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新人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1-04 09:49:26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张仲景和华佗,体会我国历史上科学技术成就和医学成就;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基本史实,了解司马迁的生平及《史记》的简要内容,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和概括能力,提高学生辩证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教师以学生的讨论与自主探究为基础。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从教科书提供的材料中,有针对性地提取有效信息。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汉代造纸图,了解造纸的工序。对《史记》的内容和历史地位一目,可以通过简要介绍其内容和其中所体现的司马迁的史学思想,使学生体会《史记》在中国史学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对佛教传入一目,引导学生回忆张骞出使西域和丝绸之路开辟的有关知识,使学生对佛教传入有明确的时间和空间概念。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两汉时期辉煌的科技、文化成就,使学生认识到当时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通过了解司马迁撰写《史记》的经历,培养学生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引导学生形成严谨求实的学风。
【教学重点】
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张仲景和华佗;司马迁和《史记》。
【教学难点】
通过本课教学,在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同时,使学生认识到文化的繁荣是建立在国家统一、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的。
【教学方法】
采用分组讨论法、问题探究法二者的有机结合。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古人常用“学富五车”来形容学问渊博,但这也反映出书写工具的落后。在中国古代,读书人不用学习五大车的竹简也可达到“学富五车”的程度,这种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什么朝代,你知道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新课学习
这一时期科技文化的突出成就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造纸术的发明
二、张仲景和华佗
三、历史巨著《史记》
四、道教和佛教
一、造纸术的发明
教师:请同学们看课本P67第一段思考:
在纸发明以前,中国古人用什么作书写材料?这些材料有什么特点?
学生:甲骨、青铜器、竹简、帛。
教师展示:陶器、甲骨、青铜器、竹简、帛、石壁等图片。
学生:笨重、价格昂贵、不方便
合作探究: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是什么时期在哪里发现的呢?请同学们看课本P68“相关史事”找到记住回答。
学生:西汉时期,西安灞桥、甘肃天水、敦煌等地发现。
教师多媒体展示:世界上最早的纸
教师:据考古发现,西汉时期,我国已经有了麻质纤维纸。又薄又软,纸面平整光滑,质地粗糙,且数量少,成本高,不普及。在此基础上,东汉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他是怎样改进造纸术的呢?改进后的造纸术有哪些优点?
(教师引导学生看课本P68第一自然段回答)
学生:总结西汉以来的经验,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鱼网做原料造纸,改进了造纸术。
优点:原料容易找到,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逐渐普遍使用。
教师:纸的普遍使用,使读书人不用学习五大车的竹简也可达到“学富五车”的程度。那纸是怎样造出来的呢?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蔡伦改进后的造纸工序。
教师展示:蔡伦改进后的造纸工序。教师找位学生给同学们读一下。
教师:看课本P68“材料研读”并回答问题。
学生: 公元105年
教师:蔡伦改进造纸术后,汉和帝为了表彰他的功绩,封他为龙亭侯。所以,后人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多是从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去的。
多媒体展示:造纸术的传播示意图。
教师补充:伴随造纸术传至世界各地,蔡伦的名字也随之传扬。在日本有蔡伦宫;在法国,有蔡伦博物馆;在美国,造纸博物馆里陈列着蔡伦的画像。我国发明和改进造纸术具有世界意义。
合作探究:我国发明和改进造纸术具有世界意义!
学生:造纸术的改进是人类文明传播载体的巨大飞跃,加速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历史与现实:
今天人们大力提倡使用“再生纸”有什么重要意义?
环保专家提供的资料表明:一吨废纸可生产品质良好的再生纸850千克,节省木材3立方米(相当于26棵3~4年的树木),节省化工原料300千克,节煤1.2吨,节电600度;并可减少大量的废弃物。
意义: ①减少污染,保护环境;②节约资源。
教师补充: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节约用纸、爱惜书籍,保护好环境,也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美好家园。
二、张仲景和华佗
教师:请同学们看课本P69“相关史事”,了解坐堂医生张仲景的事迹。
教师:张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称为医圣。请同学们看课本P69第二自然段归纳:张仲景的医学贡献有哪些?
