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十六中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期中历史调研试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枣庄十六中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期中历史调研试卷(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1-03 15:08: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枣庄十六中八年级(下)期中历史调研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帝王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定。下列各选项中属于帝王谥号的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康熙帝
2.下列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
A.标志着全中国的彻底解放
B.标志中国封建剥削制度被消灭
C.标志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D.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
3.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被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是(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朱德
4.民族精神是鼓舞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力量源泉.在黄继光、邱少云、毛岸英等中华儿女身上,我们看到的民族精神是(  )
A.五四精神
B.长征精神
C.抗美援朝精神
D.抗战精神
5.下列农民对土地改革的完成有深切体会,其中符合当时情景的是(  )
A.农民甲说:“今年多收三五斗,还要向地主交租!”
B.农民乙说:“我们总算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C.农民丙说:“加入农业合作社就是好,集体力量办大事.”
D.农民丁说:“实行土地承包,收成比往年高很多!”
6.2016年是中国“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十三五”的核心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追寻“五年计划”的足迹,下列有关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以发展重工业为主
B.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
C.坚持自力更生方针
D.初步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
7.如图三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土地改革
B.“大跃进”运动
C.第一个五年计划
D.三大改造
8.升腾在大漠中的蘑菇云,是他多少个不眠之夜的成果,让中国人在世界人面前抬起头,是他奉献一生的回报,他是当之无愧的“两弹”元勋,是中华民族不倒的脊梁,他是(  )
A.王进喜
B.钱学森
C.焦裕禄
D.邓稼先
9.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其中最容易发生问题的是(  )
A.“多”
B.“快”
C.“好”
D.“省”
10.“正正反反,反反正正,正反一样;是非非,非非是,是非不分。”这幅对联反映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状况。下列叙述中属于这一时期“是非不分”的表现的是(  )
A.1971年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1973年邓小平对各条战线进行整顿
C.1976年镇压“四五运动”
D.1976年10月,党中央粉碎“四人帮”
11.从1985年起,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改革的企业是(  )
A.乡镇企业
B.国有企业
C.私营企业
D.中外合资企业
12.目前徐州市正在开展“教育学南通,(升学素质)水平双提升”活动。南通素有江苏“北上海”之称,是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  )
A.四个经济特区之一
B.14个开放沿海港口城市之一
C.自由贸易试验区之一
D.沿海经济开放区之一
13.中国共产党走过了95年的辉煌历程。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建设驶上了快车道,而这其中的每一步都是党中央在掌舵,下列有关党的会议核心内容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中共十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目标
B.中共十三大﹣﹣﹣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C.中共十四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第14题6分,第15题6分,第16题12分)
14.图说历史:图片见证历史,图片诉说历史。让我们跟随历史的脚步,一起见证新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历程。
(1)图一《共同纲领》作为新中国的施政方针,具有怎样的作用?
(2)图二“刘少奇作宪法草案的修改报告”,颁布该宪法的权力机构什么?
(3)图三国家主席刘少奇遭批斗,应发生在什么时期?说明了什么问题?
(4)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我国已基本形成,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15.史实与推论:科学全面地解读史实,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对下面表格中的推论作出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正确与否
(1)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2)李鸿章因为洋务,被天下读书人唾骂,也因为洋务,被天下的世俗功利之人崇拜,而我之所以推崇他,责备他、惋惜他,也是因为洋务。﹣﹣摘自梁启超《李鸿章传》
梁启超推崇李鸿章的原因是他学习西方,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责备他,是因为他只学技术,不改变封建旧制度;惋惜他是办洋务没有成功。
(3)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革新道路上的“量变”,辛亥革命是个“飞跃”。
这里的“飞跃”指的是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制度,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4)1919年6月5日,为支援学生的爱国运动,上海工人首先举行罢工,随后各地工人也相继罢工。
五四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5)1928年上半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中国共产党从此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6)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广大会议。
中国革命形势转危为安。
16.综合探究:好的歌曲往往负载了时代气息,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是催人奋进的长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走进新时代》
(1)材料一中让中国人民“站起来”的领袖是谁?“站起来”的中国人民社会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巨大变化?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地上流行的歌曲《社会主义好》,歌词为:“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建设高潮。”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歌曲《社会主义好》流行的历史背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遇到的“严重失误”,农业上主要表现是什么?
材料三
我出生在那一九七八,老爸说那一年变化真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的标准,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早春的雷声震撼了华夏……﹣﹣电视剧《鸽子哨》的主题歌《我的一九七八》
(3)材料三中的“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指的是哪次会议?“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开启了我国农村哪项改革?
材料四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春天的故事》
(4)材料四中的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的是什么?1992年“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是什么事件?有何重要影响?
材料五
山绿起来人富起来,面朝大海中国春暖花开。一个梦用五千年文明的承载美丽中国世世代代……
﹣﹣《美丽中国》
(5)建设“美丽中国”从我做起,请谈谈你的想法。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枣庄十六中八年级(下)期中历史调研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帝王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定。下列各选项中属于帝王谥号的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康熙帝
【考点】历史文化常识.
【分析】本题考察了史学常识问题:即皇帝的称号.
【解答】谥号意即君主时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如诸葛亮谥号为“忠武”.汉武帝中“武”之意为威强睿德,武帝刘彻在位时曾三次出兵匈奴,解除了匈奴对北方边界的威胁,是一位“尚武”的皇帝.A项嬴政自称始皇帝,C项唐太宗是庙号,D项康熙是年号.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同学们的分析和准确理解能力.
 
