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上学期语文第一次学力检测卷
温馨提示:
全卷共4大题,21小题。满分为100分,检测时间为110分钟。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2分)
1. 读下面两句话,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1)方场的一边,离其他的房屋几步的地方,高高地sǒng( ▲ )立着一堆瓦lì( ▲ ),它的本来面目简直一点也看不出来了。
(2)这是某种令人惊hài ( ▲ )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piē( ▲ )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2.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抗日战争中为国家利益献身的烈士们永垂不朽,他们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B.如果台湾当权者胆敢铤而走险,制造台独重大事变,中国人民将不惜一切代价,坚决地粉碎台独分裂图谋。
C.面对旱情,全县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形成了锐不可当的抗旱合力。
D.当企业和群众不需要或不希望我们出现时,要做到立刻离开,消失得荡然无存。
3. 古诗文名句默写填空。(6分)
(1)过尽千帆皆不是, 。
(2) ,燕然未勒归无计。
(3)出淤泥而不染, 。
(4) ,日高人渴漫思茶。
(5)近两年,我省大力实施“五水共治”,生态环境得以明显改善,请你用李白《送友人》中的两句诗来展现当下我省生态环境的美好景象: ▲ , ▲ 。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6分)
(1)欲穷其林 ( ▲ ) (2)便扶向路( ▲ ) (3)后遂无问津者( ▲ )
(4)惟吾德馨( ▲ ) (5)濯清涟而不妖( ▲ ) (6)适与野情惬( ▲ )
5.名著阅读(4分)
(1)鲁迅在《琐记》中写自己一有空闲,就照例地吃侉饼,花生米,辣椒,阅读《 ▲ 》,表现出鲁迅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1分)
(2)《范爱农》中作者在东京与范爱农发生冲突是因什么事? ▲ (简要叙述)。(1分)
(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故事情节,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①保尔参加铁路筑建工作。 ②因为解救朱赫来,保尔被关进监狱。
③保尔克服困难,开始文学创作。 ④保尔当了骑兵,作战异常勇敢。
A.②④①③ B.③④②① C.①②③④ D.②①④③
二、现代文阅读(22分)
(一)卖白菜(13分) 莫言
①1967年冬天,我12岁那年,临近春节的一个早晨,母亲苦着脸,心事重重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时而揭开炕席的一角,掀动几下铺炕的麦草,时而拉开那张老桌子的抽屉,扒拉几下破布头烂线团。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着我的乳名,说:
②“社斗,去找个篓子来吧……”
③“可是,您答应过的,这是我们留着过年包饺子的……”话没说完,我的眼泪就涌了出来。
④母亲的眼睛湿漉漉的,但她没有哭,她有些恼怒地说:“这么大的汉子了,动不动就抹眼泪,像什么样子!”
⑤她靠近我,掀起衣襟,擦去了我脸上的泪水。我把脸伏在母亲的胸前,委屈地抽噎着。我感到母亲用粗糙的大手抚摸着我的头,我嗅到了她衣襟上那股揉烂了的白菜叶子的气味。
⑥集市在邻村,距离我们家有三里远。寒风凛冽,有太阳,很弱,仿佛随时都要熄灭的样子。我的手很快就冻麻了,以至于当篓子跌落在地时我竟然不知道。一棵最小的白菜从篓子里跳出来,滚到路边结着白冰的水沟里。母亲在我头上打了一巴掌,我知道闯了大祸,站在篓边,哭着说:“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母亲将那棵白菜放进篓子,原本是十分生气的样子,但看到我哭得真诚,母亲的脸色缓和了,没有打我也没有再骂我。她蹲下身,将背篓的木棍搭上肩头,我在后边帮扶着,让她站直了身体。
⑦终于挨到了集市上。母亲让我走,去上学,我也想走,但我看到一个老太太朝着我们的白菜走了过来。她用细而沙哑的嗓音问白菜的价钱。母亲回答了她。老太太蹲下身,开始翻动我们那三棵白菜。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断未断的根拽了下来,然后又逐棵地戳着我们的白菜,撇着嘴,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
⑧我对这个老太太充满了恶感,你拽断了我们的白菜根也就罢了,可你不该昧着良心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老太太开始撕扯着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层已经干枯的菜帮子。我十分恼火,便刺她:“别撕了,你撕了让我们怎么卖?!”
