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上)17.《萤火虫》课件 (共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上)17.《萤火虫》课件 (共4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1-04 15:15: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0张PPT。萤 火 虫贾祖璋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
继续学习说明文知识,掌握有关萤火虫的科普知识。
过程与方法:
1.自主探究,体会说明文语言特点;
2.练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学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思想感情。
科普宗师——贾祖璋
 贾祖璋1901年9月24日出生在浙江海宁。一生从事科普创作、编辑、翻译工作。由于他在清王朝度过了少年时代,目睹并体验了老百姓的种种苦难,深感民智未开国家落后,皆因政治腐败科学不昌明所致。所以他自从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走上社会就开始向报刊投寄科普稿件;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和开时书店工作期间,除了编写科学书籍以外,还要忍受着战乱之苦,甚至在日寇的空袭间隙,仍致力于科普创作。新中国成立以后,贾老先后在中国青年出版社和北京科普出版社工作,不料科普出版社在10年“文革”浩劫中被撤销。 贾老特别憎恨弄虚作假沽名吊誉的恶劣作风。贾老把它自己后半生的智慧全部贡献给福建的科普事业,坚持科学的人生观,崇尚科学,反对迷信。为提高民众的科学与文化素质而努力工作。 作者介绍知识链接 萤火虫 鞘翅目萤科昆虫的通称。全世界约2000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约54种。小至中型,长而扁平,体壁与鞘翅柔软。前胸背板平坦,常盖住头部。头狭小。眼半圆球形,雄性的眼常大于雌性。腹部7~8节,末端下方有发光器,能发黄绿色光。萤火虫夜间活动,卵、幼虫和蛹也往往能发光,成虫的发光有引诱异性的作用。幼虫和成虫均捕蜗牛和小昆虫为食,喜栖于潮湿温暖草木繁盛的地方。萤火虫在天黑时才开始发光.活动参加者宜用电筒照路,避免直照草堆.萤火虫受电筒照射时可能短暂时间停止,反而找不到它们。故事链接 囊萤夜读
在晋朝时,有家贫学子车胤,每到夏天,为了省下点灯的油钱,捕捉许多萤火虫放在多孔的囊内,利用萤火虫光来看书。最后官拜吏部尚书。以现在的观点看,车胤少年时代必定是一名大“近视”。整体感知提示:本文通过景物描写介绍萤火虫的发祥地,引出幼年在乡间见到萤火虫的情景;介绍了萤火虫从幼虫到蛹到成虫的生长过程;介绍了其发光原理及其作用;最后引起作者的思乡之情。初读课文读准下列各字:摇曳( y è )   纳( nà )凉
蛋壳( k é )  戳( chuō )穿
肺蛭( zhì )   化蛹( yǒng )
车胤( yìn )  霓( ní )虹
课文结构及内容(1-3段)描写幼时夏夜在乡间所见到的萤火虫,以及与萤火虫有关的游戏。
(4-5段)介绍萤火虫的生活史。
(6段)介绍萤火的来源。
(7段)介绍荧光的作用。
(8-9段)由萤火虫写到对故乡的情思。 通过阅读你认为课文主要写了与萤火虫有关的哪些内容?你认为最主要的是哪些内容?  课文首先写了夏夜萤火虫纷飞的美景;其次写了幼时夏夜捉萤火虫的趣事;然后写萤火虫的起源、生活习性、发光原理和萤火的利用;最后由萤火虫联想到自己家乡,引直对家乡的怀念。
  其中最主要的是写萤火虫的起源、生活习性、发光原理和萤火的利用的情况。
1、第一段的语言特点是什么?
语言生动形象。2、其表达效果如何?
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3、这样的表达方式称之为什么?这种表达方式称为描写。自主探究4、第二、三段写了夏夜的哪些童年趣事?  写了四件小事。①向萤火虫唱儿歌。②用芭蕉扇拍萤火虫。③用脚拖萤火虫划光线。④做萤光小灯笼。  写这些事饱含对童年生活的深情,趣味十足;在为种美好的回忆中自然引出下文对萤火虫的说明。
5、作者写这些事的用意是什么?
阅读四、五、六、七段回答下列问题6、对于“腐草为萤”的说法作者持什么观点?这体现了作者的什么精神?
  作者对这种说法持否定态度。体现作者不迷信,科学求实的精神。
7、第五段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是什么?
  作者主要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用“二千”来说明萤火虫的种类之多;用“三四百”来说明其卵的个数;用“二十七八天”来说明其化为幼虫的时间。准确地说明了事物,体现了科学求实精神。8、第六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样?
答:萤火虫发光的原理。9、第七段说明了什么内容?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答:萤光的特点及用途。举例说明的方法。10、综合几段内容,这一部分所用说明顺序是什么?
答:逻辑顺序。阅读八、九两段回答问题11、这两段由萤火虫又联想到自己的家乡,这样写的用意何在?
答:怀念家乡,关心家乡人民的疾苦。带有浓厚的情感。
重点探究1.作者为什么要澄清萤火虫“出身”的问题?
提示:在介绍萤火虫这种可爱的小昆虫时,作者先谈到了古书及杂志上关于腐草为萤的说法。他认为这种说法还缺乏实证,有必要做进一步的科学探究。而事实上,始终没有确凿的材料能够证明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作者由此澄清了萤火虫的“出身”问题。这一段文字,作者从萤火虫的起源说起,显然是有所考虑的,它不仅可以满足读者溯本求源的认知愿望,而且告诉读者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往往要经历漫长的时期,要经过去伪存真、逐步深入的过程。同时也告诉我们,了解认识事物需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方法。
2.萤火虫的发光原理是什么?