2.下列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
A.标志着全中国的彻底解放
B.标志中国封建剥削制度被消灭
C.标志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D.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
【考点】新中国成立.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的知识点,重点理解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解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同时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A标志着全中国的彻底解放,错误,当时西藏等地还没有解放.B标志中国封建剥削制度被消灭是1950年至1952年的土地改革,所以错误.C标志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是三大改造,所以错误.
故选D.
【点评】该题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的相关内容.这就要求我们熟练掌握课本基础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
 
3.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被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是(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朱德
【考点】新中国成立.
【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及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
【解答】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选举产生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故选A.
【点评】熟记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
 
4.民族精神是鼓舞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力量源泉.在黄继光、邱少云、毛岸英等中华儿女身上,我们看到的民族精神是(  )
A.五四精神
B.长征精神
C.抗美援朝精神
D.抗战精神
【考点】抗美援朝.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抗美援朝战争的相关知识.
【解答】根据题干,黄继光、邱少云、毛岸英等人都是抗美援朝时期牺牲的英雄人物.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称之为最可爱的人.
故选C.
【点评】注意像抗美援朝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等内容的总结和识记.
 
5.下列农民对土地改革的完成有深切体会,其中符合当时情景的是(  )
A.农民甲说:“今年多收三五斗,还要向地主交租!”
B.农民乙说:“我们总算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C.农民丙说:“加入农业合作社就是好,集体力量办大事.”
D.农民丁说:“实行土地承包,收成比往年高很多!”
【考点】土地改革.
【分析】本题考查对土地政策相关知识点的理解.
【解答】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A项,土改结束后,近三亿的无地少地农民分到了土地和农具、牲畜、房屋等,还免除了地租,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因此不用再向地主交租.故A项错误.
B项,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身做了土地的主人.故B项正确.
C项,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为三大改造时期的事情.故C项错误.
D项,1978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农业生产达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因此这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故D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掌握土地改革相关知识.
 
6.2016年是中国“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十三五”的核心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追寻“五年计划”的足迹,下列有关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以发展重工业为主
B.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
C.坚持自力更生方针
D.初步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
【考点】一五计划.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内容及意义.
【解答】一五计划坚持自力更生方针,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先后施工的工业项目有一万多个,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形成,沿海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初步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是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的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如图三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土地改革
B.“大跃进”运动
C.第一个五年计划
D.三大改造
【考点】三大改造的完成标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三大社会主义改造.
【解答】1953年﹣﹣1956年新中国开展三大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采取合作化的道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采取公私合营的形式.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需掌握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社会主义改造.
 
8.升腾在大漠中的蘑菇云,是他多少个不眠之夜的成果,让中国人在世界人面前抬起头,是他奉献一生的回报,他是当之无愧的“两弹”元勋,是中华民族不倒的脊梁,他是(  )
A.王进喜
B.钱学森
C.焦裕禄
D.邓稼先
【考点】社会主义建设英雄模范人物.
【分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的英雄模范人物.
【解答】据题干“他是当之无愧的‘两弹’元勋,是中华民族不倒的脊梁”,可知他是邓稼先,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被誉为两弹元勋.
故选D.
【点评】掌握各个时期英模人物的成就及影响.
 