⑨ “大婶子,别撕了,放到这时候的白菜,老帮子脱了五六层,成了核了。”母亲也劝说着她。她终于还是将那层干菜帮子全部撕光,露出了鲜嫩的、洁白的菜帮。在清冽的寒风中,我们的白菜散发出甜丝丝的气味。这样的白菜,包成饺子,味道该有多么鲜美啊!老太太搬着白菜站起来,让母亲给她过秤。母亲用秤钩子挂住白菜根,将白菜提起来。老太太把她的脸几乎贴到秤杆上,仔细地打量着上面的秤星。
⑩终于核准了重量,老太太说:“俺可是不会算账。”
⑾母亲因为偏头痛,算了一会儿也没算清,对我说:“社斗,你算。” 我找了一根草棒,用我刚刚学过的乘法,在地上划算着。我报出了一个数字,母亲重复了我报出的数字。
⑿“没算错吧?”老太太用不信任的目光盯着我说。
⒀“你自己算就是了。”我说。
⒁老太太从腰里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层层地揭开,露出一沓纸票,然后将手指伸进嘴里,沾了唾沫,一张张地数着。她终于将数好的钱交到母亲的手里,母亲也一张张地点。
⒂等我放了学回家后,一进屋就看到母亲正坐在灶前发呆。那个蜡条篓子摆在她的身边,三棵白菜都在篓子里,那棵最小的因为被老太太剥去了干帮子,已经受了严重的冻伤。我的心猛地往下一沉,知道最坏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母亲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过了许久,用一种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说:
⒃“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
⒄“娘,”我哭着说,“我……”
⒅“你今天让娘丢了脸……”母亲说着,两行眼泪就挂在了腮上。
⒆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
6.根据文章内容,将下列情节补充完整。(2分)
故事情节
“我”的心情
母亲要在过年卖掉我们赖以过年的三棵白菜
伤心不舍
(1)▲
自责
(2) ▲
恼火伤心
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
心中懊悔沉痛
7.本文语言平实,用字精炼。仔细研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4分)
寒风凛冽,有太阳,很弱,仿佛随时都要熄灭的样子。(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这句话)
终于挨到了集市上。(句中的“挨”能否改成“走”,为什么?)
8.文中两处对母亲的眼睛进行了描写,请你据此揣摩人物的内心,从而分析人物的形象。(4分)
9.“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母亲为什么会流下泪来?为什么“我”会感到沉痛?联系文本,用第一人称写出“我”的心理活动。(不少于40字)(3分)
(二)关于“韩剧”的主题阅读(9分)
韩剧,指韩国拍摄制作的电视剧集,采用边写边拍边播的模式。近年来因“偶像剧“的影响而造成轰动,在跨文化圈的文化传播下成功成为传播学、市场营销学、心理学的热门研究课题。
【韩剧自身】
现实题材的电视剧源于人们对自身所处的现实社会、现实情况的认知、表现、思考及审美需求。可以说现实题材电视剧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一种艺术化的现实生活的纪实与叙事。韩剧主题鲜明,以现实题材为主,大多聚焦现代都市的热点问题及都市人的社会日常生活,并试图表现现代人的价值趋向、伦理观念和引发响应的人生思考。其整体表现的含蓄内敛独具东方气韵,恰好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人生观不谋而合,对于中国观众更别有一种亲切感。
我国引进播出的韩剧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内容健康、思想性强,画面干净,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坏人,没有性和暴力方面的描写。不管是家庭生活剧还是青春偶像剧,都是教人向上、尊重别人、善待别人,围绕一个情节曲折、打动人心的故事,将亲情、爱情、友情、信义、宽容等绵密而富于技巧的编织到日常化的生活场景中,在我们很多年现代化进程中,化掉的许多值得珍惜的东西,中华民族文化内里所含蕴的许多精髓,特别是我们曾经引以为豪的传统感情之善,表达的淋漓尽致。
韩剧的演员选择大多是偶像派明星,安在旭、金喜善、张东健、宋慧乔等,都是独具个性魅力的大牌演员,他们在发型、服饰、化妆等方面非常时尚和考究,给大家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韩剧还很注重画面的唯美和精致,以及与剧情紧密贴合的配乐以及打动人心的美食。通过对这些细节的完美追求和精心打造,韩剧为观众构建了一个日常生活的“乌托邦”,几种艺术元素完美融合,和谐共振,如同一架梦幻飞行器,令困顿于快节奏、竞争激烈、忙碌琐碎的生活中而身心疲惫的城市居民体验了一次又一次美妙的梦想之旅,在剧情中部分的实现自己对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韩剧延伸】
调查1: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您会选择韩剧中的生活方式吗?
调查2:你会购买韩剧中明星同款的发型、服饰、饰品吗?
