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第七学习主题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第21课 教育和科学技术一、教育的变革和科举制度的废除
1.背景:_________后,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大量涌入中国,有识之士
逐渐认识到___________________的危害。鸦片战争传统教育与科举制度2.教育变革:
(1)洋务运动时期。
①措施:学习西学,兴办_________。
②表现:1862年,洋务派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_______
_____。派遣留学生出国留学。
③意义:打破了儒学一统天下垄断教育的局面;推动了西方_________
的引进和传播;揭开了中国_____________的序幕。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近代科技近代教育改革(2)维新变法时期:维新派设立新学堂19所;1898年,设立京师大学堂。
①设立:_______批准在北京设立。
②方针:_________。
③宗旨:“广育人才,讲求时务”。
④地位:开了中国_________的先河。
(3)辛亥革命后。
①京师大学堂改名为_________。
②蔡元培任校长时期,奉行“_________”的办学方针,使北大成为
___________的中心和_________的发源地。光绪帝中西并用高等教育北京大学兼容并包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3.科举制度的废除:
(1)原因。
①科举考试严重阻碍了教育的进步和_____的培养。
②许多有识之士呼吁废除_________。
(2)废除:1905年,历时______多年的科举制度退出了历史舞台。人才科举制度1 300二、詹天佑与京张铁路
1.詹天佑:是中国第一批赴美幼童留学生,设计、主持修建了_______
___。
2.京张铁路:
(1)修建时间:1905—_____年。
(2)总工程师:_______。
(3)工程亮点:居庸关、_______两大隧道工程的出色完成和“人”字
形折返线路。
(4)地位:中国人自己设计和施工的_____条铁路干线。 京张铁路1909詹天佑八达岭第一三、侯德榜与“侯氏制碱法”
1.背景:许多工业部门大量用碱,但外国资本家独享索尔维制碱技术成
果及措施。
2.成果:
(1)研制的“_______”牌纯碱,在美国费城举办的万国博览会及瑞士
国际商品展览会上获奖。
(2)写成《_____》一书,向全世界披露索尔维制碱法的奥秘。
(3)抗日战争时期,采用联合制碱法制碱成功,这一制碱法被命名为
“___________”。红三角制碱侯氏制碱法3.影响:把世界制碱技术水平推向了一个新高度,赢得了国际化工界的极高评价。【归纳记忆】
☉近代中国第一所新式学校、揭开中国近代教育改革序幕的是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近代中国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开创中国高等教育先河的是戊戌变法期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
☉科举制度创立于隋炀帝时;唐朝时逐步完善;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制度,科举制度开始僵化;1905年,被清政府废止。【知识拓展】
近代科举制阻碍社会发展的原因
(1)近代,科举制度的各种弊端愈发严重。明朝开始实行八股取士,在明初到清末的五百多年里,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使应试者都向酸腐迂拙、不学无术方向发展。舞弊现象也时有发生,科举制走入了死胡同。
(2)随着近代化的发展,国家需要大量的军事、外交、科技人才,而科举制度的存在,严重地阻碍了这些新式人才的培养。【比较记忆】
☉中国自办的第一条铁路是唐胥铁路,中国人自己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是京张铁路。
☉詹天佑是中国近代铁路工程师,主要成就是自行设计并主持建造京张铁路;侯德榜是中国近代化学家,主要成就是发明“侯氏制碱法”。【史料解读】
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詹天佑
【解读】詹天佑的这句话体现了他发愤进取,为国争光的爱国主义精
神和勇于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代表了炎黄子孙百折不挠、永不屈服
的高尚的民族气节。【知识构建】
A:_______ B:_________科举制京张铁路【历史线索】
中国传统教育与文化事业曾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到了近代却渐渐落后。旧式学堂与科举制度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与选拔,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詹天佑设计修建的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教育是一个国家振兴的基石,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社会,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走进中国近代教育,探究问题。
【学校制度建立】(1)图一是中国古代最早设立的最高学府,它的建立与我国历史上的哪一人物有关?我们要了解它最初的遗址首选的城市在哪里?
提示:汉武帝;西安(长安)。
(2)图二是中国近代第一所由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它的名称是什么?它的创立得益于我国近代哪次改革?
提示:京师大学堂;戊戌变法。【考试制度演变】(3)图三、图四与我国哪项制度有关?这种制度建立于哪一朝代?明朝时,这种制度成为强化君权的重要举措,主要表现为什么?你能说出它废除的时间吗?你如何看待它在我国教育史上的重大作用?
提示:科举制;隋朝;八股取士;1905年;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和文学艺术的发展,对今天的考试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4)我国现行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几个阶段的划分出自哪幅图片?从此,我国教育大兴什么举措?
