它干什么……尽碍事儿,我扔了。说着顺手丢进了垃圾篓。
⑦我的心突然随着那花种子的下落揪了一下。
⑧看着那些被丢弃的花种子,我不断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质问自己,为什么那么粗心?是我,把那几粒可怜的种子一生最灿烂的时刻错过了!是我这个刽子手,把它们永远永远地埋没在抽屉和黑暗里了。此后好多天,一到阳台上,看见那些开得天真烂漫的小花,我心里总是不由自主地弥漫起一股淡淡的忧伤。我想起了许许多多我幼时的夙愿,也想起了一个个已经被我淡忘了多年的理想……我不知道人世间又有多少个美丽的梦想,就像那几粒还没来得及发芽开放的喇叭花种子被永远地湮没无声了呢。
(选自《黄山日报》2012年7月16日,有删改)
7. 文章以“没有发芽的种子”为标题有哪些含义?(4分)
8. 第①段侧重描述散步时的心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9. 结合语境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6分)
(1)我就呆在了那一片开满鲜花的墙头前。
(2)我的心突然随着那花种子的下落揪了一下。
10. 文章最后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给你怎样的启示?(4分)
四、综合性学习(12分)
近来,因中国作家莫言获2
( http: / / www.21cnjy.com )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莫言热”应运而生。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当然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于是我们开展以“走进莫言”为主题的综合性活动。
11.我和同学制作有关莫言的新闻简报。(4分)
北京时间2012年12月8日凌晨,
( http: / / www.21cnjy.com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家莫言在瑞典文学院发表演讲,主题为“讲故事的人”。从一个迷恋故事、充满想象力的孩子,到用自己的方式讲各种故事的文学家莫言始终把自己定义为“讲故事的人”。“因为讲故事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我获奖后发生了很多精彩故事,这些故事,让我坚信真理和正义的存在。今后,我将继续讲我的故事。
在剪报中以上这则新闻标题被删了,我补写了一个20字以内的标题。
12.我和同学分享莫言先生幽默语言。(4分)
记着:“你获奖后,有人指出诺贝尔奖评委主席马悦然跟你私交甚好。请问他是你‘亲爱的朋友’吗?”
莫言:“你们外国人第一次见面就是亲
( http: / / www.21cnjy.com )爱的朋友。我认识了一个意大利女孩,第一次给我写信就‘亲爱的莫言’,令我心潮澎湃,以为她对我有意思呢。后来人们说这事人家的礼貌而已。”(回答引起一片会意的笑声)
我从这段实录中感受到了他的幽默了,并在会心一笑后将莫言先生的“潜台词”写在实录下面的横线上。
13.我和同学讨论莫言先生所讲的故事。(4分)
“我再讲一个故事。三十多年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还在部队工作。有一天晚上,我在办公室看书,有一位老长官推门进来,看了一眼我对面的位置,自言自语道:‘噢,没有人?’我随即站起来,高声说:‘难道我不是人吗?’那位老长官被我顶得面红耳赤,尴尬而退。”
“为此事,我洋洋得意了许久,以为自己是个英勇的斗士,但事过多年后,我却为此深感内疚。”
同学甲:故事讲的是,要把人当人看。
同学乙:么必要过分彰显自我。
同学丙:伤害他人自尊来维护自尊也是耻行。
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