9.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其中最容易发生问题的是(  )
A.“多”
B.“快”
C.“好”
D.“省”
【考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左”的错误和大跃进运动的背景.
【解答】1958年提出的这一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是当时指引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前进方向的三面红旗之一,在总路线指引下发动的“大跃进”运动,一味追求经济建设的“快”,不注重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强调要“超英赶美”,浮夸风盛行,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故选B.
【点评】熟记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和“大跃进”运动的理解.
 
10.“正正反反,反反正正,正反一样;是非非,非非是,是非不分。”这幅对联反映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状况。下列叙述中属于这一时期“是非不分”的表现的是(  )
A.1971年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1973年邓小平对各条战线进行整顿
C.1976年镇压“四五运动”
D.1976年10月,党中央粉碎“四人帮”
【考点】文化大革命.
【分析】本题考查文化大革命的知识点.
【解答】四五运动,即“四五天安门事件”,是指于文化大革命后期的1976年4月5日发生的以天安门事件为中心的反对“四人帮”、否定文革的全国性的群众性非暴力反抗的抗议运动.是“文化大革命”后期的正义的非暴力反抗的革命运动.该事件在当时被错误的定为反革命性质,两年半后被予以平反.四五运动成为了该年全民反抗四人帮的一次具有历史里程碑的重要意义和象征性意义的历史事件,直接带动了半年后四人帮的被粉碎.所以属于这一时期“是非不分”的表现的是C.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大革命的知识点的理解、识记能力.
 
11.从1985年起,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改革的企业是(  )
A.乡镇企业
B.国有企业
C.私营企业
D.中外合资企业
【考点】国有企业改革.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重点的识记和理解.
【解答】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得知: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开展,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
故选:B.
【点评】对这一考点考生不能只知对城市改革的重点是对国有企业的改革,还要知道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方式和方向.
 
12.目前徐州市正在开展“教育学南通,(升学素质)水平双提升”活动。南通素有江苏“北上海”之称,是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  )
A.四个经济特区之一
B.14个开放沿海港口城市之一
C.自由贸易试验区之一
D.沿海经济开放区之一
【考点】对外开放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分析】本题考查了对外开放的过程.
【解答】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经济特区,不包括南通,它是我国后来又开放的广州、上海、南通等14个沿海城市之一.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我国对外开放的过程.
 
13.中国共产党走过了95年的辉煌历程。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建设驶上了快车道,而这其中的每一步都是党中央在掌舵,下列有关党的会议核心内容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中共十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目标
B.中共十三大﹣﹣﹣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C.中共十四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
【考点】中共十二大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共十三大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理论;中共十五大确定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党的会议的核心内容.
【解答】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主要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并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是中共十六大的内容.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党召开的中共十二大、中共十三大、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和中共十六大的内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第14题6分,第15题6分,第16题12分)
14.图说历史:图片见证历史,图片诉说历史。让我们跟随历史的脚步,一起见证新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历程。
(1)图一《共同纲领》作为新中国的施政方针,具有怎样的作用?
(2)图二“刘少奇作宪法草案的修改报告”,颁布该宪法的权力机构什么?
(3)图三国家主席刘少奇遭批斗,应发生在什么时期?说明了什么问题?
(4)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我国已基本形成,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考点】材料解析题;新中国成立;文化大革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分析】(1)本题考查《共同纲领》的作用.
(2)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本题考查刘少奇被迫害致死的原因.
(4)本题考查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
【解答】(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大会制定了《共同纲领》.《共同纲领》作为新中国的施政方针,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2)图二“刘少奇作宪法草案的修改报告”,颁布该宪法的权力机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图三国家主席刘少奇遭批斗,应发生在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时期,说明我国的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4)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我国已基本形成,具体表现在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框架是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商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法律部门,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都做到了有法可依.
故答案为:
(1)《共同纲领》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4)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框架是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商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法律部门,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都做到了有法可依.
【点评】本题考查《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刘少奇被迫害致死、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5.史实与推论:科学全面地解读史实,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对下面表格中的推论作出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正确与否
(1)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2)李鸿章因为洋务,被天下读书人唾骂,也因为洋务,被天下的世俗功利之人崇拜,而我之所以推崇他,责备他、惋惜他,也是因为洋务。﹣﹣摘自梁启超《李鸿章传》
梁启超推崇李鸿章的原因是他学习西方,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责备他,是因为他只学技术,不改变封建旧制度;惋惜他是办洋务没有成功。
(3)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革新道路上的“量变”,辛亥革命是个“飞跃”。
这里的“飞跃”指的是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制度,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4)1919年6月5日,为支援学生的爱国运动,上海工人首先举行罢工,随后各地工人也相继罢工。
五四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5)1928年上半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中国共产党从此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6)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广大会议。
中国革命形势转危为安。
【考点】材料解析题;《辛丑条约》;洋务运动;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遵义会议;霸权主义的危害.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辛丑条约》.
(2)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
(3)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
(4)本题主要考查五四运动.
(5)本题主要考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6)本题主要考查遵义会议.
【解答】(1)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中国战败,1901年签订了《辛丑条约》.规定: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说明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得出的历史推论正确.
(2)据“李鸿章因为洋务,被天下读书人唾骂,也因为洋务,被天下的世俗功利之人崇拜,而我之所以推崇他,责备他、惋惜他,也是因为洋务.”可知,梁启超推崇李鸿章的原因是他学习西方,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责备他,是因为他只学技术,不改变封建旧制度;惋惜他是办洋务没有成功.故得出的历史推论正确.
(3)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没有推翻中国的封建制度,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故得出的历史推论不正确.
(4)据“1919年6月5日,为支援学生的爱国运动,上海工人首先举行罢工,随后各地工人也相继罢工.”可知,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故得出的历史推论正确.
(5)1927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从此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不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故得出的历史推论不正确.
(6)据“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广大会议.”可知,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使中国革命形势转危为安.故得出的历史推论正确.
故答案为:
(1)√.
(2)√.
(3)×.
(4)√.
(5)×.
(6)√.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史上的大事,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
 
