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第8课《小狗包弟》课件 (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第8课《小狗包弟》课件 (共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1-04 10:18: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彭德怀被批斗
文革体验
在这十年中,雄厚的古老文明奇迹般地消失,人间演出原始蒙昧时代的互相残杀;善与美转入地下,丑与恶肆意宣泄;千千万万家庭被轰毁,千千万万生命被吞噬。无论压在这狂浪下边的还是掀动这狂浪的,都是它的牺牲品。哪怕最成熟的性格也要接受它强制性的重新塑造。坚强的化为怯弱,诚实的化为诡诈,恬静的化为疯狂,豁朗的化为阴沉。人性、人道、人权、人的尊严、人的价值,所有含有人的最高贵的成分,都是它公开践踏的内容。虽然这不是大动干戈的战争,但是再惨烈的战争也难以达到如此残酷——灵魂的虐杀。如果说法西斯暴行留下的是难以数计的血淋淋的尸体,“文革”浩劫留下的是难以数计的看不见的创伤累累的灵魂。
   
──冯骥才《一百个人的十年》
巴金
巴金
巴金,字芾甘,原名李尧棠,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曾任中国作协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务。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巴金晚年提议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和文化大革命博物馆。
巴金重要作品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抗战三部曲》:(《火》之一、之二、之三)
长篇小说:《寒夜》
中篇小说:《憩园》
散文集《随想录》:(包括《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
巴金与文革
巴金在文革中:
他在《怀念萧珊》一文中说:“在‘四害’横行的时候,我在原单位(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给人当作‘罪人’和‘贱民’看待,日子十分难过。我每天在‘牛棚’里劳动、学习、写交代、写检查、写思想汇报。任何人都可以责骂我、教训我、指挥我。任何人都可以闯进我家里来,高兴拿什么就拿什么……”
巴金在文革后:主张建立“文革博物馆”;
创作了《随想录》。
与妻子萧珊
合影
讲故事
讲述小狗包弟的故事。注意:要以小狗为陈述对象,即应舍去“我”来讲故事。
要点:1.包弟的来历,秉性,名字由来;
2.与作者一家相处的情况;
3.“文革”发生后小狗包弟的命运。
把握情感
1.请大家从文中找出表现作者情感的词语。
明确(“高兴”, “喜欢”,“胆战心惊”, “流泪” ,“轻松” ,“沉重” ,“羞耻”,“可耻”,“熬煎”,“欠债”,“歉意”。)
把握情感
2. 归纳作者对包弟的情感历程。
评价行为
1.作家当时放弃包弟,是怕影响自己,为什么呢?
明确:日本种;瑞典旧主人 → 里通外国
→自保
评价行为
2.对于作家为了自保,而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我们该如何看待?
A.认为作家的行为是自私的
→他们的是非观念很强,能够在大是大非面前摆正自己的心态。
B.认为作家的行为可以理解
→他们则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同情,我们没有亲历“文革”,对“文革”所知甚少,但是在文章的片断当中,我们仍能够看到社会的动乱,所以我们对于生存在那样的社会当中的身份特殊的作家,也应当给予一定的理解。
这两种意见都有道理,尽可能“人性化”评价。
探究作者的情感
品析句子
“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    “我自己也终于变成了包弟”    “满园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   “这样的熬煎是不会有终结的,……还清了心灵上的欠债。”
“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1.请同学们齐读第10至13自然段,感受作者的情感。
巴金自我评价
“重读过去的文章,我绝不能宽恕自己。人们责问我为什么把自己搞得这样痛苦,正因为我无法使笔下的豪行壮举成为现实。”   
──巴金《最后的话》
我写作是为了战斗,为了揭露,为了控诉,为了对国家、对人民有所贡献,但绝不是为了美化自己。
──巴金《探索集》
我从《忏悔录》的作者这里得到安慰,学到了说真话。
──(巴金《再访巴黎》)
要讲话就得讲老实话,讲自己的话,哪怕是讲讲自己的毛病也好。
──(巴金《“豪言壮语”》)
社会评价
巴金先生,年届八旬,地位显赫,又是一个浩劫中的被迫害者,且身处一种全民族的控诉氛围中——在这氛围里,几乎人人都说自己是一个冤屈者受难者——他却出来拷问灵魂,反省自己,这不仅表现为思想和情感境界的超越,也体现了他对那场浩劫认知的深度。他的深刻认知和情感的超越,既属于个人,又属于整个中国的知识界。巴金老是期待自己“生命开花”,而《随想录》等,正是他在晚年盛开的生命之花。人到晚年,人到显赫,还有思想之花盛开,这是一个人的幸运,也是一个民族的幸运,因此,巴金先生,我们真的为他感到骄傲。
——陈建功(中国作协副主席)
<感动中国>2003年度人物——巴 金
颁奖辞: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写法探究
1:作者为什么要以一条小狗来反映“文革”的现实?
小狗虽小,却也是一条生命,善良的生命应该获得生存权。写一条小狗的遭遇,反映连一条狗都不能逃过劫难,更能体现“文革”时代任何生命都不能免受侵害的现实。人狗同命,狗犹如此,人何以堪!表现作者自己的一段心灵历程。写小狗包弟是次要的,是实写,但只是情感的载体,写心灵是虚写,但却是主要的
写法
以小 见大
虚实 结合
2文章开头先写艺术家和狗的故事,这跟包弟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安排?
思路章法:
表现手法:
思想内容:
以此引出包弟的故事,起铺垫的
作用。
对比——人不如狗:狗的忠诚,人的
背弃。
与巴金和包弟的故事形成对照,说明这种情况在文革中是数见不鲜的,具有普遍性,由此深化了文章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