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8张PPT)
曲.mid
认识黄河
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注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干流从上游到下游的流向就像一个巨大的“几”字形。
欣赏黄河
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黄河公伯峡
壶口瀑布
你认为这是一条怎样的黄河?
雄伟壮观,气势磅礴,
勇往直前,坚不可摧 ……
走进作者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1936年到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黄河大合唱》共有八个乐章。诗中雄奇的想象与现实的图景交织,歌唱苦难与抗战,刻画黄河形象,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画面。
冼星海(1905~1945) 中国近现代著名的音乐家1931年考入巴黎音乐院学习。1935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救国军歌》、《游击军歌》、《在太行山上》等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1938年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教学之余,
创作了不朽名作《黄河大合唱》和《生产大合唱》等作品。由于他对发展我国革命音乐所作的巨大贡献,获得了“人民音乐家”的光荣称号。
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亲临险峡急流、怒涛旋涡、礁石瀑布的境地,目睹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悠长高亢、深沉有力的船夫号子。次年1月抵达延安后,一直酝酿着《黄河》词作,并在当年除夕联欢会上朗诵了这部诗篇。 冼星海听后异常兴奋,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并完成了这部大型声乐名作。 4月13日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由邬析零指挥),引起巨大反响,很快传遍整个中国。
作品共有八个乐章,每章开首均有配乐朗诵 :
1.《黄河船夫曲》 2.《黄河颂》
3. 《黄河之水天上来》 4.《黄水谣》
5. 《河边对口曲》 6.《黄河怨》
7. 《保卫黄河》8. 《怒吼吧,黄河》
《黄河大合唱》为我国现代大型声乐创作提供了光辉的典范。六十年代后期被改编为钢琴协奏曲。
下面请欣赏《黄河船夫曲》,并且用简洁的语言告诉大家:你听到了什么内容?
乌云满天,惊涛拍岸,黄河的船夫,在暴风雨中搏战,经过千辛万苦达到了彼岸。这象征我们伟大的名族和人民突破惊涛骇浪般的重重困难,终于取得辉煌的胜利。
黄河船夫曲.asf
磅礴( )( )
澎湃( )( )
气魄( ) 高山之巅( )
狂澜( ) 哺育( )
浊流( ) 屏障( )
páng bó
pēng pài
pò diān
lán b
zhuó zhàng
听朗诵:
请同学们用笔标出文章的停顿和重音。
1、题目《黄河颂》中,哪个是关键词?
“颂”
2、本诗可以分几个部分?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
三个部分:序曲、主体、尾声。
3、序曲部分和尾声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
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
本诗首尾呼应,但序曲部分重点在“黄河”上,尾声部分重点在“中华儿女”上。
结构分析:
序曲 主体 尾声
黄河伟大坚强
望(绘)黄河—颂黄河
学习黄河精神
序曲
(朗诵词):歌颂黄河的英雄气魄及其所表现的我们伟大、坚强的民族精神。
朗诵词的作用?
1、概括了内容
强调了主题
“伟大而又坚强”
2、制造气氛
引起下文
“唱出我们的赞歌……”
描绘黄河部分由哪一个词语统领?
望
分析品味
“掀”
“结”
“奔”
“劈”
——(卷)
——(连)
——(跑)
——(砍)
6、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绘黄河”部分所写的内容及其作用。
从三方面实写黄河之景,表现颂歌气势,为“颂黄河”蓄势。
7、朗读“颂黄河”部分,思考:诗人从几方面来歌颂黄河?
三方面
黄河养育中华民族
黄河保卫中华民族
黄河激励中华民族
它反复出现三次.(反复).加强抒情气势,体现文章的内容层次.
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6.歌词中 “啊!黄河!”出现了几次?起了什么作用?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象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你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抒壮志
望
颂黄河
绘黄河
中华民族的摇篮
是
浊流宛转
惊涛澎湃
直奔东南
力劈中原
中华民族的屏障
千万条铁的臂膀
黄河颂
增 强 民 族 观 念
发扬民族精神
1、你怎样理解“摇篮”、“屏障”、“臂膀”?
“摇篮”: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国的文化在这里产生、发展、壮大,是黄河哺育了世代炎黄子孙。
“屏障”
从地理上看,黄河是保卫中华民族的军事屏障。
从精神上看,黄河的( ) 精神是御敌、兴邦的保障。
伟大坚强
也即是说:“屏障”侧重从黄河对民族的保卫作用 而言,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
“臂膀”
比喻句。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无数条支流就是“千万条铁的臂膀”。
这一句也体现了黄河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正足以激发民族的精神。
2、作者借歌颂黄河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作者对黄河的赞美之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精神。
象征了中华民族,具有伟大坚强的精神。
3.作者心目中的黄河象征什么?具有什么精神?
4、《黄河颂》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这首歌词语言明快雄健,节奏鲜明,音节洪亮。歌词长短句结合,自由奔放并且错落整齐,韵律自然和谐。
望黄河—颂黄河
总写伟大坚强
学习黄河精神
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
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
黄河激励了中华民族
黄河颂
一往无前势不可挡
历史贡献
地理特征
自然特点
1、本课题目《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
2、听罢《黄河大合唱》,读过《黄河颂》,你感受到了黄河怎样的气魄?
3、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
序曲:
主体:
尾声:
4、《黄河颂》从音乐结构上来说可以分成哪三个部分?
5、序曲和尾声两部分的主要内容各是什么?
6、主体部分可以分成哪两个层次?
虚
实
7、主体部分的第二层次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歌颂黄河的?这几个方面在写法上是采用了由“实”到“虚”,还是由“虚”到“实”的顺序?
8、结合时代背景,你认为这首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以及自豪感和自信心,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黄河颂之主题
课堂小结
同学们,先辈们用血汗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希望你们珍惜短暂而宝贵的学习生活,热爱生活,热爱我们的祖国。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B、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D、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E、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2、收集几条有关黄河的著名诗句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唐 刘禹锡《浪淘沙》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 《使至塞上》
1、在我们学过的诗歌中,有些诗直白抒情,风格豪迈,有些诗则委婉含蓄.你认为这首诗属于哪一种 为什么 你还能从学过的诗歌中再举出一两例吗
(1)这首诗直白抒情,风格豪迈。
(2)因为本诗以明朗的语言塑造了黄河奔腾不息、气势宏伟的形象,并且多处以“啊,黄河------这样的句式直接抒发了热爱黄河的感情,充满了豪迈之情.
(3)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满江红》、《沁园春·雪》等都是属于这一类。
作业:
1、完成练习册上的习题。
2、朗诵课文。
谢谢
光临指导