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新人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1-04 09:26:22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上册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玉门关遗址
《出塞》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导入
汉代人们把今天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为西域。
新授
原因: 西汉初年的西域,小国林立,受到匈奴的控制和奴役。大月氏被匈奴驱赶,不断向中烟发动进攻,使汉王朝十分被动。
痛恨
控制
张骞通西域
新授
招贤令
我大汉王朝,经历几代先皇的休养生息,现民殷国富,兵强马壮。吾皇雄才大略,志在四方,为保境安民。彻底根除匈奴之患,拟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现招募有胆识、果敢忠义之人,代表大汉王朝出使大月氏。事成之后,赏良田美宅、黄金百两。如有勇者,速来报名,钦此!
新授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时间
目的
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公元前138年
新授
张骞曾两次被匈奴抓住,被扣留了十多年,但他仍坚持完成使命。他的这种精神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新授
高度责任感,神圣使命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国人的坚贞不屈精神。
成功者具备的素质:有胆、有识、有行、有恒。
新授
结果
未完成联络大月氏的任务,熟悉了西域的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
新授
公元前138—前126年,历经13年磨难的张骞返回长安,向汉武帝详细汇报了西域的情况,反映了西域各族希望同汉王朝往来的愿望。
新授
“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同时又是一员战将,真可谓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之人物也。”
——(史学家)翦伯赞
新授
前119年
访问西域各国,建立友好关系
2.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时间:
目的:
新授
西域各国认识到汉朝的富足与强大,纷纷派使节来到长安,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结果
新授
第一次 第二次
时间
目的
公元前138年
联络大月氏,
夹击匈奴
公元前119年
访问西域各国
建立友好关系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比较
新授
《汉书.张骞传》载:“然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想一想,为什么说张骞出使西域的举动是“凿空”呢?
意思:因张骞开辟了通西域的道路,后来许多使者出使国外也都称作博望侯,以此来取信于外国,外国人也因此信任他们。
新授
“凿空”即开通道路,指张骞开通中原与西域的交通,张骞凿空和张骞出使西域是同义词。
张骞第一次通使西域,使中国的影响直达葱岭以西。自此,不仅西域同内地的联系日益加强,而且中国同中亚、西亚,以至南欧的直接交往也建立和密切起来,此举动为“凿空”。
新授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虽未达到联合大月氏的目的,但同西域各国建立了联系,知道了许多西域地区的山川、地形、物产、人口、风俗等,此后,汉朝与西域诸国互派使节,互通商旅。
——《秦汉,一个民族强盛的起点》
结合材料概括张骞通西域的影响?
新授
“张骞通西域”有何影响?
1.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2.为开辟“丝绸之路”奠定基础。
3.为设立西域都护奠定了基础。
新授
丝绸之路的含义
自从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来往,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商人们载着汉朝的丝绸等货物,从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在转运到更远的欧洲;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这条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新授
张骞通西域之路
丝绸之路
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中西交往的通道。后来汉朝在通往中亚、西亚的路线上修道路、设驿站、筑长城,为来往使团、商旅提供食宿、交通和安全保护,形成贯穿东西的交通要线。
新授
汉朝商品
丝绸
漆器
锄头
小麦
西域商品
良种马
石榴
核桃
舞蹈
新授
长安
河西走廊
经西域
欧洲
中亚、西亚
丝绸之路路线图
新授
中国
香料、琉璃、胡椒……
西方
丝绸、瓷器、茶叶……
中国
西方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文化上:
经济上:
新授
丝绸之路的作用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新授
海上丝绸之路
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经中南半岛南下,绕过马来半岛,穿过马六甲海峡,通往孟加拉湾沿岸,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段和斯里兰卡。再转运到欧洲。
新授
三、对西域的管理
1.西域都护的设立
1
2
时间:
前60年
作用:
西汉政府最高长官。
对西域的管理
新授
思考:西域都护府的设立有什么意义:
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新授
2.班超经营西域
时间:
目的:
结果:
公元73年
使西域各国重新与汉朝建立联系
他得到西域各国的信任,长期留守西域。
新授
班超是东汉一个很有名气的将军,外交家。史学家班彪的幼子,其长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史学家。他从小就很用功,对未来也充满了理想。有一天,他正在抄写文件的时候,写着写着,突然觉得很闷,忍不住站起来,丢下笔说:“大丈夫应该像傅介子、张骞那样,在战场上立下功劳,怎么可以在这种抄抄写写的小事中浪费生命呢!”
