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雪寻梅 课件+教案 (2)

文档属性

名称 踏雪寻梅 课件+教案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11-02 22:23:55

文档简介

踏雪寻梅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歌曲的时代风格和高雅意境,能对歌曲表现的画面展开美好的想象,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歌曲的歌词、旋律进行赏析,在歌唱中将对歌曲的感性认识与乐谱的理性认识统一结合起来,充分体会速度、力度、节奏等音乐要素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
3、知识与技能:学会并能用富有表现力的歌声生动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生理、心理日趋成熟,对不同事物会有自己一定的见解;部分学生不重视音乐课,抵触传统音乐、热衷于流行音乐,音乐知识参差不齐。我校的学生基本上来自农村,音乐知识薄弱,上台容易怯场,往往回避课堂交流;同时,他们心里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与赞赏,又想表现自己。绝大多数学生比较喜欢上音乐课,能主动配合教学,上课热情很高,深得老师赞赏,并喜欢与老师友好相处,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常在一起交流学习体会。但是,仍有个别学生学习音乐缺乏积极性、节奏感差,个别音符唱不准,有时上课爱开小差。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歌曲的高雅意境以及用生动的演唱来表现它。
教学难点:歌曲的赏析与演唱表演艺术处理的结合统一。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赏析导入 
1、播放歌曲《铃儿响叮当》,引导学生感受歌曲节拍特点及音乐情绪,说说表达的是哪一季节的生活情景。
2、多媒体课件播放出示梅花雪景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由梅花雪景图让学生展开联想,然后出示青少年学生骑驴踏雪寻梅的图景,进而引出课题《踏雪寻梅》。(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歌曲和引人入胜的图片入手,既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又为学生创设了适宜的学习情境并导入课题。】
活动2【讲授】二、感受与学唱
1、课件播放《踏雪寻梅》,引导学生边听边思考问题:①歌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②歌曲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绪?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并作回答。
【设计意图:遵循音乐的听觉规律,通过聆听初步了解歌曲。】
2、简介作者:刘雪庵、黄自。(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视听结合,了解词曲作者,培养学生应有尊重创作者劳动的态度。】
3、学唱歌曲
①教师首先用电子琴范奏一遍歌曲旋律,让学生感受旋律特点。(欢快、愉悦、活泼)
②教师范唱歌曲,学生聆听并思考:有没有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
③解决问题:
雪霁(ji:四声):雪后放晴的意思。
灞(ba:四声)桥:指有扶手的石板桥。
4.朗读歌词(用打击乐器伴奏) 5.学生跟老师学唱歌曲,注意休止符和连音处的唱法。 6.歌曲的演唱处理:
①“骑驴灞桥过”的“骑”轻巧的一带而过,强拍落在“驴”上,在唱“驴”处做一个骑的动作,要求学生自信骄傲的演唱。
②歌曲中的四个“响叮当”要处理的短促而跳跃,力度渐强,表现了驴儿由远而近的清脆铃声。
③“好花采得瓶供养”是歌曲的高潮,所以力度很强,为了能感叹的抒发感情,可以在唱这句之前加一个闻花的动作,深呼吸一下,然后感叹的唱出“好”字。
7.难点解决完后,学生用富有表现力的歌声生动而有感情地练习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结合课件,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学唱,积极体验歌曲蕴含的情趣与美感,并初步检验学习成果。】
活动3【活动】三、对比欣赏
1、对比童声合唱的《踏雪寻梅》与女声合唱的《踏雪寻梅》,让学生体会音色、速度、伴奏等对音乐形象表达的作用。
2、聆听朱妍演唱的同名歌曲《踏雪寻梅》,并与所学的《踏雪寻梅》作简要对比。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讨论、交流——对比欣赏,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作品的味道与特点。】
活动4【活动】四、拓展延伸
1、观看费玉清演唱的《一剪梅》视频。
2、体验张也演唱的《红梅赞》。
3、思考与提升:
梅花与兰、竹、菊并称为“花中四君子”,千百年来为无数文人墨客所称颂,原因何在呢?(学生交流)主要原因是梅花不畏严寒,敢于剪雪裁并,傲然吐艳枝头。可见,梅花的美丽与芬芳都是来自不易的,所以有句励志名言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设计意图:通过同题材的不同音乐作品的欣赏,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让学生感受到音乐描绘手法的多样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思考与交流,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学习梅花的“高贵品质”。】
活动5【练习】五、创造表现
1、加入简易的打击乐器为歌曲《踏雪寻梅》编配节奏并进行演唱。
2、让学生为同学们表演“以冬天或梅花”为主题的歌曲或舞蹈,教师依情适时给学生鼓励性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即兴的创意表演,一方面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一方面培养学生的配合能力。】
活动6【作业】六、课堂小结与作业
1、课堂小结:①表扬同学们认真学习的良好表现。②总结本节课学习要点,激发学习下节课内容的热情和愿望。
2、布置作业:用轻快活泼、富有情趣的声音准确背唱《踏雪寻梅》,为下节课的二声部合唱训练做准备。
【设计意图:巩固本节学习要点,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为下节课教学做准备。】
课堂结语:今天,老师领着同学们在音乐声中“踏雪寻梅”——感受冬之美。“雪映梅开是天景,踏雪寻梅是人趣!”让我们学做一名富有生活情趣的好少年,让梅花坚强不屈的精神永远陪随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
课件29张PPT。第六单元 《铃儿响叮当》这是一首闻名于世的儿童歌曲。第一乐段的旋律跌宕起伏,形象地描绘了雪橇在不平的山路上跃上滑下的情景。第二乐段的旋律大多是平进,表现了一往无前的气势和小伙伴们内心的激情,旋律清新飘逸,好似清脆的马铃声。冬 季冬之旅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八年级上册踏雪寻梅梅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踏雪寻梅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这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愉悦,怡然自得
运用了什么演唱形式?
童声合唱踏雪寻梅 雪霁天晴朗, 腊梅处处香。 骑驴灞桥过, 铃儿响叮当。 响叮当,响叮当 响叮当,响叮当 好花采得瓶供养, 伴我书声琴韵, 共渡好时光。【霁 ji:雪后放晴】
【灞ba桥:有扶手的石板桥】



介 刘雪庵(1905-1985)
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四川(今重庆)铜梁人。1930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师范组,随萧友梅、黄自学习作曲与和声学。
他的主要作品有《踏雪寻梅》、《飘零的落花》、《菊花黄》、《枫桥夜泊》、《红豆词》等 理解词意: 《踏雪寻梅》 刘雪庵词
黄自曲表达了青少年骑着毛驴,踏着冬雪去欣赏梅花绽放的情景。【霁 ji:雪后放晴】
【灞ba桥:有扶手的石板桥】愉悦,怡然自得3 5 5 0 2 5 5 0 3 5 5 0 半拍 半拍 ?三拍半?1 1 1 1 1 1 3 5 ????(三拍半)对比欣赏少女合唱版的《踏雪寻梅》
朱妍独唱的同名歌曲《踏雪寻梅》拓展欣赏:《一剪梅》思考与展示:
你还知道哪些表现冬之美的歌曲呢?《红梅赞》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雪映梅开是天景踏雪寻梅是人趣 梅花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高贵品质是值得在座每一位学习的,老师希望,梅花的精神将会陪伴同学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 这节课,老师领着同学们在音乐声中 “踏雪寻梅”,感受冬之美。感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