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国初中化学竞赛资源16_河南-现场课教学设计-5.1质量守恒定律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年全国初中化学竞赛资源16_河南-现场课教学设计-5.1质量守恒定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11-03 09:34: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要求
1.
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
用微粒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释。
3.
在教师指导下,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课标分解如下:
概念体系
特征
行为动词
行为条件
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直观
实验探究、观察、分析、归纳
通过实验,探究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实质
抽象
分析、归纳、总结
通过微观具体化学反应反应模型启迪思考
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关系
具体
能分析、解释
通过具体化学反应分析明确哪些物质之间质量守恒
二、教材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是2011年课标(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化学反应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的过渡,在初中化学里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此之前,学生通过对物质组成的奥秘等知识的学习,已经初步建立了物质组成的元素观、微粒观,对化学反应中物质发生了质的变化已有了一定的认识,也能够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来描述化学变化。本节课的教学将促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掌握化学变化的基本规律。也为学生以后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和相关质量变化的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
1.学生的已有基础
知识技能基础:
(1)元素符号、化合价和化学式的学习是学习本单元的一个基础条件。已知道许多化学反应,能用微粒的观点从质变的角度分析一些化学反应的实质。
(2)学生已具备了简单的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和基本的探究能力,比如药品的取用、称量、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等能力。
学生面临的问题
在实验方案的设计、分析、综合和归纳的能力需要提高。
四、学习重、难点
重点
1.初步学习设计实验从量的方面探究化学反应物质的关系,会分析自己做的实验中哪些物质之间质量守恒;
2.通过观察微观具体化学反应的模型,分析、归纳总结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相等的原因;
3.能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简单的化学现象。
难点:
1.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全面理解,尤其是对“参加”和“质量总和”的理解。
2.用微观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3.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某些化学现象。
五、教法与学法
教法:演示实验法
启发引导法
学法:实验探究法
自主学习法
合作学习法
六、课前准备
实验仪器:
电子天平
烧杯
橡胶塞
细沙
试管
火柴
砂纸
坩埚钳
石棉网
酒精灯
矿泉水瓶
锥形瓶
实验药品:
白磷
铁钉
硫酸铜溶液
盐酸
碳酸钠粉末
镁条
氢氧化钠溶液
七、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天宫二号升空,推进剂的反应。【提出问题】该反应发生前后物质总质量会变化吗?
观看
思考后心中有不同的答案
激发兴趣,引入课题。引起探究欲望。
【过渡】实验是化学的最高法庭,下面观察一个演示实验。【演示实验】白磷燃烧【提出问题】反应前称量的有哪些物质的质量?反应后呢?【提出问题】一个实验能说明所有的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都相等吗?【展示反应原理】【提出问题】回忆白磷燃烧实验,思考本组实验中反应前需要称量什么质量?反应后呢?【讲述】请同学们组内设计实验方案并探究参与小组讨论与实验【提出问题】为什么实验3小组结果不一致?【提出问题】回忆白磷燃烧实验装置,反应前称量的有哪些物质的质量?反应后呢?【展示】反应前(后)称量的物质【提出问题】以此为启发,同学们能试着分析各小组探究结果中的等量关系吗?【板书】质量守恒定律【讲述】我们通过实验体验到了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事实,但形成规律却不是易事。【展示】科学家发现质量守恒定律的过程
思考提出问题,根据反应表达式回答。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联系所学知识思考。学生实验1: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学生实验2: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学生实验3:盐酸和碳酸钠溶液反应学生按照组别做以上实验中的一个。实验前,小组讨论实验方案,按照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探究。分组展示实验装置,汇报实验现象、实验数据和实验结论。组内互评。根据实验装置密闭或敞口导致的结论不同,学生交流
讨论原因,发言思考反应前后称量的物质都有哪些,前后比较,得出实际等量关系。得出结论:参加反应的白磷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总和。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本组实验数据,得出等量关系式。领会科学家对真理的探究精神。
突破分组实验中的障碍。鼓励学生与客观事物发生直接的接触和相互作用,表现出认识方式冲突,培养从开放体系到密闭体系、从分步称量到整体称量的实验思维。由实验3中得出结论不同,使学生理解概念中的“生成各物质的总质量”使学生理解概念中的“参加”二字。语言概括几个反应的等量关系,深入理解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关系。学生体会一个科学定律的得出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是几代科学家不懈求真、求实的过程。
【过渡】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原因。【演示实验】镁条燃烧实验,【提出问题】镁条燃烧后的质量为什么变小?
由镁燃烧产生的大量白烟思考原因,分享发言。
考查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引导】化学反应前后为什么质量会守恒?我们从微观角度去考虑。【观看动画】模拟电解水的微观过程。【板书】微观实质【过渡】我们这节课的学习效果如何呢?我们来检测一下。【练习与应用】课后习题3课后习题4
通过观察水分解微观示意图思考反应前后不变的是什么。思考、分享发言。得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的结论。
用微观动画帮助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实质,突破难点。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指向学习重点3达成度检测。
八、板书设计
第五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
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二、微观实质:三不变
原子的种类
化学反应前后
原子的数目
不变
原子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