16.综合探究:好的歌曲往往负载了时代气息,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是催人奋进的长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走进新时代》
(1)材料一中让中国人民“站起来”的领袖是谁?“站起来”的中国人民社会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巨大变化?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地上流行的歌曲《社会主义好》,歌词为:“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建设高潮。”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歌曲《社会主义好》流行的历史背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遇到的“严重失误”,农业上主要表现是什么?
材料三
我出生在那一九七八,老爸说那一年变化真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的标准,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早春的雷声震撼了华夏……﹣﹣电视剧《鸽子哨》的主题歌《我的一九七八》
(3)材料三中的“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指的是哪次会议?“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开启了我国农村哪项改革?
材料四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春天的故事》
(4)材料四中的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的是什么?1992年“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是什么事件?有何重要影响?
材料五
山绿起来人富起来,面朝大海中国春暖花开。一个梦用五千年文明的承载美丽中国世世代代……
﹣﹣《美丽中国》
(5)建设“美丽中国”从我做起,请谈谈你的想法。
【考点】探究型材料题;新中国成立;抗美援朝;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对外开放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历史开放性问题.
【分析】(1)本题考查毛泽东领导人民翻身解放的事情.
(2)本题考查歌曲《社会主义好》流行的历史背景及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遇到的“严重失误”在农业上的主要表现.
(3)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知识.
(4)本题考查四个经济特区的创建、邓小平南方谈话及谈话的影响.
(5)本题考查学生对建设“美丽中国”的想法.
【解答】(1)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从此,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了;中国人民的社会地位提高了,表现在推翻压在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翻身当家做了主人.
(2)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地上流行的歌曲《社会主义好》,其流行背景是:1953年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1952年完成了土地改革;1953年﹣1957年实施了一五计划;1954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3年﹣1956年进行了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等;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遇到的“严重失误”,农业上主要表现是:造成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等错误泛滥,工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后未曾有过的经济困难等;另外,农村还出现了大跃进(浮夸风)等.
(3)材料三中提及“1978年”,“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的标准,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可知这是指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开启了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
(4)材料四中的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的是邓小平提出的创建经济特区的事情.1980年,我国创建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92年“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论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姓“资”姓“社”的标准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问题;其影响是: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5)建设“美丽中国”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故答案为:
(1)毛泽东;推翻压在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翻身当家做主人.
(2)背景: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完成了土地改革;实施了一五计划;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行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等.造成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等错误泛滥,工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后未曾有过的经济困难等;大跃进(浮夸风).
(3)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四个经济特区;南方谈话;影响: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5)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通过歌曲来解读历史知识的能力,需把歌曲内容放在时代背景上理解,有一定难度.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