选项
小计
比率
会并且很喜欢
44
17.81%
可能会尝试一下
98
39.68%
不会但会注意
83
33.6%
不会 不会注意
22
8.91%
【韩剧反思】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有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然而,随着韩国影视剧、流行音乐和娱乐明星的登录,韩国文化风行一时,韩剧中韩国人前卫的穿着打扮、精美的家居摆设和时尚的消费用品刺激着每个观众的消费欲望。“都教授”的手表、毛衣,千颂伊的耳环、太阳镜无不流露出“不跟随”的特点,引发了所谓的“韩流”现象。这些浸透着韩国特有文化气息的纯粹的韩国式生活方式在国内青少年中掀起了新的流行风潮。
在“韩流”热浪的对比之下,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青少年是我们的未来,一味追求外来流行文化,而将国风、民族、传统文化抛至一旁,令人担忧。长此以往,我们的民族文化何以继承?民族精神何以发扬?我们的国家未来又将怎样?
10. 请结合【韩剧自身】分点概括“韩剧”在中国内地及港澳台地区风光无限的原因。(3分)
11.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是( ▲ )。(2分)
A. 韩剧一直以来因 “偶像剧“的影响而造成轰动,在跨文化圈的文化传播下成功成为传播学、市场营销学、心理学的热门研究课题。
B. 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功能只是一种艺术化的现实生活的纪实与叙事。
C. 韩剧通过对这些细节的完美追求和精心打造,为观众呈现了一种理想化的日常生活。
D. 浸透着韩国特有文化气息的纯粹的韩国式生活方式在全民中掀起了新的流行风潮。
12.通过【韩剧延伸】,你从中能得出什么结论?(2分)
13.韩流对国人的影响巨大,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留?住?我们的文?化?之?根,?守?我们的精神家园。(2分)
三、古诗文阅读(16分)
(一)诗歌鉴赏(4分)
纳凉 秦观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注释】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
14.诗前两句中的“ ▲ ”字表达了诗人寻觅清凉之地的愿望,“倚”字写出诗人 ▲ 的心境。(2分)
15.诗后两句寄寓了诗人怎样的志趣?(2分)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2分)
陶侃留客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①,与母湛氏同居。同郡范逵素知名,举孝廉,投侃宿。于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②,而逵马仆甚多。侃母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湛头发委地,下为二髲③,卖得数斛米,斫④诸屋柱,悉割半为薪,剉⑤诸茬⑥以为马草。日夕遂设精食从者皆无所乏。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逵曰:“路已远,君宜还。”侃犹不返。逵曰:“卿可去矣。至洛阳,当相为美谈。”侃乃返。逵及洛,遂称之于羊晫、顾荣诸人,大获美誉。
[注释] ①酷贫:非常贫困。 ②室如悬磬:屋里就像挂着石磬一样。形容穷得什么也没有。磬:乐器,中空。③下为二髲:剪下来做成两条假发。④斫:用刀斧砍。⑤剉:同“挫”,割。⑥茬:草垫。
16.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2处。(2分)
日 夕 遂 设 精 食 从 者 皆 无 所 乏。
17.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同郡范逵素知名 素: ▲ ②汝但出外留客 但: ▲
③悉割半为薪 薪: ▲ ④且百里许 且: ▲
18.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例句:何陋之有
A.无丝竹之乱耳 B.水陆草木之花
C.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D. 遂称之于羊晫、顾荣诸人
19. 翻译下列句子。(2分)
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
20.陶母是一个怎样的人?试阐述理由。(2分)
四、语言运用(40分)
21.写作
人的一生就是不断行走的过程。行走不仅是双腿走路,也是一种人生姿态,一种精神历程。正处青春年少的我们,常常行走在自然风景内,行走在街头巷道中,行走在艺术长廊里,行走在茫茫书海中,行走在仁爱温馨里……我们或快乐,或感动,或徘徊……这些丰富多彩的行走历程,让我们顿-晤,催我们奋进,促我们成长。 请你以“行走在 ”为题,写一篇文章。写出自己的行走经历、独特体验和感悟。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⑤书写工整规范3分
2016—2017学年上学期语文第一次学力检测卷
参考答案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2分)
1.(4分)耸 砾 骇 瞥
2.(2分)D
3.(6分)(1)斜晖脉脉水悠悠 (2)浊酒一杯家万里
(3)濯清涟而不妖 (4)酒困路长惟欲睡
(6)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4.(6分) (1)完、走完 (2)从前的,旧的 (3)渡口
(4)品德高尚 (5)美丽而不端庄 (6)恰好
5.(4分)(1)《天演论》 (2)就要不要发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一事(意思相近即可) (3) A
二.现代文阅读(22分)
6.(2分)(1)我不慎跌落了背篓中的小白菜,受到母亲责骂
(2)老太太挑剔撕扯我们的白菜
7.(4分)(1)环境描写,点明了当时天冷,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也烘托出了“我”当时凄冷的心境。(2分)
(2)不能。“挨”是拖延磨蹭的意思,说明“我”心里并不怎么愿意来到集市,但“我”又不得不接受卖白菜的现实,“挨”字体现出了“我”的不情愿和无奈。“走”字不能很好地体现这点。或者“挨”是遭受(困苦)的意思,说明路途艰辛,这个字既能体现出当时天气环境之恶劣又能很好地展现出人物挣扎的内心。(2分)
8.(4分)“眼睛湿漉漉的”写出了母亲因为不能让孩子在过年时吃上一顿白菜馅饺子而深深自责,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的爱。但她并没有哭,面对生活的苦难,她不屈不挠,执着坚强。“眼睛红红”表明母亲已经哭了很久,这充分展现了母亲在人前丧失了诚信与尊严的痛苦,表现了母亲讲究诚信、自尊自爱、正直善良的高尚人格。
9.(3分)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注意“我”指的是现在的这个我,而不是当年那个少年。(考察联系生活的能力,考察审题是否细致,考察第一人称叙述)
例:农民生活的艰辛与酸楚,母亲可以用坚强的脊梁支撑。而当年的我却因为多算一毛钱催毁了母亲诚信的形象,她的尊严因此受到了重创,于是她哭了。朴实、自尊的母亲把人格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我当年真是不懂事不理解母亲啊!