提示:作者从其生理机制的角度作了科学的说明,即:萤火虫发光是区为它的尾端有特殊的器官,这个器官透明的薄膜下排列着细胞,细胞里有叫做“萤火体”的黄色颗粒。这些黄色颗粒遇到氧气就发生化学反应而发光。这诠释里面既有内在因素,也有外在因素,准确而全面。
3.作者是怎样描写萤火虫发光的原因的?
提示:写萤火虫发光的原因,作者由自然现象人手,进而引出人们的对其探求过程的说明,这样安排说明顺序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其中使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使说明的内容准确严密。
4.萤火虫为什么能发光?对萤火虫的认识过程给了你什么启示?  提示:萤火虫的幼虫和蛹大抵相似;在成虫普通位于尾端的腹面,表面是一层薄膜,下面排列着整齐的细胞,形成扁平的光盘,细胞里有多数黄色细粒,叫做“荧光体”,遇氧气就会起化学作用而发光。这些细胞的周围又满布毛细管,毛细管连接气管能送入空气,使荧光体可以接触氧气,又分布着许多神经,,能随意调节空气的传送,所以现出忽明忽暗的样子。
  对萤火虫的认识过程,说明人们认识某一种事物,总是从无知到有知,由知少到知多,最后才能形成完整的认识。5.作者把萤火虫与自己对故乡的情思联系在一起,有什么好处? 
提示:此文在写法上不拘一格,其中既有对往事的记,描绘,也有对萤火虫的介绍,同时包含了对故乡的牵挂。这样不仅丰富了课文的内容,而且富于感情,吸引读者。
说明顺序
作者由自然现象入手,进而引出人们对其探求过程(成因、意义、作用等)的说明。
这是逻辑顺序。
好处:这样写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说明方法列数字
举例子
好处:使说明的内容准确、严密。体会说明文的语言。
1.原来萤有许多种数,全世界所产能够发光的萤有二千种,形态相像而不能发光的也有二千种。
2.幼虫和蛹大抵相似;在成虫普通位于尾端的腹面,表面是一层淡黄色透明质硬的薄膜……
3.故乡的萤火虫更是一年,二年,几乎十年没有见过了,最近家中来信说:三月没有雨,田里的稻都已枯死,桑树也有许多枯萎了。
小结这是一篇内容较为丰富的文章,它的主要内容是介绍萤火虫的知识,除此之外,作者还记叙了“我”与萤火虫有关的往事,抒写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本文的特点是把记叙、描写与科学的说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文章同时兼有趣味性与科学性,可以使读者在饶有情趣地阅读中获得科学知识的信息。板书设计萤火虫乐趣误导、错认:腐草为萤生活史(种类、形态、繁殖、生长规律)发光原理及用途引起乡思课堂练习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耀眼(yào)?摇曳(yè)?黑魆魆(xū)? B.隐没(mò)?皱纹(zhòu)混杂(hǔn)? C.携带(xié)?残酷(kù)?肺蛭(zhì)? D.化蛹(yǒnɡ)?车胤(yìn)?戳穿(chuō)B3.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被拍在地上的,它把光隐了,也着实难以寻觅。? B.看了这样一个简单的生活史,腐草为萤的传说,可以隐姓埋名了。? C.三月没有雨,田里的稻都已枯死,桑树也有许多枯萎了。? D.敌人的阴谋诡计已被我人民解放军戳穿了。 B3.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中括号内。?   最近家中来信说:三月没有雨,田里的稻都已经枯死,桑树也有许多枯wěi(  )了。往时所见的一池水,当然已经干hé(  ),一片稻田,看去一定像一片jiāo(  )土,那黑魆魆的树影,也必定很稀shū(  )。 答案:萎 涸 焦 疏 4.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 (1)在成虫位于尾端的腹面……叫做“萤火体”。(  )? (2)好似一面镜子,能够把光反射到外方。(  )? (3)在历史上有晋代的车胤……(  ) 提示:下定义的格式是“××是……的××”或“……的××叫做××”。打比方的标志是“像”“好像”“好似”等。举例子的标志是“例如”“例”,有时不用标志词。? 答案:下定义 打比方 举例子 5.“全世界能够发光的萤有二千种,形态相象而不能发光的也有二千种。”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提示:这句话点明了世界上能够发光的萤、不能发光的萤的种类,用了数字说明的方法,准确、可信。作者把萤分为能够发光的萤和不能发光的萤,运用了分类说明的方法,非常明确。 参考答案:数字说明、分类说明。准确、明确。 6.“祝福我辛苦的邻人们,应该有一条生路可走。”文末用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提示:联系写作时间可知这是1934年。当时民不聊生,又遭旱灾,乡亲们已难以活命。? 参考答案:把萤火虫和家乡生活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乡亲的同情,增强了文章的艺术美。7.“这卵也能发一些微光,经过二十七八天,就孵化为幼虫,幼虫的身体有13个环节,长纺锤形,略扁平;头和尾是黑色的,体节的两旁也有黑点。”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提示:描摹状貌即描绘物的外貌。注意它和散文中描写的不同。? 参考答案:这一句运用了两种说明方法,第一种是列数字,“二十七八天”是约数,“13个”是确数,表述简洁、准确。第二种是描摹状貌,“长纺锤形,略扁平;头和尾是黑色的,体节的两旁也有黑点”写了幼虫的外貌,清晰、形象,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