投笔从戎
——《后汉书·班超传》
新授
学习了本课我们知道了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他不畏艰险为中华民族开辟了一条通往世界各国的道路,从而使中华民族与世界接轨,引进了先进的技术。俗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要感谢张骞。为中国带来了别样的发展。
总结
1.丝绸之路的路线是( )
A.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
B.洛阳—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
C.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西亚
D.长安—河西走廊—新疆—印度—西亚—欧洲
A
练习
2.《汉书》中说:“张骞始开西域之迹”,对这句话的准确理解是( )
A.张骞是去西域的第一人
B.张骞第一个率使团去西域
C.张骞出使西域,带回重要信息
D.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和西域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
D
练习
作业
1.背诵本课知识点
2.做练习册
时间
目的
影响
含义
作用
时间
目的
结果
张骞通西域
丝绸之路
对西域的管理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板书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练习
1、选择题
1.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在( )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西周
2.陆上丝绸之路最远到达( )
A.中亚 B.西亚 C.非洲 D.欧洲
3. 张骞出使西域的直接后果是( )
A.丰富了汉族的经济生活
B.促进了西域经济的发展
C.开辟了东西交通的重要通道
D.设置了管理西域的行政机构
4.丝绸之路的开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主要是由于它( )
A.使中国和西欧直接交流
B.使天山地区第一次与内地连成一片
C.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D.加强了对西域的管理
5.古诗有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玉门关。”可西汉张骞不畏雄关险阻,为丝绸之路的开辟作出了重要贡献,丝绸之路的正确路线是( )21cnjy.com
A.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
B.长安→河西走廊→安息→今新疆境内→大秦
C.洛阳→安息→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大秦
D.洛阳→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安息→大秦
6.标志着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的事件是( )
A.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B.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
C.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D.丝绸之路开通
7.下列关于丝绸之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最初开通于唐朝
B.起点在洛阳
C.转战是大秦
D.张骞是功臣
8.“2000年前,丝绸是中国的名片;10 ( http: / / www.21cnjy.com )00年前,瓷器是中国的名片;500年前,茶叶是中国的名片……”其中与“丝绸是中国的名片”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21·cn·jy·com
A.文景之治
B.秦统一中国
C.张骞出使西域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9.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称为( )
A.西域 B.大秦 C.安息 D.身毒
10.在长达1000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这里的“它”开始出现于( )www.21-cn-jy.com
A.郑和下西洋
B.玄奘西游
C.鉴真东渡
D.张骞通西域
二、简答题
11.简述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目的?