10.(3分,每点1分)①聚焦现实题材之真。②表达传统感情之善。③追求演绎制作之美。
11.(2分)C
12.(2分)韩剧对国人生活方式的影响较大。(意思相近即可)
13.(2分)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提高中国电视剧的制作理念和制作水平。(有道理即可)
三.古诗文阅读(19分)
14.(2分) 追 悠闲自在
15.(2)寄寓了诗人远离世俗,保持高洁品性的志趣(意思相近即可)
16.(2分) 日 夕 /遂 设 精 食/ 从 者 皆 无 所 乏。
17.(4分)(1)一向、向来 (2)只、只要
(3)柴、柴禾 (4)将近
18.(2分) C
19.(2分)范逵既赞赏陶侃的才智和口才,又对他的盛情款待深感愧疚。
20.(2分)陶母是 一个重视友情,重视功名,有主见、敢担当的人 或 是一个疼爱孩子、理解孩子、支持孩子的人。理由:当孩子想款待朋友,却因家庭贫困受到难为时,陶母竭尽家庭所有满足孩子的愿望。
附:译文
陶侃年少时就有大志,家境却非常贫寒,和母亲湛氏住在一起。同郡人范逵一向很有名望,被举荐为孝廉,有一次想要投宿到陶侃家。当时,冰雪满地已经多日了,陶侃家一无所有,可是范逵车马仆从很多。陶侃的母亲湛氏对陶侃说:“你只管到外面留下客人,我自己来想办法。”湛氏头发很长,拖到地上,她剪下来做成两条假发,卖头发得的钱换到几斗米。又把支撑屋的柱子都砍下一半来做柴烧,把草垫子都剁了做草料喂马。到傍晚,便摆上了精美的饮食,随从的人都得到很好的照顾。范逵既赞赏陶侃的才智和口才,又对他的盛情款待深感愧疚。第二天早晨,范逵告辞,陶侃送了一程又一程,快要送到百里左右。范逵说:“路已经走得很远了,您该回去了。”陶侃还是不肯回去。范逵说:“你该回去了。我到了京都洛阳,一定给你美言一番。”陶侃这才回去 。范逵到了洛阳,就在羊晫、顾荣等人面前称赞陶侃,使他广泛地得到了好名声。
2016—2017学年上学期语文第一次学力检测卷
答题卷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2分)
1.(4分)
2.(2分)( )
3.(6分)(1) (2)
(3) (4)
(5) ,
4.(6分)(1) (2) (3)
(4) (5) (6)
5.(4分)(1) (2)
(3)( )
三、现代文阅读(22分)
(一)(13分)
6.(2分)(1)
(2)
7.(4分)(1)
(2)
8.(4分)
9.(3分)
(二)(9分)
10.(3分)
11.(2分)( )
12.(2分)
13.(2分)
四、古诗文阅读(16分)
(一)(4分)
14.(2分)
15.(2分)
(二)(12分)
16.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日 夕 遂 设 精 食 从 者 皆 无 所 乏。
17.(4分)(1)素: (2)但:
(3)薪: (4)且:
18.(2分)( )
19.(2分) 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
20.(2分)
五、语言运用(40分)
21.作文(40分)
请你以“行走在 ”为题,写一篇文章。写出自己的行走经历、独特体验和感悟。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⑤书写工整规范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