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雪寻梅 课件+教案 (3)

文档属性

名称 踏雪寻梅 课件+教案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11-02 22:24:22

文档简介

踏雪寻梅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学唱歌曲《踏雪寻梅》,体会歌曲美好的意境。
教学重点:
能用轻松明快的声音学会演唱《踏雪寻梅》。
教学难点:
有表情的歌唱《踏雪寻梅》,体会歌曲情韵。
教学教具:
电子琴 PPT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材分析:
《踏雪寻梅》是一首简短而高雅的艺术歌曲,整曲洋溢着骑驴赏花,怡然自得的神情。四次“响叮当”用断音来表现,生动的描绘了驴儿脖颈上的铃铛声。歌曲简小精炼,运用了强弱对比,连音与断音对比,附点与非附点的对比等多种表现手法。在教学中还加入了伴奏来丰富拓展歌曲的艺术魅力,使学生在梅的熏陶感染中深刻的领悟和表现歌曲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导入
师生问好(欢快 高兴 活泼的情绪)
(二)、新课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欣赏冬天自然美景的歌曲《踏雪寻梅》和主人公一起去“踏雪寻梅”。
(1)欣赏PPT视频歌曲(踏雪寻梅)
1、初听歌曲,初步感受歌曲的意境。
提问:听到这首歌你们的心情如何?
师:在欢快的歌声中,踏着皑皑的白雪,闻着悠悠的花香真是别有一番情趣,听完歌曲歌中的哪些字或者词有哪些不理解的?
霁 "ji" 四声,指的是雪后放晴。
“灞桥” 有扶手的石板桥
2、师:这首歌曲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曲家黄自先生的作品。
出示课件简单介绍作曲家黄自生平。
黄自:(1904——1938)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16——1929年在北京清华学校学习,其间参加学生合唱队和管弦乐队,并学习钢琴后赴美留学。他的主要作品有《花非花》《长恨歌》、《抗敌歌》、《旗正飘飘》、《玫瑰三愿》等五十余首。
思考 :
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这首歌表达怎样的情绪?
运用什么演唱形式?
(2)学唱歌曲
(三)处理歌曲
师:同学们请思考一下歌曲中哪一句表现了骑驴赏花的高兴心情?
(四个“响叮当”)
学唱四个“响叮当”
师:歌曲中四个“响叮当”上方加了什么音乐记号?为什么要加?怎样生动地来演唱?——加了跳音记号,要唱得短促跳跃,力度要怎么处理?作渐强,表现驴儿由远走近的清脆的铃声。师指挥,生练习一遍。。
1.师示范演唱
2.请同学们用‘LA ’跟随琴唱一遍(注意弱拍起唱节奏和附点音符的准确把握)
3.请同学们试着把歌词加进去唱一唱 (断音记号 )
4.放开声音 ,完整的唱一唱 (要求 唱出愉快 欢乐的情绪)
注意第六小节和第十五小节两句弱拍起唱节奏和附点音符的准确把握,第六小节“骑”轻巧地一带而过,强拍落在“驴”上;第十五小节提示休止的半拍好比深深地闻了花的香味,然后感叹地唱出“花”字。
师:其实呀,歌曲和节拍、旋律有关系以外还和演唱时的强弱力度处理有很重要的关系。
出示力度标记的课件(力度小游戏)
课堂小游戏
(四)课堂小结:
《踏雪寻梅》这首歌表现了一种高雅的意境和纯朴的生活情趣。雪映梅开是天景,踏雪寻梅是人趣。自古以来,人们不惧天寒地冻,不畏山高路远,去探问,去寻访。“踏”和“寻”也表现了主人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课件16张PPT。踏雪寻梅 曲作者生平简介黄自(1904—1938) 中国近现代作曲家、音乐理论家, 音乐教育家。 江苏人。
《 玫瑰三愿》《西风的话》《旗正飘飘》《长恨歌》等。 、 踏雪寻梅 ——了解词作者 刘雪庵(1905~1985) 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四川(今重庆)铜梁人。代表作品有《何日君再来》《流亡三部曲》。
考考你
. .
35 50 |25 50 | 35 50 |11 10|
响叮 当 响叮 当 响叮 当 响叮 当
0 八分休止符停顿半拍3 5 5 12 | 3 0 | 3 6 5 12 | 3 0 35 |1 7 | 3 6 5 |
5 3 2 1 | 1 0 | 3 5 5 0 | 2 5 5 0 | 3 5 5 0 | 1 1 1 0 |
0 1 3 5|1 7 5|3 6 5 0|5 12 3 4|5 50| 5 3 2 1| 1 0 ║
踏雪寻梅【学唱歌曲】刘雪庵 词
黄 自 曲小快板.. ........▼ ▼ ▼ ▼ ▼ ▼ ▼ ▼ ▼ ▼ ▼ ▼ 雪 霁 天 晴 朗, 腊 梅 处 处 香, 骑 驴 灞 桥 过, 铃儿 响 叮 当, 响叮 当, 响叮 当, 响叮 当, 响叮 当, 好 花采 得 瓶供 养,伴 我 书声 琴 韵, 共 度 好时 光。小 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吗?作业:
请同学们预习歌曲二声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