三、材料分析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新疆历史上曾是欧亚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陆交通和文明交往的通道,连接古代东西方文明的著名的“丝绸之路”从这里经过。特定的地理地位,使新疆历史发展呈现出鲜明的多民族并存与融合,多种文化兼容与并蓄的特色,自公元前1世纪起,新疆地区就是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构建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1·c·n·j·y
————选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疆的发展与进步》【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材料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
请回答:
(1)开通“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人是谁?材料一中“自公元前1世纪起,新疆地区就是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请用具体史实加以说明。21·世纪*教育网
(2)根据材料二地图写出丝绸之路的路线示意图。
(3)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关系的主流是什么?由史及今,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民族意识?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答案
一、选择题
1.B 解析:新疆古称西域,汉武帝反击匈奴后,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府,将该地正式纳入汉朝版图,成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D
3.C 解析:四个选项都是结果,但是A、B、D、选项是C项造成的,所以最直接的结果是C
4.C 解析:中期出使西域开通了中西交 ( http: / / www.21cnjy.com )往的通道,加强了西汉与西域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它不仅起着中国与西域乃至欧洲物质交流作用,也起着文化交流作用,而文化交流则具有更深远的历史意义。丝绸之路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连接起来,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所以他的开辟具有划时代意义。
5.A 解析:张骞通西域之后,汉 ( http: / / www.21cnjy.com )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而至,西域的使者商人也纷纷东来,开辟了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向西穿过河西走廊,到达新疆地区,在运往西亚(安息)最后转运到欧洲(大秦)。这样中国的丝绸和丝织品穿到欧洲,西域的奇珍异宝输入到中国内地,这是一条沟通中西的陆上交通要道。21教育网
6.B
7.D
8.C
9.A
10.D
二、答题
11.简述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目的?
第一次的目的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第二次的目的访问西域各国,建立友好关系
三、材料分析
12.材料分析
(1)张骞;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
(2)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西亚——欧洲
(3)各民族之间关系主流是友好交流;由史及今,我们应该是树立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民族意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原因、丝绸之路的开辟影响
2.过程与方法
利用视频、图片、文字资料等各种历史资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在我国经济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通过学习张骞、班超为报效祖国,勇于冒险的精神,强化爱国思想和开拓进取意识。2·1·c·n·j·y
【教学重点】
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出塞》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二、新课学习
(一)张骞通西域
教师:汉代人们把今天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为西域。
多媒体展示图片
教师:张骞出使西域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西汉初年的西域,小国林立,受到匈奴的控制和奴役。大月氏被匈奴驱赶,不断向中烟发动进攻,使汉王朝十分被动。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教师:大月氏面对匈奴的控制和奴役,匈奴不断向中原进攻对当时中原统治有很大的威胁,当时的皇帝怎么做的?21教育网
学生:下诏招贤令
教师:我大汉王朝,经历几代先皇的休养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息,现民殷国富,兵强马壮。吾皇雄才大略,志在四方,为保境安民。彻底根除匈奴之患,拟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现招募有胆识、果敢忠义之人,代表大汉王朝出使大月氏。事成之后,赏良田美宅、黄金百两。如有勇者,速来报名,钦此!
教师:结合文章找出重点内容?
教师: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时间是什么时期?
学生:公元前138年
教师:此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教师:张骞曾两次被匈奴抓住,被扣留了十多年,但他仍坚持完成使命。他的这种精神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学生:成功者具备的素质:有胆、有识、有行、有恒。
学生:高度责任感,神圣使命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国人的坚贞不屈精神。
教师: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结果如何?
学生:未完成联络大月氏的任务,熟悉了西域的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
教师:公元前138—前126年,历经13年磨难的张骞返回长安,向汉武帝详细汇报了西域的情况,反映了西域各族希望同汉王朝往来的愿望。21cnjy.com
多媒体展示张骞西域路线图。
教师:“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同时又是一员战将,真可谓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之人物也。”——(史学家)翦伯赞【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教师: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教师: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时间?
学生:前119年
教师:张骞二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访问西域各国,建立友好关系。
教师:此次出使的结果如何?
学生:西域各国认识到汉朝的富足与强大,纷纷派使节来到长安,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多媒体出示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对比图
教师:《汉书.张骞传》载:“然骞凿空,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意思:因张骞开辟了通西域的道路,后来许多使者出使国外也都称作博望侯,以此来取信于外国,外国人也因此信任他们)21·世纪*教育网
想一想,为什么说张骞出使西域的举动是“凿空”呢?
