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测量物体的体积 1(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测量物体的体积 1(苏教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0-05-17 12:3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测量物体的体积
课题 测量物体的体积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分层 水平1:1.让学生在圆柱的体积和容积的知识基础上,探索生活中一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计算不规则物体体积,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2.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3.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水平2:理解“阿基米德定律”。水平3:熟练掌握测量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难点:理解水面上升的体积就是不规测物体的体积。
学生活动方式 分组方式:自然分组。活动方式:小组合作,在计算后交流自己的思路。
教学准备 1.教科书第38-39页的例1、例2以及相应的“试一试”,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九的第1、2题。2.光盘3.全班分成8各小组,每组确定一名组长,组织本组的实验。4.准备一个长方体或圆柱体透明容器,水、尺子、记号、笔、天平、土豆、铁块、铜块、铝块等。5.记录单。
板书设计 测量物体的体积
教和学的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预设
一、情境导入 谈话:你们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谁愿意来给大家讲一讲。 导入:是啊,把石子放入瓶中,水面就升高了,聪明的乌鸦就是用这样的方法喝到了水。瓶中放入石子,水面就升高了,说明什么呢?(石子占据了一定的空间)看来,每个物体都有它的体积,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测量物体的体积。(板书课题)1.活动一:测量计算土豆的体积。(1)谈话:我们已经学会了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喝圆锥的体积,但生活中还有大量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它们的体积又该如何测量呢?(2)提出问题:像这个土豆,你准备怎样测量它的体积呢? (3)总结引领。 (4)小组活动: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一些材料(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容器若干),现在就用你们想到的这种办法来测量土豆的体积,并填写表格。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讲故事说说自己的想法和知道的知识。自由发言说方案我们可以先在圆柱形状的容器里放适量的水,测量出水面的高度;然后讲土豆完全没入水中,测量出水面上升后的高度,最后通过计算上升的水的体积就可以得到土豆的体。测量土豆的体积。
教和学的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预设
(5)反馈交流① 说一说土豆的体积是怎样算的,并讨论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多媒体课件进行动态演示)② 提问:实际操作时,应注意什么? 2.活动二:测量计算铁快的体积。(1)谈话:我们通过计算上升的水的体积知道了土豆的体积,现在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来分别测量两块铁快的体积,并用天平称一称它们的质量,再填写下表。(2)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最好先称出质量,再测量体积)(3)反馈交流。比一比:观察上表,你有什么发现?(4)算一算:运用以上知识,称出第三块铁块的质量并计算出它的体积。① 小组合作,称出铁块的质量。② 独立算出它的体积。③ 交流反馈:质量也体积的比值也叫做密度。 一定要把土豆完全没人水中同一种材料,质量与体积比的比值是一定的。称出质量算出体积铁快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约是7.8g∕Cm3。
教和学的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预设
三、拓展延伸四、全课小结 1.谈话:金属在人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的运用。你们知道吗?不同的材料,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出示下表)2.组织活动(1)借助这些比值,我们能不能计算出这些物体的体积呢?(2)在老师给你准备的材料中选择一个物体,称出它的质量,计算它的体积。3.交流反馈。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了什么新的收获? 独立完成。小结。
分层作业设计 水平1:P34~P36页的教学内容。完成《练习与思考》的第6~7题;《探索与运用》的第8~9题。水平2:1.一个底面积是125.6平方米的圆柱形蓄水池,容积是314立方米。如果再深挖0.5米,水池容积是多少立方米?2.把一个长、宽、高分别为9厘米、7厘米、3厘米的长方体铁块和一个棱长是5厘米的正方体铁块, 熔铸成一个圆柱体,这个圆柱体的底面直径是20厘米,高是多少厘米 水平3:1.一个圆锥体和一个圆柱体的高相等,它们底面积的比是4:1,圆柱体的体积是21立方分米,圆锥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2.有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甲容器的底面积是690平方厘米,乙容器的底面积是230平方厘米,甲容器中的水深36厘米,现将其中一部分水倒入空着的乙容器中,使甲、乙容器内的水深一样,则甲、乙容器中水深多少厘米?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