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课《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教学目标
(1).把握新闻的及结构特点。
(2).体味新闻语言特点。
(3).感受新闻的独特魅力
学情分析
( http: / / 1s1k.eduyun.cn / portal / redesign / index / index.jsp t=2&sdResIdCaseId=ff80808157a9dc210157abcd4a0e0675"
\l
"## )
八年级学生已具备初步阅读新闻的基础,然,
( http: / / www.21cnjy.com )新闻结构的特殊性对他们来说还是个难点,另外,希望能借助毛泽东同志此篇非常有个人特色的新闻来开启学生喜欢读新闻、读懂新闻的新大门。
重点难点
1.理解新闻,把握本则新闻的语言特色。
2.把握新闻的特点,重点把握新闻的结构,了解导语的作用。
3.深入感受好的新闻所传递的情怀。
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教学过程
( http: / / 1s1k.eduyun.cn / portal / redesign / index / index.jsp t=2&sdResIdCaseId=ff80808157a9dc210157abcd4a0e0675"
\l
"## )
(一)导入新课:
【投影展示】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滚滚长江,不仅是激发历代文人灵感的源泉,更是千古英雄豪杰建功立业的战场。
想当年,诸葛羽扇纶巾,周郎火烧赤壁。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
一千八百年之后,一场激烈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战役在这千里长江上拉开了雄壮的大幕。
毛主席下令: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于是,大江之上涛走云飞,百万雄师蓄势待发。
这是国共之间惊心动魄的大搏杀,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渡江战役。
万船齐发,气势如虹,
千里江防,全线崩溃。
向全国进军的号角就此吹响,
一个国家的黎明即将到来!
师:为了报道这次战争的进程,毛主席写下了这则著名的新闻。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新闻,了解新闻,共同学习出自一代伟人毛泽东之手的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热身运动
大声诵读。试着理清这则新闻的层次。
特别注意以下词语的读音。
锐不可当
要塞
荻港
歼灭
溃退
三、了解新闻的结构
补充完整本则新闻的结构
东路军很烦恼:因为他们被毛主席他老人家安排在了新闻的最后一个层次。他们不服气,觉得不公平,认为自己的位置完全可以往前移动。
你以为如何 你能说服他们理解毛主席的安排吗
四、品味新闻的语言
以东路军的材料, 证明:这篇新闻的语言非常讲究
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
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
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原文: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21教育网
参考资料:
解放军以木帆船为主要渡江工具,在西起湖口,东到江阴,长达500余千米的战线上强渡长江,突破国民党长江防线。
五、感受新闻的滋味
在文本中,有一个词语反复出现,这个词语在许多时候甚至完全可以不用。但是它的表现力是极其强大的。把它找出来。
提示:它不是动词,也不是形容词。它是一个代词。
【投影展示】
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
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
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
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播放视频: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毛泽东用平平仄仄的枪声写诗,不仅写出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还写出了著名的《七律:长征》——21cnjy.com
【投影展示】
七律 长征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就是渡江战役,这就是伟人毛泽东。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文字,只有这样的阅读,才能读懂新闻背后的人和情怀。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