学生:东汉张仲景写了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确立了辨症施治的医疗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还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
《伤寒杂病论》
教师补充:医圣张仲景,他著的《伤寒杂病论》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曾有无数医家对《伤寒杂病论》进行探索,留下近千种专著,形成独特的伤寒学派,自唐宋以来,其影响远及国外。虽然张仲景早已故去,但是生活在今天的人们仍然能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来自于他的恩泽。
多媒体展示:神医华佗
教师:东汉末年另一位名医是华佗。请同学们看课本P69“相关史事”以及第三自然段归纳:华佗在医学上的贡献有哪些?
学生:制成“麻沸散”、编了一套医学体操“五禽戏”。
教师补充:华佗的故事:相传有一次,华佗外出治病,碰见一个人的肚子疼得非常厉害,经过诊断,华佗确定他的脾烂了,需要手术割除。于是他拿出他的拿手药物麻沸散,和在酒里给这人喝下,过了一会儿病人像醉酒那样进入了梦乡,华佗随即为他剖开肚子,切除烂脾,止血、缝合。经过一个月左右,这人的病便痊愈了。麻沸散的发明,在外科手术上是一项划时代的贡献,它远远地走在欧洲与世界前面,西方与华佗的麻沸散相比,晚了1600年左右。
教师补充:华佗除了制成“麻沸散”,还有一个贡献就是编了一套医学体操“五禽戏”。
教师多媒体展示:五禽戏。
教师补充:今天我们提倡阳光大课间活动,特别是我们的课间操、体育课,同学们应该珍惜机会,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锻炼,真正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三、历史巨著《史记》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P70第一自然段,思考回答:司马迁为什么能够写出《史记》这样一部历史巨著?
学生:他生活在汉武帝时期,父亲是史官,家教良好。他本人读书很多,还寻访许多名胜古迹,刻苦努力,终于写成《史记》。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P70第二自然段,思考回答:《史记》主要记述了什么?它的历史地位怎样?《史记》怎样评价历史人物?
学生:《史记》主要记述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实事求是的评价历史人物。
教师补充:在君主专制的年代里,“伴君如伴虎”。司马迁却敢于指出汉武帝的过失,体现了忠于史事的崇高品德。他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选择的是“重于泰山”。因此,他做到了求真务实、不畏权势、视死如归,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典范。司马迁的《史记》开创了我国古代史学的新时代。
四、道教和佛教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P71第一自然段,思考问题: 道教起源于哪里?什么时候在民间兴起?创始人是谁?
学生:道教起源于我国;时间是东汉末年;创始人是:张角、张陵。
教师补充:道教与道家学派不同,道家学派是一种思想学术流派,道教是一种宗教。 青城山是中国道教最早的发源地之一(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道教宣扬通过修身养性、潜心修道就可以得道成仙,长生不老。这不仅满足了统治者希望超凡脱俗、长生不老、永享富贵的愿望,对普通百姓也是一个极大的诱惑。所以道教逐渐在中国发展起来。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P71第二自然段以及“相关史事”,思考并回答:佛教起源于哪里?什么时候传入我国?佛教为什么会在我国古代得以传播和发展?
学生:古印度;西汉末年;佛教的主张具有麻痹人民反抗意志的作用,符合封建统治者的政治需要。所以,得到统治者的扶植和支持,得到了传播和发展。
教师:张骞通西域以后,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东汉明帝派人求佛法,并建立白马寺。那么,佛教的传播有什么影响呢?
学生: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教师:学完本课之后,请同学们思考:两汉时期科技文化繁荣的原因有什么?