提示:图五;兴办学校。【科举制度废除】(5)想一想,为什么说废除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提示:①科举制度的废除,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了一千多年的通过科举考
试选拔人才的制度。②废科举,兴学堂,有利于培养各方面的人才。
③从课程设置、教育行政及学校管理等方面,都与以往有本质的区别。
可见科举制度的废除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一课一练·提素能
一、选择题
1.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也在变革中进步。我国近代教育改革始于 ( )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中华民国时期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学习西学、兴办新式学堂是从洋务运动开始的,而且洋务派还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故洋务运动揭开了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序幕。
2.“有希望革新这古老帝国的是新教育,新教育的肇端是同文馆。”中国近代“同文馆”创立于 ( )
A.1842年 B.1862年 C.1898年 D.1912年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862年,洋务派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
3.照片是记录历史的方式之一,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素材。右图的照片可以用于考证 ( )
A.“师夷长技”思想的形成
B.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
C.大生纱厂的兴衰
D.黄埔军校的创建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和知识迁移能力。大学堂指的是京师大学堂,1898年戊戌变法时创办,它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创办的最高学府,说明中国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
4.(2014·黔南中考)习近平主席于2014年“五四”青年节前往北京大学调研。北京大学是“五四”运动的发祥地,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最初基地。请问北京大学的前身是 ( )
A.开平武备学堂 B.北洋水师学堂
C.京师大学堂 D.福州船政学堂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898年,京师大学堂设立,辛亥革命后,改名为北京大学。
5.清政府决定废除科举考试时,在保守派、洋务派满清贵族、汉族读书人之间“竟然没有太大的分歧”,这表明 ( )
A.学子已经不愿意再参加科举考试
B.科举考试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
C.科举考试遭到列强强烈反对
D.清政府已经无力维持考试费用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科举制度在明清时期已经选拔不出真正有用的人才,阻碍了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所以废除已成必然。B符合题意。
6.右图为“科举看榜图”,这样的场景最终
消失于 ( )
A.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末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通过“科举看榜图”的这幕情景,考查科举制度的废除。在各界的呼声中,1905年清政府不得不宣布废除科举考试。故选D。
7.国庆节期间,小明坐火车去旅游,当火车走到八达岭的长城脚下时,他看到铁路沿途青龙桥的站台上有一座雕像,注视着前方的京张铁路,你认为这座雕像是 ( )
A.詹天佑 B.张謇
C.严复 D.魏源
【解析】选A。本题考查京张铁路的设计者詹天佑的相关内容。詹天佑是我国著名的铁路工程师,他设计并修建的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他为铁路建设作出贡献,所以在八达岭长城脚下青龙桥的站台上塑有他的雕像。A符合题意。
8.中国目前已经拥有全世界最大规模以及最高运营速度的高速铁路网。回顾中国铁路建设的历史,近代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 ( )
A.南满铁路 B.淞沪铁路
C.宝成铁路 D.京张铁路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辨析能力。1909年,京张铁路全线通车,这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9.根据右图中文字“中国近现代民族化学工业的拓荒者”,我们可知此人是 ( )
A.詹天佑 B.侯德榜
C.林则徐 D.鲁迅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辨析能力。侯德榜是中国近代化学工业奠基人;詹天佑是中国近代铁路工程师;林则徐是中国民族英雄;鲁迅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著名文学家。
10.侯德榜是中国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主要成就是 ( )
A.提出“实业救国” B.发明“侯氏制碱法”
C.主持修建京张铁路 D.奉行“兼容并包”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侯德榜是中国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之一,他所探索出的制碱新工艺,比欧洲的制碱方法降低成本40%,这种制碱法被命名为“侯氏制碱法”。A是张謇,C是詹天佑,D是严复。
11.历史学习注重通过对比分析,探寻事物的“共性”和“个性”特征。詹天佑和侯德榜两位科学家的共同点不包括 ( )
A.崇高的爱国精神 B.强烈的创新意识
C.恪守封建礼教 D.良好的学术素养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这两位科学家都有立志报国、为国争光的精神。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里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并且取得巨大成就。恪守封建礼教在这两位近代科学家身上根本体现不出来,C明显错误。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
——梁启超《变法通议》(《饮冰室合集》)
材料二 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法律形式公布并在全国推行的学制,为中国近现代教育体制奠定了基础。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梁启超如何看待教育的重要性?“百日维新”失败后保留下来的教育成果是什么?