学生:“凿空”即开通道路,指张骞开通中原与西域的交通,张骞凿空和张骞出使西域是同义词。
张骞第一次通使西域,使中国的影 ( http: / / www.21cnjy.com )响直达葱岭以西。自此,不仅西域同内地的联系日益加强,而且中国同中亚、西亚,以至南欧的直接交往也建立和密切起来,此举动为“凿空”。
教师:结合材料概括张骞通西域的影响?
教师: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虽未达到联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月氏的目的,但同西域各国建立了联系,知道了许多西域地区的山川、地形、物产、人口、风俗等,此后,汉朝与西域诸国互派使节,互通商旅。
——《秦汉,一个民族强盛的起点》
学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学生:为开辟“丝绸之路”奠定基础。
学生:为设立西域都护奠定了基础。
(2)丝绸之路
教师:什么是丝绸之路?
学生:自从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汉朝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来往,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商人们载着汉朝的丝绸等货物,从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在转运到更远的欧洲;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这条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www-2-1-cnjy-com
教师: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中西 ( http: / / www.21cnjy.com )交往的通道。后来汉朝在通往中亚、西亚的路线上修道路、设驿站、筑长城,为来往使团、商旅提供食宿、交通和安全保护,形成贯穿东西的交通要线。
多媒体展示图片
多媒体展示汉朝商品及西域商品图片
多媒体展示丝绸之路路线图
教师:在经济方面中国向西域出售什么?
学生:丝绸、瓷器、茶叶……
教师:西域向中国出售什么?
学生:香料、琉璃、胡椒……
教师:在文化方面中国有什么贡献?
学生:造纸术、印刷术、火药……
教师:西域在文化方面有什么贡献?
学生: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教师:丝绸之路的开通有什么作用?
学生: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2-1-c-n-j-y
教师:丝绸之路不仅有陆路的还有海上丝绸之路。
教师:海上丝绸之路是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中南半岛南下,绕过马来半岛,穿过马六甲海峡,通往孟加拉湾沿岸,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段和斯里兰卡。再转运到欧洲。  21*cnjy*com
多媒体展示图片
(三)对西域的管理
教师:结合文章找出重点内容
教师:西域都护设立于什么时间?
学生:前60年
教师:设立都护府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西汉政府最高长官。
思考:西域都护府的设立有什么意义
学生: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来源:21cnj*y.co*m】
教师:班超经营西域
教师:班超经营西域的时间是什么时期?
学生:公元73年
教师:有什么目的?
学生:使西域各国重新与汉朝建立联系。
教师:结果如何?
学生:他得到西域各国的信任,长期留守西域。
教师:班超是东汉一个很有名气的将军,外 ( http: / / www.21cnjy.com )交家。史学家班彪的幼子,其长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史学家。他从小就很用功,对未来也充满了理想。有一天,他正在抄写文件的时候,写着写着,突然觉得很闷,忍不住站起来,丢下笔说:“大丈夫应该像傅介子、张骞那样,在战场上立下功劳,怎么可以在这种抄抄写写的小事中浪费生命呢!”投笔从戎 ——《后汉书·班超传》
三、课堂总结
学习了本课我们知道了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畏艰险为中华民族开辟了一条通往世界各国的道路,从而使中华民族与世界接轨,引进了先进的技术。俗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要感谢张骞。为中国带来了别样的发展。21·cn·jy·com
四、课堂练习
1.丝绸之路的路线是( A )
A.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 —西亚—欧洲
B.洛阳—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
C.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西亚
D.长安—河西走廊—新疆—印度— 西亚—欧洲
2.《汉书》中说:“张骞始开西域之迹”,对这句话的准确理解是( D )
A.张骞是去西域的第一人
B.张骞第一个率使团去西域
C.张骞出使西域,带回重要信息
D.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和西域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
五、作业布置
1.背诵本课知识点
2.做练习册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学习中要注意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层层设问,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在进行总结说明,应该给学生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www.21-cn-jy.com
时间
张骞通西域
目的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影响
含义
作用
丝绸之路
时间
目的
结果
对西域的管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5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