学生:1、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
2、经济的发展。
3、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4、中外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5、对之前科技文化成就的继承和发展。
课堂总结
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具有聪明才智的民族。古代科学家他们那种锲而不舍地善于追求真理、善于创新的精神,永远是我们的骄傲!因此,作为每一位当代中学生,都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课堂练习
1、见右图中的邮票,与邮票中的人物相关的成就是 ( C )
A、发明造纸术
B、发明地动仪
C、改进造纸术
D、发明麻沸散
2、据记载,张仲景生活的东汉末年,战争不断,瘟疫流行,他家族中男女老少原有200多人,在不到10年时间里,就死去2/3。张仲景在痛悼家人之余,认真钻研古代医学著作,又博采众方,结合自己的经验,写成了一部奠定我国中医治疗学基础的医疗专著是( B )
A、《齐民要术》 B、《伤寒杂病论》
C、《黄帝内经》 D、《神农本草经》
作业布置
1、背诵本课知识点
2、做练习册
【板书设计】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一、造纸术的发明
二、张仲景和华佗
三、历史巨著《史记》
四、道教和佛教
【教学反思】
国家的统一,封建经济的繁荣,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的加强是两汉时期科技文化昌盛的原因。在教学中应让学生体会到,无论在科技方面,还是在医学等方面,两汉时期,中国文化都遥遥领先于世界。通过与现实的结合,知识的理解、记忆、掌握将更深更牢,比如讲到张仲景时与一些药品的名字联系起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6 页 (共 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练习
一、单选题
1、我国古代科技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中既然在发明过程中体现“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又对文化的交流和保存提供了重要条件的科技成就是(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2、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是 ( )
A、古埃及人的纸草 B、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
C、欧洲以羊皮做的纸 D、“蔡侯纸”
3、下面几位科学家中,对人类文化传播贡献最大的是 ( )
A、张角 B、蔡伦 C、张仲景 D、华佗
4、“蔡侯纸”的改进者生活于 ( )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三国时期
5、下列关于造纸术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西汉前我国已经出现了用于书写和绘图的纸
B、蔡伦用树皮、破布、 麻头和旧鱼网作为造纸原料
C、西汉时期植物纤维纸已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
D、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
6、日本有蔡伦宫,法国有蔡伦博物馆……,蔡伦受到世界如此尊敬,是因为他( )
A、发明了印刷术 B、改进了造纸术
C、发明了火药 D、制成了罗盘针
7、在我国很多中医院的前在都有一座塑像,他就是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 ( )
A、张仲景 B、蔡伦 C、扁鹊 D、华佗
8、小明的爷爷是一位中医。请你告诉小明华佗是什么时期的名医
A、战国时期 B、秦朝时期
C、西汉时期 D、东汉时期
9、如果让你扮演华佗,你应该具有的医学特长是( )。
①针灸 ②外科手术 ③创制“麻沸散”④创制“五禽戏”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被后人称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学名著是( )
A、《春秋》 B、《汉书》
C、《史记》 D、《资治通鉴》
11、2009年2月,考古学家在陕西韩城市发掘了一座保存完好的珍惜宋代壁画墓,首次发现了一幅生动地展现中医药研制场景的画面。韩城是我国历史文化名人司马迁的故乡。司马迁的最大历史贡献是写成了( )
A、《史记》 B、《缀术》 C、《资治通鉴》 D、《水经注》
12、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是( )
A B C D
13、下列人物在《史记》中没有记载的是( )
A、秦始皇 B、陈胜 C、汉武帝 D、曹操
14、下列与《史记》的成书原因无关的是( )
A、司马迁史学知识丰富 B、国家的需要
C、记述了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 D、当时文化繁荣
15、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 )
A、道教 B、基督教 C、佛教 D、伊斯兰教
16、被誉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在我国信徒众多,影响甚广。这与中国政府一贯以来推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密切相关。该宗教由古代印度传入我国中原地区大约是在( )
A、秦朝末年 B、西汉末年
C、东汉末年 D、唐朝末年
17、中学生丁忞和丁澄为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与探究”活动开展了历史考察, 他俩考察了下列四大建筑,其中属佛教建筑的是( )
A、陕西韩城太史祠 B、河南洛阳白马寺 C、四川成都青城山 D、福建泉州老君像
二、列举题
18、根据相关的成就写出相关的人物。
(1)改进造纸术:
(2)发明了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
(3)著有《伤寒杂病论》,被称为“医圣”:
19、根据相关的描述写出著作的名称。
(1)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2)东汉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的著作:
三、材料题
20、识图题:看下面的两幅画像回答问题。
(1)这两个人都是在什么领域取得了重要成就的人物。
(2)请说出他们的名字,并说出他们各自的成就。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答案
一、选择题
1、A 题干中“变废为宝”、“文化的交流和保存”是解题的关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的相关知识的准确理解与识记。依据所学可知,东汉时,蔡伦总结西汉以来的经验,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渔网做原料造纸,改进了造纸术,这种技术原料容易找到,又便宜,值得质量也很高,为了纪念蔡伦的功绩,后人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纸的发明,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保存,故选A。
2、B 主要考察学生对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等知识点的理解。我国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西汉前期已经有了纸。甘肃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纸。故选B项。
3、B 问题强调的是文化传播,所以改进造纸术的蔡伦才是对文化传播贡献最大的。
4、C 本题主要考查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根据所学可知,东汉蔡伦改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渔网等造成便于书写的纸,人称“蔡侯纸”,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变革。所以选择C项。
5、C 魏晋南北朝,造纸技术进步明显,植物纤维纸才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
6、B 阅读题文,关键词有“蔡伦宫”、“蔡伦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蔡伦是东汉人,杰出贡献是改进造纸术,据题意要求,选项中B符合题意,故选B。
7、A 根据所学可知,张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
8、D 主要考查学生对“张仲景和华佗”考点的识记。华佗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又仿虎、鹿、熊、猿、鸟等禽兽的动态创作名为“五禽之戏”的体操,教导人们强身健体。
9、A 华佗熟练地掌握了养生、方药、针灸和手术等治疗手段,创制的用于外科手术的“麻沸散”,精通内、外、妇、儿各科,创制了“五禽戏”,被誉为“神医”。故本题选A。
10、C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里就说,他撰述太史公书 的目的是“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汉书·司马迁传》)“通古今之变”,是认识历史古今发展变化的轨迹;“究天人之际”,是追求认识天人的关系。选项中的《史记》是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C。
11、A 略
12、D 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体例完备,史料翔实,叙事简洁,文笔生动,成为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他写史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故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三国演义》创作于明清时期,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天工开物》为明末宋应星所著,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所著,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故选B项。
13、D 《史记》是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原名《太史公记》。该书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曹操是东汉末年的地方军阀,因此在《史记》中没有记载。故选D项。
14、C “记述了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史记》的内容,并非原因。
15、A 发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是道教,故选A。基督教形成于亚洲西部,主要集中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主要分布于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在中国又称回教或清真教。佛教创始于古印度,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和东南部。
16、B 佛教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汉朝,公元67年,汉明帝在位时期,佛教正式传来中国。故选B项。
17、B A项是儒家;C项青城山、D项老君像都属于道家。
二、列举题
18、蔡伦;华佗;张仲景
19、《史记》;《伤寒杂病论》
解析:牢记两汉时期各领域的代表人物及贡献
三、材料题
20、(1)医学领域
(2)华佗和张仲景。华佗创制“麻沸散”和编制“五禽戏”;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
解析:牢记医学领域的代表人物及贡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32张PPT)
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学富五车
导入
语出《庄子·杂篇·天下》篇:“惠施有方,其书五车。”惠施是战国时哲学家,很有才学,是名家的代表人物。这里是说惠施是个有学问的人,他读的书要用五辆车子拉。后来人们便以“学富五车” 来表示对饱学之士的称赞。
新授
一、造纸术的发明
在纸发明以前,中国古人用什么作书写材料?这些材料有什么特点?