(2)科举制产生于我国的哪一个朝代?何时被废除?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政府颁布新学制和废科举的原因是什么?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评价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第(1)题根据材料可以看出梁启超将发展教育看作变法图强的根本策略,戊戌变法失败后唯一保存下来的成果就是京师大学堂;第(2)(3)题根据所学知识即可回答。
答案:(1)兴校育才(发展教育)是变法图强的根本策略;创办京师大学堂。
(2)隋朝;1905年。
(3)清朝沿用明朝的教育制度和科举考试,不适应近代中国的需要;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学习西方,改革教育。
课件27张PPT。第21课 教育和科学技术 第七学习主题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人们为了永远纪念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的不朽功绩,在青龙桥车站为他建立了铜像。铜像建在一座高大的方形台基上,台基上书写“詹公天佑之像”6个大字。铜像雕塑精致,形神逼真,面貌十分严肃、沉静,充分表现出詹天佑刚毅和自信的个性。洋务派兴办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京师同文馆是近代中国创办最早的一所新式学校。一、教育的变革和科举制度的废除北洋大学堂 洋务派兴办的新式学堂,打破了儒学一统天下垄断教育的局面,推动了西方近代科技的引进和传播,揭开了近代教育改革的序幕。1898年设立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教职工合影办学方针:中西并用
宗旨:广育人才 讲求时务
内容:开始以经学为主,后来逐渐增加了科学、商务、艺术、外语等科目
意义:开了中国高等教育先河京师大学堂毕业文凭
(北京大学档案馆藏)京师大学堂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为北京大学 蔡元培
(1868~1940)
1917年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奉行“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心和五四运动发源地。校徽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 科举一日不停,士人皆有侥幸得第之心……学堂决无大兴之望。
——张之洞 结合资料说说为什么要废除科举制度? ?隋朝
起源 唐朝
完备 宋朝
改革时期
明朝
鼎盛时期 清朝末期
废除 科举制度的兴衰 1905年,清政府下令废除科举制度。延续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终于走到了尽头。中国铁路之父二、詹天佑与京张铁路1.认识詹天佑詹天佑,广东南海人,是中国第一批赴美幼童留学生,毕业于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归国后,设计、主持修建了外国工程师无法修建的滦河大桥,得到中外人士的赞扬,他是我国杰出的工程专家,我国近代科学技术界的先驱。?2. 京张铁路 京张铁路从北京丰台到张家口,全长201千米。全线架桥125座,开凿隧道4座,工程十分艰巨。青龙桥站西“人”字形轨道上下行车的情景 詹天佑修建的京张铁路要经过地势陡峭的八达岭。为了保证列车能安全
地爬上八达岭,詹天佑创造性地运用“折返线”原理,从青龙桥起依着山腰
设计了一条“人”字形轨道,来降低坡度。列车在这里用两个车头,一拉一
推,保证了列车安全爬上陡坡。这是詹天佑在铁路史上的一大创举。京张铁路通车典礼 1909年,京张铁路提前两年全线通车。这是中国人独立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1890—1974年) 福建福州人,中国化学工业的先驱。 1913年保送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成为中国第一位化学博士。1926年,他主持生产“红三角”牌纯碱。1939年发明“侯氏制碱法”,著作有《纯碱制造》等。他为祖国的化学工业奋斗一生,托起了中国现代化学工业的大厦,被尊为“国宝”。三、侯德榜和“侯氏制碱法”“红三角”牌纯碱先后在美国和比利时的世界博览会上获得国际金奖,并被誉为“中国工业进步的象征”。红三角商标“红三角”牌纯碱侯德榜先生著的《制碱》,1933年在美国出版。美国学者称这本书是“中国化学家对世界文明所做的重大贡献”。1939年,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将纯碱厂和合成氨厂联合起来,同时生产出纯碱和氯化铵两种产品。这种制碱法被称为“侯氏制碱法”。它把世界制碱水平推向了一个新高度。 ?什么是联合制碱法? 他们努力学习,奋发向上;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和坚韧精神;良好的道德品质;强烈的创新意识;报效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等。 ? 通过对詹天佑、侯德榜等人的学习和了解,你认为他们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同文馆-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
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教育的变革和
科举制度的废除:詹天佑与
京张铁路:侯德榜与“侯氏制碱法”:詹天佑其人,京张铁路的修建侯德榜和他的“红三角”牌纯碱、《制碱》一书及联合制碱法1. 地质力学的创立者是( )
A.茅以升 B.侯德榜
C.李四光 D.徐寿 C2.见下图,此邮票是为了纪念中国近现代民族工业的
拓荒者,此人是( )
A.詹天佑 B.侯德榜
C.魏源 D.严复B3.交通发展的轨迹,标志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程。1814
年,世界上第一台火车机车诞生,火车轮下伸向远方的
双轨、风驰电掣般的速度、欢快的轰鸣,昭示着新时代
的到来。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
(?? )
A.京张铁路??? B.粤汉铁路???
C.滇越铁路??? D.胶济铁路 A4.下列有关京师大学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B.洋务运动留下的唯一结果
C.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
D.他的开办,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B 不怀疑不能见真理。
——李四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