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上册(2016年)穿井得一人(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上册(2016年)穿井得一人(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1-04 21:47: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用铁锤锤蛋锤不破。” 锤不破?!第一步:读懂文言活动1
大声朗读:
读准字音,读出停顿和节奏。示例: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请同学们也来试试,为课文划分朗读停顿的节奏。这样划分停顿节奏正确吗?及其/家穿井
闻之于宋/君XX 划分文言句子停顿节奏时,不要把一个完整的意思割裂开了。第一步:读懂文言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 “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活动2 字词含义理解大闯关 学习文言文,一定要借助课下注释。当然,没有注释的还需要自己动脑筋哦。
解释文言字词的意思可以用加字法,例如“常”,意思是“经常”。

也可以用换字法,例如“穿井”,意思是“挖井”。分组解释课文中加点字词的含义,看看哪个组最棒。第一组: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第二组: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第三组:有闻而传之者: “丁氏穿井得一人。”
第四组: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第五组: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第六组: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第一步:读懂文言活动3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则故事的大意。第一步:读懂文言 (1)闻之于宋君这些难句,你理解了吗?让老师检测一下!译文:
(这件事)被传到宋国国君的耳朵里了第一步:读懂文言(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这些难句,你理解了吗?让老师检测一下!译文:
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第一步:读懂文言(3)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这些难句,你理解了吗?让老师检测一下!译文:
像这样听到传闻,还不如不听。第一步:读懂文言有趣的学习活动,期待你的参与!活动4
根据你的理解,在括号内填上人物说话应有的语气。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 )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 ):“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 )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第一步:读懂文言有趣的学习活动,期待你的参与!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故作神秘地)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惊讶地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得意地)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第一步:读懂文言活动5
走上台来,分角色表演朗读
角色有:
丁氏 传话者 宋君 旁白
(宋君只是表演)
希望读得符合人物身份和心理,读得活灵活现!有趣的学习活动,期待你的参与!分角色表演朗读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故作神秘地)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惊讶地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得意地)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第二步:读懂故事归纳故事情节
穿井告人——传话走样——问明真相
矛盾的核心在哪里?“得一人”得到一个人的劳力(丁氏本意)发现一个人、挖到一个人(传话者、国人的理解)概括寓意 对于道听途说的传言,我们不应该轻信,不应该以讹传讹,必须认真地思索,进行实际的考察,才不会把事情搞错。第三步:读出寓意老师教你一招:归纳寓意可以从正面、反面归纳,如:应该……不应该……第三步:读出寓意有趣的学习活动,期待你的参与!
小组讨论,请重新设计故事情节,并安排两个同学上台表演,看看结果会怎样。寓言新读 寓言趣读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质疑者曰:“汝所得之人焉在?可视乎?” 丁氏大声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第四步:读到智慧 寓言是一把钥匙,这把钥匙可以打开心灵之门,启发智慧,让思想活跃。
——严文井(儿童文学家)第四步:读到智慧 活动1 他们的分歧该怎么解决?顾客:“癣药,价钱多少?”   
店员:“每瓶3角!”   
顾客:“一滴,卖多少钱?”   
店员:“怎么可以买一滴?起码一瓶。”   
顾客:“你们广告上明明说:一滴就灵!”第四步:读到智慧 活动2 到底谁要急死了? 天色晚了,自行车还没修好,
修车的急死了。第四步:读到智慧 活动3 真的还是假的?再次齐读《穿井得一人》,
记住这则小故事带给我们的大道理!谨记!不要道听途说,
不要以讹传讹。
不信谣,不传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