甲骨
青铜器
石壁材料
竹木简
帛书
灞桥纸
特点:
笨重、不方便、价格昂贵、
西汉早期的纸是用麻做的,麻在当时是人们做衣服的材料,比较昂贵。
东汉蔡伦总结西汉以来的经验,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鱼网做原料造纸,改进了造纸术。
东汉蔡伦
蔡伦改进造纸术后,汉和帝为了表彰他的功绩,封他为龙亭侯。所以,后人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
优点:
原料容易找到,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逐渐普遍使用。
蔡侯纸
蔡伦发明的造纸术,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树起了一座划时代的丰碑。古埃及的纸草文化、古巴比伦的泥版文化、古印度的贝叶文化、古欧洲的羊皮文化,终因没有找到合适的传播载体而被尘封。唯独中华民族的纸文化,使中国文明曾经领先世界一千多年。
--袁隆平
纸的外传
造纸术的改进是人类文明传播载体的巨大飞跃,加速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历史与现实:
1、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2、节约资源。
今天人们大力提倡使用“再生纸”有什么重要意义?
环保专家提供的资料表明:一吨废纸可生产品质良好的再生纸850千克,节省木材3立方米(相当于26棵3~4年的树木),节省化工原料300千克,节煤1.2吨,节电600度;并可减少大量的废弃物。
二、张仲景和华佗
张仲景
张仲景发明“饺子”救治百姓
张仲景不满官场的黑暗辞官回乡,返乡之时正值隆冬季节,他见许多无家可归的百姓面黄肌瘦衣不遮体,不少人甚至连耳朵都冻烂了,心里非常难受。
于是,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其捞出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食百姓。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便学着张仲景“娇耳”的样子,做成食物在过年时食用,称之为“饺子”,至今南阳一带仍有“过年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张仲景的医学贡献:
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确立了辨症施治的医疗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还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
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华佗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著名医学家。少时曾在外游学,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行医足迹遍及安徽、山东、河南、江苏等地。华佗一生行医各地,声誉颇著,在医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他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对外科尤为擅长。后因不服曹操征召被杀,所著医书已佚。今亳州市有“华佗庵”等遗迹。
华佗在医学上的贡献
“麻沸散”
相传有一次,华佗外出治病,碰见一个人的肚子疼得非常厉害,经过诊断,华佗确定他的脾烂了,需要手术割除。于是他拿出他的拿手药物麻沸散,和在酒里给这人喝下,过了一会儿病人像醉酒那样进入了梦乡,华佗随即为他剖开肚子,切除烂脾,止血、缝合。经过一个月左右,这人的病便痊愈了。
麻沸散的发明,在外科手术上是一项划时代的贡献,它远远地走在欧洲与世界前面,西方与华佗的麻沸散相比,晚了1600年左右。
医学体操“五禽戏”
华佗创编了一种锻炼方法,叫做“五禽戏”,一叫虎戏,二叫鹿戏,三叫熊戏,四叫猿戏,五叫鹤戏,也可以用来防治疾病,同时可使腿脚轻便利索,用来当作“气功”。五禽戏的动作是模仿虎的扑动前肢、鹿的伸转头颈、熊的伏倒站起、猿的脚尖纵跳、鹤的展翅飞翔等。
他的学生吴普施行这种方法锻炼,活到九十多岁时,听力和视力都很好,牙齿也完整牢固。
三、历史巨著《史记》
1、《史记》主要记述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
司马迁受父亲的影响,努力读书,充实了自己的历史知识。他还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受父亲临终嘱托,他开始专心致志写作《史记》。这时,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原来,司马迁因为替一位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了此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想:“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重新开始了写作。就这样,他用了整整18年时间,在他60岁时,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这部前无古人的著作,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
汉武帝天汉二年(前99年),李陵率五千步兵与八万匈奴战于浚稽山,最后因寡不敌众兵败投降。汉武帝大怒,群臣皆声讨李陵的罪过,唯有司马迁为其辩护,终激怒汉武帝,遭受腐刑。
三年后,获赦。司马迁发愤著书,终于写成《史记》。
想一想:司马迁身上有一股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史记》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称为“实录、信史”。司马迁在《史记》中揭露夏桀、商纣、秦始皇的残暴行径;颂扬了陈胜、吴广起义的作用;还大胆抨击当代最高统治者的丑恶行为,“不虚美,不隐恶”,如揭露了汉武帝晚年搜刮人民的情况,抨击他迷信、梦想会仙人的荒唐事。
正直不屈、百折不挠
敢于直言、不畏权贵
《史记》的地位: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怎样评价历史人物?
