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小说家谈小说》同步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小说家谈小说》同步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1-04 12:15: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第14课
小说家谈小说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跌宕
__
木讷
  
qián

hān
 厚 
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①恕我借用前人评文惯用的词汇,它这风格就是:清新、俊翼。这篇作品说明,表现上述那样庄严的主题,除了常见的慷恺激昂的笔调,还可以有其他的风格。
②用这样的方法点明这个重伤者就是我们印象很深的通讯员,但文字跌菪有力,而且唤起了我们种种回忆——借被子,门钩挂破衣服,却又害躁,死活不肯让人为他缝好。
错别字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茅盾紧紧抓住小说评论的两个核心内容——展开故事和塑造人物,同时又突出小
说最成功的特点——动作描写展开评论,用笔不多,但分析十分透彻。
B.短篇小说《百合花》的成功之处主要体现在情节的前后呼应、细节描写的精巧合理两个方面,值得我们仔细品赏。
C.小说结尾描写新媳妇缝破洞的情节安排,写出了农家少妇对于解放军的真挚的骨
肉般的热爱。
D.《百合花》一文是当代女作家茹志鹃五十年代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茅盾称之为
“结构严谨,没有闲笔”的短篇小说。
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在一个乡村小镇的公路边上,一辆小轿车撞倒了一个农民的自行车,自行车的轮
子变了形,小轿车车身掉了一点漆。这时,从小轿车上跳下一个满脸酒气的干部模样的人,他把农民推倒在地,并破口大骂。
这对,从四周过来许多人,其中有闰土、贾雨村、祥子、鲁智深等,还有一些围观
者……
这些人物会有怎样的反应 请你选取其中的一位人物,根据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写出其言行方面的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分析。
(一)
(甲)这是六千多字的短篇。故事很简单:向敌人进攻的我军前沿包扎所里发生的一个小插曲。人物两个:主要人物,十九岁的团部通讯员;次要人物,刚结婚的农村少妇。但是,这样简单的故事和人物却反映了解放军的崇高品质(通过那位可爱可敬的通讯员),和人民爱护解放军的真诚(通过那位在包扎所服务的少妇)。这是许多作家曾经付出了心血的主题,《百合花》的作用用这样一个短篇来参加这长长的行列,有它独特的风格。恕我借用前人评文惯用的词汇。它这风格就是:清新、俊逸。这篇作品说明,表现上述那样庄严的主题,除了常见的慷慨激昂的笔调,还可以有其他的风格。
让我们看看作者是怎样展开故事和塑造人物的。
作者把这两者结合得很好,而且尽量让读者通过故事发展的细节描写获得人物的印象;这些细节描写,安排得这样的自然和巧妙,初看时不一定感觉到它的分量,可是后来它就嵌在我们脑子里,成为人物形象的有机部分,不但描出了人物的风貌,也描出了人物的精神世界。
(乙)……只看到他是高挑挑的个子,块头不大,但从他那副厚实实的肩膀看来,是个挺棒的小伙,他穿了一身洗淡了的黄军装,绑腿直打到膝盖上。肩上的步枪筒里,稀疏地插了几根树枝,这要说是伪装,倒不如算作装饰点缀。
……
“给你开饭啦!”说完就脚不点地地走了。我走过去拿起那两个干硬的馒头,看见他背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跟那些树枝一起,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着。
5.茅盾先生评论《百合花》的文章中,第一段提到“长长的行列”,这里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茅盾先生认为《百合花》用什么样的风格反映了一个什么样的深刻主题 而反映这一
深刻庄严的主题,在当时最常见的笔调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乙文的两段细节描写就是甲文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从这两个细节描写中可以看出小通讯员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母亲的捐献
一位牧师接到一个人的电话,这人刚做父亲,这本没什么不寻常的。但这位父亲想让牧师在自己的妻子从麻醉中醒来后告诉她,她生了一个多么漂亮健康的男孩——只是没有耳朵。
当牧师到医院的时候,医生解释说,孩子的听力和内部器官都很正常,只是少了外部肌肉组织,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耳朵。医生安慰父母道:“这个缺陷能够弥补。等孩子长大后,披一双与之相配的捐献者的耳朵就行了。”
上学对于这个孩子真是折磨。很多次,他都是哭着蓖回家:“我是个怪物!怪物!”每当有人盯着他看,或是窃窃私语,他都会很敏感;而当有人在他背后指指点点,给他起外号时,他更是无地自容。
初中对他来说是最痛苦的阶段,但孩子已开始适应了,他已学会在不幸中生活。
他成绩优异,考入重点大学,还拿了个金额奖学金,他的专业是地质学。
这年,他大二了。一天,他的父亲给他来了个电话:“哎,儿子,我们终于找到一个同意捐献耳朵的人啦!手术计划在这个夏天进行,快赶回来吧!”
手术结果很成功。秋天,这个年轻入高高兴兴地返回学校,他的耳朵是那么美,新的生活在向他招手!
他以优异的成绩从大学毕业,父母都引以为荣:他在中西部找了份满意的工作。生活太好了!直到有一天,他接到父亲的电话:“儿子,你妈心脏病发了,快回家!”
接到电话,年轻人急忙赶到家,等待他的竟是噩耗——母亲走了!
第二天,在葬礼上,父亲把他带到母亲的棺材前,他掀起母亲的头发给儿子看——母亲竟没有了耳朵。
9.茅盾先生对小说《百合花》的评价是“简单的故事,精致的情节”。这个评语,放在这篇小说上同样适合。它讲了一个什么样的“简单故事” 情节的“精致性”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你认为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 对他(她),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如果把“她生了一个多么漂亮健康的男孩——只是没有耳朵”这句话改成“她生了一
个健康漂亮却没有耳朵的男孩”在表达效果上是不是一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百合花》有一个令人感动的结尾,这篇小说的结尾同样令人感动。请说说为什么令
人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这篇小说和《百合花》一样揭示了人性中一些美的东西,体现在这篇小说中的是什么
在生活中,你发现过这样的美吗 请简单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àng



2.翼→逸
恺→慨
菪→宕
躁→臊
3.A
4.略
5.大量的描写战争题材的作家作品
6.用清新、俊逸的风格反映了解放军的崇高品质和人民爱护解放军的真诚。
慷慨激昂。
7.尽量让读者通过故事发展的细节描写获得人物的印象
8.天真、纯洁,面临战斗而不紧张,热爱生活的品格。
9.一位母亲为儿子捐献出了自己的耳朵。
通篇设置悬念,结尾揭开谜底。
10.母亲。
侧面描写。
11.不一样。原文强调了小男孩没有耳朵这一事实,为后文的展开埋下伏笔。改后,语气平淡,达不到这种效果。
12.设置悬念,最后揭示谜底。母亲的伟大,母爱的无私在这里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
13.亲情美。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