实事求是的评价历史人物。如:肯定陈胜、吴广起义,指斥暴君、酷吏,大胆评论汉武帝的功过等。
( 在君主专制的年代里,“伴君如伴虎”。司马迁却敢于指出汉武帝的过失,体现了忠于史事的崇高品德。他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选择的是“重于泰山”。因此,他做到了求真务实、不畏权势、视死如归,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你怎样看待这句话呢?
反映了《史记》的史学和文学价值。
鲁迅先生说《史记》是: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四、道教和佛教
道教起源及时间:
东汉末年,道教起源于我国;
……起初,张鲁的祖父张陵,顺帝时(东汉)客居蜀中,在鹤鸣山中学习道术,制作符炼文书,用来迷惑百姓。接受张陵道法的总是拿出五斗米,所以被称为“米贼”。张陵传给儿子张衡,张衡传给儿子张鲁,张鲁于是自称为“师君”。那些前来学道的人,开始叫做“鬼卒”,后来叫做“祭酒”。”
——《后汉书·刘焉传》译文
(一)道教
创始人:
张角、张陵。
道教的兴起对我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那些事物与道教有关?
门神
城隍庙
桃符
《西游记》里有佛道2个系统。如来佛为佛教的最高首领,玉皇大帝为道教的最高神。
道教的炼丹促进了化学的发展。
道教的气功丰富了医学的内容。
1、佛教起源:古印度
2、佛教传入:
西汉末年传入我国。
3、传播和发展的原因:
佛教的主张具有麻痹人民反抗意志的作用,符合封建统治者的政治需要。
(二)佛教
及开西域,遣张骞使大夏还,传其旁有身(yuān)毒国,一名天竺,始闻有浮屠之教。
——《魏书·释老志》
4、影响:
佛教的传播丰富了中国的文化。
(1)建筑方面
(2)雕塑方面
(3)绘画方面
(4)文学方面
  而道教呢?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得道成仙,这迎合了统治者追求长生不老的欲望,所以也受到受到推崇。
 按佛教的说法:人死后能够转生来世。今生如果能忍受苦难,虔诚地信佛,那么,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这种说法迎合了统治者害怕人民反抗的心理,因此受到了大力扶植。
宗教广泛传播的原因:
1、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
2、劳动人民的精神寄托。
小结
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具有聪明才智的民族。古代科学家他们那种锲而不舍地善于追求真理、善于创新的精神,永远是我们的骄傲!
练习
1、见右图中的邮票,与邮票中的人物相关的成就是 ( )
A、发明造纸术
B、发明地动仪
C、改进造纸术
D、发明麻沸散
C
2、据记载,张仲景生活的东汉末年,战争不断,瘟疫流行,他家族中男女老少原有200多人,在不到10年时间里,就死去2/3。张仲景在痛悼家人之余,认真钻研古代医学著作,又博采众方,结合自己的经验,写成了一部奠定我国中医治疗学基础的医疗专著是( )
A、《齐民要术》 B、《伤寒杂病论》
C、《黄帝内经》 D、《神农本草经》
B
作业
1、背诵本课知识点
2、做练习册
板书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一、造纸术的发明
二、张仲景和华佗
三、历史巨著《史记》
四、道教和佛教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